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7252532
本书系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策划、出版的一套书系,包括3本书(《别辜负了南极》《记者夫妻的中东时光》《驻在美国》)。作者全部为新华社国内部、国际部的年轻优秀的记者。通过记者们的独特视角,为读者展现南极、中东、美国等地的人文地理、风土人情、心灵感悟、人生思考。全球视野下,如何看待我们的地球,如何解读我们的生活,这套书系打破地域、国别、民族的界限,给我们带来*前沿,*真实,*有意味的地球上正在发生着的故事……
《记者夫妻的中东时光》:巴勒斯坦、以色列的矛盾就像个乱麻团,整个世界又何尝不像个乱麻团呢。总有些东西,让我们在这其中,安静下来……
推荐序 变化的世界与不变的巴以
第一章 一脚踏进乱世
在黑暗中飞向巴勒斯坦
飞抵地不是终点
苛刻的安检
从黑暗中开始
隔离墙
奔命
折断的橄榄枝
催泪弹的滋味
加沙初印象
“铁钳”埃雷兹检查站
“围城”加沙
不只是封锁
加沙人的“地道战”
碧海溅血——亲历以色列袭击国际救援船队
从此被放逐
第二章 巴勒斯坦人的苦难与梦想
生活还要继续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房子?
集装箱学校里的读书声
天堂下的家国梦
“他们上了天堂,我还留在地狱”
“我们靠救济,但不是乞丐”
三代人一个梦
沙洛姆和萨拉姆
苦难的节日
漫漫朝圣路
伯利恒:遥远的梦想
一个士兵和一千个囚犯
苦中作乐的巴勒斯坦人
吉尼斯作证
踢进世界杯的巴勒斯坦队
为了孩子
车友会
小泳池大梦想
第三章 战地行纪
美丽神圣的巴以土地
纠结的希伯伦
八百里追踪采访阿巴斯
峰回路转
一路追到约旦
信奉和平
比赛车跑得还快
不灭之光
差点当了烈士
法迪的婚礼
从“想我了吗”说起
探访走向消亡的民族——撒玛利亚人
听长老讲故事
信守千年的文化
传统与现实的碰撞
“逃出”埃及记
不只是事件的报道人也是见证者
窗外的枪声
穿越西奈
第四章 三个巴勒斯坦家庭的故事
幸福的伊玛德一家
战友 好兄弟
幸福的一家
难忘的暑假
双城记——加沙小伙和加拿大女孩的爱情故事
“阿道克”船长
穿越封锁的爱恋
颓废的一代
如果这是梦
飞来横祸
何去何从
一个北京女孩在加沙的奋斗
加沙唯一的中国元素
数年恶斗
自由之路
后记
在黑暗中飞向巴勒斯坦 飞抵地不是终点 2009年10月22日,深秋的北京街头一片萧瑟,四五级的偏北风刚过傍晚就开始咆哮起来,狠狠地把路边和树上的残叶抛向高空,昏黄的路灯下,不见行人踪影,偶有几辆晚归的汽车,灯光匆匆一闪而过。
此时,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候机大厅外,一架机尾印着蓝色六角形“大卫星”的以色列飞机正静静停靠在停机坪上,穿着厚重棉衣的地勤人员正紧张地为飞机起航做着各种准备。
这架航班号为LY096的飞机计划22点钟离港,飞往以色列第二大城市特拉维夫。作为机上为数不多的中国人,我俩的目的地却是另一个地方——巴勒斯坦。
那是一个没有建国、没有首都、没有机场的地方、充满着战乱和纷争的地方。生活在那里的犹太人和巴勒斯坦人结下了深仇大恨,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一笑泯恩仇? 犹太人,一个命运多舛、饱受欺凌的民族,一个从两千多年前就开始过着颠沛流离、寄人篱下生活的民族。半个多世纪前,约600万同胞在欧洲惨遭纳粹屠杀。
