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3807225
作者张国骥从事党政管理工作多年,他用自己在湖南师范大学担任党委书记十年的高校管理实践,著作了此书。是教育管理的经验之谈,也是教育理论的深刻提炼。既具体而微,事事关切;更有天下情怀,学者体悟。
导言
性灵出万象 风骨超常伦
性灵出万象,风骨超常伦
教育与良心
学术自由而神圣
追求一种境界
是什么伤害了知识的尊严
治校理念答校友问
教育神圣
你将一无所有
淡化当官意识强化知识意识
真理与官位没有关系
如何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学术与境界
提升五种精神
激扬学术推崇创业
不断修炼自己
大爱难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道并行而不相悖
大学领导要有包容精神
文化、学术与大学品位
大学与大学文化(一)大学文化的内涵
大学与大学文化(二)大学使命与大学文化品质
大学与大学文化(三)湖南师范大学的文化建设
继承发扬中华传统师道和教育思想
大学文化建设与文化强国
中国大学教育两个优秀传统
精心培育大学文化
建设和谐大学
坚守信念一以贯之
文化与创新
大中小学幼儿园一体发展
人文自然相得益彰
亚里士多德的话没有过时
重读《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
国际视野 天下情怀
我的教育理想
美国的教育理念——赴美考察笔记
从大视野和现实中发现差距
积极拥抱教育国际化
科学和知识没有国界
名校在于有名师——美国芝加哥大学教师队伍建设考察
芝加哥大学的知识创新
尊重个性学术本位——牛津大学管理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考察
心怀一流大学的梦想
在丘成桐教授讲座上的主持词
学校领导班子定位要高
君子成人之美
君子成人之美
办教育不可提跨越式发展口号
办大学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中国大学校长职业化的若干思考
管理工作者的时空观
校领导班子要考虑五件事
用五种思维管理高校
我看学校干部
不能让老实人老是吃亏
高校管理的特点
管理在于可行和落实
不要搞成运动,泄私愤,报私仇
搞好管理就是成全师生
简朴从政
管理的艺术是把复杂的工作简单化
就管理问题答学生问
资源共享物尽其用
权力是公器公器须公用
具体的改革要遵循具体规则
在一起是一种缘分
一句诺言十年坚守
一枝一叶总关情
学生是中心
谈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
以人为本与落实到位是管理的关键
在2013年新年教授团拜会上的讲话
读书悟道
学生培养还有不完善之处
常回家看看
让师生有切实的安全感
一片冰心在玉壶——读《我们的论语故事》
《岳麓枫红》序
一枝一叶总关情
怎样做好文秘工作
学会自我启蒙
后记
导
言
我从省教育厅副厅长调任湖南师大党委书记十年当中,对高等教育作了一些思考和实践,这本小书就是这些思考和实践的成果的结集,当然只是部分成果的结集。不过要说明的是,虽说是在这十年中的成果,但远不止十年,在去师大工作之前,我在省政府行政部门已经工作多年,也一直联系分管教育工作。可以说这本小书,是我对高等教育思考了很多年的成果,当然真正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又在实践中总结,则主要是在师大这十年当中。
这本小书不是一本纯粹教育理论探讨的书,其中既有我的一些不成熟的理论思考,也有长期实践方面的总结。因此,在本书中,师大如何抓学校安全、如何解决学生的实际诉求、如何进行大学文化建设等这些实践问题,也占有一定的篇幅。办教育是一项理念与实践相结合的工作,把理念行之于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理念,这是一个教育实践工作者必须要做的事情。这本小书大体上可以反映出我对办教育尤其是办高等教育的一些想法,以及办教育的一些做法,但不是纯粹的理论探讨。对于纯粹的理论探讨,留待以后再说。
在这个《导言》中,我想说明两个问题:一是继承和创新传统文化、借鉴世界文化来办好教育的问题;二是我心目中的大学之道是什么。
在谈以上两个问题之前,我觉得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需要简单说明一下,那就是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把握这一点很关键,这为我以下要谈到的问题提供了一个大视角。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这是个很久以来就争论不休的问题,且从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我始终认为,教育是为人服务的,教育就是为了人,教育的起点是人,终点还是人,教育就是使人成其为人。至于人在人生的过程中,会选择不同的职业,有人喜欢政治,有人喜欢办企业,有人喜欢搞科研,当教师,喜欢艺术,三百六十行,行行都会有人喜欢,行行都会出人才,行行都会体现价值,这是很自然的事。学校也教学生各种专业知识,各种技能,各种谋生之道。我觉得,这些只要是你自己自主选择的,也应是教育使人成其为人的应有之义。这也进一步说明教育的本质是为了人,为了使人成其为人是教育的终极目的。
有了这个根本看法,我再来谈谈我要讲的两个问题。
一、继承和创新传统文化、借鉴世界文化来办好教育。
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也很重要,并非三言两语说得明白,将来有机会,我将作详细的探讨。在这里,我简单谈谈我的看法。
是在中国要办好一所大学,必须从中国古代吸取营养。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我们要具有眼光去挖掘这个宝藏。从办教育的角度看,尤其要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中那些优秀教育宝藏。这些优秀教育宝藏,包括好的教育思想、教育精神、教育制度和教育实践,比如说儒家中那些好的教育思想、教育精神和教育实践,比如说中国书院的教育制度,等等。当然,现在的广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教育家必须具有眼光,从教育的本质出发取其精华,为我们办出好的教育服务。
