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6859103
内容简介
《军旅画魂》一书中,作者陆幸生以冷峻的笔调,理性的思索,穿越时空的笔法,生动描绘了5年的军旅生涯。在恬淡质朴的描述中思考人生,感悟生活,穿梭在往事真情和文学虚构的字里行间,回顾着那些营帐对诗、拥被夜读、山里采风、挥毫泼墨、年画风波的经历等等。光怪陆离缤纷多姿的生活,凝聚成一段令人追忆的往事和人生的变奏,沉淀着青春的自我解剖。
目 录
序篇 青山连绵寄深情
第一章 战火谱青春
一、穿越时光的隧道
二、过去岁月过去事
三、革命年代革命人
四、骆明霞及其子女
五、投身革命的大家闺秀
六、战争年代的爱情
七、山水相隔路迢迢
八、和平年代再相聚
第二章 命运多浮沉
一、山雨欲来风满楼
二、宦海浮沉多蹉跎
三、中南海里风声急
四、风寒雪冷侵南京
五、蓦然回首青纱帐
第三章 悲壮的决绝
一、无耻的卖身求荣
二、延安窑洞初邂逅
三、富家小姐老党员
四、共产党员洋巡捕
五、延安时期的爱情
六、殊途同归的抗争
第四章 军魂刘也凡
一、刘也凡冒死上书
二、全面清查匿名信
三、受株连全家受难
四、沉冤昭雪余韵长
第五章 团里的哥们儿
一、盛教授应邀出山
二、诗人与红娘之间
三、电影组一号首长
四、购书读书的故事
五、不是名士亦风流
六、拉练途中诗意浓
第六章 命运交响曲
一、张含瑛含泪复员
二、水到渠成的情感
三、《工程兵之歌》彩排
四、向着大别山进军
五、粉墨登场的金山
六、正排级电影队长
第七章 山里的情调
一、八仙过海显神通
二、另类的工棚夜谈
三、柳成林初恋夭折
四、刘也凡和黄卫军
五、萤火星光耀草丛
第八章 军区学习班
一、军区美术界素描
二、美术学习班剪影
三、肉汤和出操问题
四、我和宏光当月老
五、风起于青萍之末
第九章 举杯话当年
一、战火硝烟的回忆
二、指挥若定架浮桥
三、“拿破仑”被困后方
四、战地浪漫悲壮歌
五、多彩人生的悲欢
六、炸入茅坑的喜剧
第十章 归来话沧桑
一、冤案平反和偷书
二、《万山红遍》惹风波
三、针刺麻醉试验品
四、雾里看花却朦胧
五、时过境迁缘已了
尾声 戎装脱却情未尽
在线试读
王刚伯伯总是熟练地鱼跃入水,但见他在碧波澄澈的池水中,不停地变化着仰泳、侧泳、自由泳的姿势,身手矫健地劈波斩浪,像个久经风浪的老运动员。常和他一块儿嬉戏的,是他的二女儿王林红和三女儿王沪红。
我的同学赵明明告诉我,王刚伯伯是1927年的老党员,参加过红14军的暴动,坐过国民党的大牢,在延安时期就是从事保卫工作的,抓过不少国民党的特务。说这些话时,赵明明脸上充满着神秘而又敬仰的神情。
当王刚伯伯水淋淋地从泳池中出来时,工作人员会殷勤地递上大浴袍和大芭蕉扇,他悠闲地坐在藤椅上,扇着扇子,端着茶水,眯缝着…
我的同学赵明明告诉我,王刚伯伯是1927年的老党员,参加过红14军的暴动,坐过国民党的大牢,在延安时期就是从事保卫工作的,抓过不少国民党的特务。说这些话时,赵明明脸上充满着神秘而又敬仰的神情。
当王刚伯伯水淋淋地从泳池中出来时,工作人员会殷勤地递上大浴袍和大芭蕉扇,他悠闲地坐在藤椅上,扇着扇子,端着茶水,眯缝着…
王刚伯伯总是熟练地鱼跃入水,但见他在碧波澄澈的池水中,不停地变化着仰泳、侧泳、自由泳的姿势,身手矫健地劈波斩浪,像个久经风浪的老运动员。常和他一块儿嬉戏的,是他的二女儿王林红和三女儿王沪红。
