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0150620丛书名: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120年纪念版)
内容简介
《从古典经济学派到马克思:若干主要学说发展论略(120年纪念版)》是在1975-1977年间为北京大学经济系同学作的经济学说史专题讲座的基础上编写的。
在《从古典经济学派到马克思:若干主要学说发展论略(120年纪念版)》编写过程中,对讲座的内容作了一些增改,但仍残留着讲座格局的若干痕迹。书中的各章原为讲座的几个专题。作为专题,它们带有一定的独立性;一些论点在各题中有关处,不免有些重复。在编写时,虽然也适当地考虑到各章间的联系,但前后仍未能一贯。讲座的对象是当时正在学习《资本论》的同学。他们对政治经济学一般原理都已熟悉,对《资本论》的主要内容也基本上了解。因此,讲座有意地对一般教材中详处略之,略处则详之;有时还涉及一些有争辩的论点。编写时仍为这思想所囿,各章中若干论述仍有畸轻畸重之处。
在《从古典经济学派到马克思:若干主要学说发展论略(120年纪念版)》编写过程中,对讲座的内容作了一些增改,但仍残留着讲座格局的若干痕迹。书中的各章原为讲座的几个专题。作为专题,它们带有一定的独立性;一些论点在各题中有关处,不免有些重复。在编写时,虽然也适当地考虑到各章间的联系,但前后仍未能一贯。讲座的对象是当时正在学习《资本论》的同学。他们对政治经济学一般原理都已熟悉,对《资本论》的主要内容也基本上了解。因此,讲座有意地对一般教材中详处略之,略处则详之;有时还涉及一些有争辩的论点。编写时仍为这思想所囿,各章中若干论述仍有畸轻畸重之处。
目 录
前言
序论
序论
章 价值学说
节 古典政治经济学前思想家对价值和劳动关系的认识历程
第二节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奠定了近代劳动价值学说的基础
第三节 马克思在劳动价值学说上的科学变革
第二章 剩余价值学说
节 前古典时期重商主义者对剩余价值的早见解
第二节 古典政治经济学把剩余价值的理论考察从流通领域转入生产领域
第三节 马克思创立作为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基石的剩余价值学说
第三章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学说
节 重农学派对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分析的尝试
第二节 斯密和其他后继的古典经济学者在再生产过程的分析上的退步
第三节 马克思创立了一个完整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学说
第四章 经济危机学说
节 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派否认普遍生产过剩危机的传统
第二节 和传统对立的,承认普遍生产过剩可能性或必然性的消费不足论
第三节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学说
陈岱孙先生学术年表
弦歌不绝道德文章
一部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结合的专著:《从古典经济学派到马克思》
在线试读
《从古典经济学派到马克思:若干主要学说发展论略(120年纪念版)》:
十七世纪中叶到十九世纪初,英、法两国阶级斗争的特点是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沦创立和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条件。这一时期英法两国资产阶级先后夺得了政权,但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资产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还处于潜伏状态,或者只是在个别的现象上才表现出来。在古典经济学的体系中,劳动价值论是作为研究资产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对立的出发点而被提出和肯定的,是为资产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的斗争服务的。这就说明了为什么这个在李嘉图后,为庸俗经济学家所认为的“危险”的学说会在古典经济学的时期得到了发展。马克思充分地评价了古典学派在这一问题上的开拓功绩。
但是,由于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古典经济学的价值学说存在着许多重要的缺点和错误。它不能说明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价值的实质和范畴的历史性;不能辨别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不能从后者抽象出前者,不能分析价值如何转化为生产价格和二者相背离对于价值规律作用的意义;更不能认识到等价交换的价值规律如何转化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从而说明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等等。
早期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粗糙的劳动价值论威廉·配第和皮埃尔·布阿吉尔贝尔分别为英法两国的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的创始人。在他们的有关经济的沦著中,出现了以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的基本命题。他们对于这一命题的提出和分析尽管是粗糙的,但却为古典学派劳动价值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配第的价值理论主要见于他的《赋税论》一书。在配第的著作,尤其是他的早期著作中,我们还可以看到重商主义的残余影响,但正是这个劳动价值论的萌芽使他的体系基本上和重商主义截然不同。他的论证说明他一开始就企图透过流通领域的表象寻找它的本质的因素和其内在的相互联系。
配第区别了“自然价格”、“政治价格”和“真正的市场价格”。他所说的“自然价格”实际上是指价值。他所谓“政治价格”是依照“自然价格”基础而计算出来的价格,而“如果将这种政治价格以人为的共同的标准银币来衡量,就可得到我们所寻求的价格,即真正的市场价格”①。
……
十七世纪中叶到十九世纪初,英、法两国阶级斗争的特点是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沦创立和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条件。这一时期英法两国资产阶级先后夺得了政权,但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资产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还处于潜伏状态,或者只是在个别的现象上才表现出来。在古典经济学的体系中,劳动价值论是作为研究资产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对立的出发点而被提出和肯定的,是为资产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的斗争服务的。这就说明了为什么这个在李嘉图后,为庸俗经济学家所认为的“危险”的学说会在古典经济学的时期得到了发展。马克思充分地评价了古典学派在这一问题上的开拓功绩。
但是,由于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古典经济学的价值学说存在着许多重要的缺点和错误。它不能说明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价值的实质和范畴的历史性;不能辨别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不能从后者抽象出前者,不能分析价值如何转化为生产价格和二者相背离对于价值规律作用的意义;更不能认识到等价交换的价值规律如何转化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从而说明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等等。
早期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粗糙的劳动价值论威廉·配第和皮埃尔·布阿吉尔贝尔分别为英法两国的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的创始人。在他们的有关经济的沦著中,出现了以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的基本命题。他们对于这一命题的提出和分析尽管是粗糙的,但却为古典学派劳动价值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配第的价值理论主要见于他的《赋税论》一书。在配第的著作,尤其是他的早期著作中,我们还可以看到重商主义的残余影响,但正是这个劳动价值论的萌芽使他的体系基本上和重商主义截然不同。他的论证说明他一开始就企图透过流通领域的表象寻找它的本质的因素和其内在的相互联系。
配第区别了“自然价格”、“政治价格”和“真正的市场价格”。他所说的“自然价格”实际上是指价值。他所谓“政治价格”是依照“自然价格”基础而计算出来的价格,而“如果将这种政治价格以人为的共同的标准银币来衡量,就可得到我们所寻求的价格,即真正的市场价格”①。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