描述
开 本: 16开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030454416
编辑推荐
《中外名建筑漫谈》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的选修课程的教材,也可为其他普通建筑爱好者提供参考。
内容简介
《中外名建筑漫谈》撷取了71个驰名中外的建筑或建筑群落,以散文式的笔触,讲解建筑本身的艺术成就,并将建筑技术的基本知识、建筑的艺术特征和基本规律,通过将古今中外不同领域和时期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呈现出来,突出建筑赏析的系统性、知识性和趣味性。
目 录
目录
自序
绪论建筑及建筑文化1
中国建筑部分13
1.半坡、河姆渡遗址复原房屋14
2.殷墟与甲骨文16
3.曲阜孔庙、孔林和孔府18
4.已成为中华民族象征的长城20
5.秦始皇陵向人们展示了什么23
6.白马寺与佛教中国化历程25
7.青城山道观与中国道教史26
8.泰山岱庙与五岳文化29
9.兰亭与魏晋名士风流32
10.莫高窟与石窟艺术文化34
11.嵩岳寺塔在中国建塔史上的地位36
12.赵州桥的传说与中国名匠鲁班39
13.大雁塔、小雁塔与唐僧取经40
14.崇圣寺三塔与南诏、大理43
15.佛光寺大殿与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45
16.双重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47
17.应县木塔与中国木构奇观49
18.岳庙、岳坟与忠奸之辩51
19.山西晋祠与难老泉54
20.成吉思汗陵与蒙元文化56
21.紫禁城——封建皇权的*后象征57
22.中华大地上的独特建筑——天坛60
23.明清皇陵与帝王功过62
24.热河行宫,移天缩地——承德避暑山庄65
25.历史留下的警钟——圆明园67
26.皇家园林颐和园与慈禧太后68
27.游居皆宜的苏州古典园林71
28.秩序井然的北京四合院73
29.清新隽逸的徽州民居75
30.布达拉宫的历史与宗教文化77
31.平遥古城与中国古城遗存 79
32.上海外滩的中国近代建筑群82
33.近代纪念性建筑中山陵85
34.中央电视台新址大楼与中国城市新地标86
35.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理念89
外国建筑部分93
36.吉萨金字塔之谜94
37.欧洲建筑的源头——雅典卫城96
38.古罗马斗兽场与角斗士98
39.火山掩埋的庞贝古城100
40.特洛伊城遗址与《荷马史诗》103
41.玛雅金字塔与消失的美洲文明105
42.日本奈良历史遗迹群与鉴真和尚108
43.拜占庭式建筑典范——圣索菲亚大教堂110
44.伊斯兰圣地岩石圆顶寺112
45.比萨斜塔与伽利略的实验115
46.巴黎圣母院与雨果的同名小说116
47.德国科隆大教堂与欧洲教堂之*118
48.隐藏于丛林中的吴哥窟121
49.佛罗伦萨大教堂与欧洲文艺复兴123
50.尚博城堡体现的审美观126
51.藏40万件艺术品的卢浮宫128
52.古典主义的**成就——凡尔赛宫130
53.巴洛克式建筑的代表——冬宫133
54.美泉宫与茜茜公主135
55.童话般的新天鹅堡137
56.布朗城堡与吸血鬼的故事139
57.泰姬陵背后的美丽爱情故事141
58.巴黎万神庙中安葬的法国名人144
59.星形广场凯旋门与拿破仑146
60.富含深意的林肯纪念堂148
61.英国国会大厦与英国议会制150
62.巴黎歌剧院上演的歌剧152
63.新技术的进步——埃菲尔铁塔154
64.托尔斯泰故居与文豪生平155
65.米拉公寓与高迪的地位问题157
66.流水别墅与其设计者赖特160
67.巴黎蓬皮杜国家艺术与文化中心与高技派163
68.柯布西耶的朗香教堂166
69.悉尼歌剧院的成败得失169
70.母亲住宅之后的后现代主义思潮172
71.哈利法塔与世界超高层建筑奇迹176
参考文献180
自序
绪论建筑及建筑文化1
中国建筑部分13