第二是在中国要办好一所大学,必须从中国近代吸取营养。我认为,中国近代是一个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互碰撞,也是相互结合的时代。这种碰撞、这种结合有痛苦,也有快乐,有成功,也有失败。但我认为,这段时间在教育方面的结合基本上是成功的。仔细分析这段时期的学校教育,从中、小学到大学的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是成功的,甚至取得了那个时代的辉煌,至今人们还津津乐道。
我认为,如果说几千年的中华文化是一个大传统,那么中国近代这个百年就是一个小传统。继承中国文化传统,一定不要忽视这个小传统。这个小传统是不一样的传统,她不同于中国几千年那个传统。从教育方面来说,这个教育的小传统是由当时一大批志士仁人创造的。他们其中不乏一批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大家。这批人有学识,有见识,有教育情怀,特别是有教育救国的理想。他们不仅是教育家,而且还是实干家。他们从各自的认识出发,从中华文化的优秀教育思想与西方的优秀教育思想,找到一个切入口,在实践中很好地进行了嫁接,在现实中开花结果。这个小传统值得我们很好地继承和发扬。
第三是在中国要办好一所大学,必须从全世界吸取营养。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其中有着丰富的优秀教育思想,值得我们很好地吸收。中华文化总体上是一种开放性、包容性的文化,曾经不断地吸收和融合各种外来文化,逐渐形成了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向世界开放,以中国人特有的眼光和胸怀,积极地吸取世界上一切优秀文化,在中国大地上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在教育领域,我们在吸取世界优秀文化方面,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这方面,我们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还可以做得更好。
我认为,以上三个方面是我们办好教育的源头活水,我们应该从以上三个方面去吸取教育营养。不过,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使从这三个方面吸取来的营养,通过消化,在实践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长成参天大树。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怎样才能实现这一点?我仔细想来,有这么几点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由教育家来办教育。这一点很重要。教育是这样的一项事业:似乎很多人懂,其实很多人不懂。由不懂的人,或者似懂非懂的人来办教育,说得小一点,是在误人子弟;说得大一点,是在贻误中华民族。真正的教育家懂得如何吸收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中的精华,通过自己的消化,把这些优秀的教育思想实施于教育实践中,办出好的教育。要做到这一点,十分不容易。所以,要达到这一目的,教育家还必须是实干家。不是教育家就办不出好的教育,不是实干家就办不成好的教育。
第二,找到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结合点。在现实中办教育,不仅仅是坐而论道,需要从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中找到一个结合点和切入点,坚韧不拔地行之于实践中,才会有好的结果。当然,这个结合点必须是精华与精华的结合。
我经常研究中国近代史上高等教育的成败得失,从中有所感悟,受益匪浅。我个人认为,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合大学就是中华文化精华和世界文化精华相结合而办出一流教育的成功范例。
现在研究西南联大办学经验的文章和书很多,从各个侧面进行总结,都给人以启发。但我认为,不要讲得太复杂,太玄乎。其实,70年前,也就是在1946年5月4日,西南联大举行结业典礼,典礼由梅贻琦常委讲话,宣布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结束,冯友兰宣读由他撰写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在《碑文》中,对西南联合大学的办学成绩、办学经验讲得非常明白。其中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西南联大是如何把中华文化的优秀文明与世界文化的优秀文明结合起来,创造了西南联大的办学成就。这虽然是冯友兰撰写的,但反映了西南联合大学所有师生们的心声和西南联合大学的办学实际,也是西南联合大学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之一。我在这里摘录一段加以说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斯虽先民之恒言,实为民主之真谛。联合大学以其兼容并包之精神,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违千夫之诺诺,作一士之谔谔。“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这是《中庸》中的一段话,体现的是儒家的作育万物、博大包容的天地精神。这里把传统的儒家精神与西方的自由民主精神结合起来了,而且是这样天衣无缝,恰到好处,这既是一种结合,也是一种创新。这种结合和创新,实施于西南联大的八年办学实践之中,创造出了西南联大的辉煌。这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思考的。
二、我心目中的大学之道。
叫“大学之道”名字的书是有的。这本书之所以取名叫“大学之道”,并不是借用别人的书名,而是大学之道实在是一个大问题,古今中外的仁人志士,特别是不少教育思想家和教育家,一直都在思考的大问题,而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至今尚无定论。我从事教育工作二十多年,既有理论的思考,也有工作的实践,自然也有心得,写出来与大家一起交流,这也可以算作我的一孔之见。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