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8381862
编辑推荐
本书共分8个章节,从建筑废墟的整理、受灾城市的重建、紧急防护的构思、建筑材料的选取到灾后纪念建筑的营建都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并辅以大量的示意图、效果图和实景照片加以说明。具体内容包括灾后反思人类城市与建筑的建造活动;四川龙门山地震带城镇选址的自然环境因子研究;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生命线系统研究;建筑结构体系与抗震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内容简介
“5·12”汶川地震已经成为过去的2008年中国人最刻骨铭心的事件之一。震后,人们在以可敬的勇气和令人钦佩的速度开始了对灾区的重建的同时,也开始了对人、建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反思。本书从建筑废墟的整理、受灾城市的重建、紧急防护的构思、建筑材料的选取到灾后纪念建筑的营建都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并辅以大量的示意图、效果图和实景照片加以说明。
本书适用于建筑学、城市规划以及结构设计专业的从业人员和高校相关专业师生使用。
本书适用于建筑学、城市规划以及结构设计专业的从业人员和高校相关专业师生使用。
目 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一章 灾后反思人类城市与建筑的建造活动——妙造自然、营造和谐、自然之友、人类智慧
第一节 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
一、建筑对自然条件的适应
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第二节 地域性价值分析
一、地震灾区的地域环境概述
二、四川传统民居中的地域性技术
三、震后环境资源承载力分析
四、地域性民族文化价值
五、震后产业发展方向
第三节 重建过程中的生态可持续思考
一、灾后生态重建设计理念的引入
二、灾后生态重建经验借鉴——以谢英俊乡村实践为例
三、重建单体建筑概念设计
第二章 四川龙门山地震带城镇选址的自然环境因子研究——自然因子、相互联系、系统和谐、融洽共生
第一节 概述
一、关于四川
二、汶川大地震及重建思考
第二节 影响城镇选址的自然环境因素研究
一、地形地质因素
二、环境资源承载力
第三节 阿坝州城镇选址及重建
一、阿坝州受灾前后各县市基本状况总体介绍
二、阿坝州受灾前后各县市基本情况具体分析
三、阿坝州各县市重建方法和模式建议
第三章 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生命线系统研究——生态基础、和谐自然、生命保障、安全可靠
第一节 生态基础设施生命线总述
一、生态基础设施与生命线的释义
二、四川基础设施受灾情况介绍
三、生态基础设施的生命线系统研究方向
第二节 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生命线的震后反思与建设建议
一、震后的反思——缺少公共绿地开放防灾空间
二、改进建议——城市绿地公共空间系统一体化设计
第三节 村镇生态基础设施生命线的震后反思和建设建议
一、灾后村镇所面临的生命线延续问题
二、灾后生态基础设施生命线的重生
三、灾后社会生命线系统网络问题回归
第四章 建筑结构体系与抗震——以柔克刚、刚柔并济、紧急防护、生命安全
第一节 地震与建筑结构
一、地震
二、建筑物受地震破坏形式与地震传播方式
三、决定建筑抗震能力的主要因素
四、建筑结构体系分类
五、结构问题与构件破坏
第二节 建筑抗震经验借鉴与改进建议
一、国外建筑抗震措施
二、中国古代建筑结构的抗震
三、框架结构抗震改进措施
第三节 建筑中的紧急避震
一、现代避震经验
二、建筑结构与紧急避震
三、建筑避震空间设计
第五章 灾后住宅的重建——长远结合、以远为主、坚固持续、舒适宜人
第一节 汶川灾后住宅重建基本情况及问题
一、地理自然情况及受灾情况
二、住宅情况
三、灾后住宅重建面临的问题及目标
第二节 关于国内外地震灾后住宅重建的经验
一、总体重建原则
二、具体建造技术
三、关于抗震、减震的研究
第三节 住宅重建设计探索
