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030322852丛书名: 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文库
内容简介
本书在可持续发展观、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上,应用生态经济的能值评价法、生态足迹评价法以及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等对云南的不同时间序列进行区域发展研究和分析,试图从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角度,剖析云南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对云南的案例研究来强化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其评价方法的应用,并结合云南现实特征,提出可行的发展思路和建议。
本书可供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作决策参考,也可供生态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使用。
本书可供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作决策参考,也可供生态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使用。
目 录
章 绪论
节 研究基础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观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实践的层次体系
第四节 研究区域概况
第二章 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式
节 货币和市场价值评价模式
第二节 非市场价值评价模式
第三节 评价模式评析
第三章 云南能值评价
节 能值分析理论与方法
第二节 云南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指标分析
第四章 云南生态足迹评价
节 生态足迹理论与方法
第二节 基于生态足迹的云南可持续发展研究
第五章 人口-资源-环境复合系统评价
节 非协调系统——昭通
第二节 良性运行系统——玉溪
第三节 中等协调系统——石林
第四节 资源型县域研究——华坪
第六章 未来之路
节 推进云南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第二节 提升云南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结语
节 研究基础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观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实践的层次体系
第四节 研究区域概况
第二章 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式
节 货币和市场价值评价模式
第二节 非市场价值评价模式
第三节 评价模式评析
第三章 云南能值评价
节 能值分析理论与方法
第二节 云南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指标分析
第四章 云南生态足迹评价
节 生态足迹理论与方法
第二节 基于生态足迹的云南可持续发展研究
第五章 人口-资源-环境复合系统评价
节 非协调系统——昭通
第二节 良性运行系统——玉溪
第三节 中等协调系统——石林
第四节 资源型县域研究——华坪
第六章 未来之路
节 推进云南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第二节 提升云南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结语
在线试读
章 绪论
节 研究基础
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面临的涉及人口、资源、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一个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尽管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生态学家和环境学家等还没有一个公认的理论模式,但是以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二十一世纪议程》为标志,人们已经跨出理论探讨的范畴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推向实践。
近几十年来,我国学者对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和探讨十分活跃,以制定与实施《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为一个重要里程碑,研究成果众多。然而,国内外一直都没有形成衡量可持续发展的统一的指标体系和公认的评价方法。国际上,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英国、美国等分别提出的指标体系影响力;国内以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和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管理中心联合成立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课题组的工作成果代表性。然而,这些在不同背景、不同时期提出的指标体系虽各具特色,但因可操作性较差,大都没有在实践中得到成功应用和推广。
本书的理论意义在于丰富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理论和实证分析方法,建立体现我国区域特征的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在全国建立和完善可持续发展制度作好理论与方法的准备;现实意义在于通过对云南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与比较分析,直接为地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对策,架起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
作为全世界的共识,可持续发展已是全世界21世纪的强音,各个层面均制定出了行动纲领及发展战略。
1.《二十一世纪议程》(Agenda21)
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二十一世纪议程》是指导全球各国制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纲领性文件。《二十一世纪议程》全文分为四部分,即社会和经济方面、保存和管理资源以促进发展、加强各主要群组的作用和实施手段。其主要特征可概括为四个方面:①将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作为一个大系统;②提出要建立“新的全球伙伴关系”,以保证人类拥有一个更为安全和美好的未来;③把消除贫困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优先解决的问题;④重视公众参与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虽然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此文件代表了所有参加国别的政治承诺。联合国也采取措施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运用到所有相关的政策和计划中。执行《二十一世纪议程》将是在全球范围内加强国际合作、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护全球环境的一个新契机。
2.《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ChinaAgenda21)
中国政府和高层领导高度重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会上表明了认真承担中国政府应尽的国际义务的决心,会后即着手编制并于1994年3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正式批准了《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即《中国二十一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是制订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的指导性文件,同时也是中国政府认真履行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文件的原则立场和实际行动。其主要内容和基本精神有以下六方面。
