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5822648
领导者如何才能启发员工积极主动地工作呢?本书将其汇总成易于理解的三个部分。
上篇,以基础原理的探究开始,从解析人性入手,引导领导者正确认知人的本性、认知自我、掌握心心相通的方法。
中篇,注重可操作性,讨论了六大经众多领导者实践、验证的启发积极主动的有效方法,给领导者实施启发提供指导。
下篇,围绕影响积极主动的环境,从营造氛围入手,探讨积极主动习惯的养成、改变心智模式的方法、培育积极主动环境的措施、搜寻积极主动的基因等系统构建要素,进一步明确从组织系统的角度,促使启发主动目的的达成方法。
全书共十一章,理论通俗易懂,方法翔实实用、可操作性强,对领导者启发员工的积极主动性有极强的指导和帮助作用。
目录
导读 1
序言 1
上篇 愿跟你干,是感觉到被懂得 10
章 启发员工主动性的前提:知晓人性 11
节 谁在主宰员工的行为 13
第二节 员工的价值观:“孤独的心秤” 17
第三节 员工的潜能期待被唤醒 24
第四节 少在难以改变的地方费功夫 29
第二章 改变他人必须认知自我 32
节 领导行为的障碍:不善知己 32
第二节 领导者如何才能认知自我 35
第三节 领导者自我认知的陷阱 41
第三章 沟通:使心灵间隙成为坦途 43
节 要精准理解沟通 44
第二节 什么影响了领导者与员工的沟通效果 46
第三节 高效沟通的基本原则 50
第四节 终极的沟通目标 54
中篇 启发员工主动性的根本法则:感受价值 59
第四章 启发主动性,打开信念的枷锁 59
节 什么是企业人的“信念” 60
第二节 信念的力量 64
第三节 如何打破员工信念的枷锁 66
第五章 培育激发员工行动力的梦想 72
节 帮员工筑梦:不应被淡化的领导职能 74
第二节 培育员工梦想的三步曲 79
第三节 规划员工的职业生涯 82
第六章 领导者应该明示并放大期待 84
节 领导者应清楚自己真正的期待 85
第二节 领导者要发自肺腑地肯定期待 87
第三节 永远不要否定 90
第七章 释放动能的利器:放权 93
节 领导者为什么要留恋权力 93
第二节 让员工积极起来的利器:放权 96
第三节 领导者要明晰自己的职责 98
第八章 情感是启发员工主动性的条件 99
节 情感:有待深度开发的激励资源 99
第二节 揭开员工情感的面纱 106
第三节 用情感影响与导引员工的积极心态 111
第九章 以“问”启发员工主动性 115
节 一问一答助力主动行为 116
第二节 “问”的方法与技巧 118
第三节 “问”的原则 127
下篇 创造让员工积极主动的条件 129
第十章 造就激情向前的组织个性 129
节 企业文化是激励斗志的根本 132
第二节 企业文化就像“大力水手” 137
第三节 从理念到积极主动的行为 138
第十一章 使积极成为习惯 146
节 领导者应当养成什么样的习惯 146
第二节 培育员工习惯该从哪里入手 152
第三节 如何培育员工的习惯 156
后记 161
上篇 愿跟你干,是感觉到被懂得
当人们问起热恋中的男女“你为什么爱他(她)”时,颇具说服力的回答莫过于“他(她)懂我”。为了能与“懂我”的人相伴,他们愿意与其共患难,甚至同生死,这也许是对情爱魅力的一种解读吧。触类旁通,领导的魅力是什么呢?为什么有些领导者能让部属言听计从呢?基础的因素应是懂得。懂得人的本性、懂得自我心性、懂得心与心交流,方能通心达志,令人心甘情愿地追随。
懂得人的本性,即能在工作中顺应人的心理需求规律,而不是违背人性,想当然地处理问题;懂得自我心性,即能理性调整情感,坦诚对待谏言,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懂得通心达志,即能深层了解他人,将自己的意愿准确传递,实现求同存异。只有懂得才能拉近心与心的距离,只有懂得才能增进相互间的友情,只有懂得才能实现有的放矢。心理学研究发现,与一个人初次会面,45秒钟内就能产生印象,且这一印象会顽固地根植于人的大脑中,进而影响其认知。这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洛钦斯(A.S.Lochins),在1957年用实验证明的首因效应,即印象效应。其“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启迪领导者应给部属留下“懂得”的印象。
领导者因懂得而平添人格的魅力,因魅力而赢得追随的意愿,因追随而激发行动的动能。因此,启发员工的积极主动性,基础是做到知人、知己、通心。
章 启发员工主动性的前提:知晓人性
