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03091059
《国家记忆》主编章东磐先生鼎力推荐
1937-1945,罕见中共晋察冀抗战图片独家首次出版
人类历***残酷、*艰苦的战争之一——“中国抗战”
真实再现晋察冀抗战珍贵影像的历史瞬间
沙飞、安娜路易斯斯特朗、乔施瓦兹等,他们是这些珍贵图片的见证者
“美国进步作家和中国人民的朋友”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她对许多共产主义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马列主义*思想理论的后继者。
《山西画报》原总编辑顾棣先生鼎力推荐。
这些珍贵图片既有八路军在前线的艰苦战斗,又有军民同心在后方的建设;既有日军的暴行,又有国际友人的无私援助。
作为敌后根据地的模范,中共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展开一系列建设活动。实行“减租减息”政策,改善人民生活。推行“合理负担”和“救国公粮”,后来又实行了“统一累进税”,做到公平、合理。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诺尔曼白求恩大夫,中国抗日期间,他加入共产党,担当了军医,承担上了救死扶伤的职责,本着“一切为伤员着想”的原则,废寝忘食地工作,从不顾及个人安危。
以前只是从书本或是资料上得知这些信息,幸运的是,那些珍贵的瞬间都被红色摄影家定格,他们出生入死,或深入敌后,或跟随行军,或直上战场,留下了最真实最可歌可泣的悲壮史实。这些照片承载的厚重,岂是文字所能表达的。
前方战斗
后方建设
日军暴行
国际援助
中共抗战持久的“三驾马车”:游击战、根据地、正规军
前 言
中国抗战
关于1937—1945年抗日战争罕见图片的独家出版
在一个动荡和战争的世界,希望之光仍在一些人身上闪耀,他们戮力促进世界的和平、宽容和理解。这类人有很多,有两个人值得特别注意——一位记者和一位摄影师,二人现在皆已离世。这两个人分别是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1885—1970)及这组战争图片藏品的主人乔施瓦兹(1913—2013)。
由于科技和商务的不断进步,我们在亚洲的好邻居中国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必须接受这样一个事实:21世纪,亚洲在世界生产和经济领域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开始了解我们的东方邻居,了解他们的文化、价值观、宗教、历史、习俗、经济以及对未来的愿景。
有很多方法可以了解一个民族的要求、愿望和恐惧,姑且不论好坏,战争分析肯定是其中之一。
我们的记者和摄影师已经完成了这项工作,他们收集并归档的罕见照片,描述了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战争之一——“中国抗战”。
抗日战争(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8月15日)是二战期间中国和日本帝国之间的一场重大战争,是20世纪亚洲规模最大的战争。
虽然这两个国家自1931年来也陆续有过战争,但大规模的全面战争始于1937年,结束于1945年日本投降。这次战争源于日本帝国主义政权长达数十年来企图在政治和军事上控制中国,进而谋取中国庞大的物资储备和其他资源。同时,中国的民族主义浪潮和民族自决引燃了这次战争。1937年以前,中国和日本曾爆发了一些小的、局部的战争。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双方并没有打一场全面战争。1931年日本入侵中国东北,被称为“九一八事件”。这些事件最终导致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两国之间的全面战争正式开始。
从1937年到1941年,中国独自作战。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抗日战争融入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进而在全世界形成更大规模的冲突。
战争数年之后,在洛杉矶第一所圣教会内一个锁着的地下室里,发现了能够证明这次战争的一批极有价值的原始照片。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是这个教会的赞助人,她也是这个教会牧师的朋友。作为一名记者,她在中国度过了多年的职业生涯,为中国政府服务,斯特朗女士对中国人民和中国文化怀有深厚的感情。这些可贵的照片的发现使她被授予奖章,而隐藏这些照片的事发生在1950年代的麦卡锡时代:当时任何与共产主义有联系,或有着共产主义身份的人,都有可能因之受到审讯、封杀并被监禁。
这些照片真实地描述了中国人在1930年代末到1940年代中期那个艰难年代所遭受的考验、苦难和作出的抗争。它们讲述了一个故事,它们的图像也独独捕捉了时代的先兆。
斯特朗女士去世后不久,这些照片被拍卖,著名的“民间摄影师”乔施瓦兹购买它们。施瓦兹先生用摄影记录了1930年代以来贫苦的困境。施瓦兹先生是2000年《民俗摄影——我从未写过诗歌》的作者和出版商。(查询网址:http://www.joeschwartzphoto.com/)
