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802477247
内容简介
2008年11月26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举办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中国知识产权发展论坛活动。本次活动征集到论文110多篇,内容有我国专利、商标、版权、司法、社会服务组织领域资深专家对发展历程的回顾和今后发展的建议;省、市、县开展地方知识产权工作的成绩和经验;取得突出成绩的企事业单位开展知识产权工作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知识产权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各种学术探讨。学术探讨涉及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高等教育、大学知识产权再创造、植物品种权保护和实施模式、传统体育的非物质文化保护、专利与标准、网络知识产权、创意产业、液晶产业、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模型、著作权中的异型转换与复制、应对海外纠纷等。《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中国知识产权发展论坛论文集》精选出论坛活动的文章67篇,适合广大知识产权界业内人士、各级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科研人员、高等院校师生以及其他感兴趣的人士阅读。
目 录
序
在改革开放伟大进程中孕育诞生发展的中国专利事业
国际合作与中国专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
商标法律制度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中国商标法律制度的回顾与展望
改革开放30年的著作权法
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30年的回顾
我国的专利代理事业——回顾与展望
改革开放30年与专利制度的完善与创新——从专利法的第三次修改看我国专利制度理论研究与实践的进展
专利司法实践对专利制度及立法的推动与完善——对北京法院专利审判二十年个案的回顾前进中的四川知识产权
发展知识产权事业建设创新型湖北
以知识产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广东的实践与体会
知识产权保护与苏州改革开放
版权保护中利益关系的协调与平衡
非法律形态知识产权公共政策的体系衔接
跨国公司在华产业转型及专利布局动态研究
研究型大学的知识产权战略——以浙江大学为例
大连化物所知识产权工作的思考和行动
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提升知识创新与成果转化能力
实施和完善知识产权战略提升企业市场博弈的能力
回顾与思考
峥嵘岁月——献给专利制度创建30年
专利制度与改革开放——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
改革开放的春雨滋润着中国知识产权事业的成长与发展
浙江省与广东江苏知识产权工作的成就与特色
浙江的外观设计专利分析
上海知识产权工作实践的启示和经验
上海市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制的发展
知识产权对推动上海经济增长的思考
上海高校知识产权教育状况调查及对策建议
山东省社会公众知识产权认知程度调查报告
福建省专利运用与产业化因素分析及政策建议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提升省会城市创新优势
创意产业发展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兼论湖北省创意产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30年昆明知识产权工作回顾
怒江州知识产权工作回顾及发展思路
无锡发展知识产权事业的回顾与思考
立足实际开展工作稳扎稳打厚积薄发——吴江市专利工作实践与思考
发挥特色资源优势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工作水平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金昌市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持
专利: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对庆阳市专利工作的几点思考
萍乡市知识产权工作现状及对策
基层专利工作的实践与研究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与中国经济发展
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打造世界知识经济引擎
专利信息服务机构在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中的作用
论我国发展知识产权高等教育紧迫性
论大学知识产权的再创造
中国外观设计专利保护制度的发展
中国特色的专利初审与信息管理模式的伟大实践——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代办处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我国专利转化现状的分析及提高专利转化率的措施