在日本素有“经营之神”之称的松下幸之助,有一条很重要的领导哲学:站在对方的立场看问题。这似乎是领导者都知道的道理,并认为自己在工作中一直努力践行着这一哲学。可大多数部属却不认可,为什么呢?因为能够实现“站在对方的立场看问题”的前提条件是知道对方的“立场”,即知人。领导者自己认为的知人,实际只是自己依据自我的价值观,对对方的主观判断,根本不是对方所具有的真实的内在特性。
一个真实案例:
FQD公司是一个专业生产化工设备的企业,它的创始人刘先生曾是某大学的博士,在攻读博士期间设计开发了一种化工设备,并取得了国家专利,市场前景非常好。正是这一优势,促使刘先生开办了公司。在公司开办的前两年里,刘先生以身作则,带领几十名员工辛勤工作,取得了骄人的业绩。然而,在接下来的发展中,却使刘先生烦恼不断,业绩徘徊不前。
刘先生认为,公司要想发展,就必须扩大生产,实施流水化作业,以降低成本、拓展市场。要做到这些,首先解决人才问题,目前企业的关键是找不到合适的人才。据刘先生讲,有部分国外厂家已经开始研制与自己产品性能雷同的产品了,如果现在不发展,自己的公司将在激烈的竞争中消亡。为应对这一严峻形势,刘先生在一年多前就开始广招人才,可是事与愿违,来的人不少,但符合公司要求,自己感觉满意的几乎没有。
刘先生分析认为:
,现在的人缺乏奉献精神,让加班就讲价钱,要求享受的多,勤奋拼搏的少。
第二,自私自利,事事讲公平,总想着自己个人的事,稍有不如意就牢骚满腹。
第三,没有事业心,上班就要求明确薪酬待遇,不满意,要么消极怠工,要么辞职不干;
第四,没有上进心,不学习,不求进步,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对于刘先生的总结,公司很多员工并不认同。员工说的多的就是:刘总谁也看不上。
对于这一案例,也许大家看出了一点端倪,也许有自己的见解,我们暂且不进行讨论,留在心间,相信下面对一些问题的剖析,会让你有所感悟。
领导的核心工作对象是人,这无疑对领导者提出了一个基本的要求,即了解人。有人会说:“我天天都在与人打交道,而且很注意识人与用人,能说不了解人吗?”其实,相当一部分领导者对于了解人或是一知半解,或是只站在自我的角度去理解,根本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了解。了解人有两层含义:一方面,对人的共有的本性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另一方面,对不同个体的独有个性特征的认识。对人的共有本性的认识是识人的基础,也是实施有效管理的基础;对人的个性特征的认识是用人的关键。不了解人,领导则无从谈起。在本章中,我们重点讨论对人的共有本性的认识,从而找到实施高效能领导的依据,为有的放矢地启发组织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做好准备。
人的精神世界可以从四个角度来认识:
(1)以本性为核心的欲望驱动系统。
(2)以信念为标杆的价值判定系统。
(3)以性格为特征的行为习性系统。
(4)以潜能为代表的深层能量系统。
节 谁在主宰员工的行为
人做任何事情在大脑中都有一个“操纵者”,这个“操纵者”就是欲望,也有人把它说成是动机。
欲望是人的本性,它随生而来,随亡而去,是人对能给予自我以愉快或满足的一切事物的拥有意识或愿望,是人改造世界,从事一切活动,提升自我价值的根本动力,也是人类进化、社会发展与历史进步的动力。通俗讲,欲望是对自己喜欢或需要的东西所产生的占有的想法。如人在饥饿时,就会对食物产生欲望;当看到别人因为成功而受到周围人尊敬时,就会产生我也要努力成功的欲望。
每个人都是一个欲望与满足的循环体,旧的欲望得到满足,新的欲望就会随之而生,产生——满足——再产生——再满足,长此以往,促进了人与社会的前进和发展。人幸福是因为欲望得到了满足;人痛苦是因为欲望没有得到满足。因此,如果能把控自己的欲望,即拥有了管理自己的能力,将使你成为快乐与幸福的主人;能把控别人的欲望,你会拥有驾驭众人力量的能力,将无往而不胜,成为不平凡的人。领导的根本目的是运用部属的欲望,激发工作的动力,实现组织的目标。不会利用人的欲望,不了解部属的欲望,领导将无从谈起。领导者只有清晰、深刻地认识到这个问题,并付诸学习与实践的努力,掌握使用与控制他人欲望的能力,才算真正具备了领导力。
人如果没有欲望,就不会产生积极主动的行为,即使是做也会应付了事。所以,我们就应该知道谁是欲望的主宰者。
1.行为的动之源
欲望产生的根源是心理需求的刺激。探讨人的心理需求,离不开对人性本质的分析,即人格分析。心理动力学派创始人、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