(1)核心是发展。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是硬道理”,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必须在发展中解决,用停滞、限制发展的消极观点来谋求可持续发展不符合我国国情。我国各项工作都要做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力求结合中国国情,有计划、有重点、分阶段摆脱传统发展模式,逐步由资源型经济发展过渡到技术型经济发展,体现新的发展观。
(2)目标是社会整体发展。实现社会发展系统的可持续性,实现当前发展、未来发展,以及当代人利益、后代人利益的均衡协调发展。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质,是要开创一种新的发展模式以代替传统落后的发展模式,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逐步走向良性循环的道路。
(3)重要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将会引起一系列社会行为、形态的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生命支持系统要素(大气、淡水、海洋、土地、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与环境),防治资源污染和生态恶化,要建立资源节约型经济体系,将自然资源管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建立自然资源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运用市场机制和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手段,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实行资源保护、利用与增值并重的政策。针对环境污染与生态失衡现实,强调由环境的外部化转向环境的内在化。要由环境与经济、环境与社会、环境与资源等相分割的战略、政策和管理模式,转向环境与发展紧密结合为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管理模式。重视产业政策与资源环境政策的协调、科学的管理与恰当的技术选择相结合。
(4)关键是处理好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即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有效控制人口增长,减少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减轻环境污染。在控制人口数量增长的同时,通过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健全城乡医疗卫生妇幼保健系统,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举措,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就业容量,充分发挥中国人力资源的优势。
(5)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和行动规范,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用可持续发展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知识、新技术,根本变革人们传统的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思维方式,建立经济、社会、环境协调统一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6)基本保证是能力建设。我国从机制、立法、教育、科技和公众参与等诸方面提出了能力建设的重大举措,并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合作创造适宜契机与良好环境。
二、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区域是陆地系统的空间单元,并且具有综合性,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有着不同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着眼于全球,着手于区域”已成为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的普适性原则,从宏观上指明了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可操作性途径。地球表层是各级各类区域的空间镶嵌体,其持续性理应以这些组成部分的持续性为基础。由于地球表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不同的地域,其资源和环境特点不同,社会历史发展和文化背景各异,相互之间的联系也不一样,客观上存在巨大差异,可持续发展要求在不同尺度的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保持和谐、协调的关系。如何在对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系统把握的基础上,根据区域发展的实际,对其进行科学评价,继而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政策已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目前,国内外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诸多问题,如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系统结构功能、相互作用机理及可持续空间结构、不同尺度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方法论等问题尚在进一步探索之中。特别是对研究与探索区域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矛盾与冲突的根本原因及其解决对策还缺乏足够的重视。当然,解决因区域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矛盾与冲突所造成的环境问题、发展问题,仅仅靠人们探索相应的理论与方法去衡量与评价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并寻找区域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矛盾与冲突的根本原因,探析区域资源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动力因素、制度因素和激励因素等问题。只有以科学的观念指导,以正确的制度约束,并依靠科学技术强大的推动作用,才能化解区域系统运行中所引发的人与自然的矛盾,才能化冲突为协调,才能使区域政府、企业、公众及个人利益集团在竞争中寻求合作,在整合中得到发展,在发展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获得更大程度的发展,形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这才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正确路径。
1.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系统学方向研究
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对象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和调控管理是建立在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综合辨识基础上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是人地关系、区际关系、代际关系协调统一的区域人口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中国学者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分析上,着重研究该系统中各要素功能、结构、时空变化及其相互作用关系等。系统学方向的研究特色是以综合协同的观念,去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本源和演化规律,将其“发展度、协调度、持续度的逻辑自治”作为中心,有序地演绎了可持续发展的时空耦合与三者互相制约、互相作用的关系,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统一解释基础和定量评判规则。