专利许可贸易宏观管理模式探析
专利运用与产业化的标准化途径
中国植物品种权保护问题研究
植物品种权实施模式探析
民族传统体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
著作权法中的异形转换与复制——以“平面到立体”为视角
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研究
如何应对海外知识产权纠纷
中外商业方法专利保护比较研究
知识产权制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
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思考与建议
开展企业知识产权试点工作的方法步骤
从液晶产业发展谈如何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实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
WTO规则下的知识产权创新与企业成长
一个基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系统的动态模型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中国知识产权发展论坛综述
附录 知识产权发展前沿探索第1卷简介
后记
在改革开放伟大进程中孕育诞生发展的中国专利事业
国际合作与中国专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
商标法律制度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中国商标法律制度的回顾与展望
改革开放30年的著作权法
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30年的回顾
我国的专利代理事业——回顾与展望
改革开放30年与专利制度的完善与创新——从专利法的第三次修改看我国专利制度理论研究与实践的进展
专利司法实践对专利制度及立法的推动与完善——对北京法院专利审判二十年个案的回顾前进中的四川知识产权
发展知识产权事业建设创新型湖北
以知识产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广东的实践与体会
知识产权保护与苏州改革开放
版权保护中利益关系的协调与平衡
非法律形态知识产权公共政策的体系衔接
跨国公司在华产业转型及专利布局动态研究
研究型大学的知识产权战略——以浙江大学为例
大连化物所知识产权工作的思考和行动
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提升知识创新与成果转化能力
实施和完善知识产权战略提升企业市场博弈的能力
回顾与思考
峥嵘岁月——献给专利制度创建30年
专利制度与改革开放——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
改革开放的春雨滋润着中国知识产权事业的成长与发展
浙江省与广东江苏知识产权工作的成就与特色
浙江的外观设计专利分析
上海知识产权工作实践的启示和经验
上海市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制的发展
知识产权对推动上海经济增长的思考
上海高校知识产权教育状况调查及对策建议
山东省社会公众知识产权认知程度调查报告
福建省专利运用与产业化因素分析及政策建议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提升省会城市创新优势
创意产业发展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兼论湖北省创意产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30年昆明知识产权工作回顾
怒江州知识产权工作回顾及发展思路
无锡发展知识产权事业的回顾与思考
立足实际开展工作稳扎稳打厚积薄发——吴江市专利工作实践与思考
发挥特色资源优势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工作水平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金昌市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持
专利: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对庆阳市专利工作的几点思考
萍乡市知识产权工作现状及对策
基层专利工作的实践与研究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与中国经济发展
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打造世界知识经济引擎
专利信息服务机构在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中的作用
论我国发展知识产权高等教育紧迫性
论大学知识产权的再创造
中国外观设计专利保护制度的发展
中国特色的专利初审与信息管理模式的伟大实践——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代办处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我国专利转化现状的分析及提高专利转化率的措施
专利许可贸易宏观管理模式探析
专利运用与产业化的标准化途径
中国植物品种权保护问题研究
植物品种权实施模式探析