1948年以色列建国,这是自罗马帝国摧毁他们曾经的王都——耶路撒冷两千年后,成立的第一个扰太人国家。但建国的地点却选择在了巴勒斯坦人祖祖辈辈的聚居地。围绕土地及其他战略资源,两个民族展开了激烈争夺,冲突和矛盾不断升级导致战争爆发。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巴勒斯坦和以色列至今依然没有放弃敌意,双方的和平之路漫长且坎坷。历史上,巴以曾展开过一轮又一轮的和平谈判,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无论马德里和会、戴维营谈判、奥斯陆协议,还是巴勒斯坦战士阿拉法特和以色列铁血总理沙龙,直至当今巴以领导人阿巴斯和内塔尼亚胡,都没能解开巴以之间暴力循环的难题,“和平”总是被挂在人们的嘴边,却又是那么的遥不可及。
我们在大学学习过四年的阿拉伯语,分别在叙利亚和埃及留过学,后来又在中东其他地区有过驻外经验。即便这样,我们对巴以乱象也如同雾里看花,摸不清头绪,对那里的人和事更是琢磨不透。所幸,新华社给了我们一次亲身体验巴以战地生活的驻外机会,让我们对那里的一切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两个月前刚刚领完结婚证的我们还没来得及筹划蜜月旅行、答谢亲朋好友,就开始为奔赴巴勒斯坦工作做起了准备——防毒面具、防弹背心、顶级镜头、三脚架……赫然成为行囊列表里的必选项。
苛刻的安检 在前辈的提醒下,我们提前近六个小时早早赶到机场,准备为登上以色列航班而接受据称是全世界最严格的安检。
以色列航班,一般都在半夜起降。对此,一位在以色列工作过多年的朋友开玩笑说:“犹太人担心飞机在白天容易被恐怖分子打下来!” 这位朋友的话不无道理,2002年,一架以色列客机飞越肯尼亚境内时遭到导弹袭击,所幸导弹偏离目标。以政府随后决定为所有客机安装反导装置。
以色列一名官员在2011年11月说,以政府正为民航客机加装激光反导装置,应对便携式导弹袭击威胁。这种装置由以色列自行研制,体积如同一个浴盆,可以发射激光束,导致来袭的热寻导弹失去目标。每架客机安装费用高达100万美元至150万美元。
为防患于未然,以色歹U对全部登机乘客采取苛刻的安检措施。白衬衫,黑西裤,金黄色头发的以色列安检人员站在北京机场登机柜台前十分显眼。
一个指挥家用的乐谱架放在安检工作人员面前,厚厚的一沓安全须知及问题本摆在上面,所有准备办理登机手续的旅客都要单独站在那里接受盘问。
“这些东西都是你自己的吗?”安检人员用还算流利的中文问我们。
随后,他指着新华社配发工作用的笔记本电脑和相机发出连珠炮一样的问题:这些东西从哪里得到的?什么时候拿到手的?拿到之后是你自己一直保存着?有没有交给过别人?是否打开用过…… “这不是在审犯人吗?”尽管心中很是不悦,但为不耽搁更多时间,我们只能压着火气、耐着性子一一作答。
一番盘问结束,我们的行李分别被贴上了蓝色和黄色标签,告知被允许办理登机手续。
离起飞还有3个小时,我们刚准备到免税店里打发下时间。谁知,机场广播传来声音:请前往特拉维夫的旅客赵悦、杨媛媛尽快到登机口。乘机对我们来说已是家常便饭,但还是头一次听到机场广播叫我们的名字,我们略有些吃惊。时间还早,难道出了什么状况?我们相互对望,一脸疑惑,拔脚就朝登机口跑。
赶到登机口,以色列安保人员已经等候在那里,还要对我们的行李再次检查。他带着我们七拐八绕之后,进入了机场内部一个有双层密码门控制的地下室,原本已经被传送带运走的行李又被摊开,摄影器材等各种设备被放在一个平台上。
两名安检员对着一个佳能300毫米的定焦镜头满脸疑惑。这个重达5斤多,外形好似小炮筒的东西引起了他们的注意。这也是我们此行给分社带去的最贵重的器材之一,价值将近5万元人民币。P2-6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