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9773390
前 言
文艺学
“美术”在东方文化历史语境中的生成【林 早】
文化转向与生活转向【林 早】
试论李泽厚“情本体”哲学的逻辑起点与思想归宿【罗绂文】
当代审美文化中“涌现”现象机理探究【丁筑兰】
语言学
《论衡》假设复句的假设关系【黎 平】
《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中元杂剧用韵研究【李 蕊】
“酸汤话”研究述略【李 蕊】
“喇叭人”述略【范朝康】
幼儿声母习得案例研究【盘晓愚】
《佛说盂兰盆经》相关考查【熊 娟】
中国古典文献学
《楚辞》所载汉人作品校证(二十五则)【王 伟】
干宝《晋纪总论》记“吴先主”考辨【闫平凡】
《归去来兮辞》“僮仆欢迎”之“僮仆”新解【胡晓军】
隋炀帝“烝母”“弑父”考辨【郑国周】
国内藏传佛教量论因明学相关文献目录辑要(1933~2013)【陈 龙】
中国古代文学
试论共工神话传说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谭德兴】
《邶风简兮》本义述评【郭付利】
《任氏传》与《琵琶行》
——唐诗与唐传奇的深层契合及相互影响【胡继琼】
对一窗凉月,灯火青荧——“吴蔡体”的解读【黄 海】
论姜夔诗、词之互动及原因【黄 海】
唐宋词对楚文化的接受【李 青】
试论宋人的反“诗史”说【吕 维】
以送别诗为例看《瀛奎律髓》的归类【吕 维】
论《花间集》中的道教巫山意象【林 洁】
贵州影戏流传情况探考【张 军】
刘大櫆与时文【赵永刚】
《四库全书总目》中的《四书》批评【赵永刚】
“以才学为注”:中国古代诗歌阐释的传统模式【明月熙】
司空图诗歌中的生机【李 敏】
中国现当代文学
文艺思想的现代性新探【魏家文】
王小波“时代三部曲”中的性【魏家文】
启蒙视角与蹇先艾乡土世界的审美构成【罗绂文】
非基督教运动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杨世海】
新时期文学批评反思及新世纪文学批评期待【吴 畏】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相似的镜像别异的风情
——贾宝玉与奥涅金形象比较窥要【刘振宁】
权力诱惑下的罪与罚
——从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观看《麦克白》的悲剧性【王 桢】
贵州地域文化及其他
明清诗歌与黔东古驿道【谭德兴】
石韫玉而山晖,水怀珠而川媚
——论清代贵州妇女的诗歌创作【谭德兴】
地方政府在集中资源办学过程中的作用分析【张业强 杨 兰】
试析“宗教”概念与宗教政策【陈 龙】
贵州大学中文系成立于1942年。昔日贵州大学的校训是“坚毅笃实”。而“坚毅笃实”这四个字也正是20世纪40年代贵州大学中文系的精神写照。1942年,中国抗战进行到了为困难与艰苦的阶段,那是国家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而在这个关键时刻,贵州大学中文系在西南僻壤呱呱坠地。贵州大学中文系的诞生,无疑是抗日救亡的需要,为当时的社会输送了大批急需人才。
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师,当年的贵大中文系聚集了一大批来自全国各地、充满强烈爱国热情的教授。据1948年编《国立贵州大学概况》记载,那时的中文系教授有:钱堃新(江苏人,南京高师毕业),张汝舟(合肥人,中央大学毕业),田君亮(贵州人,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赵伯愚(贵州人,北平大学毕业),蹇先艾(贵州人,北平大学毕业),汤炳正(四川人,北平民国大学中文系毕业),王佩芬(贵州人,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李独清(贵州人,贵州大学毕业)。之后,谢六逸、谭戒甫、姚奠中等著名学者也加入贵大中文系。
昔日的贵大,没有城市的繁华,没有优厚的待遇,而一大批国内著名学者会聚花溪河畔,每日从事平凡的教书育人工作,如果没有一种“坚毅”的精神,那是不可能做到的。也正是从那时起,贵大中文系逐渐形成了“笃实”的学风。“坚毅笃实”也成为贵大中文系的精神内核,一直延续至今。这种精神特质在贵大中文系的《中国语言文学论丛》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中国语言文学论丛》的作者多为博士、教授,与当年的贵州大学中文系一样,如今的贵大中文系教师,他们来自山东、河南、湖南、湖北、江西、四川、贵州等五湖四海,他们毕业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著名学府。有这么一大批淡泊名利、安心从事教学科研的学者会聚贵大中文系,重铸昔日的辉煌似乎正变得可能。今日的贵大,依然缺乏都市的繁华,照旧没有优厚的待遇,而这些博士、教授之所以能静心地在花溪河畔教书育人,秉承的正是当年贵大中文系前辈的那种“坚毅笃实”的精神。
地域偏僻不可怕,经济落后亦不可畏,可怕的是在学术界发不出自己的声音。如何方能发出自己有特色的声音?求时髦、赶风潮,终日躁动不安,想在学术界立足可能比登天还难。可行的恐怕还是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也只有在不懈的坚持与努力中,贵大中文系才能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
近年来,随着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的不断发展,伴随贵大品牌特色专业建设项目汉语言文学的进一步展开,贵大中文系逐渐明确了自己的发展特色,也开始在学术界拥有了一定的话语权。我们在文艺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等研究方向上,除努力保持原有的特色与优势外,也逐步开拓了一些新的研究领域。诸如将传统的研究理论和手段,运用到贵州地方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形成了较具特色的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立足传统基础研究,在中古语音、近代汉语词汇等领域不断拓展,在传统小学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关注地方文化建设的需要和学科发展的新动向、学术研究的新手段,在贵州少数民族语言研究,贵州方言语音、词汇、语法研究,贵阳及周边地区方言地图制作以及审美文化,音乐、戏剧、影视美学理论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为当前社会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一点点贡献。
《中国语言文学论丛》(第二辑)是贵大中文系教师在部分研究领域取得的新成果的汇编。我们编辑《中国语言文学论丛》(第二辑)的目的,即在于展示西南僻壤一个历史悠久的中文系在当代学术文化背景下的所思、所想与所做,同时也向学术界发出我们自己的声音。其中难免错误与不足,敬请海内外学术界同仁批评指正。
中国语言文学论丛编委会
2015年5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