1.半坡、河姆渡遗址复原房屋14
2.殷墟与甲骨文16
3.曲阜孔庙、孔林和孔府18
4.已成为中华民族象征的长城20
5.秦始皇陵向人们展示了什么23
6.白马寺与佛教中国化历程25
7.青城山道观与中国道教史26
8.泰山岱庙与五岳文化29
9.兰亭与魏晋名士风流32
10.莫高窟与石窟艺术文化34
11.嵩岳寺塔在中国建塔史上的地位36
12.赵州桥的传说与中国名匠鲁班39
13.大雁塔、小雁塔与唐僧取经40
14.崇圣寺三塔与南诏、大理43
15.佛光寺大殿与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45
16.双重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47
17.应县木塔与中国木构奇观49
18.岳庙、岳坟与忠奸之辩51
19.山西晋祠与难老泉54
20.成吉思汗陵与蒙元文化56
21.紫禁城——封建皇权的*后象征57
22.中华大地上的独特建筑——天坛60
23.明清皇陵与帝王功过62
24.热河行宫,移天缩地——承德避暑山庄65
25.历史留下的警钟——圆明园67
26.皇家园林颐和园与慈禧太后68
27.游居皆宜的苏州古典园林71
28.秩序井然的北京四合院73
29.清新隽逸的徽州民居75
30.布达拉宫的历史与宗教文化77
31.平遥古城与中国古城遗存 79
32.上海外滩的中国近代建筑群82
33.近代纪念性建筑中山陵85
34.中央电视台新址大楼与中国城市新地标86
35.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理念89
外国建筑部分93
36.吉萨金字塔之谜94
37.欧洲建筑的源头——雅典卫城96
38.古罗马斗兽场与角斗士98
39.火山掩埋的庞贝古城100
40.特洛伊城遗址与《荷马史诗》103
41.玛雅金字塔与消失的美洲文明105
42.日本奈良历史遗迹群与鉴真和尚108
43.拜占庭式建筑典范——圣索菲亚大教堂110
44.伊斯兰圣地岩石圆顶寺112
45.比萨斜塔与伽利略的实验115
46.巴黎圣母院与雨果的同名小说116
47.德国科隆大教堂与欧洲教堂之*118
48.隐藏于丛林中的吴哥窟121
49.佛罗伦萨大教堂与欧洲文艺复兴123
50.尚博城堡体现的审美观126
51.藏40万件艺术品的卢浮宫128
52.古典主义的**成就——凡尔赛宫130
53.巴洛克式建筑的代表——冬宫133
54.美泉宫与茜茜公主135
55.童话般的新天鹅堡137
56.布朗城堡与吸血鬼的故事139
57.泰姬陵背后的美丽爱情故事141
58.巴黎万神庙中安葬的法国名人144
59.星形广场凯旋门与拿破仑146
60.富含深意的林肯纪念堂148
61.英国国会大厦与英国议会制150
62.巴黎歌剧院上演的歌剧152
63.新技术的进步——埃菲尔铁塔154
64.托尔斯泰故居与文豪生平155
65.米拉公寓与高迪的地位问题157
66.流水别墅与其设计者赖特160
67.巴黎蓬皮杜国家艺术与文化中心与高技派163
68.柯布西耶的朗香教堂166
69.悉尼歌剧院的成败得失169
70.母亲住宅之后的后现代主义思潮172
71.哈利法塔与世界超高层建筑奇迹176
参考文献180
前 言
媒体评论
在线试读
绪论建筑及建筑文化
什么是建筑?可能小学生都能回答出来:建筑就是住人的房子。的确,“衣、食、住、行”是人类生存的四大条件,建筑就是满足人们“住”这一基本条件的人为的物质空间。然而,这个定义却忽略了建筑的文化属性。
沈福煦先生在其著作《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史》中说:“建筑不仅仅是满足人的物质活动的对象物,也须满足人的种种精神活动的需要,如心理的、伦理的、宗教的、审美的,等等。不仅如此,建筑还表现人自身,这种表现不是人构筑建筑的目的,而是建筑物既成之后,以其形象反过来表述着人和社会,或者说‘无意识’地表述着建造者和使用者的一切。这种为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所构成的建筑,同时又反过来表现人自身,正是建筑的文化性。”因为建筑总是与人的活动联系在一起,因此就产生了建筑文化。可以说,建筑是功用、审美及文化内涵的统一体。