我的同学赵明明告诉我,王刚伯伯是1927年的老党员,参加过红14军的暴动,坐过国民党的大牢,在延安时期就是从事保卫工作的,抓过不少国民党的特务。说这些话时,赵明明脸上充满着神秘而又敬仰的神情。
当王刚伯伯水淋淋地从泳池中出来时,工作人员会殷勤地递上大浴袍和大芭蕉扇,他悠闲地坐在藤椅上,扇着扇子,端着茶水,眯缝着笑眼,看着满池游泳的人群发出会心的微笑。体委的孩子们就围拢过来,嚷嚷着要听他讲讲在延安抓特务的故事。赵明明的小妹妹赵晶晶还会用小手比画着,要他讲一个很长很长的抓特务的故事。笑容可掬的王刚伯伯,就摆开说书的架势开始绘声绘色地讲故事,那样子和蔼可亲,那笑声十分的爽朗,虽然已经是六十多岁的人了,脸上却洋溢着儿童般的笑容。
赵明明爸爸赵湛题是体委的副主任,比老主任王刚要年轻许多。他和骆明霞阿姨常常带着他们的4个子女去游泳池游泳。骆阿姨显得年轻漂亮,烫着时髦的卷发,穿着一身轻飘飘的被称作布拉吉的长裙,小夫妻俩手牵着手,看上去非常恩爱。当然,这些举止和穿着打扮,在后来的运动中被指责为浑身上下浸透着资产阶级的情调。
赵湛题穿着府绸衬衫,手提着画着山水画的折扇,手指轻轻捻着扇骨熟练地打开收拢着,像极了电影《桃花扇》中的才子侯方域。他头戴一顶草编的凉帽,如果再戴上墨镜就像是电影中的特务。柞蚕丝的米黄色绸裤,宽松飘逸,裤脚下露出贼亮的褐色空花凉皮鞋。他们的着装和王刚夫妇形成鲜明的对比,那对老夫妇是老延安,一袭白衬衫海蓝裤,打扮得传统严肃一些,更显得艰苦朴素。
老王主任住在民国公馆区天目路一栋花园式英格兰别墅内,据说这栋别墅是民国时期国民党军统特务头子郑介民的公馆,现在住着的王刚,当年在延安也是中共的高级情报人员,和陕甘宁边区保安处处长周兴、侦查科科长布鲁等人齐名,他是延安边保的治安科长。王刚和李培竹当年都是在我党情报战线做出过卓越贡献的老同志。他们和国民党特务有过惊心动魄的交锋。
赵湛题副主任是共青团出身的年轻老干部。他一直政治气候看好,官位像是乘坐着火箭那般“嗖嗖”
地直往上升蹿。这种看好的政治行情,如果不是突如其来的那场运动还有看涨的可能性。因为当年本省的体育运动搞得如火如荼,各项成绩均在全国领先,和这两位配合默契、叱诧风云的老少爷们儿的同心协力有很大的关系。
赵湛题死后一年,江苏省体委领导班子的第三位死难者是住在赵湛题楼上的副主任许靖黎,这是一位在解放战争中起义的原国军少将。
在他死之前,随着红小鬼出身的赵湛题和老红军身份的王刚先后辞世。对赵湛题作为多年楼上楼下的邻居他再熟悉不过,造反派抄家时,早就两家一并被抄过不止一次,这不能不使他整日生活在无边的恐惧之中,他自知在劫难逃。终于有一天借洗澡之机,以
“哗哗”的流水声作掩护,闩牢浴室隔间之门,用铁丝缠在莲蓬头上,捆住自己脖子,窒息而死。他的死无声无息,不像王刚和赵湛题的死,在古城引起的轰动那般震撼人心,尤其是对那些被隔离审查的领导干部来说,不啻是晴天霹雳。
据造反派说,许靖黎是畏罪自杀,罪有应得。
与五台山遥遥相对的是清凉山,清凉山下就是古石头城,围绕石头城城墙缓缓流淌的是外秦淮河水,在红色晚霞的笼罩下,依然发绿发臭,河面漂浮着死猫死狗之类。后来,秦淮河被治理得风光旖旎,“遗臭万年”的都被隆重地平反,并为他们举行了符合身份有一定规格的骨灰安放仪式,他们的名字开始重新在人间流芳百世了。
