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6208364
一、德意志民族的形成和德国文学的萌芽
二、中古高地德语文学及其对早期德国儿童文学的孕育
三、16世纪德国民间故事书
四、从《痴儿西木传》到《莱辛寓言》
五、《闵希豪生奇遇记》
六、幽默、滑稽,闹剧与儿童文学
第二章 浪漫主义时期的儿童支学
一、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及其对儿童文学的影响
二、蒂克 阿尔尼姆 布伦塔诺 施瓦布
三、格林兄弟
四、霍夫曼 沙米索
五、豪夫 贝希施泰因
六、浪漫精神与儿童文学
第三章 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的德国儿童文学
一、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的德国社会和文学概况
二、准少年儿童文学 黑塞
三、现实主义儿童文学 凯斯特纳
四、其他德语国家的儿童文学
五、德国文学中的成长小说
第四章 战后德国儿童文学
一、战后德国社会、文学发展概况
二、联邦德国儿童文学:童话
三、联邦德国儿童文学:小说
四、民主德国、奥地利的儿童文学
五、关于中西儿童文学主题的几点比较
第五章 述评:德国美学关于与儿童文学关系密切的几个问题的论述
一、艺术与游戏
二、美、美育与人的生成
三、童年经验与文学
四、发生认识论与审美发生学
五、文学与读者
儿童文学研究为特点,对世界儿童文学进行整体梳理,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壮阔的、全面的儿童文学繁荣图景。丛书将站在当代学者的立场,以专业理论家的眼光,梳理世界各国儿童文学从史前到21世纪丰富多元的漫长历程,客观地再现儿童文学各个时期发展全貌,同时也提供清醒、扎实的论证和剖析。著作者们立足于各国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的交叉点上,深谙其儿童文学演进过程中的时代烙印和世纪性特征,以及各国儿童文学在世界儿童文学大坐标中的位置,着力凸现出民族性格、文化传统及社会思潮等多种力量作用下儿童文学自身的发展脉络,纵向探寻各国儿童文学发展源流,同时又横向呼应着儿童文学步伐,显示出史、论、评结合的贯通感。丛书除了描述各国儿童文学发展简史,也介绍各国重要的代表作家和作品,重要的理论经典,如《书·儿童·成人》,重要的儿童文学奖项及获奖作品也在介绍之列。丛书的独特的视角,将加强世界文学的研究力量,并改变儿童文学“小儿科”的印象。所涉及10部理论著作,以童心、友谊、游戏、对人类自然物的关注等为比较的基点,深挖儿童文学背后更深层的秘密,拓展儿童文学理论研究的学术空间,促进儿童文学研究的深化,重新架构儿童文学理论风景,提升儿童文学理论研究的地位。
丛书由王泉根(中国部分)、朱自强(日本部分)、方卫平(法国部分)、舒伟(英国部分)、孙建江(意大利部分)、韦苇(俄罗斯部分)、吴其南(德国部分)、汤锐(北欧部分)、金燕玉(美国部分)、何卫青(澳大利亚部分)等专家学者执笔,兼具中国本土特色和国际视野,不仅是对中国现有理论研究模式的突破,更将为以后中国儿童文学理论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丛书为读者勾勒出世界儿童文学的发展轮廓,对各国儿童文学进行审视和提炼,追溯其过去,反映其现在,预测其未来,述评生动,介绍精彩,其新颖的资料和新鲜的视角增加了其实用性与可读性。丛书将成为研究儿童文学人士的工具用书,成为研究儿童文学发展思潮、美学追求、作家作品、读者心理的重要依据。丛书吸纳和整理人类精神文明的优秀成果,融入国际儿童文学研究潮流,让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与创作跟全球化议题接轨,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的发展,体现儿童文学理论研究的深度、广度和厚度;同时,丛书将儿童文学置于现代文化背景中考察,这样的研究方式将提高国内儿童文学理论研究的地位,提升儿童文学研究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丰富的人类学价值,在当下可以充当拯救人类危机的精神慰藉。
编 者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