另外,从建筑的实物形式上,建筑也不仅仅是“住人的房子”。因为人除了有居住的需要,还有聚居、游乐、祭祀、信仰、炫耀等各种生活需要,所以广义的建筑还包含城市、宫殿、坛庙、住宅、园林、陵墓、桥梁、宗教建筑,以及这些建筑的附属物等。
论及建筑文化,不管是中国建筑还是西方建筑,我们都可以举出各种各样的例子。比如,我国历朝历代的皇家建筑,总是体现出无与伦比的壮丽气魄。现存的北京故宫所体现的皇家气象,仍然有着一种压倒一切、不可逾越的威严。翻开史籍,或许《史记?高祖本纪》里面的一段对话能够说明这种帝王心理。当时丞相萧何受命建造未央宫,高祖刘邦见宫室过于豪奢,有意削减规模。萧何反驳说:“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可见皇宫的大小,并非仅是皇帝是否节俭或是否关心民生疾苦的问题,更是涉及皇帝威严甚至江山是否永固的大事。
图0-1北京故宫所体现的皇家气象足以震慑人心
再说我国木构建筑体系里面特有的建筑构件:斗拱。斗拱是用于梁柱之上,层层出跳使建筑出檐深远,从而形成大屋顶的组合构件。这些纷繁的斗拱,施以各式彩画,不能不说其本身就是一件件极其精美的艺术品。斗拱,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种功用与艺术的有机结合体。
图0-2巧夺天工的斗拱是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标志之一
不仅如此,斗拱还体现着历史变迁和社会伦理。汉唐时期的斗拱简洁硕大,至明清时期,斗拱就明显变得小巧而繁复。在历代文献中,斗拱显示了社会的阶级等级制度。例如,《论语?公冶长》中说:“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节”即斗拱,臧文仲在自己的房屋上使用了像山一样层叠的斗拱,因此就受到了讲究礼制的孔夫子的批评。《明史?舆服志》记载:“洪武二十六年定制,官员营造房屋,不许歇山转角,重檐重栱,及绘藻井,惟楼居重檐不禁。”这时的斗拱什么人能用,什么人不能用,就直接写入了法律法规。
又如我国传统建筑的大屋顶的变化,从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大殿屋顶(唐),到山西晋祠圣母殿屋顶(宋),直至北京故宫太和殿屋顶(明清),可以看出大屋顶明显从平缓、朴实走向了陡峭与辉煌,这表明审美观随着时代在变化。这如同“环肥燕瘦”的美
学问题一样,涉及的是文化方面的问题。一般认为,屋顶陡峭,从一定视角上看去,屋顶与下部建筑的比例显得更和谐、美观。
图0-3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大殿,唐代遗存建筑,屋顶平缓
图0-4山西晋祠圣母殿,北宋遗存建筑,屋顶略显陡峭
图0-5北京故宫太和殿,明清建筑,屋顶更为陡峭与辉煌
谈到建筑文化,不能不论及在我国历代传承的诗文,以及与建筑共生的旅游、居住文化。山西永济鹳雀楼,位于黄河边上,楼屡毁屡建。唐代诗人王之涣描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畅当诗曰:“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李益诗曰:“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风烟并是思归望,远目非春亦自伤。”这些诗句使得鹳雀楼之名历经千年而不衰。
湖南洞庭湖边的岳阳楼也是屡毁屡建。范仲淹《岳阳楼记》曰:“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范公为天下而忧乐的士人精神使得岳阳楼声名鹊起。
图0-6今之山西永济鹳雀楼,建于高台之上,俯瞰黄河
图0-7湖南洞庭湖畔的岳阳楼有着独特的盔顶
安徽滁州的醉翁亭,原亭已不可考,现亭为近代复建。欧阳修《醉翁亭记》曰:“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显然是“亭”以“文”名。
