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1250884
第1章建筑市场
1.建筑市场的概念
1.1.1狭义的建筑市场
1.I.2广义的建筑市场
1.1.3建筑市场的结构
1.I.4建筑市场的特点
1.I.5建筑市场的分类
1.2我国的建筑市场
1.2.1我国建筑业的产业地位
1.2.2我国建筑市场的行业分布
1.2.3我国建筑市场的运行状况
1.2.4我国建筑市场运行状况与发达国家的比较
1.3建筑市场的构成要素
1.3.1建筑市场的主体
1.3.2建设工程市场的客体
1.3.3建筑市场体系
1.4建筑市场的管理
1.4.I建筑市场参与者的管理
1.4.2专业人士资格管理
1.5建设工程交易中心
1.5.I建设工程交易中心的性质
1.5.2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应具备的功能
1.5.3建设工程交易中心的管理
1.5.4建设工程交易中心运作的一般程序
1.6建筑市场交易的相关法律法规
1.6.1招标投标法律法规体系
1.6.2建筑法
1.6.3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活动监管
本章小结
思考与讨论
第2章建设工程招标投标
2.1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概述
2.I.1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的概念
2.I.2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的分类及特点
2.1.3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活动的基本原则
2.I.4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的作用和
意义
2.2建设工程采购模式
2.2.1建设工程采购的内容
2.2.2建设工程采购方式
2.2.3建设工程采购的主要模式
2.2.4合同计价方式
2.3建设工程招标方式及范围和规模标准
2.3.I建设工程招标方式
2.3.2法律规定必须进行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的范围和规模标准
2.4建设工程招标代理
2.4.1自行招标与委托招标
2.4.2建筑工程招标代理机构
本章小结
思考与讨论
第3章建设工程招标
3.1建设工程招标准备阶段
3.2建设工程招标策划
3.2.1风险分析
3.2.2合同策略制定
3.2.3中标原则确定
3.2.4招标文件编制
3.3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招标程序及招标资格审查
3.3.1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招标程序
3.3.2建设项目施工招标资格审查
3.4建设工程招标文件的编制
3.4.1建设工程施工招标文件的组成
3.4.2建设工程施工招标文件的内容
3.4.3建设工程招标控制价的编制
本章小结
思考与讨论
第4章建设工程投标
4.1建设工程投标程序
4.1.1投标的含义
4.1.2工程投标的基本程序
4.2建设工程投标准备
4.2.1投标前期的准备工作
4.2.2投标的准备工作
4.3建设工程投标决策与投标策略
4.3.1工程投标决策
4.3.2投标报价的编制
4.3.3建设工程投标策略与技巧
4.4建设工程投标文件的编制
4.4.1建设工程投标文件的组成
4.4.2投标文件的编制步骤
4.4.3编制投标文件的注意事项
4.4.4建设工程投标文件的签署、加封、递送
本章小结
思考与讨论
第5章开标、评标与决标
5.1开标
5.1.1开标概述
5.1.2开标的程序
5.2评标
5.2.1评标的重要原则
5.2.2评标组织的设立
5.2.3评标方法
5.2.4评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5.2.5评标工作程序与内容
5.3决标
5.3.1商谈
5.3.2定标
5.3.3签订合同
5.3.4废标
本章小结
思考与讨论
第6章国际工程招标与投标
6.1国际工程承包市场概述
6.1.1 国际工程承包的性质和特点
6.1.2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发展
6.2国际工程招标与投标程序
6.3国际工程招标
6.3.1国际工程招标方式
6.3.2招标公告与资格预审
6.3.3编写招标文件
6.4国际工程投标
6.4.1投标前的准备工作
6.4.2投标报价
6.4.3标书的编制与投送
本章小结
思考与讨论
第7章建设工程其他招投标
7.1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招标与投标
……
第8章 建设工程合同
第9章 建设工程索赔管理
参考文献
建筑产品的生产资料指建造建筑物和构筑物所需的原材料、构配件、建筑设备及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和工具等。
无论在建筑市场上还是在整个大市场体系中,除了少数特殊品种,一般生产资料的需求者和供应者都大量存在,新的供应者进入市场也几乎没有什么限制,因此竞争的范围相当广阔,接近于完全竞争市场,价格变化对供求关系反应相当敏感。
3.劳务市场
建筑业属于劳务密集型产业,2011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53亿人,其中建筑业从业人员占17.7%,可见劳动力在建筑产品生产中的重要地位。
在市场体系中,有专为建筑业服务的劳务市场。这个市场上的需求者是各种建筑产品的生产者,即建筑业企业。供给者有不同情况:发达国家通常由行业工会和承包商联合会之类的行业组织,通过集体谈判达到协议,向建筑业企业提供劳动力;也有少数不参加工会的建筑工人直接受雇于小型企业。在某些发展中国家,行业工会尚不健全,建筑工人处于无组织状态,建筑业所需劳动力往往由承包商临时就地招募;或者由市场上经营劳务输出的机构有组织地提供。前一种情况不易管理,也不容易保证工程质量,只能适用于小规模的工程项目;大型工程项目多采取后一种方式满足对劳动力的需求。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建筑业的劳动力供应主要实行以固定工为主、合同工为辅的制度,工人一经被录用即获得永久性铁饭碗,基本上没有流动性,日积月累,使许多大型建筑业企业的劳动大军很难适应建筑业生产流动性强的特点。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实行固定工和合同工、临时工相结合的多种用工制度。农村建筑队伍成为建筑劳动力市场的主要供给者。一些无组织自发地涌向城市的农民,则零散受雇于临时用工的建筑企业,由农村剩余劳动力组成的建筑包工队成为城市建筑业的劳动力主要供应者。
为了规范建筑劳动力市场主体行为,推动建筑劳动力的有序流动和优化配置,提高建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近年来,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强化了对建筑劳动力的基地化管理。建筑劳动力基地是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建筑市场供求状况确定的能满足工程建设需要并达到一定资质条件的建筑劳动力培训和供应地区,是提供多工种合格建筑劳动力的主渠道。实行基地化管理是指建筑劳动力输出地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输入地的需要,负责统一组织,统一选派,由有资质的建筑企业归口成建制供应,并对派出队伍实施跟踪管理与监督。但是,到2000年前后,出现了一些新情况:第一,基地县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来培养人,一些外地企业以单个形式将建筑劳动力挖走,成为合同制工人或零星劳务工,基地县没有得到付出后应得的回报;第二,建筑企业推行项目制后,项目负责人自行招人,既不通过当地建管部门,也不管是否为基地县培训劳动力。有的基地县已经名存实亡。
2001年建设部颁布《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及相关文件,设置了施工总承包、专业分包、劳务分包企业三个层次,提出了劳务分包企业的概念。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