民族传统体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
著作权法中的异形转换与复制——以“平面到立体”为视角
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研究
如何应对海外知识产权纠纷
中外商业方法专利保护比较研究
知识产权制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
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思考与建议
开展企业知识产权试点工作的方法步骤
从液晶产业发展谈如何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实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
WTO规则下的知识产权创新与企业成长
一个基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系统的动态模型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中国知识产权发展论坛综述
附录 知识产权发展前沿探索第1卷简介
后记
在线试读
在改革开放伟大进程中孕育诞生发展的中国专利事业
一、在激烈争论中诞生
我国专利制度,从酝酿到诞生,历经5年的激烈争论和艰难的磨砺。最终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高瞻远瞩,“专利法以早通过为好”的果断决策,为我国专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铺平了道路。
当新中国艰难地跋涉至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时,改革开放的大潮开始猛烈地撞击着古老的中国大地。在这重要历史关头,一大批志士仁人出于振兴科技、快速发展我国经济的考虑,提出在我国应尽快建立专利制度。此时,技术大锅饭的观念和分配方式根深蒂固,技术是商品的声音还十分微弱。问题一提出,便很快使得汹涌澎湃的改革开放浪潮更沸沸扬扬起来。赞成者,慷慨陈词,纷纷上书国务院有关部门,历数专利对社稷伟业之必要;反对者,则如临大敌,视同洪水猛兽,节节陈词抵制。
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科学技术部副主任王大珩、福建省南平市副市长卢世铃、鞍钢副总工程师杨树棠、福建省水电厅副厅长潘仲渔、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等力主在我国尽快实行专利制度,以推动我国科技事业的迅速发展。他们认为:专利制度在中国势在必行。
1978年7月,中共中央在批准外交部、外贸部和外经部的一个报告中指出:“我国应建立专利制度。”随后,国务院的主要领导同志对建立专利制度先后做了许多具体指示。在这样的形势下,国家科委于1978年下半年开始进行专利制度的筹建工作。国内一份调查材料表明:企业、科研、技术进出口贸易单位的被调查者,绝大多数希望我国尽快建立专利制度。此后不久,又收集了数十个国家的有关资料,还对10多个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专利制度进行了详细、认真的实地考察。调查得出一个结论:在我国建立专利制度是改革开放的必然趋势,对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国经济走向世界有着重要的意义。于是,《关于我国建立专利制度的请示报告》于1979年10月送到了国务院,次年1月得到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局也随之成立。
一石激起千重浪。也就是在专利局宣告成立的同时,有关专利制度是上还是下的一场空前激烈的争论拉开了序幕。有些部门的领导上书党中央、国务院领导,言辞激烈,对专利制度大加贬斥。在他们看来,在中国实施专利制度“是妄图以西方一个模式来解决我国科技发展问题”这样实际上只能保护外国垄断公司的利益,专利制度是资产阶级手中的工具,掩盖着企业主对科技人员的“超级剥削”,在我们社会主义中国搞专利制度是一个原则、方向、理论性的问题。还有一些同志干脆说:“实行专利制度,将使成果推广更为困难”,“将是技术领域里的一个大倒退”。还有一些善良的同志担心:我国目前技术水平较低,实行专利制度会造成许多技术领域被外国人独霸的局面。
或许是我们的国门封闭得太严太久了,对于外面的世界知道得太少了。殊不知,在当时,除了我国,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均已实行了专利制度。就在当时世界上已有158个国家实行了专利制度,用专利保护科技发展已形成一种国际大趋势的时候,我们这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伟大民族却与佛得角、科摩罗、古布提、格林纳达等11个在一比两千万的世界地图上几乎都见不到的国家为伍,我们的专利制度不知是行还是止?
从中外专利制度的历史上看,对专利制度存有不同意见和争议是正常现象,尤其是我国长期处于完全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制度下的计划经济体制,不承认商品生产,因此,在专利制度条件下,把发明创造这种无形的智力成果视为商品,要进行有偿的交换,鼓励竞争,这当然在理论和实践上是难以接受的。加之当时闭关锁国,没有实行专利制度的经验,又不知道国外的情况,产生疑虑、出现反对意见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当时在要不要在我国建立专利制度的问题上,斗争焦点:一是专利制度的性质;二是利弊问题。