一、临时住宅建设设计
二、永久住宅重建设计
第六章 四川本土化建筑材料与灾后重建——源于自然、还于自然、融入自然、和谐共生
第一节 本土化材料概述
一、选用理由
二、材料特性
第二节 本地化乡土材料的建筑营造作法
一、生土的建筑结构
二、石材的建筑结构
三、木材的建筑结构
四、本土化材料建筑的抗震构造要求
第三节 本土化材料在建筑抗震营造中的整体构想
一、郊区农村等地区
二、城市地区
第七章 震后建筑废弃物的整治与利用——变废为用、持续发展、保护自然、天人合一
第一节 四川震后建筑废弃物概况
一、总述
二、建筑废弃物分类与特征
第二节 震后建筑废弃物的处理
一、建筑废弃物的危害以及处理的必要性
二、国外处理方法与机制的借鉴
三、建筑废弃物处理基本步骤
四、建筑废弃物处理基本方法探讨
第三节 指导性图例
一、作为建筑材料的应用
二、作为人文科学教育研究开发的应用
第八章 灾后纪念建筑的营造——记忆永存、以史为鉴、尊重自然、人性光辉
第一节 纪念性建筑概述
一、纪念性建筑的概念
二、纪念性建筑通过象征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三、纪念性建筑承载着感情色彩
四、纪念性建筑与城市
第二节 灾后纪念建筑设计
一、记忆大道——主题街道设计
二、“万众一心”主题纪念园——城市景观设计
三、曾经的生活——防震棚里的记忆
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对自然的纪念
五、汶川地震刘汉希望小学纪念碑设计
六、纪念雕塑系列
七、铭记“5·12”——纪念雕塑设计
八、铭记“5·12”——碑林、陵园设计
第三节 灾后小学重建设计实例
一、背景简介
二、方案设计一
三、方案设计二
参考文献
后记
序二
前言
第一章 灾后反思人类城市与建筑的建造活动——妙造自然、营造和谐、自然之友、人类智慧
第一节 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
一、建筑对自然条件的适应
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第二节 地域性价值分析
一、地震灾区的地域环境概述
二、四川传统民居中的地域性技术
三、震后环境资源承载力分析
四、地域性民族文化价值
五、震后产业发展方向
第三节 重建过程中的生态可持续思考
一、灾后生态重建设计理念的引入
二、灾后生态重建经验借鉴——以谢英俊乡村实践为例
三、重建单体建筑概念设计
第二章 四川龙门山地震带城镇选址的自然环境因子研究——自然因子、相互联系、系统和谐、融洽共生
第一节 概述
一、关于四川
二、汶川大地震及重建思考
第二节 影响城镇选址的自然环境因素研究
一、地形地质因素
二、环境资源承载力
第三节 阿坝州城镇选址及重建
一、阿坝州受灾前后各县市基本状况总体介绍
二、阿坝州受灾前后各县市基本情况具体分析
三、阿坝州各县市重建方法和模式建议
第三章 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生命线系统研究——生态基础、和谐自然、生命保障、安全可靠
第一节 生态基础设施生命线总述
一、生态基础设施与生命线的释义
二、四川基础设施受灾情况介绍
三、生态基础设施的生命线系统研究方向
第二节 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生命线的震后反思与建设建议
一、震后的反思——缺少公共绿地开放防灾空间
二、改进建议——城市绿地公共空间系统一体化设计
第三节 村镇生态基础设施生命线的震后反思和建设建议
一、灾后村镇所面临的生命线延续问题
二、灾后生态基础设施生命线的重生
三、灾后社会生命线系统网络问题回归
第四章 建筑结构体系与抗震——以柔克刚、刚柔并济、紧急防护、生命安全
第一节 地震与建筑结构
一、地震
二、建筑物受地震破坏形式与地震传播方式
三、决定建筑抗震能力的主要因素
四、建筑结构体系分类
五、结构问题与构件破坏
第二节 建筑抗震经验借鉴与改进建议
一、国外建筑抗震措施
二、中国古代建筑结构的抗震
三、框架结构抗震改进措施
第三节 建筑中的紧急避震
一、现代避震经验
二、建筑结构与紧急避震
三、建筑避震空间设计
第五章 灾后住宅的重建——长远结合、以远为主、坚固持续、舒适宜人
第一节 汶川灾后住宅重建基本情况及问题
一、地理自然情况及受灾情况
二、住宅情况
三、灾后住宅重建面临的问题及目标
第二节 关于国内外地震灾后住宅重建的经验
一、总体重建原则