对于乔施瓦兹来说,收藏的这组珍贵的照片应该找到实现它自己的方式,他现在强烈渴望将这组照片作为收藏品出版,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带来“中国抗战”的觉醒,现在正当其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已经将文字说明和图像组合,在某种程度上呈现了时代的原貌,也带来了我们对中国邻居的文化、价值观、宗教、历史、习俗、经济和愿景的全新理解。这部收藏品有中文说明和英文翻译,准备出版,也已备好出版样品书。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1885年11月24日—1970年3月29日)是20世纪的一位美国记者,也是一位激进主义分子,她因报道支持苏维埃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共产主义运动而著名。
1903—1904年,安娜第一次进入宾夕法尼亚州的布林茅尔学院学习,后来毕业于俄亥俄州的欧柏林大学,之后她曾多次回母校演讲。1908年23岁时完成学业,在芝加哥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博士学位论文为《社会心理学的祈祷》,后发表。作为一个美国教育机关倡导的儿童福利的拥护者,她组织了一次在美国和海外的巡回展览, 1914年5月到达西雅图时,这个展览每天吸引了超过6000人参观。5月31日,观众人数达到顶峰,有40000人之多。此时,斯特朗仍然坚信社会管理机构应该对贫穷困苦等负责。怀着进步的信念,她30岁的时候回到西雅图和她的父亲一起生活,之后和安妮女王公理教会的牧师一起生活。她喜欢那里的政治思潮,因为那里支持劳工,政治进步。
1916年,斯特朗竞选西雅图学校董事,她很容易地取得了胜利。这要感谢来自妇女团体和劳工组织的支持,还有她作为儿童福利专家的名声。她是唯一的女性董事。她认为公立学校应该为下层贫困儿童提供社会服务项目,他们应该为社区中心服务。但几乎没有她能够做的事情:其他成员开会时致力于解决像铅管修理等实际问题。因此她的注意力开始转向别的地方。
1916年选举时,埃弗雷特发生了大屠杀。斯特朗被聘为《纽约晚报》的特约记者,负责报道世界产业工人组织和武装警卫间的血腥冲突。这些武装警卫受雇于埃弗雷特磨坊主,目的是保护磨坊主出城。起初她定位为一个公正的观察者,但她很快成为一个为求取工人权利而慷慨激昂的代言人。
斯特朗对左翼的支持使她离开学校董事会的同事们。她以和平主义者的姿态反对战争,1917年美国加入第一次世界战争时,她公然反对草案。一方面,家长教师协会和妇女俱乐部纳入她一起反对学校的军事训练;但另一方面,西雅图的“一分钟人”——他们中的许多人是美西战争的退伍军人,侮辱她不爱国。工会的和平立场导致出现了大规模逮捕行动,在西雅图政府机关,一个名为路易斯欧力沃瑞的打字员,因为邮寄油印通告被征召入伍,这个事件促使他们变成坚定的抗议者。1918年,斯特朗作为“激进的打字员”在法庭上支持欧力沃瑞,后被认定试图煽动叛乱,被判有罪监禁。
斯特朗的学校董事会成员迅速重选,并以微弱的优势获胜。她出现在下次会议上,要求董事会必须指定一个女人为她的继任者。她的前同僚同意了她的请求,但他们明确表示,他们想要一个政治主流即爱国的代表,最终是一个母亲带着孩。
出版缘起
今年初,从《国家记忆》主编章东磐先生处得知,美国有人收藏了一批珍贵的晋察冀根据地抗战图片,虽然只是耳闻,但凭着出版人的职业敏感,当即委托章先生去联络图片的主人。
章先生是有神通的人,前些年做滇缅战场的研究,寻找国民党老兵,上天入地,蛛丝马迹,从不放弃。一次次,将那些尘封的记忆打开,打捞历史深处的东西。以此调查为基础写就的《父亲的战场》使无数读者感动泪流,也使人们将更多的目光投入到曾经被孤立甚至遭嫌弃的国民党老兵,民间学者钱文俊称赞此书“是一部饱含人性的历史”。
有了这样的经验垫底,我们知道,章先生肯定不负所托。
果然,很快就传来了喜讯。章先生联系上了图片收藏者、远在美国的民间摄影家乔施瓦兹的后人。
施瓦兹收藏的这些图片共147幅,主要来自于沙飞主编的《晋察冀画报》,摄于1939年至1944年,是抗战胜利后美国进步女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从延安带回美国的,全称为《晋察冀边区影集》。
斯特朗仔细地将这些照片按内容作了编排,分为《军事斗争(一)》《军事斗争(二)》《民主政治建设》和《冀中平原的游击战》四部分,放进四个天鹅绒封套的本子。她认真地将照片原有的中文说明一一翻译成英文,部分字句的翻译还反复作了修改。
二战后的世界政治波诡云谲,40年代末50年代初,美国掀起了以“麦卡锡主义”为代表的反共、排外运动,涉及美国政治、教育和文化等领域的各个层面,斯特朗带回美国的这批照片只得束之高阁。
1958年,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离开美国,到中国定居。临行前,教会赞助人和教会牧师朋友的身份使她把所有的个人物品寄存在洛杉矶一所圣教会内一个锁着的地下室里。教会将这些东西都锁在教堂的一个储物间里,使这批照片在“麦卡锡主义”盛行的年代里被完整保存下来。
时间久了,可能是连斯特朗自己也忘了曾在教堂寄存过这些照片,直到1970年去世,斯特朗也没再提起过它们。
几年后,教会将这批物品拿出来拍卖,一位美国摄影师将照片买了下来。此人便是乔施瓦兹。
得到照片的施瓦兹将之重新翻拍修补,在21世纪初,做了大型展览,这些曾经蒙尘的照片遂重见天日。
施瓦兹收藏的这些照片本来是没有标明拍摄者的,恰好我们社的顾棣老师前几年出版过一部《中国红色摄影史录》,我们便请顾老师帮忙。顾老是小八路出身,曾随沙飞学习摄影,服务于《晋察冀画报》,对这些图片,他熟稔于心,虽八六高龄,却记忆犹新,图片到手后,很快就标明了摄影者,并且对原来错讹的注释做出修订。
以上诸位的深德厚意,常挂于心,不得不谢。更要感谢冒着敌人炮火,浴血拍下这些照片的拍摄者,没有他们的奉献,就没有现在这些珍贵的图片。
遗憾的是,虽经多方联络,尚有部分照片的拍摄者依然无法落实,如果因此而使这些珍贵的图片无法与读者见面,作为出版人,作为炎黄子孙实在于心不忍。因此,我们斗胆推出,希望未注明摄影者作品的知情者寓目后,尽快联系我们,以方便我们寄送样书,并在重印时修订。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