本我:是人性原始、自然的生物性属性,它使人产生满足本能的冲动和欲望,是人格的生物面,如饥饿、生气、性欲、能动的自卫等。本我与生俱来,是基础的人格构成要素,它只遵循一个原则——享乐原则,即追求个体的生物性需求。本我即原我,是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不会受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的约束,它的要求是满足欲望需求,获得快乐,避免痛苦;它的目标是求得自身的舒适、生存及繁衍。
自我:属于人格的有意识范畴,代表理性和机智,是人格的执行者。如出生后婴儿的行为由本我构成,所有的冲动与欲望都是本能的、自然的;而自我是一个人出生之后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有了被某种规则制约的一面,这种规则要求自我的欲望应符合社会的行为规范,或大多数人的行为习惯,需要按照常识和逻辑行事。自我既坚持本我的欲望与冲动,以利其需求的满足,又不让本我与这些外在的规则发生冲突,压抑本我的种种与外界不相符的冲动和欲望。同时,尽量将本我的盲目冲动、欲望导入社会认可的渠道,它坚持的是“现实原则”。
超我:是人格的社会属性,它常以本我、自我的管制者身份出现,是“道德化的自我”“理想化的自我”,由“良心”和“理想”构成,超我的作用是指导自我、限制本我,它遵循的原则是“完美原则”。
通过对人格结构理论的学习,我们会得到这样的共识:本我、自我、超我三种人格要素构成了人的完整人格,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可以从它们之间的联系中得到合理的解释。自我是内含社会属性的人格,与具有理想化属性的超我与具有生物性属性的本我,几乎是永久对立的,但还会妥协于本我和超我。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始终处于冲突——协调的矛盾运动之中。本我在于寻求自身的生存,寻求本能欲望的满足,是必要的原动力;超我在监督、控制自我接受社会道德准则行事,以保证正常的人际关系;而自我既要反映本我的欲望,并找到途径满足本我欲望,又要接受超我的监督,以促使“三我”人格的内部协调和均衡,保证与外界交往活动的顺利进行。这三个“我”需要平衡,如果得不到平衡时则会产生心理异常,并通过行为表现到外界。
对本我与自我的关系,弗洛伊德先生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假如我们把人格比作一驾马车,那么就可以把本我比作是马,把自我比作是马车夫。马是驾车者,会使马车产生驱动力;马车夫负责给马指引、规范方向。没有本我,车就没有动力,无法运动;没有自我,车就没有了运动的方向,无法实现欲望想要达到的目标。
分析人的性格,我们感觉到主导人的欲望的有三个动力系统:一是使人直接产生欲望的本我动力系统,只要受到需要的刺激就会产生欲望;二是本我进行约束、规范的自我动力系统;三是理想化的、完全社会属性的超我导引动力系统,它以社会的主流方向、他人的主流行为为理念,来影响自我,并通过自我约束本我的欲望。
至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启示:欲望产生于需要对本我的刺激,欲望受自我的约束与规范;超我影响、导引自我,并通过自我使本我得到外界的制约。欲望是人的本能,没有欲望人会失去行动的动力,欲望的强弱影响着行动力的强弱。
2.指挥人行为的系统
挖掘人行为的背后推手,解析人性的本质,不是把领导者都培养成心理学家,而是希望领导者能理解人性,掌握和使用这一工具,通过领导方式的改变,从内心深处去启发部属的需求,刺激本我的动力系统,产生行动的欲望,实现积极主动。
分析一下需要刺激。需要刺激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是生物属性类的刺激,如疼痛的刺激、味觉的刺激、饥渴的刺激、冷暖的刺激等;二是精神属性类的刺激,如物质上的刺激(惩罚、奖励)、语言上的刺激(批评、表扬)等。也许大家会有疑问,物质上的刺激怎么算是精神属性类的刺激呢?这里所指的刺激,不是指惩罚或奖励量上的刺激,而是这种刺激形式对人精神上的影响。
对于这两类刺激,人不管遇到哪一种,都会有本能的反应,都会产生索取、规避、反抗等欲望,并产生与之相关的行动。渴了会有喝水的欲望与行为;受到惩罚会有反抗、沮丧的欲望和行为;得到表扬和奖励会产生愉悦的欲望和行为等。这两种刺激所产生的欲望与行为,人并不是毫无保留地表现出来,在受到刺激后,需要表现什么样的行为,要经过自我的“审查”,经自我“审查”认为可以表现的,人才会有行动。