二、具体建造技术
三、关于抗震、减震的研究
第三节 住宅重建设计探索
一、临时住宅建设设计
二、永久住宅重建设计
第六章 四川本土化建筑材料与灾后重建——源于自然、还于自然、融入自然、和谐共生
第一节 本土化材料概述
一、选用理由
二、材料特性
第二节 本地化乡土材料的建筑营造作法
一、生土的建筑结构
二、石材的建筑结构
三、木材的建筑结构
四、本土化材料建筑的抗震构造要求
第三节 本土化材料在建筑抗震营造中的整体构想
一、郊区农村等地区
二、城市地区
第七章 震后建筑废弃物的整治与利用——变废为用、持续发展、保护自然、天人合一
第一节 四川震后建筑废弃物概况
一、总述
二、建筑废弃物分类与特征
第二节 震后建筑废弃物的处理
一、建筑废弃物的危害以及处理的必要性
二、国外处理方法与机制的借鉴
三、建筑废弃物处理基本步骤
四、建筑废弃物处理基本方法探讨
第三节 指导性图例
一、作为建筑材料的应用
二、作为人文科学教育研究开发的应用
第八章 灾后纪念建筑的营造——记忆永存、以史为鉴、尊重自然、人性光辉
第一节 纪念性建筑概述
一、纪念性建筑的概念
二、纪念性建筑通过象征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三、纪念性建筑承载着感情色彩
四、纪念性建筑与城市
第二节 灾后纪念建筑设计
一、记忆大道——主题街道设计
二、“万众一心”主题纪念园——城市景观设计
三、曾经的生活——防震棚里的记忆
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对自然的纪念
五、汶川地震刘汉希望小学纪念碑设计
六、纪念雕塑系列
七、铭记“5·12”——纪念雕塑设计
八、铭记“5·12”——碑林、陵园设计
第三节 灾后小学重建设计实例
一、背景简介
二、方案设计一
三、方案设计二
参考文献
后记
在线试读
第一章 灾后反思人类城市与建筑的建造活动——妙造自然、营造和谐、自然之友、人类智慧
人类是自然中的一个环节,但是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逐渐产生了征服自然的欲望并不断膨胀。灾难的来临让我们静下来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面对灾难,使人类再一次认识到自己的渺小,在广阔的自然界面前,我们应当永远保持谦虚,心怀尊敬。在地球这个我们共同的家园上,人类与自然,如其他所有物种一样,从来就不应该是奴役与被奴役、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相反,如今我们更应学会以一种和谐友好的方式,与自然共处共生,共同发展。
追求与宇宙和谐统一的意象早已表现在古人对哲学的追求上。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方法论。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有其独特的“天人合一”的发展观、朴素的“可持续”的发展意识以及尊重历史传统的思想,其实质是拓扑的生态观念。我们在标准化的生产模式下大大提高了发展速度,但同时在产品的多样性和合理性方面我们未必是进步的。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其实更需要向传统向自然学习。
第一节 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
一、建筑对自然条件的适应
1.在环境中生长的建筑
从各地山地民居建筑的生态特征出发,可以得出其所遵循的生态原则。不管是“口”字形收敛性空间——“房包院”的东北大院、西北坑院、北京四合院、皖南天井、福建客家土楼、云南“一颗印”;还是“回”字形发散性空间——“院包房”的蒙族毡帐、壮族麻栏、侗族木栏、傣族竹楼、藏族碉房及重庆地区的吊脚楼,都有一个共同的生态指导原则:顺应环境、调节水文、谨慎动土。不同的山地生态系统还有不同的特性,如黄土高原上的生态系统与四川山地生态系统各方面的生态要素的不同形成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山地居住模式——北方厚重的“窑洞”和南方通透轻盈的“干栏式”、“吊脚楼”。
