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4090722
内容简介
目前,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普遍现象,据预测,到2050年,世界老龄人口的比例上升到21%,人类历史首次将会出现老年人口和少年人口具有相同人数的情况。
老龄产品的设计与研发显得更加迫切和必要,本书介绍了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以及按照老年人的衣食住行来对市场上各种老龄产品进行系统分类,介绍了各种产品设计的方法,后以五款老龄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开发实例加以说明,本书后也对老龄产品设计与研发做了展望。本书将会是图文并茂,适合科研开发工作者和教学使用。
本书对于老龄产品设计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也是国内目前本系统介绍老龄产品设计开发的专著,具有开拓价值。
老龄产品的设计与研发显得更加迫切和必要,本书介绍了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以及按照老年人的衣食住行来对市场上各种老龄产品进行系统分类,介绍了各种产品设计的方法,后以五款老龄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开发实例加以说明,本书后也对老龄产品设计与研发做了展望。本书将会是图文并茂,适合科研开发工作者和教学使用。
本书对于老龄产品设计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也是国内目前本系统介绍老龄产品设计开发的专著,具有开拓价值。
目 录
第1章 老年社会所面临的问题
第2章 老龄产品设计理论与方法
第3章 老龄产品设计之“衣”
第4章 老龄产品设计之“食”
第5章 老龄产品设计之“住”
第6章 老龄产品设计之“行”
第7章 老龄产品设计之“医”
第8章 老龄产品设计之“其他”
第9章 展望
附录1 与老年人相关的机构、组织
附录2 老少联大学生公益组织
附录3 老年人手机可用性测试报告
附录4 十大可帮助老年人的高科技产品
第2章 老龄产品设计理论与方法
第3章 老龄产品设计之“衣”
第4章 老龄产品设计之“食”
第5章 老龄产品设计之“住”
第6章 老龄产品设计之“行”
第7章 老龄产品设计之“医”
第8章 老龄产品设计之“其他”
第9章 展望
附录1 与老年人相关的机构、组织
附录2 老少联大学生公益组织
附录3 老年人手机可用性测试报告
附录4 十大可帮助老年人的高科技产品
前 言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一方面为设计提供了新的机遇;另一方面也不断地向设计提出新的挑战。不同的时期,要求有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去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
亨利?德雷福斯通过大量的人体测量数据,从人机工学的角度让现代设计开始有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方法,真正地从使用者和用户的角度为人服务。德雷福斯的《为人的设计》突破了早期工业设计偏重于对现代商品的造型、结构、材料等器物属性的研究和实践。应该说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美国作为当时活力的新兴消费市场,从宏观上为亨利?德雷福斯的“为人设计”的思想提供了重要的社会基础;或者说亨利?德雷福斯很好地满足了社会大众,尤其是当时的城市中产阶级的广泛生活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商品的物理和功能属性的合理性,心理和情感的需求被广泛关注。若干年后的80年代里,唐纳德?诺曼的设计心理学和情感化设计理念把传统偏重于人体测量的人机工学推向了一个从生理、心理,甚至文化和社会的人因工程研究。
可以说亨利?德雷福斯和唐纳德?诺曼都是人因工程研究在不同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们的思想在让设计更好地服务于用户和人的角度是一脉相承的。如果非要找到他们之间的不同之处,我个人认为区别不仅仅在于后者从全人的角度丰富了人因工程的理论和实践领域,他们之间真正的区别或许在于二者所处时代大背景下的核心价值理念的差异。亨利?德雷福斯的思想形成的年代是一个典型的手段和效率至上的现代社会,而诺曼的时代则是社会广泛反思现代功能主义的后现代时期,这一时期人们对意义或者说幸福感的关注远远超出了对生存手段的关注。诺曼从心理和情感方面对人的关注虽然还侧重于人的个体需求,但是不可否认他关注的个体是社会个体。
后现代时期对人与社会整体和谐的价值追求,不仅仅导致了设计准则的变化,也从根本上拓宽了设计实践的领域,丰富了设计方法。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全球范围的相对和平、稳定,需求层次的不断提高,新的社会问题也在不断地涌现,新的关注点也在不断地变化,可持续已经取代丰富生活手段成为新的重要设计准则。如何应对老龄化危机已经取代延长寿命成为很多社会群体新的挑战。这一切都为发展新的设计方法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虽然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尚有不少地区的人们还在为生存而努力,但是老龄化的趋势和庞大的人口基数的确是国家和我们每一个公民不得不面临的迫切问题。可喜的是,不少设计教育工作者和设计师开始把这些新的社会问题作为自己研究和从业的新的关注点。由于设计本体的变化,为老年人设计的方法和工具还相对不完整。汪晓春副教授和纪阳教授的《老龄产品开发设计》适时地填补了国内这一领域研究的空白,也是设计师影响力和社会责任不断扩大的反映。书中对老年产品设计理论与方法的介绍,从“衣、食、住、行、医、娱乐”等角度对为老年人设计的案例的分享让我们为老年群体服务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和方法支撑。其中的“医”和“娱乐”更是在科技和社会取得巨大进步的今天让不少老年人无所适从的领域,成为新型弱势群体的重要方面,值得广大设计师关注。
