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4052566
这本报刊史共约五十七万字,全书共分七章:一、中国早期的报纸;二、外国入在中国的办报活动;三、中国资产阶级报刊的萌芽和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办报活动;四、民主革命准备时期的报刊;五、民主革命高涨时期的报刊;六、辛亥革命前后的报刊;七、民国初年和北洋军阀统治初期的报刊。时限上到1815年下迄1915年(《新青年》杂志出版),概括了从戊戌维新到辛亥革命以及军阀混战时代的中国报刊活动,概括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夷中国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舆论活动,中国清代仁人志士不断反抗、19世纪末资产阶级的救亡宣传、变法议论和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反封建反殖民主义的宣传。从封建王朝到北洋军阀政党对待进步报刊和报人,向来只有两手,一手是用钱收买,一手是收买不成就任意屠杀。过去的报刊的主持人不受收买而被屠杀的,不知凡几。
原序
章 中国早期的报纸
节 邸报、小报和报房京报
第二节 农民起义队伍中的揭帖、旗报和牌报
第三节 近代劳动人民的革命宣传活动
第二章 外国人在中国的办报活动
节 批近代化的中文报刊
第二节 教会和传教士的办报活动
第三节 为殖民主义摇旗呐喊的外文报纸
第四节 “学了中国人口气”合中国人看的中文日报
第五节 19世纪40至90年代报刊业务的发展
……
第三章 中国资产阶级报刊的萌芽和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办报活动
第四章 民主革命准备时期的报刊
第五章 民主革命高涨时期的报刊
第六章 辛亥革命前后的报刊
第七章 民国初年和北洋军阀统治初期的报刊
附录1:关于新闻史研究的几点体会和建议
附录2:《中国近代报刊史》报名、人名索引
附录3:方汉奇先生与中国新闻史学研究
附录4:方汉奇自述《节选》
后记
重印后记
再版后记
编辑后记
章 中国早期的报纸
节 邸报、小报和报房京报
中国早的报纸是邸报。邸报起始于唐朝,是封建王朝的政府官报。因为由“邸吏”负责传发,所以称为“邸报”。在有些古代文献中,邸报也被称为“邸钞”、“阁钞”、“朝报”、“杂报”、“条报”、“除目”、“状”、“状报”、“报状”或“京报”。
唐朝的邸报由各地派驻首都的邸务留后使负责传发。唐代宗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邸务留后使改称进奏官,在上都知进奏院的统一管辖下,进行邸报的发布工作。唐朝邸报已经用纸。是否印刷,尚无确证。唐末人孙可之在《经纬集》中所写的有关《开元杂报》的文章,是关于邸报的较早的较详细的记载。
现存巴黎国立图书馆的一份抄发于唐僖宗乾符五年(公元878年)的“进奏院状”,和现存伦敦大英博物馆的一份抄发于唐僖宗光启三年(公元887年)的“进奏院状”,则是保存至今的,时间早的两份古代“邸报”。因为当时还没有由中枢部门统一发布的朝廷官报,这两份“进奏院状”还带有“新闻信”的性质。
宋朝的邸报也由进奏官负责传发,当时全国各地派驻首都的进奏官总数为120-150人,受上都进奏院领导,每日、每五日、每十日或一月发行一次,发报前由门下省的给事中负责审核,称为“判报”。宋朝的邸报是在政府中枢部门的管辖下统一发布的,因此已具有政府官报的性质。
元、明两朝撤销了都进奏院,改以通政院(元)或通政司(明)为发布官报的机关。清朝初年的官报则由内阁发布,准都察院、内务府各衙门的承抄官及各省派驻北京负责传递官报的提塘官前往誊录下报,亦称邸报。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