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1085365
本书分为四集,所选文章大体以人物和事件的时代为序,以开创基业、建国之初、“文革”期间和改革开放四个历史阶段划分。选文的标准,侧重内容的可读性,增广见闻,以备故实,涉及书局变迁、转型等重大事件,以及那些跟书局休戚与共的作者、编辑,那些图书、刊物背后的故事。限于篇幅,总体而言,选文详远略近;部分文章采用了节选的方式,在不影响文义的前提下做了必要的技术处理。还有一些偏重学术、兼具书评性的文章,此次未能收录,将另外编选刊行。所选文章因为写作或发表于不同年代,叙事或欠完整,语境容有差异,我们尽可能保留了原文写作时间,附注文章出处,供读者参考。
中华书局二十年之回顾
陆费逵先生
陆费逵:坐言于教育,起行于书业
记俞复、唐驼二三事
同舟风雨话当年–忆舒新城先生
舒新城:治事深入社会,修已超脱社会
也谈张相和他的《诗词曲语辞汇释》
文明书局印刷所和聚珍仿宋印书局
高时显与丁辅之–《四部备要》辑校、监造人考
我所知道的中华人
解放前中华书局琐记
心潮逐浪忆华年
有关中华书局图书馆的情况
我的回忆
梁启超与中华书局
遗世独立御风而行–缅怀“中华书局之友”徐悲鸿
我在中华书局的日子
黎锦晖和《小朋友》及其他
我和中华书局
回顾五十年
我在中华书局的三十年
金兆梓先生传略
老《辞海》是怎样编成的
《辞海》的前前后后
《古今图书集成》影印经过
书札中的雪泥鸿迹–中华书局所藏向达致舒新城书札释读
书札中的文人与书局
平时他对重要文牍都是亲自草拟,任职书局总经理30年,未有专职秘书。有人问他,事务繁重,何不由秘书代劳。他的理由是:有事要向秘书说明原委,交代如何措辞,稿成之后,又须核阅修改,不当意者,还要重拟函稿,不如自己动笔,省却许多时间。
陆费伯鸿是个旧知识分子,早岁几经挫折,乃归诸命运,在他一生的后期,不免有陈腐观点。如谓中华书局逢六不吉。又说:“中华书局之命运,几为中华民国之雏形;尤奇者,民六七月一日,张勋复辟,民国中断,中华书局亦于是月移交于承租者,岂冥冥中竟有命运存焉乎?何其巧合也!”①民国16年(1927)又以经济上周转不灵,一度发生恐慌。上海总公司和总厂设在静安寺路,1934年,正门关闭,门前忽然挂出牌子,上写:“迁厂在即,路坏不修,请走哈同路大门。”大家觉得离奇。王祖廉(酌清)任上海发行所所长时,要改装门面,陆费伯鸿不同意,后王趁他外出视察时,立即将门面改装一新,并改变正门方向,店内轩敞通明,大家认为很好。不料陆费回来后,对王大为不满,王因此愤而辞职。重要职员在办公室中的座位,他总是亲自看定方向,安排位置。
分局经理和会计,由上海总公司派出。陆费伯鸿物色人选,一定在事先亲自接谈,察言观色,郑重其事。招考人员,亲临面试,察其谈吐举止,结合考分,决定取舍。记得有一次招考职员,有一位大学生,笔试各门成绩都好,经他面试,竟然落选。
抗日战争发生前,中华书局在经济方面,实力已相当雄厚,陆费伯鸿想在出书方面提出较大的计划,嗣以战争发生,未能实现。1941年7月9日他突然患脑溢血去世,终年56岁。董事会按照他生前的遗言,推董事李叔明继任总经理。李叔明曾任万国储蓄会、中央储蓄会总会经理。
综陆费伯鸿的一生,服务社会40年,服务出版业38年,任中华书局总经理职30年。对文化教育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其任职之专且久,是少见的。他编著的书,有《实业家之修养》、《国民之修养》、《青年修养杂谈》、《妇女问题杂谈》、《教育文存》及教科书等多种。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