举例来说:我被罚款100元,本我会请求“要立即反抗”,自我在接到本我的这一请求后会进行审查,为什么会被罚100元,是因为不负责任,还是没有过错。如果是因为不负责任,本我会告诉自我:“你不要反抗,这是你玩忽职守造成的,你要反抗不符合道义上的要求。”如果是因为没有过错,自我会同意本我的反抗请求,但会告诉它反抗时应注意的问题和方法。在本我和自我工作的过程中,超我始终会站在高空观察,并用自己已经认同的社会理念影响自我。
如果本我没有自我和超我的约束与监督,遇到刺激就会立即反应,其行为必然会出现一面倒的倾向,概括起来可以用两个字来表示,即“自私”,一切以我为中心,满意就做,不满意的就不做或消极怠工。如果人没有了本我,只表现为自我和超我,那么其行为就只会表现出大公无私,乐于奉献的社会属性,一切以社会的需求为出发点。单纯的如此表现,当然也不好,因为当人失去了本我时,也就没有了欲望,更无法维持生命。这一现象告诉我们:启发人的主动性,不能只期望人依我们的要求(自我和超我的社会属性)而工作,也需要本我(人的生物属性)保持需求的欲望,只有二者协调一致,才能使人产生自发性的主动行为。因此,作为领导者应接纳人性的自私属性,承认“自私”是每个人的天性。同时,承认每个人的人性都有遵守规则、乐于奉献的社会属性,承认社会属性的可塑性。至此,再遇见“人们为什么都这么自私”的问题,也就不足为怪了。
现在我们知道了需求刺激是人欲望产生之源,由此,我们可以推断要想使人持续地产生动力,就必须使人不断地产生需求刺激,但这种需求刺激所产生的欲望又必须受到节制,否则会走向自私的。领导者启发人的主动性应从影响“自我”入手,如经常持续地向员工灌输,什么是企业倡导的行为;制定能给员工、企业带来益处的双赢制度,并加以大强度宣贯,使这些理念植入员工的“自我”本性之中,以节制本我提出的“无理欲望动力”,鼓动本我的“合理欲望动力”。人有欲望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可怕的是,领导者不能正确地面对员工的欲望,被本属于人天性的自私欲望所困扰,甚至是被动地接受不合理的欲望或被其牵着鼻子走,领导力自然就不会得到高效能发挥了。
第二节 员工的价值观:“孤独的心秤”
犹如天下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即使是在同等条件下的同一个问题,每个人对待的态度和评价也不会完全一样,处理的方法自然也不会一样;赋予同样的任务,不同的人选择完成的方式也不会完全相同;对一个人,我们在不同的时间、在不同的情况下,都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如此众多的不同,原因是什么呢?其实答案并不复杂,根本一点是每个人都有着一套自我独有的价值观、信念体系,或者说有着自己思考问题的心智模式。每一个人的价值观、心智模式都具有性,这种性,即确定了人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性,正是这种异质特征,使人在“心里”形成了一杆秤、一套对外界事物的评价标准。由于每个人标准的独特性,我们暂且称为“孤独的心秤”吧。
心智模式(Mental Model)是苏格兰心理学家肯尼思•克雷克(Kenneth Craik)在1943年首次提出的。管理学家美国麻省理工史隆管理学院彼得•圣吉教授认为心智模式是:根深蒂固存在于人们心中,影响人们如何理解这个世界(包括我们自己、他人、组织和整个世界),以及如何采取行动的诸多假设、成见、逻辑、规则,甚至图像、印象等。通俗理解,心智模式就是人观察事物的角度、评价事物的标准、思考与处理事物的方式。
价值观同心智模式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一些人认为价值观与心智模式是类同的概念,都是描述人处理问题、思考问题、评价问题的方式,角度与标准的心理理念或信念、观点,只不过国外有人喜欢用心智模式描述,而国内更多的人则习惯用人的价值观来解释。
1.人为什么会固执己见
组织10个人,站在马路边,同时观察过路的行人。客观上讲,这10个人都看到了同样的事物,但当我们让每个人描述他们所看到的东西时,每个人所描述出来的景象没有两个是完全相同的。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因为人们总是透过自己的理念、观点,即用自我的价值体系标准来认知、解释世界、解释自己所看到的一切。认知活动中,人们只关注自己想关注或喜欢关注的,价值观的不同决定了其关注点的不同,当然就会出现类似于盲人摸象式的解释了。因此,自我的价值观决定了我们眼中的世界。