为了深入研究在我国实行专利制度的利弊得失,进一步征求对专利法草案的意见,1980年10月和11月先后召开了“专利问题座谈会”和“专利法讨论会”。通过座谈,绝大多数同志认为在我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实行开放的条件下,贯彻执行党中央提出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我国有必要建立专利制度,而且势在必行。关于利弊问题,当时大家认为,要有所得就要有所失,在我国建立专利制度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但得到的是整个国家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这就利大于弊。
然而,即便是如此,仍然是两军对峙,争论异常激烈。1981年3月,国家科委和中国专利局将专利法草案第11稿上报国务院,国务院法制局将草案送有关部门征求意见时,立即遭到有关单位许多同志的反对。他们对草案的主要条文逐条加以否定,致使国务院没法批准,专利法被迫搁浅。
中国专利制度何去何从,前途渺茫。曾经一度为之振奋的专利局工作人员,情绪顿时一落千丈,“人心思散”。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1982年9月,国务院召开专门常务会议,讨论在我国建立专利制度的问题。会议决定:“我国应该建立专利制度。”紧接着,在第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批准的《关于第六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制定和施行专利法”。
峰回路转,溪桥忽见。专利法的起草过程,因双方的激烈争论,曾几度搁浅。在历史的关键时刻,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专利法以早通过为好”的果断决策,为我国专利制度的顺利建立扫除了障碍。1983年8月,经过20多次研究修改的专利法(草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查通过,并于9月29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终于在1984年3月12日下午在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庄严地通过了。一部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新中国第一部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历时5年,冲破重重阻力,终于问世。
在此期间,我国于1980年6月3日参世界知识产权组织,1985年3月19日加入了《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从此,我国的专利事业进入了一个光辉的、迅速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
二、新中国首部专利法成功实施
我国专利法的实施,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在国内外产生了空前的轰动效应。用外国知识产权界知名人士的话说:创造了绝对历史纪录,全世界都听到了她的声音。专利制度的实施,使全社会发明创新的活力竞相迸发。
1985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局的大门向全世界訇然打开了。四月的北京,乍暖还寒。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生效实施的第一天清晨,东方还未放亮,中国专利局受理处门前,申请专利的人们已排成长龙。
来自广西的一位同志,头天夜里就来受理处门前排队了。他尝尽发明成果被他人任意占有的苦头。从专利法颁布那天起,385个日日夜夜,连做梦他都盼着1985年4月1日这一天的到来。他本想夜里排队稳拿第一,不料,他来到时已有30多人先期到达,只落得第37号。
惜时如金,争分夺秒,是发明家们的共同特点。然而,先后取得8项科技成果,相继获得部级二、三、四等科技成果奖,并直接受到中央有关领导关怀的航天部第二研究院207所胡国华工程师,为了争得第一。号专利申请,却慷慨地拿出了三天的时间前来排队。三天时间,对于他是多么的宝贵!对此,胡国华却这样想,以往没有法律保护,搞发明常常遇到一些人为的刁难和限制,今后有了专利法保护,将省去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排上三天队,值!
湖北沙市香料厂厂长张书林办理完专利申请手续后,激动地说了这样一段话:“在十年动乱中,许多人因搞发明创造遭到打击、迫害,被诬为搞资产阶级个人名利、开地下工厂等等。更有甚者被关进了监狱,肉体上精神上受到极大的摧残。从今天起,我们有了法律保护,可以自由地理直气壮地进行发明创造活动了”。
午夜的钟声铿锵而有力地敲响。紧张而繁忙的首日专利申请受理工作即将结束。就在此刻,一位青年发明者手持专利申请文件匆匆赶来。他,就是当时闻名遐迩的科技流浪汉——刘忠笃。他太忙了,从国外的发明展览会上刚刚回来,未及掸掉一路风尘,就立即投入了申请专利的紧张准备工作,忙了整整一天一夜。当午夜的钟声敲响的时候,专利局受理处的大印,随即落在了他的专利申请文件上。
繁忙的一天,鼓舞人心的一天结束了。
中国专利历史迎来了新的黎明。
首日受理,初战告捷。从清晨8点到午夜12时,共受理专利申请3455件。用时任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的鲍格胥博士的话说:“创造了世界专利历史的绝对纪录。”