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始建者为唐高祖李渊之子李元婴,原阁早毁,今又重建。初唐王勃《滕王阁序》曰:“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滕王阁显然也是“阁”以“文”名。
图0-8安徽滁州琅琊山下的醉翁亭
图0-9江西南昌赣江畔的滕王阁,1989年重建
位于武汉蛇山之巅的黄鹤楼,始建于公元223年,这座楼也是屡建屡毁,仅清代就七建七毁。各代的黄鹤楼风格不同,据说宋楼雄浑,元楼堂皇,明楼隽秀,清楼奇特。但此楼有着美丽动人的传说,因此楼被建成什么样子似乎无伤大雅。传说在一千多年前,有位老人在蛇山上开了家酒店。常客中有一位道士,每次喝酒都不点下酒菜,只用随身带着的水果下酒。店主人猜想他一定很清贫,就执意不收他的酒钱。道士也不推辞,欣然领受。一天,他用橘子佐酒,饮罢,用橘皮在酒店的墙壁上画了一只黄鹤,自言道:“酒客至拍手,鹤即下飞舞。”遂去,再也没见他回来。店中吃酒的人有好奇的,想当场试试,于是面对壁上的画拍手,那黄鹤便展翅飞下,在店外舞了一圈,又复原位。此事迅速传开,酒店生意大旺,连店里的井水也喝干了。当地一名大官心生贪念,借口要除妖,命人把那面墙壁移到官府。谁想,船行到中途,黄鹤抖翅飞走了。贪官追鹤,葬身江中。那位店家为纪念仙鹤,于是在酒店原址上建了这座黄鹤楼。
故事中的这位道士,据说就是吕洞宾,因此又有传说称吕洞宾在黄鹤楼驾鹤而去。
什么是建筑?可能小学生都能回答出来:建筑就是住人的房子。的确,“衣、食、住、行”是人类生存的四大条件,建筑就是满足人们“住”这一基本条件的人为的物质空间。然而,这个定义却忽略了建筑的文化属性。
沈福煦先生在其著作《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史》中说:“建筑不仅仅是满足人的物质活动的对象物,也须满足人的种种精神活动的需要,如心理的、伦理的、宗教的、审美的,等等。不仅如此,建筑还表现人自身,这种表现不是人构筑建筑的目的,而是建筑物既成之后,以其形象反过来表述着人和社会,或者说‘无意识’地表述着建造者和使用者的一切。这种为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所构成的建筑,同时又反过来表现人自身,正是建筑的文化性。”因为建筑总是与人的活动联系在一起,因此就产生了建筑文化。可以说,建筑是功用、审美及文化内涵的统一体。
另外,从建筑的实物形式上,建筑也不仅仅是“住人的房子”。因为人除了有居住的需要,还有聚居、游乐、祭祀、信仰、炫耀等各种生活需要,所以广义的建筑还包含城市、宫殿、坛庙、住宅、园林、陵墓、桥梁、宗教建筑,以及这些建筑的附属物等。
论及建筑文化,不管是中国建筑还是西方建筑,我们都可以举出各种各样的例子。比如,我国历朝历代的皇家建筑,总是体现出无与伦比的壮丽气魄。现存的北京故宫所体现的皇家气象,仍然有着一种压倒一切、不可逾越的威严。翻开史籍,或许《史记?高祖本纪》里面的一段对话能够说明这种帝王心理。当时丞相萧何受命建造未央宫,高祖刘邦见宫室过于豪奢,有意削减规模。萧何反驳说:“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可见皇宫的大小,并非仅是皇帝是否节俭或是否关心民生疾苦的问题,更是涉及皇帝威严甚至江山是否永固的大事。
图0-1北京故宫所体现的皇家气象足以震慑人心
再说我国木构建筑体系里面特有的建筑构件:斗拱。斗拱是用于梁柱之上,层层出跳使建筑出檐深远,从而形成大屋顶的组合构件。这些纷繁的斗拱,施以各式彩画,不能不说其本身就是一件件极其精美的艺术品。斗拱,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种功用与艺术的有机结合体。
图0-2巧夺天工的斗拱是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标志之一
