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802327580
不读《国富论》,枉谈经济学。
读懂本书,所有复杂的经济理论及现象都可以很快看透其根本。
该书版编辑马克斯·勒纳评论其“这是一部将经济学、哲学、历史、政治理论和实践计划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综合在一起的经济学经典,是一本由有着高深学问和深邃见解的人所撰写的旷世巨著。”本书总结了近代初期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动过程做了系统的描述。本书被誉为西方经济学的“圣经”、“部系统的伟大的经济学著作”。
章 分工
第二章 分工出现的原因
第三章 分工如何受市场规模所限
第四章 论货币的起源及其效用
第五章 关于商品的实际价格与名义价格(或劳动价格与货币价格)
第六章 关于商品价格由哪些部分组成
第七章 关于商品的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
第八章 关于劳动工资的讨论
第九章 关于资本的利润
第十章 关于不同的劳动和资本用途导致不同的工资和利润
节 职业本身的性质导致的不平衡
第二节 关于欧洲政策的不均等
第十一章 论地租
节 论总是能提供地租的土地生产物
第二节 关于有时提供有时不提供地租的土地生产物
第三节 关于总是能提供地租的生产物与不固定提供地租的生产物这两者价值比例的变动
Part2 关于资财的性质及其蓄积和用途
章 关于资财的划分
第二章 关于货币
第三章 关于资本积累、关于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劳动
第四章 关于借贷出去以获取利息的资财
第五章 关于资本的各种用途
Part3 关于不同国家中财富的不同发展
章 关于财富的自然发展
第二章 关于罗马帝国崩溃后农业所受到的阻挠
第三章 关于罗马帝国崩溃后都市的兴起与发展
第四章 关于都市商业对农村改良的帮助
Part4 关于政治经济学体系
章 商业主义或重商主义的原理
第二章 关于限制从外国输入国内能生产的货物
第三章 关于被认为不利于我国的那些国家的各种货物的输入所加的异常限制
节 即使根据重商主义的原则,这种限制也不合理
第二节 根据其他原则,这种异常的限制也不合理
第四章 关于退税
第五章 关于奖励金
第六章 关于通商条约
第七章 关于殖民地
节 关于建立新殖民地的动机
第二节 论新殖民地繁荣的原因
第三节 美洲和经由好望角到东印度通路的发现,对于欧洲有什么利益
第八章 关于重商主义的结论
第九章 关于重农主义学说
Part5 关于君主或国家的收入
章 关于君主或国家的费用
节 关于国防费
第二节 关于司法经费
第三节 关于公共工程和公共机关的费用
第四节 关于维持君主尊严的费用
第二章 关于一般收入或公共收入的源泉
节 特别属于君主或国家的收入源泉
第二节 关于赋税
第三章 关于公债
——卡尔·马克思
从终效果来看,《国富论》也许是迄今为止重要的书,这本书对人类幸福的贡献,超过所有名垂青史的政治家和立法者做出的总和。
——巴克勒《文明史》
序言和本书结构
一个国家每年的劳动都是其每年消耗的必需品和生活便利的供应来源,通常这些必需品和便利要么是每年劳动的直接产品,要么是用该产品与他国交易所得的物品。
因此,劳动产品(或交易所得)能供养的消费者的数量大小,便决定了国家所需物品和便利的供应状况的好坏。
每个国家产品所能供养的消费者的比例,都被以下两个因素所限制:是整个国家劳动者工作中的技能水平、熟练度和决策能力;第二是参与有效劳动者和未参与劳动者之间的数量比例。无论一个国家的土地、气候、疆域如何,其每年供应或足或缺,都受这两个因素的影响。
这类供应的足与缺,似乎受前一因素的影响更大些。比如以打猎或捕鱼为生的落后国家,每个能够劳动的人都多少参与一些有用处的劳作,都竭尽所能地为自己、为家人,或为部落中的老弱病残无力劳作者,提供各种生活必需品。然而,这些人依然十分悲惨贫穷,常常为了基本的生存而不得不杀害或遗弃老者、婴儿及身患顽疾者,任其饿死或被野兽啃食。再看兴旺发达的国度,即便不少人从不劳作,还常常用掉劳作者所消费的十倍甚至百倍的物品;然而整个社会劳动的产出却多到能充足地供应所有个体,即便是卑微的劳力,只要勤奋节俭,他所能享受的物品和服务也是落后国家的人远远不能达到的。
那么,劳动生产力是因为什么而提高的呢?劳动产品又按照什么秩序顺利地分配给社会不同阶层的人们呢?这两个问题是本书篇的主题。
当一个国家劳动中的技术水平、熟练程度和决策能力确定时,生活供应的充足与稀缺就取决于参与有效劳动者和未参与劳动者之间的数量比例。我们在后面将看到,有效和多产的劳动力的数量,都与劳动中投入的资金数目和资金投入方式有关。所以,本书第二篇将探讨资金的本质、资金逐渐积累的方式,以及资金各种运作方式所能带动的劳动数量上的不同。
劳动运用上有很好的技术水平、熟练程度和决策力的国家之间,对劳动整体上的管理和指导却有相当不同的规划,而这些规划对产品数量的影响也不尽相同。某些国家非常鼓励农村产业,另外有些国家却十分倾向于城镇产业。几乎没有哪个国家会对所有产业一视同仁、十指并举。而从罗马帝国覆亡以来,欧洲各地产业政策开始倾向于城镇各业(如工艺、制造业和商业等),而不再是农村的产业(即农业)。引发和确立这种政策的背景将在本书的第三篇中加以阐释。
即便这些规划开始制定时伴随着特定阶层的私利和偏见,起初也没有考虑和预见对整个社会的福祉有何影响,但是这些规划却引出了关于国计民生的不同理论,这些理论有的强调城镇产业,有的却重视农村产业。这些理论对学者的论调和王侯的大政都有非常大的影响。我将尽可能完整明晰地在第四篇中对这些原理和其在各时各地的应用效果加以阐述。
总之,本书前面四篇旨在说明普罗大众的收入从何而来,以及各国提供每年消费的资金本质所在。而第五篇,即后一篇,将探讨一个国家或者一个联邦的收入。这一篇中我将竭力阐明以下几点:,国家或者联邦有哪些必不可少的支出,以及支出中哪些应该由全社会共同承担,而哪些部分应该由特殊人群乃至特定个体来承担;第二,社会整体承担共同开支的方式,以及各种不同方式的大致利弊所在;第三,为什么几乎全部的近代政府都把收入的一部分用于抵押或举债,这些债务又如何影响着实体财富(如土地和社会劳动的每年产出)。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