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9654378
书稿以服务模块化价值网的价值创造为切入点,把服务管理学和产业组织学等相关学科融合起来,通过调研获取数据,主要运用规范分析、案例探讨及实证研究的方法,系统探索服务模块化价值网治理机制对价值创造的影响机理、路径,使服务模块化、价值网和网络组织治理机制理论更加细化、深入,以便从政府宏观和产业中观两层面对产业服务模块化价值网治理机制进行优化设计,探求解决现实中产业服务模块化价值网运行中制约价值创造矛盾的对策,从而实现产业绩效的提升。
关于服务模块化的内涵,学术界的认识尚不统一。有些学者从产品、流程、组织等服务要素分解的视角来理解服务模块化。例如,吴照云等(2012)从三个维度来阐释服务模块化:一是引进工科的学术思想,将整个服务系统解构成若干个独立或耦合的模块,这属于企业组织内部服务系统的模块化;二是从管理学科出发,从组织职能人手,形成具有某一服务功能的模块化组织,这属于企业组织层面的模块化;三是从产业组织层面来分析服务模块化,即服务产业模块化。李秉翰(2010)通过离散事件的层次解构方法,将服务模块化定义为复杂服务系统分解为数个由资源要素所组成的人员、技术、信息、硬件设备设施等模块的过程。夏辉和薛求知(2010)从服务流程角度认为,服务模块化是指对服务产品的流程进行模块化分解和整合来构成不同服务产品,以满足市场不同需求的一系列活动的集合。
大多数学者对模块化的研究集中于从界面、分工、耦合、集成、定制化水平五个方面进行诠释。例如,Blok等(2014)次从界面的角度分析服务模块化,认为服务模块化是各种要素通过界面进行替代和交换的过程,这些界面包含人、信息以及掌控信息的各种规则等。李秉翰(2010)从分工与集成角度认为,服务模块化源于制造模块化,其服务过程可以视为许多离散性事件的集合,各个服务要素在分离的事件中发挥其效用,并完成服务行为的协作。李世杰和李凯(2010)从耦合角度将服务模块化定义为不同服务模块由于内在技术衔接和价值形成关联,而彼此紧密配合的过程。
本书尝试从模块化分工、模块化集成、模块化界面、模块化耦合程度、模块化定制水平五个维度将服务模块化与制造模块化的价值创造特性展开对比,力求更清晰、明确地认识服务模块化的本质特征。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