一份份专利申请,来自大学的斗室,来自科研院所的殿堂,来自机器隆隆的厂矿,来自偏远山村的窑洞;还有的来自日本、美国、英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苏联等20个国家和地区。专利法的实施牵动着各阶层千千万万人的心。一份份专利申请,凝结着广大发明者的心血和智慧,倾注着广大群众的满腔热血。这首日的大捷,已经昭示出中国专利事业的光辉前景。
4月1日,专利法生效实施,犹如打开了中华民族聪明智慧和发明创造源泉的闸门。智慧之泉水汩汩流出。继第一日之后,每天都有50件左右的专利申请汇集中国专利局,形成了稳定流量。
……
一、在激烈争论中诞生
我国专利制度,从酝酿到诞生,历经5年的激烈争论和艰难的磨砺。最终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高瞻远瞩,“专利法以早通过为好”的果断决策,为我国专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铺平了道路。
当新中国艰难地跋涉至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时,改革开放的大潮开始猛烈地撞击着古老的中国大地。在这重要历史关头,一大批志士仁人出于振兴科技、快速发展我国经济的考虑,提出在我国应尽快建立专利制度。此时,技术大锅饭的观念和分配方式根深蒂固,技术是商品的声音还十分微弱。问题一提出,便很快使得汹涌澎湃的改革开放浪潮更沸沸扬扬起来。赞成者,慷慨陈词,纷纷上书国务院有关部门,历数专利对社稷伟业之必要;反对者,则如临大敌,视同洪水猛兽,节节陈词抵制。
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科学技术部副主任王大珩、福建省南平市副市长卢世铃、鞍钢副总工程师杨树棠、福建省水电厅副厅长潘仲渔、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等力主在我国尽快实行专利制度,以推动我国科技事业的迅速发展。他们认为:专利制度在中国势在必行。
1978年7月,中共中央在批准外交部、外贸部和外经部的一个报告中指出:“我国应建立专利制度。”随后,国务院的主要领导同志对建立专利制度先后做了许多具体指示。在这样的形势下,国家科委于1978年下半年开始进行专利制度的筹建工作。国内一份调查材料表明:企业、科研、技术进出口贸易单位的被调查者,绝大多数希望我国尽快建立专利制度。此后不久,又收集了数十个国家的有关资料,还对10多个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专利制度进行了详细、认真的实地考察。调查得出一个结论:在我国建立专利制度是改革开放的必然趋势,对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国经济走向世界有着重要的意义。于是,《关于我国建立专利制度的请示报告》于1979年10月送到了国务院,次年1月得到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局也随之成立。
一石激起千重浪。也就是在专利局宣告成立的同时,有关专利制度是上还是下的一场空前激烈的争论拉开了序幕。有些部门的领导上书党中央、国务院领导,言辞激烈,对专利制度大加贬斥。在他们看来,在中国实施专利制度“是妄图以西方一个模式来解决我国科技发展问题”这样实际上只能保护外国垄断公司的利益,专利制度是资产阶级手中的工具,掩盖着企业主对科技人员的“超级剥削”,在我们社会主义中国搞专利制度是一个原则、方向、理论性的问题。还有一些同志干脆说:“实行专利制度,将使成果推广更为困难”,“将是技术领域里的一个大倒退”。还有一些善良的同志担心:我国目前技术水平较低,实行专利制度会造成许多技术领域被外国人独霸的局面。
或许是我们的国门封闭得太严太久了,对于外面的世界知道得太少了。殊不知,在当时,除了我国,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均已实行了专利制度。就在当时世界上已有158个国家实行了专利制度,用专利保护科技发展已形成一种国际大趋势的时候,我们这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伟大民族却与佛得角、科摩罗、古布提、格林纳达等11个在一比两千万的世界地图上几乎都见不到的国家为伍,我们的专利制度不知是行还是止?
从中外专利制度的历史上看,对专利制度存有不同意见和争议是正常现象,尤其是我国长期处于完全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制度下的计划经济体制,不承认商品生产,因此,在专利制度条件下,把发明创造这种无形的智力成果视为商品,要进行有偿的交换,鼓励竞争,这当然在理论和实践上是难以接受的。加之当时闭关锁国,没有实行专利制度的经验,又不知道国外的情况,产生疑虑、出现反对意见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当时在要不要在我国建立专利制度的问题上,斗争焦点:一是专利制度的性质;二是利弊问题。
为了深入研究在我国实行专利制度的利弊得失,进一步征求对专利法草案的意见,1980年10月和11月先后召开了“专利问题座谈会”和“专利法讨论会”。通过座谈,绝大多数同志认为在我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实行开放的条件下,贯彻执行党中央提出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我国有必要建立专利制度,而且势在必行。关于利弊问题,当时大家认为,要有所得就要有所失,在我国建立专利制度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但得到的是整个国家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这就利大于弊。