我们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而非它的对手或主人。自然不受时间限制,它灵活富于变化。我们置身自然之中,设计也应当符合自然的要求,并尽力成为自然的有机部分。设计师的职责就是寻求并表达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平衡。
2.随季节变化的建筑
2002年普利策奖获得者格伦·莫卡特(Glenn Murcutt)主张建筑应该像人们穿衣一样随着气候的变化逐层增减以满足气候环境的变化。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是莫卡特一生的追求。他认为人们居住在大自然社区中,良好的生活环境,自然风光以及其他环境,帮助人们解决问题,获得心灵生理的慰藉,促进心灵的发展。
莫卡特在澳洲悉尼郊外的一个住宅设计中采用中间凹下的屋顶(图1-1),利于雨水收集的同时使两边的房间获得良好的采光和景观。金属屋面在下雨的时候让室内的人能够感受到雨水落到屋顶并回收的过程。
……
人类是自然中的一个环节,但是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逐渐产生了征服自然的欲望并不断膨胀。灾难的来临让我们静下来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面对灾难,使人类再一次认识到自己的渺小,在广阔的自然界面前,我们应当永远保持谦虚,心怀尊敬。在地球这个我们共同的家园上,人类与自然,如其他所有物种一样,从来就不应该是奴役与被奴役、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相反,如今我们更应学会以一种和谐友好的方式,与自然共处共生,共同发展。
追求与宇宙和谐统一的意象早已表现在古人对哲学的追求上。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方法论。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有其独特的“天人合一”的发展观、朴素的“可持续”的发展意识以及尊重历史传统的思想,其实质是拓扑的生态观念。我们在标准化的生产模式下大大提高了发展速度,但同时在产品的多样性和合理性方面我们未必是进步的。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其实更需要向传统向自然学习。
第一节 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
一、建筑对自然条件的适应
1.在环境中生长的建筑
从各地山地民居建筑的生态特征出发,可以得出其所遵循的生态原则。不管是“口”字形收敛性空间——“房包院”的东北大院、西北坑院、北京四合院、皖南天井、福建客家土楼、云南“一颗印”;还是“回”字形发散性空间——“院包房”的蒙族毡帐、壮族麻栏、侗族木栏、傣族竹楼、藏族碉房及重庆地区的吊脚楼,都有一个共同的生态指导原则:顺应环境、调节水文、谨慎动土。不同的山地生态系统还有不同的特性,如黄土高原上的生态系统与四川山地生态系统各方面的生态要素的不同形成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山地居住模式——北方厚重的“窑洞”和南方通透轻盈的“干栏式”、“吊脚楼”。
我们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而非它的对手或主人。自然不受时间限制,它灵活富于变化。我们置身自然之中,设计也应当符合自然的要求,并尽力成为自然的有机部分。设计师的职责就是寻求并表达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平衡。
2.随季节变化的建筑
2002年普利策奖获得者格伦·莫卡特(Glenn Murcutt)主张建筑应该像人们穿衣一样随着气候的变化逐层增减以满足气候环境的变化。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是莫卡特一生的追求。他认为人们居住在大自然社区中,良好的生活环境,自然风光以及其他环境,帮助人们解决问题,获得心灵生理的慰藉,促进心灵的发展。
莫卡特在澳洲悉尼郊外的一个住宅设计中采用中间凹下的屋顶(图1-1),利于雨水收集的同时使两边的房间获得良好的采光和景观。金属屋面在下雨的时候让室内的人能够感受到雨水落到屋顶并回收的过程。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