人自呱呱落地,有了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感知功能那一刻,就开始了自我价值体系的构建。如有了饥饿的感觉,就试着用各种动作来表达,开始是用蹬腿,也许是挥舞小手,当母亲观察到孩子的这一行为后,可能会认为孩子冷了或热了,会用盖被子或掀被的方法来解决;大人的行为与孩子的期望不一致时,他就会改变战术,或改用哭的行为来重新表达。此时,母亲因原有的方法不能解决孩子的问题,但她又不清楚孩子的需求到底是什么,于是也会改变方式,试着用喂奶的方法来解决。结果孩子解决了饥饿的需求,于是在孩子的大脑中就形成了这样一个观念:哭能解决饿的问题,或者是形成了“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认识。
当人看到周围的某一个人,因穿着一件新式的衣服而受到他人的羡慕时,此人即会产生一种拥有的欲望或需要,于是他找到了有这件衣服的地方,当他试着去白拿,即会被赶出来,于是在他的大脑中产生了这样一个感觉,要满足自己的需求,白拿是行不通的,需要用钱,或用一种付出去交换。如此过程,他在大脑中形成了一个价值观:有付出才能得到回报,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些即是人价值观的形成过程。
人的价值观是一个体系,由众多举不胜举的观点组成,有些观点与他人有相同之处,但更多的还是不同。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观点呢?这需要对影响价值观形成的因素进行分析。
影响人价值观形成的因素很多,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文化、习俗的影响。如人应孝敬父母、长辈,这是社会的文化要求,是众人遵循的一个规则,人从能记事时,就受到这种教育,所以在其大脑中就形成了这样的价值观。如儒家、佛家、道家的思想观点,经过长期的灌输和熏陶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形成,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2)家庭教育。不同的家庭具有不同的家风,如同企业文化一样,家风也可以叫家庭文化。这种文化影响着家庭每一个成员的价值观,不同的家庭,其成员的价值观是不同的,每个人的价值观都会有其家风的影子。
(3)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人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不同的学校,因校风不同,学生的价值观也不会相同;不同的老师,因其价值观的独特性,其所带的学生的价值观也有与其的相似性,或受其影响,形成了有其价值观影像的价值观。
(4)工作环境。它是指人工作所在的组织文化、直接领导者,对其价值观的影响。不同的组织有不同的文化,如海尔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创新;海尔精神:敬业报国,追求卓越。跟随这些理念的是海尔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流程等,这些制度中已经植入了海尔的理念,这些理念的长久熏陶,形成了海尔员工的特有的价值观。
(5)实践经验。实践是对人的价值观影响直接、巨大的因素,它的影响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自己的亲身行为,通过亲身的感受确立对一类事物的认知;另一部分是自己眼见的事物,虽然自己没有接触的经验体会,但亲眼见到的事实指导了认知此类事物的方法。
对人的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因素还有很多,如自我根据经验的演绎或推理,梦中情景的启示,从人以外的生物的认知体会等。
对于不同的人,价值观影响的因素有的相同,如社会文化、学校的某些教育、家风中的一些共同的东西等。但也有很多的影响因素是不同的,如个人实践,不可能人们遇到的事情都是一模一样的,这种不一样的情景,会产生不一样的实践,决定了所产生的价值观的不同。再者,家庭习俗不同、教育方式不同、父母价值观不同,都会使子女的价值观,不同于其他家庭。由此,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每个人都有着与众不同的价值观,这种不同的价值观决定了其对事物认知与处理方式的不同,这种不同也造就了不同的行为习惯。所以,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来指责、疑惑别人与自己不同的想法,更无法判断别人方法的对与错。