我和汪晓春副教授认识从他到辛辛那提大学高访时开始,算算也有七八年了。辛辛那提大学Craig Vogel 教授从2005年就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Livewell Collaborative,把他个人多年的设计方法研究的成果很好地应用在了解决老年人问题的产品和服务的开发上了。这次汪晓春副教授和同事合作研究的成果,可以清晰地看到Vogel 教授对他的影响。欣喜的是,他在Vogel 教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和纪阳教授“中芬基于Living Lab的智慧设计创新网络平台研发与应用示范”科研项目的合作,拓展了他的研究领域,为丰富设计方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虽然把汪晓春副教授的《老龄产品开发设计》与德雷福斯的《为人的设计》和诺曼的《设计心理学》相提并论或许还不合适,但是从这些理论和方法的发展中我们或许可以清楚地看到社会的进步赋予了设计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挑战、机遇和责任。每个时代都有它自己的问题,也需要有解决这些问题的合适的方法。《老龄产品开发设计》不仅仅是他个人和团队努力的成果,也为更多的关注这一方面问题的设计师和研究人员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借鉴。
亨利?德雷福斯通过大量的人体测量数据,从人机工学的角度让现代设计开始有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方法,真正地从使用者和用户的角度为人服务。德雷福斯的《为人的设计》突破了早期工业设计偏重于对现代商品的造型、结构、材料等器物属性的研究和实践。应该说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美国作为当时活力的新兴消费市场,从宏观上为亨利?德雷福斯的“为人设计”的思想提供了重要的社会基础;或者说亨利?德雷福斯很好地满足了社会大众,尤其是当时的城市中产阶级的广泛生活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商品的物理和功能属性的合理性,心理和情感的需求被广泛关注。若干年后的80年代里,唐纳德?诺曼的设计心理学和情感化设计理念把传统偏重于人体测量的人机工学推向了一个从生理、心理,甚至文化和社会的人因工程研究。
可以说亨利?德雷福斯和唐纳德?诺曼都是人因工程研究在不同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们的思想在让设计更好地服务于用户和人的角度是一脉相承的。如果非要找到他们之间的不同之处,我个人认为区别不仅仅在于后者从全人的角度丰富了人因工程的理论和实践领域,他们之间真正的区别或许在于二者所处时代大背景下的核心价值理念的差异。亨利?德雷福斯的思想形成的年代是一个典型的手段和效率至上的现代社会,而诺曼的时代则是社会广泛反思现代功能主义的后现代时期,这一时期人们对意义或者说幸福感的关注远远超出了对生存手段的关注。诺曼从心理和情感方面对人的关注虽然还侧重于人的个体需求,但是不可否认他关注的个体是社会个体。
后现代时期对人与社会整体和谐的价值追求,不仅仅导致了设计准则的变化,也从根本上拓宽了设计实践的领域,丰富了设计方法。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全球范围的相对和平、稳定,需求层次的不断提高,新的社会问题也在不断地涌现,新的关注点也在不断地变化,可持续已经取代丰富生活手段成为新的重要设计准则。如何应对老龄化危机已经取代延长寿命成为很多社会群体新的挑战。这一切都为发展新的设计方法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虽然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尚有不少地区的人们还在为生存而努力,但是老龄化的趋势和庞大的人口基数的确是国家和我们每一个公民不得不面临的迫切问题。可喜的是,不少设计教育工作者和设计师开始把这些新的社会问题作为自己研究和从业的新的关注点。由于设计本体的变化,为老年人设计的方法和工具还相对不完整。汪晓春副教授和纪阳教授的《老龄产品开发设计》适时地填补了国内这一领域研究的空白,也是设计师影响力和社会责任不断扩大的反映。书中对老年产品设计理论与方法的介绍,从“衣、食、住、行、医、娱乐”等角度对为老年人设计的案例的分享让我们为老年群体服务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和方法支撑。其中的“医”和“娱乐”更是在科技和社会取得巨大进步的今天让不少老年人无所适从的领域,成为新型弱势群体的重要方面,值得广大设计师关注。
我和汪晓春副教授认识从他到辛辛那提大学高访时开始,算算也有七八年了。辛辛那提大学Craig Vogel 教授从2005年就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Livewell Collaborative,把他个人多年的设计方法研究的成果很好地应用在了解决老年人问题的产品和服务的开发上了。这次汪晓春副教授和同事合作研究的成果,可以清晰地看到Vogel 教授对他的影响。欣喜的是,他在Vogel 教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和纪阳教授“中芬基于Living Lab的智慧设计创新网络平台研发与应用示范”科研项目的合作,拓展了他的研究领域,为丰富设计方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虽然把汪晓春副教授的《老龄产品开发设计》与德雷福斯的《为人的设计》和诺曼的《设计心理学》相提并论或许还不合适,但是从这些理论和方法的发展中我们或许可以清楚地看到社会的进步赋予了设计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挑战、机遇和责任。每个时代都有它自己的问题,也需要有解决这些问题的合适的方法。《老龄产品开发设计》不仅仅是他个人和团队努力的成果,也为更多的关注这一方面问题的设计师和研究人员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借鉴。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