然而,即便是如此,仍然是两军对峙,争论异常激烈。1981年3月,国家科委和中国专利局将专利法草案第11稿上报国务院,国务院法制局将草案送有关部门征求意见时,立即遭到有关单位许多同志的反对。他们对草案的主要条文逐条加以否定,致使国务院没法批准,专利法被迫搁浅。
中国专利制度何去何从,前途渺茫。曾经一度为之振奋的专利局工作人员,情绪顿时一落千丈,“人心思散”。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1982年9月,国务院召开专门常务会议,讨论在我国建立专利制度的问题。会议决定:“我国应该建立专利制度。”紧接着,在第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批准的《关于第六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制定和施行专利法”。
峰回路转,溪桥忽见。专利法的起草过程,因双方的激烈争论,曾几度搁浅。在历史的关键时刻,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专利法以早通过为好”的果断决策,为我国专利制度的顺利建立扫除了障碍。1983年8月,经过20多次研究修改的专利法(草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查通过,并于9月29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终于在1984年3月12日下午在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庄严地通过了。一部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新中国第一部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历时5年,冲破重重阻力,终于问世。
在此期间,我国于1980年6月3日参世界知识产权组织,1985年3月19日加入了《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从此,我国的专利事业进入了一个光辉的、迅速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
二、新中国首部专利法成功实施
我国专利法的实施,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在国内外产生了空前的轰动效应。用外国知识产权界知名人士的话说:创造了绝对历史纪录,全世界都听到了她的声音。专利制度的实施,使全社会发明创新的活力竞相迸发。
1985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局的大门向全世界訇然打开了。四月的北京,乍暖还寒。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生效实施的第一天清晨,东方还未放亮,中国专利局受理处门前,申请专利的人们已排成长龙。
来自广西的一位同志,头天夜里就来受理处门前排队了。他尝尽发明成果被他人任意占有的苦头。从专利法颁布那天起,385个日日夜夜,连做梦他都盼着1985年4月1日这一天的到来。他本想夜里排队稳拿第一,不料,他来到时已有30多人先期到达,只落得第37号。
惜时如金,争分夺秒,是发明家们的共同特点。然而,先后取得8项科技成果,相继获得部级二、三、四等科技成果奖,并直接受到中央有关领导关怀的航天部第二研究院207所胡国华工程师,为了争得第一。号专利申请,却慷慨地拿出了三天的时间前来排队。三天时间,对于他是多么的宝贵!对此,胡国华却这样想,以往没有法律保护,搞发明常常遇到一些人为的刁难和限制,今后有了专利法保护,将省去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排上三天队,值!
湖北沙市香料厂厂长张书林办理完专利申请手续后,激动地说了这样一段话:“在十年动乱中,许多人因搞发明创造遭到打击、迫害,被诬为搞资产阶级个人名利、开地下工厂等等。更有甚者被关进了监狱,肉体上精神上受到极大的摧残。从今天起,我们有了法律保护,可以自由地理直气壮地进行发明创造活动了”。
午夜的钟声铿锵而有力地敲响。紧张而繁忙的首日专利申请受理工作即将结束。就在此刻,一位青年发明者手持专利申请文件匆匆赶来。他,就是当时闻名遐迩的科技流浪汉——刘忠笃。他太忙了,从国外的发明展览会上刚刚回来,未及掸掉一路风尘,就立即投入了申请专利的紧张准备工作,忙了整整一天一夜。当午夜的钟声敲响的时候,专利局受理处的大印,随即落在了他的专利申请文件上。
繁忙的一天,鼓舞人心的一天结束了。
中国专利历史迎来了新的黎明。
首日受理,初战告捷。从清晨8点到午夜12时,共受理专利申请3455件。用时任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的鲍格胥博士的话说:“创造了世界专利历史的绝对纪录。”
一份份专利申请,来自大学的斗室,来自科研院所的殿堂,来自机器隆隆的厂矿,来自偏远山村的窑洞;还有的来自日本、美国、英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苏联等20个国家和地区。专利法的实施牵动着各阶层千千万万人的心。一份份专利申请,凝结着广大发明者的心血和智慧,倾注着广大群众的满腔热血。这首日的大捷,已经昭示出中国专利事业的光辉前景。
4月1日,专利法生效实施,犹如打开了中华民族聪明智慧和发明创造源泉的闸门。智慧之泉水汩汩流出。继第一日之后,每天都有50件左右的专利申请汇集中国专利局,形成了稳定流量。
……
书摘插画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