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0112901
★通俗而生动地讲述从孙中山创办兴中会至1912年民国成立期间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 孙中山的家世与早年。
★自兴中会开始,以“创建民国”为目的的重要革命组织。
★分则为独立的历史故事,合则为一朝断代信史。
★文字挥洒优美,史事翔实可信,是一本值得阅读并收藏的民国历史的经典读本。
★ 通俗而生动地讲述从孙中山创办兴中会至1912年民国成立期间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 孙中山的家世与早年。
★ 自兴中会开始,以“创建民国”为目的的重要革命组织。
★ 分则为独立的历史故事,合则为一朝断代信史。
★ 文字挥洒优美,史事翔实可信,是一本值得阅读并收藏的民国历史的经典读本。
《细说民国》(精装珍藏版)全书六十七章,笔者用“讲史”的形式,对从孙中山创办兴中会至1912年民国成立期间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梳理。《细说民国》(精装珍藏版)通俗而生动地讲述了孙中山领导的七次起义、“苏报案”、保路风潮、武昌起义、汉口之战、汉阳之战及武昌之守等历史事件,以及孙中山、史坚如、黄兴、徐锡麟、陈天华、秋瑾、熊成基等历史人物,分则为独立的历史故事,合则为一朝断代信史,文字挥洒优美,史事翔实可信,是一本值得阅读并收藏的民国历史的经典读本。
自序 001
再版自序 002
一 老百姓怕官001
二 官怕洋人003
三 洋人怕老百姓005
四 民国的国父007
五 兴中会008
六 孙中山的家世与早年012
七 乙未广州之役016
八 横滨分会018
九 伦敦蒙难020
一○ 宫崎寅藏(一)022
一一 康梁(一)024
一二 宫崎寅藏(二)029
一三 庚子惠州之役031
一四 史坚如037
一五 再接再厉041
一六 大明顺天国044
一七 革命潮047
一八 《革命军》054
一九 《苏报》案057
二○ 思想战(一)067
二一 康梁(二)069
二二 思想战(二)074
二三 秀才从军081
二四 同盟会以前的同盟会084
二五 冯自由090
二六 黄兴092
二七 华兴会093
二八 科学补习所096
二九 同盟会098
三○ 《民报》107
三一 吴樾111
三二 陈天华114
三三 丙午萍醴浏之役117
三四 日知会122
三五 丁未黄冈之役127
三六 丁未七女湖之役130
三七 丁未防城之役132
三八 丁未镇南关之役137
三九 徐锡麟140
四○ 秋瑾146
四一 戊申钦廉上思之役151
四二 戊申河口之役153
四三 熊成基159
四四 同盟会香港分会及其后的南方支部164
四五 庚戌广州新军之役167
四六 刺摄政王172
四七 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广州之役182
四八 四川保路风潮208
四九 武昌起义(一)224
五○ 湖北军队同盟会229
五一 群治学社230
五二 振武学社232
五三 文学社234
五四 同盟会中部总会237
五五 共进会239
五六 武昌起义(二)241
五七 光复汉阳汉口279
五八 中华民国军政府282
五九 鄂军都督府285
六○ 汉口之战288
六一 汉阳之战304
六二 武昌之守308
六三 停战311
六四 黄陂之战313
六五 外府州县之光复314
六六 各省光复315
六七 民国成立317
自 序
今日之人,人人皆可以细说民国的历史,而不会有一个人说得完全客观。我何尝能够例外?我所不同于大家的,只是略有自知“不能完全客观”之明而已。
过去,以现代的人写现代的历史而写得足以聊供后人参考,甚至视作相当可靠的史料的,却也未尝没有。希腊的修昔底德,中国的司马迁,是有名的两个例子。
进一步说,一个学过历史方法的人,倘若只管过去的历史,而不管现在的历史,也多少免不了逃避责任之讥。懂得方法,知道应该力求客观的人,不肯处理当代的史料,让那些不懂得方法,不重视客观,甚至用写史作为达到其他目的之一种手段的人,去糟蹋史料,厚诬今人——实在也辜负了自己的平生。
然而,需要勇气。必须是一个史家而兼大丈夫,才配得上担承如此的任务,虽则这任务是自己交给自己的,也必须是自己交给自己的。
我平凡,却也未尝与现代所有的人皆无恩怨。把恩怨一概忘怀,不是怎样容易的事。然而,我更不敢忘怀师教,不敢忘怀修昔底德以来的若干前辈,也时时以后世对我的褒贬,警惕我自己。
孔子说:“知我者,其唯春秋乎!罪我者,其唯春秋乎!”那么,现代人与后世之人知我罪我,也显然将以这部《细说民国》为依据。
《细说民国》部,写至民国元年元旦为止。它的初稿从1963年元旦开始,登载在《香港时报》。我很感谢许孝炎先生的鼓励。陈训畬先生不断地督促我,叫我续写民国元年迄于民国十五年的第二部,以及专叙北伐时期的第三部与专叙抗战时期的第四部,我目前正在多方搜研史料,准备于短期内实践我对陈训畬先生的诺言。
自 序
今日之人,人人皆可以细说民国的历史,而不会有一个人说得完全客观。我何尝能够例外?我所不同于大家的,只是略有自知“不能完全客观”之明而已。
过去,以现代的人写现代的历史而写得足以聊供后人参考,甚至视作相当可靠的史料的,却也未尝没有。希腊的修昔底德,中国的司马迁,是有名的两个例子。
进一步说,一个学过历史方法的人,倘若只管过去的历史,而不管现在的历史,也多少免不了逃避责任之讥。懂得方法,知道应该力求客观的人,不肯处理当代的史料,让那些不懂得方法,不重视客观,甚至用写史作为达到其他目的之一种手段的人,去糟蹋史料,厚诬今人——实在也辜负了自己的平生。
然而,需要勇气。必须是一个史家而兼大丈夫,才配得上担承如此的任务,虽则这任务是自己交给自己的,也必须是自己交给自己的。
我平凡,却也未尝与现代所有的人皆无恩怨。把恩怨一概忘怀,不是怎样容易的事。然而,我更不敢忘怀师教,不敢忘怀修昔底德以来的若干前辈,也时时以后世对我的褒贬,警惕我自己。
孔子说:“知我者,其唯春秋乎!罪我者,其唯春秋乎!”那么,现代人与后世之人知我罪我,也显然将以这部《细说民国》为依据。
《细说民国》部,写至民国元年元旦为止。它的初稿从1963年元旦开始,登载在《香港时报》。我很感谢许孝炎先生的鼓励。陈训畬先生不断地督促我,叫我续写民国元年迄于民国十五年的第二部,以及专叙北伐时期的第三部与专叙抗战时期的第四部,我目前正在多方搜研史料,准备于短期内实践我对陈训畬先生的诺言。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