体委老主任王刚同志,是大革命时期的老党员,延安时期就长期工作在中央领导人身边,解放后任上海市首任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因为久处高层,信息灵通,当中层和底层感受着到处莺歌燕舞的大好形势时,他已经感觉到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态势,颇有着楚国人宋玉在《风赋》中所描写的那样“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萍之末”,尤其是大王之风还没有发展到“侵淫溪谷,盛怒于土囊之谷”的时候,一般老百姓和中层的干部,是难以或者简直是不敢妄自揣度,擅自发表自己见解的。
老王主任感同身受过高处不胜寒带来的世态炎凉,看惯了高层政治的吊诡之处,对党内斗争的残酷无情心知肚明,再加上秉性耿直,不知明哲保身,结果只能落得悲剧性下场。老王主任先是在上海市检察长位置上,与某些领导就“三反”“五反”“打老虎”
运动中,抓人捕人杀人太多,产生了巨大的分歧。他是明确反对“像是猫儿爪子”那样,无证据地乱抓、乱捕、滥杀。他清楚地知道,检察机关的设立,就是对于公安机关侦查抓捕权力的制约,现代司法制度对于侦察、起诉、审判权力的分别设立,带有对于权力的监控和制约,避免冤假错案的发生。王刚常说:“
一个冤假错案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错误,但对被冤屈者来说,就是一辈子翻不了身,一家子受牵连。” P9-10
我的同学赵明明告诉我,王刚伯伯是1927年的老党员,参加过红14军的暴动,坐过国民党的大牢,在延安时期就是从事保卫工作的,抓过不少国民党的特务。说这些话时,赵明明脸上充满着神秘而又敬仰的神情。
当王刚伯伯水淋淋地从泳池中出来时,工作人员会殷勤地递上大浴袍和大芭蕉扇,他悠闲地坐在藤椅上,扇着扇子,端着茶水,眯缝着笑眼,看着满池游泳的人群发出会心的微笑。体委的孩子们就围拢过来,嚷嚷着要听他讲讲在延安抓特务的故事。赵明明的小妹妹赵晶晶还会用小手比画着,要他讲一个很长很长的抓特务的故事。笑容可掬的王刚伯伯,就摆开说书的架势开始绘声绘色地讲故事,那样子和蔼可亲,那笑声十分的爽朗,虽然已经是六十多岁的人了,脸上却洋溢着儿童般的笑容。
赵明明爸爸赵湛题是体委的副主任,比老主任王刚要年轻许多。他和骆明霞阿姨常常带着他们的4个子女去游泳池游泳。骆阿姨显得年轻漂亮,烫着时髦的卷发,穿着一身轻飘飘的被称作布拉吉的长裙,小夫妻俩手牵着手,看上去非常恩爱。当然,这些举止和穿着打扮,在后来的运动中被指责为浑身上下浸透着资产阶级的情调。
赵湛题穿着府绸衬衫,手提着画着山水画的折扇,手指轻轻捻着扇骨熟练地打开收拢着,像极了电影《桃花扇》中的才子侯方域。他头戴一顶草编的凉帽,如果再戴上墨镜就像是电影中的特务。柞蚕丝的米黄色绸裤,宽松飘逸,裤脚下露出贼亮的褐色空花凉皮鞋。他们的着装和王刚夫妇形成鲜明的对比,那对老夫妇是老延安,一袭白衬衫海蓝裤,打扮得传统严肃一些,更显得艰苦朴素。
老王主任住在民国公馆区天目路一栋花园式英格兰别墅内,据说这栋别墅是民国时期国民党军统特务头子郑介民的公馆,现在住着的王刚,当年在延安也是中共的高级情报人员,和陕甘宁边区保安处处长周兴、侦查科科长布鲁等人齐名,他是延安边保的治安科长。王刚和李培竹当年都是在我党情报战线做出过卓越贡献的老同志。他们和国民党特务有过惊心动魄的交锋。