不仅如此,斗拱还体现着历史变迁和社会伦理。汉唐时期的斗拱简洁硕大,至明清时期,斗拱就明显变得小巧而繁复。在历代文献中,斗拱显示了社会的阶级等级制度。例如,《论语?公冶长》中说:“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节”即斗拱,臧文仲在自己的房屋上使用了像山一样层叠的斗拱,因此就受到了讲究礼制的孔夫子的批评。《明史?舆服志》记载:“洪武二十六年定制,官员营造房屋,不许歇山转角,重檐重栱,及绘藻井,惟楼居重檐不禁。”这时的斗拱什么人能用,什么人不能用,就直接写入了法律法规。
又如我国传统建筑的大屋顶的变化,从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大殿屋顶(唐),到山西晋祠圣母殿屋顶(宋),直至北京故宫太和殿屋顶(明清),可以看出大屋顶明显从平缓、朴实走向了陡峭与辉煌,这表明审美观随着时代在变化。这如同“环肥燕瘦”的美
学问题一样,涉及的是文化方面的问题。一般认为,屋顶陡峭,从一定视角上看去,屋顶与下部建筑的比例显得更和谐、美观。
图0-3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大殿,唐代遗存建筑,屋顶平缓
图0-4山西晋祠圣母殿,北宋遗存建筑,屋顶略显陡峭
图0-5北京故宫太和殿,明清建筑,屋顶更为陡峭与辉煌
谈到建筑文化,不能不论及在我国历代传承的诗文,以及与建筑共生的旅游、居住文化。山西永济鹳雀楼,位于黄河边上,楼屡毁屡建。唐代诗人王之涣描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畅当诗曰:“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李益诗曰:“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风烟并是思归望,远目非春亦自伤。”这些诗句使得鹳雀楼之名历经千年而不衰。
湖南洞庭湖边的岳阳楼也是屡毁屡建。范仲淹《岳阳楼记》曰:“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范公为天下而忧乐的士人精神使得岳阳楼声名鹊起。
图0-6今之山西永济鹳雀楼,建于高台之上,俯瞰黄河
图0-7湖南洞庭湖畔的岳阳楼有着独特的盔顶
安徽滁州的醉翁亭,原亭已不可考,现亭为近代复建。欧阳修《醉翁亭记》曰:“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显然是“亭”以“文”名。
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始建者为唐高祖李渊之子李元婴,原阁早毁,今又重建。初唐王勃《滕王阁序》曰:“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滕王阁显然也是“阁”以“文”名。
图0-8安徽滁州琅琊山下的醉翁亭
图0-9江西南昌赣江畔的滕王阁,1989年重建
位于武汉蛇山之巅的黄鹤楼,始建于公元223年,这座楼也是屡建屡毁,仅清代就七建七毁。各代的黄鹤楼风格不同,据说宋楼雄浑,元楼堂皇,明楼隽秀,清楼奇特。但此楼有着美丽动人的传说,因此楼被建成什么样子似乎无伤大雅。传说在一千多年前,有位老人在蛇山上开了家酒店。常客中有一位道士,每次喝酒都不点下酒菜,只用随身带着的水果下酒。店主人猜想他一定很清贫,就执意不收他的酒钱。道士也不推辞,欣然领受。一天,他用橘子佐酒,饮罢,用橘皮在酒店的墙壁上画了一只黄鹤,自言道:“酒客至拍手,鹤即下飞舞。”遂去,再也没见他回来。店中吃酒的人有好奇的,想当场试试,于是面对壁上的画拍手,那黄鹤便展翅飞下,在店外舞了一圈,又复原位。此事迅速传开,酒店生意大旺,连店里的井水也喝干了。当地一名大官心生贪念,借口要除妖,命人把那面墙壁移到官府。谁想,船行到中途,黄鹤抖翅飞走了。贪官追鹤,葬身江中。那位店家为纪念仙鹤,于是在酒店原址上建了这座黄鹤楼。
故事中的这位道士,据说就是吕洞宾,因此又有传说称吕洞宾在黄鹤楼驾鹤而去。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