2.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建立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从定性向定量迈进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在联合国的推动,以及我国政府及有关部委的大力倡导及组织下,近年来,国内学者关于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相当活跃,研究成果颇丰,但仍然处于探索阶段。比较有代表意义的研究如下。①牛文元(1994)等提出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分为总体层、系统层、状态层、变量层和要素层。总体层综合表达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能力,系统层将可持续发展系统解析为内部具有逻辑关系的五大子系统(生存支持系统、发展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和智力支持系统)。在每一个支持系统内都有能够表征系统行为的变量和要素。②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和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管理中心联合提出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统计指标体系”,该体系设计的基本框架包括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科教六大部分。③毛汉英(1996)提出的“省级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该体系分为经济增长、社会进步、资源环境支持、可持续发展能力四部分。④叶正波(2002)提出的“基于多维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从时间维、领域维、影响维三方面构建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⑤朱启贵(1999)提出的“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包括经济、资源、环境、社会、人口、科教、制度七个方面。综观各类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其构建方法大致分两大类:一是环境经济学方法,试图将人类活动所造成的自然资源损耗和环境损失等进行货币化计量,并纳入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中,但由于资源与环境的经济计量难题目前尚未圆满解决,所以这类方法很难为多数人所认可并投入使用;二是社会经济统计学方法,按照可持续发展原则对相关统计信息和统计指标进行整理、分析和筛选,并适当构造一些新的指标,力图客观反映可持续发展的程度,现有的指标体系设计大多采用了这种方法。
3.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研究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先后开展了不同地域范围的区域规划,通过这些工作,基本摸清了“家底”,为各级政府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以及其他计划提供了依据。但随着规划编制和实施的深入,存在的问题也不断暴露,特别是规划带有强烈的计划经济色彩,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因此,重新审视原有规划,对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区域发展规划进行重新定位,并用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指导,编制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已成为众多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在区域发展中具有战略性和指导性地位,已经成为规划的核心。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建立以能力建设为核心的执行体系、保障体系和支撑体系。中国在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上已经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关于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研究,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是《2002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该报告“系统说明了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定义、内涵、分类、监测和统计;总结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成就和展望;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方程’,并据此设计出了具有中国特点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指标体系’;定量地计算了中国各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水平、比较了各地区在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上的优势和不足,提出了对于中国未来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政策建议”。
4.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实质与内涵
,区域可持续发展核心内涵是人的发展,要以人的发展为本位,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区域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健康发展。
新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中心是人类自身的发展,谋求社会公正和人人康乐,《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提出了“可持续发展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的重要观点,《中国社会发展报告》也提出“以人为核心”的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本位”,是因为区域发展中亟待解决的一切问题实质上终都可以归结为人的问题。从区域经济的发展看,要求作为区域经济活力的主体应当有较高的素质;从政治上看,要使中国公民的民主意识和政治参与意识得到提升;从文化上来看,很多人对改革出现的困难和面临的阻力缺乏心理准备,应当解决这种由人的文化失衡而造成的心理矛盾。归根到
节 研究基础
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面临的涉及人口、资源、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一个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尽管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生态学家和环境学家等还没有一个公认的理论模式,但是以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二十一世纪议程》为标志,人们已经跨出理论探讨的范畴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推向实践。
近几十年来,我国学者对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和探讨十分活跃,以制定与实施《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为一个重要里程碑,研究成果众多。然而,国内外一直都没有形成衡量可持续发展的统一的指标体系和公认的评价方法。国际上,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英国、美国等分别提出的指标体系影响力;国内以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和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管理中心联合成立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课题组的工作成果代表性。然而,这些在不同背景、不同时期提出的指标体系虽各具特色,但因可操作性较差,大都没有在实践中得到成功应用和推广。
本书的理论意义在于丰富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理论和实证分析方法,建立体现我国区域特征的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在全国建立和完善可持续发展制度作好理论与方法的准备;现实意义在于通过对云南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与比较分析,直接为地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对策,架起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
作为全世界的共识,可持续发展已是全世界21世纪的强音,各个层面均制定出了行动纲领及发展战略。
1.《二十一世纪议程》(Agenda21)