之所以要对人的价值观进行分析,是想提醒我们,不要拒绝任何意见、建议、方法。对于工作中与部属相左的意见、想法等,首先要在心理上接纳,尔后才是优劣分析,并进行建设性地引导。接纳是一种尊重,引导是使尊重得到延续,在尊重中去工作,会让人产生动力。
矛盾来自何方?一是对自我利益的侵害;二是对真相的误解;三是对事物认知的差异。对于种矛盾,往往无法化解,除非心甘情愿;对于第二种矛盾,我们可以用沟通的方法加以解决;对于第三种矛盾,我们则可以通过正确理解价值观差异性的原理来化解。
2.你的员工能够接纳外来的信念
世间万物的广博性,决定了人对世界的认知永远是有限的。人的价值观体系系统永远不会完备,永远处于增加和完善之中。人的大脑能量的未知性,证明了它还有大量的未开垦的“荒地”,在等待着开发和使用。有研究者认为:正常人的脑细胞约140亿~150亿个,以有学问的人为标准,其利用率也只有不足10%,其余大部分处于休眠状态。还有研究者认为:人脑有98.5%的细胞处于休眠状态,只有1.5% 参加大脑的功能活动。即使人在30岁以后每天脑细胞以十万个的速度死亡,这对于拥有150亿个脑细胞的大脑来说,其可以使用的容量也是微不足道的。对这一观点,有些人认同,有些人反对,但不管是反对者还是认同者,仅仅是对其具备数值量的疑惑,对大脑的巨大潜能却有着共同的认识。
人脑的巨大空间,人价值观的可塑性,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既然人的大脑还有余地,为何不加以利用,植入我们想要的价值观呢?
不必急于回答如何植入我们的价值观,我们先来分析一下,为什么要植入我们的价值观。
人有一种本性:不愿意被改变,但会愿意自己改变。不愿意被改变,说明被改变是自己的价值观还没有认同的情况下,强迫自己产生认可行为,此种情境下的行为一定不会主动,即不会产生价值观认同情况下的高效能;愿意自己改变,是当前的事物得到了自我价值观的认同,这种认同的自主性,决定了其行为的主动性。
领导力是什么?西方领导力大师约翰·麦克斯威尔(John Maxwell)博士认为:领导力是影响他人的一种能力。为什么你能实施对他人的影响?简要回答是你能为其带来或帮助其价值得到提升。由此,我们会产生这样一个共识:领导者的核心职能之一是为他人增加价值。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一定是一个主动帮助下属成长进步的人,一定是一个具备帮助下属成长进步能力和魄力的人。正是其给他人的“益处”,才换得别人的尊重与敬仰,从而心甘情愿地受影响。所以,领导者真正的影响力,来自于帮助他人增长价值。
人如何才能提升自己的价值?看似很简单的问题,回答起来并不容易。有人说提高技术水平,还有人说多学习知识,也有人说多做事情……这些观点都有道理,但还不能算是提升价值的根本方法,根本的途径是改变价值观念。价值观念的改变是人增加价值的倍增器,所以有人提出了“态度决定成败”的观点。
1965年,一位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他常到学校的咖啡厅或茶座听一些成功人士聊天。这些成功人士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某一些领域的学术权威和一些创造了经济神话的人,这些人幽默风趣,举重若轻,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自然和顺理成章。时间长了,他发现,在国内时,他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骗了。那些人为了显示自己的能力,普遍把自己创业的艰辛夸大了,很多想创业的人,听到创业会这么艰难,就知难而退了。
作为心理系的学生,他认为很有必要对韩国成功人士的心态加以研究。1970年,他把《成功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作为毕业论文,提交给现代经济心理学的创始人威尔·布雷登教授。布雷登教授读后,大为惊喜,他认为这是一个新发现。这种现象虽然在东方甚至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但此前还没有一个人大胆地提出来并加以研究。惊喜之余,他写信给他的剑桥校友——当时正坐在韩国政坛把交椅上的人——朴正熙。他在信中说:“我不敢说这部著作对你有多大的帮助,但我敢肯定它比你的任何一个政令都能产生震动。”这本书果然鼓舞了许多人,他们不再认为创业是高不可攀的事情,他们感觉到:只要你对某一事业感兴趣,长久地坚持下去就会成功,因为上帝赋予你的时间和智慧够你圆满做完一件事情。正是这一观念的转变,韩国的创业大潮一涌而起。
