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6060525
编辑推荐
本书是作者在学术研究之余,将历年所撰写的碑铭、诗词和部分对联集结而成的一本作品集。本书不同于一般的诗词骈文作品集,在内容方面,作品多数与中大和广州以至广东有关系,尤其是作者的经历和身份以及其学术和文化的影响力,使得本书所收作品与众不同。为文学研究者和爱好者提供了一个研究学习的范本,也有助于读者从另一个方面了解中大的历史文化了解广州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本书分为平装和精装,内文均用80克的纯质纸印刷,封面采用洒金蓝色底,衬以作者自己的书法题签,简洁、典雅。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在学术研究之余,将历年所撰写的碑铭、诗词和部分对联集结而成的一本作品集。碑铭部分有五十多篇,以上世纪80年代初的《梁銶琚堂记》为开端,多用浅近的文言文写成,相当一部分是与中山大学的建筑有关。在中大新建的楼堂壁上或在楼外立石镂刻一篇赞美新建筑、感谢捐助者的“碑记”,撰者基本为本书作者手笔。本书全数收录。除中大校内的碑记外,作者还应邀承担了省里市里的一些碑传的撰写。由于传写的对象与作者的心境有别,因而风格各异。如《禺北民众抗日纪念亭记》,因为作者有沦于日寇统治之下生活的痛苦经历,表而出之,有名家便评曰有西汉文章的苍劲。又如《澳门普济禅院诗碑序》等,因为要致敬前贤,写来便不复措意浅近,而呈气象高华,气势雄健。碑铭之外,诗词创作更是作者的本色当行,歌行体尤有气势。另外,为了更适应当代的阅读习惯,同时更便捷地反映现实,作者后来将擅长的歌行化为组诗组词。像长江水灾,汶川地震,澳门回归,甚至春运等,都各有长篇组诗予以生动而深刻的表现。而一些抒情小诗,也写得轻倩而饶有风致,读来令人心有感触。如《随季思师游武汉东湖》写师徒之相得:“潋滟湖光暑尽消,芰荷香影引轻桡;忽闻花外啼声脆,老凤将雏过小桥。”楹联部分,多具有实用的功能,但在作者笔下不仅对仗工致,内容更是别具匠心。有寿联有挽联有祝福联等,如“贺黄焕秋先生八十寿辰联”、“挽程文超教授英年早逝联”、“贺杨箕村回迁联”都用词允当、气势宏伟。作者甄选了七十多联自认为有代表性的对联补入此书。以求可供喜欢传统文学的读者和研究者参考。诗词部分,曾散见于《光明日报》、《羊城晚报》、《当代诗词》、《诗词报》等刊物,本书基本作了较完整的收集整理和校订。本书这次系统的集结,不啻为文学研究者和爱好者提供了一个研究学习的样本。也有助于读者从另一个方面了解中大的历史文化了解广州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