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二十一世纪议程》是指导全球各国制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纲领性文件。《二十一世纪议程》全文分为四部分,即社会和经济方面、保存和管理资源以促进发展、加强各主要群组的作用和实施手段。其主要特征可概括为四个方面:①将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作为一个大系统;②提出要建立“新的全球伙伴关系”,以保证人类拥有一个更为安全和美好的未来;③把消除贫困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优先解决的问题;④重视公众参与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虽然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此文件代表了所有参加国别的政治承诺。联合国也采取措施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运用到所有相关的政策和计划中。执行《二十一世纪议程》将是在全球范围内加强国际合作、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护全球环境的一个新契机。
2.《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ChinaAgenda21)
中国政府和高层领导高度重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会上表明了认真承担中国政府应尽的国际义务的决心,会后即着手编制并于1994年3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正式批准了《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即《中国二十一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是制订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的指导性文件,同时也是中国政府认真履行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文件的原则立场和实际行动。其主要内容和基本精神有以下六方面。
(1)核心是发展。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是硬道理”,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必须在发展中解决,用停滞、限制发展的消极观点来谋求可持续发展不符合我国国情。我国各项工作都要做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力求结合中国国情,有计划、有重点、分阶段摆脱传统发展模式,逐步由资源型经济发展过渡到技术型经济发展,体现新的发展观。
(2)目标是社会整体发展。实现社会发展系统的可持续性,实现当前发展、未来发展,以及当代人利益、后代人利益的均衡协调发展。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质,是要开创一种新的发展模式以代替传统落后的发展模式,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逐步走向良性循环的道路。
(3)重要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将会引起一系列社会行为、形态的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生命支持系统要素(大气、淡水、海洋、土地、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与环境),防治资源污染和生态恶化,要建立资源节约型经济体系,将自然资源管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建立自然资源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运用市场机制和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手段,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实行资源保护、利用与增值并重的政策。针对环境污染与生态失衡现实,强调由环境的外部化转向环境的内在化。要由环境与经济、环境与社会、环境与资源等相分割的战略、政策和管理模式,转向环境与发展紧密结合为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管理模式。重视产业政策与资源环境政策的协调、科学的管理与恰当的技术选择相结合。
(4)关键是处理好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即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有效控制人口增长,减少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减轻环境污染。在控制人口数量增长的同时,通过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健全城乡医疗卫生妇幼保健系统,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举措,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就业容量,充分发挥中国人力资源的优势。
(5)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和行动规范,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用可持续发展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知识、新技术,根本变革人们传统的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思维方式,建立经济、社会、环境协调统一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6)基本保证是能力建设。我国从机制、立法、教育、科技和公众参与等诸方面提出了能力建设的重大举措,并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合作创造适宜契机与良好环境。
二、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区域是陆地系统的空间单元,并且具有综合性,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有着不同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着眼于全球,着手于区域”已成为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的普适性原则,从宏观上指明了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可操作性途径。地球表层是各级各类区域的空间镶嵌体,其持续性理应以这些组成部分的持续性为基础。由于地球表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不同的地域,其资源和环境特点不同,社会历史发展和文化背景各异,相互之间的联系也不一样,客观上存在巨大差异,可持续发展要求在不同尺度的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保持和谐、协调的关系。如何在对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系统把握的基础上,根据区域发展的实际,对其进行科学评价,继而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政策已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目前,国内外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诸多问题,如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系统结构功能、相互作用机理及可持续空间结构、不同尺度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方法论等问题尚在进一步探索之中。特别是对研究与探索区域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矛盾与冲突的根本原因及其解决对策还缺乏足够的重视。当然,解决因区域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矛盾与冲突所造成的环境问题、发展问题,仅仅靠人们探索相应的理论与方法去衡量与评价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并寻找区域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矛盾与冲突的根本原因,探析区域资源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动力因素、制度因素和激励因素等问题。只有以科学的观念指导,以正确的制度约束,并依靠科学技术强大的推动作用,才能化解区域系统运行中所引发的人与自然的矛盾,才能化冲突为协调,才能使区域政府、企业、公众及个人利益集团在竞争中寻求合作,在整合中得到发展,在发展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获得更大程度的发展,形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这才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正确路径。