赵湛题副主任是共青团出身的年轻老干部。他一直政治气候看好,官位像是乘坐着火箭那般“嗖嗖”
地直往上升蹿。这种看好的政治行情,如果不是突如其来的那场运动还有看涨的可能性。因为当年本省的体育运动搞得如火如荼,各项成绩均在全国领先,和这两位配合默契、叱诧风云的老少爷们儿的同心协力有很大的关系。
赵湛题死后一年,江苏省体委领导班子的第三位死难者是住在赵湛题楼上的副主任许靖黎,这是一位在解放战争中起义的原国军少将。
在他死之前,随着红小鬼出身的赵湛题和老红军身份的王刚先后辞世。对赵湛题作为多年楼上楼下的邻居他再熟悉不过,造反派抄家时,早就两家一并被抄过不止一次,这不能不使他整日生活在无边的恐惧之中,他自知在劫难逃。终于有一天借洗澡之机,以
“哗哗”的流水声作掩护,闩牢浴室隔间之门,用铁丝缠在莲蓬头上,捆住自己脖子,窒息而死。他的死无声无息,不像王刚和赵湛题的死,在古城引起的轰动那般震撼人心,尤其是对那些被隔离审查的领导干部来说,不啻是晴天霹雳。
据造反派说,许靖黎是畏罪自杀,罪有应得。
与五台山遥遥相对的是清凉山,清凉山下就是古石头城,围绕石头城城墙缓缓流淌的是外秦淮河水,在红色晚霞的笼罩下,依然发绿发臭,河面漂浮着死猫死狗之类。后来,秦淮河被治理得风光旖旎,“遗臭万年”的都被隆重地平反,并为他们举行了符合身份有一定规格的骨灰安放仪式,他们的名字开始重新在人间流芳百世了。
体委老主任王刚同志,是大革命时期的老党员,延安时期就长期工作在中央领导人身边,解放后任上海市首任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因为久处高层,信息灵通,当中层和底层感受着到处莺歌燕舞的大好形势时,他已经感觉到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态势,颇有着楚国人宋玉在《风赋》中所描写的那样“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萍之末”,尤其是大王之风还没有发展到“侵淫溪谷,盛怒于土囊之谷”的时候,一般老百姓和中层的干部,是难以或者简直是不敢妄自揣度,擅自发表自己见解的。
老王主任感同身受过高处不胜寒带来的世态炎凉,看惯了高层政治的吊诡之处,对党内斗争的残酷无情心知肚明,再加上秉性耿直,不知明哲保身,结果只能落得悲剧性下场。老王主任先是在上海市检察长位置上,与某些领导就“三反”“五反”“打老虎”
运动中,抓人捕人杀人太多,产生了巨大的分歧。他是明确反对“像是猫儿爪子”那样,无证据地乱抓、乱捕、滥杀。他清楚地知道,检察机关的设立,就是对于公安机关侦查抓捕权力的制约,现代司法制度对于侦察、起诉、审判权力的分别设立,带有对于权力的监控和制约,避免冤假错案的发生。王刚常说:“
一个冤假错案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错误,但对被冤屈者来说,就是一辈子翻不了身,一家子受牵连。” P9-10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