故事告诉我们:并不是因为事情难,我们不敢做,而是因为我们不敢做,事情才变得难。这是一种态度,改变它会使事物的难易程度得到改变。领导者要提升自己的影响力,关键是做好对部属的启发、引导,这种启发引导不仅仅是业务、技术上的帮助,更多的是价值理念上的改变和灌输。
人的价值体系永远不会完整,这种不完整,很多不是自己能充实的,因为社会高度复杂的分工,人自我不可能完整地观察事物,只能是盯着身边熟悉的“片断”;社会极快速的变革,人也只能跟随极小部分人的脚步,而大多数观念会滞后于事物的发展;再加之人在社会中所处地位、身份、工作、文化背景、教育及宗教信仰的不同,都使人不可能形成完整的价值观体系。此时,充实与更新组织成员的价值观的任务,就落到了领导者的身上,这给了我们向其灌输组织所需价值观的机会,好好地利用人价值体系的不完整性,充分开垦这片“荒野”,利己、利人,何乐而不为呢?
3.两面三刀有时并非有意为之
领导者常常会遇到“阳奉阴违”“两面三刀”“讲一套,做一套”的人,对此,一般人会给其下一个结论:道德败坏或品行不端。真的是这样吗?
类似的人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此人确实在品德上如此;另一种是当时认可了你的观点或理念,但转过头后又感觉到你的观点、理念有不妥之处,而改用其他。类人无须多论。第二类人则是人的一种正常心理现象,承认你的观点,是因为其思维与信念与你思维与信念的比对没有完整进行,而出现的临时认同。当其冷静分析并与自我价值系统进行深入比对后,发现了当时的认同是“错误”的,就会做出行为上的调整。
人们常戏问:假如你和你的爱人还有老母亲乘船出海,可是遇到风暴船翻了,三人全部落水。假如你只能救一个人,你是救你的母亲还是爱人?一般当着很多人的面问时,有相当一部分人会回答救母亲,但真正做起来的时候,有一部分回答救母亲的人会放弃原来的想法,去救爱人,这是为什么呢?也就是真正的认同,与被迫性认同经过自我观念的博弈后,由迫于社会认同向实施真实的自我认同的转变。
4.“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的误导
在求证问题上,人们比较推崇的一句话:“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其实这不一定是真理。
孔子和他的弟子周游到陈国和蔡国之间的时候,穷困不堪,断粮七日,连野菜也吃不上,只好在大白天睡觉。颜回讨来一点米,把它放在锅里煮。饭快熟了,孔子看见颜回抓饭吃。过了一会儿,饭熟了,颜回请孔子吃饭。孔子装着什么也没看见的样子说:“刚才我梦见祖先,要我把干净的饭食送给他们。”颜回连忙说:“不行,刚才有灰尘掉进锅里了,把饭弄脏了一些,我感到丢掉了可惜,就用手把它抓起来吃了。”孔子听了感慨地说:“我所相信的是自己的眼睛,但眼睛看到的还是不可相信;我所依靠的是自己的脑子,但脑子有时也靠不住。你们要记住,了解一个人确实不容易啊!”孔子从自己的“误判”中得到启示,立刻进行反省,这说明孔子具备一种观念:要真正识别一个人、正确判断一件事,都是很不容易的,不能轻易地把自己的“亲眼所见”或“亲耳所闻”作为结论。
领导者会面对很多对人定论的问题,这是需要慎重而为的事情,一旦判断失误,将会对他人产生很大的伤害。因此,凡遇此类问题,一定要经过多方的求证,方可评定。如工作中我们看到某某人非常卖力,而某某人似乎并不专心,能据此而论吗?难说。通常情况下,笨人的努力往往是容易看到的,因为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将事情做完;而聪明人往往看不到其努力,因为他们看似玩的时候就已经把事情做完了。
人的价值观决定了观察事物的视角,它指导着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行为习惯,它把我们的推理理解为客观事实。人的价值观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但并不是说不能改变,只是要有确切的证明与实证,就会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从而做出更新。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