1.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系统学方向研究
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对象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和调控管理是建立在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综合辨识基础上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是人地关系、区际关系、代际关系协调统一的区域人口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中国学者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分析上,着重研究该系统中各要素功能、结构、时空变化及其相互作用关系等。系统学方向的研究特色是以综合协同的观念,去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本源和演化规律,将其“发展度、协调度、持续度的逻辑自治”作为中心,有序地演绎了可持续发展的时空耦合与三者互相制约、互相作用的关系,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统一解释基础和定量评判规则。
2.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建立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从定性向定量迈进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在联合国的推动,以及我国政府及有关部委的大力倡导及组织下,近年来,国内学者关于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相当活跃,研究成果颇丰,但仍然处于探索阶段。比较有代表意义的研究如下。①牛文元(1994)等提出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分为总体层、系统层、状态层、变量层和要素层。总体层综合表达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能力,系统层将可持续发展系统解析为内部具有逻辑关系的五大子系统(生存支持系统、发展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和智力支持系统)。在每一个支持系统内都有能够表征系统行为的变量和要素。②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和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管理中心联合提出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统计指标体系”,该体系设计的基本框架包括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科教六大部分。③毛汉英(1996)提出的“省级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该体系分为经济增长、社会进步、资源环境支持、可持续发展能力四部分。④叶正波(2002)提出的“基于多维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从时间维、领域维、影响维三方面构建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⑤朱启贵(1999)提出的“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包括经济、资源、环境、社会、人口、科教、制度七个方面。综观各类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其构建方法大致分两大类:一是环境经济学方法,试图将人类活动所造成的自然资源损耗和环境损失等进行货币化计量,并纳入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中,但由于资源与环境的经济计量难题目前尚未圆满解决,所以这类方法很难为多数人所认可并投入使用;二是社会经济统计学方法,按照可持续发展原则对相关统计信息和统计指标进行整理、分析和筛选,并适当构造一些新的指标,力图客观反映可持续发展的程度,现有的指标体系设计大多采用了这种方法。
3.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研究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先后开展了不同地域范围的区域规划,通过这些工作,基本摸清了“家底”,为各级政府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以及其他计划提供了依据。但随着规划编制和实施的深入,存在的问题也不断暴露,特别是规划带有强烈的计划经济色彩,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因此,重新审视原有规划,对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区域发展规划进行重新定位,并用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指导,编制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已成为众多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在区域发展中具有战略性和指导性地位,已经成为规划的核心。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建立以能力建设为核心的执行体系、保障体系和支撑体系。中国在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上已经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关于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研究,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是《2002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该报告“系统说明了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定义、内涵、分类、监测和统计;总结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成就和展望;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方程’,并据此设计出了具有中国特点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指标体系’;定量地计算了中国各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水平、比较了各地区在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上的优势和不足,提出了对于中国未来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政策建议”。
4.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实质与内涵
,区域可持续发展核心内涵是人的发展,要以人的发展为本位,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区域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健康发展。
新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中心是人类自身的发展,谋求社会公正和人人康乐,《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提出了“可持续发展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的重要观点,《中国社会发展报告》也提出“以人为核心”的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本位”,是因为区域发展中亟待解决的一切问题实质上终都可以归结为人的问题。从区域经济的发展看,要求作为区域经济活力的主体应当有较高的素质;从政治上看,要使中国公民的民主意识和政治参与意识得到提升;从文化上来看,很多人对改革出现的困难和面临的阻力缺乏心理准备,应当解决这种由人的文化失衡而造成的心理矛盾。归根到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