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020120239
一部审视当下社会的现实主义作品,一部讲述百姓生活的长篇力作。
外企高管林又红阴差阳错地被当成居委会“蒋主任”,与这个称谓的同时,她又被搅进桂香街居委会千头万绪的工作中。在责任与情感的冲突中,她将如何选择?
后记
二○一五年春节后不久,我就从不同的渠道,陆陆续续地看到了一个名字:许巧珍。
许巧珍,常州市吊桥路东头村社区党委书记,一位八十五岁的居委会干部,名副其实的“美小巷总理”,在社区居委会这个岗位上,一直走到生命的尽头。在查出病症到离开人世的半年时间里,许巧珍真正住院的时间不到一个月。在生命后的日子里,她仍然在居委会工作,仍然在为居民服务,仍然惦记着居民的衣食住行和喜怒哀乐,就在大年初一,躺在病床上的她,还用手机“遥控”安排了春节期间居委会的工作。
给许巧珍送行的那一天,来了那么多的居民。那么多白发苍苍的老人给许巧珍鞠躬,那么多人眼中饱含热泪……
而且,这样的信息,这样的感动,此后一直延续了很长的时间。“许巧珍”这个名字,就这样走进了我的内心,深深地刻印在那里。
居委会干部,一个多么亲切而又温馨的名称。我不由得想起三十年前,我刚刚当上专业作家时,曾经到苏州的居委会体验生活的情形;许巧珍的事迹、“居委会干部”这个称呼,极大地鼓动了我内心的激情,程度地调动了我的写作积极性。
此念一起,我立刻赶往常州,常州市委宣传部和常州市文联给予了我大力的支持、帮助和鼓励。除了进一步深入了解许巧珍的先进事迹,我又分别去了常州市清潭三社区、常州市荷花池社区等居委会,并且和常州市的另外数十位老中青三代居委会干部面对面地接触、了解。所到之处,所见所闻,无不令我感动、震撼。时光掠去三十年,我重新走进这个普通而又十分了不起的特殊群体,既感受到迎面扑来生活雨露的惊喜,又有一种全身心扑向大地的炽热情怀。
社区居委会是我们这个社会基层、微小的细胞,又是与广大群众联系密切的。它算不上是政府部门,只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却承担了无数的政府的延伸工作,维系着百姓对政府的信任,牵涉着百姓的信心和民心。尤其是一些典型的多元化的多层次结构的复杂社区,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层出不穷,在这里,居委会就像是一个兜底的筐,有一种兜底的功能。这里盛满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要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居委会能不能把人心的“筐底”兜住,使服务到位,将情绪纾解,让矛盾化解,这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而居委会干部本身,待遇差、收入低、担子重、责任大,但是他们无怨无悔。
思想至此,我知道,我已经无法逃脱时代给予我的任务,我已经无法拒绝用艺术的形式把居委会干部这个群体的感人形象呈现给读者。
于是,我开始创作《桂香街》。
这部小说,在写作手法上,与我近些年的作品相比,又有了一些新的变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大地,就是人民,就是许巧珍,就是常州市许许多多的居委会干部。在如此厚重、如此鲜活的社会生活面前,我唯恐自己心力不足,笔力不达,学之肤浅,思之不及,我唯有加倍努力,唯有全情投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