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1205759丛书名: 高校社科文库
内容简介
名著得到不断重译,经典受到反复阐释,历史存留的文本也应与时俱进,成为重新翻译的对象,重译乃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本书在现有翻译学研究基础上对重译的理论与实践进行较为全面的考察和辨别:对“重译”概念作历史回顾和清理,列举不同类型的重译现象,从艺术审美和科学技巧两方面进行重译学理考辨。通过重译现象的分析对其繁荣与争议进行文化反思;通过对重译文本作互文性考察和重译度的认定,从方法论上探求重译的可行性和重译的策略与技巧。透过繁复的重译现象解析翻译的本质、了解重译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联,整合重译的艺术和科学渊源,以此建构重译理论、规约重译实践,促进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为用。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题义
1.2 概述
第二章 “重译”及其研究
2.1 “重译”定义
2.2 重译历史回顾
2.3 重译研究综述
2.3.1 重译版本研究
2.3.2 重译类型研究
2.3.3 重译价值研究
2.3.4 重译本关系研究
2.3.5 重译理论研究
2.3.6 重译的实证性研究
第三章 重译现象概观
3.1 重译显象外观
3.1.1 以翻译文本为参照的重译
3.1.2 以翻译主体为参照的重译
3.1.3 以翻译语言为参照的重译
3.2 重译隐因内察
3.2.1 走入时代的重译
3.2.2 走近读者的重译
3.2.3 走向完善的重译
第四章 重译的艺术论考辨
4.1 文艺理论及其翻译引借
4.1.1 文论的发展及其对翻译的影响
4.1.2 翻译理论的发展及其向文论的引借
4.1.3 现当代文论对重译的诠释
4.2 译事客体与重译
4.2.1 文本的开放性与重译
4.2.2 语言的多样性与重译
4.3 译事主体与重译
4.3.1 译者的主体性与重译
4.3.2 读者的期待视野与重译
4.3.3 重译的主体性研究
4.4 翻译的艺术超越性与重译
4.4.1 翻译的遗憾召唤重译
4.4.2 翻译的发展催生重译
第五章 重译的科学论考辨
5.1 重译的互文性
5.1.1 互文性理论
5.1.2 互文性与翻译
5.1.3 互文性与重译
5.2 互文性与重译限度
5.2.1 互文性与“重译限度”
5.2.2 重译限度的认定
5.3 重译的策略与技巧
5.3.1 重译策略的认定
5.3.2 重译技巧的认定
第六章 重译艺术论与科学论的和谐发展
6.1 比较文学谈重译创造
6.2 比较美学谈重译鉴别
6.3 翻译科学立论谈重译技法
6.4 翻译生态发展谈重译评判
第七章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1.1 题义
1.2 概述
第二章 “重译”及其研究
2.1 “重译”定义
2.2 重译历史回顾
2.3 重译研究综述
2.3.1 重译版本研究
2.3.2 重译类型研究
2.3.3 重译价值研究
2.3.4 重译本关系研究
2.3.5 重译理论研究
2.3.6 重译的实证性研究
第三章 重译现象概观
3.1 重译显象外观
3.1.1 以翻译文本为参照的重译
3.1.2 以翻译主体为参照的重译
3.1.3 以翻译语言为参照的重译
3.2 重译隐因内察
3.2.1 走入时代的重译
3.2.2 走近读者的重译
3.2.3 走向完善的重译
第四章 重译的艺术论考辨
4.1 文艺理论及其翻译引借
4.1.1 文论的发展及其对翻译的影响
4.1.2 翻译理论的发展及其向文论的引借
4.1.3 现当代文论对重译的诠释
4.2 译事客体与重译
4.2.1 文本的开放性与重译
4.2.2 语言的多样性与重译
4.3 译事主体与重译
4.3.1 译者的主体性与重译
4.3.2 读者的期待视野与重译
4.3.3 重译的主体性研究
4.4 翻译的艺术超越性与重译
4.4.1 翻译的遗憾召唤重译
4.4.2 翻译的发展催生重译
第五章 重译的科学论考辨
5.1 重译的互文性
5.1.1 互文性理论
5.1.2 互文性与翻译
5.1.3 互文性与重译
5.2 互文性与重译限度
5.2.1 互文性与“重译限度”
5.2.2 重译限度的认定
5.3 重译的策略与技巧
5.3.1 重译策略的认定
5.3.2 重译技巧的认定
第六章 重译艺术论与科学论的和谐发展
6.1 比较文学谈重译创造
6.2 比较美学谈重译鉴别
6.3 翻译科学立论谈重译技法
6.4 翻译生态发展谈重译评判
第七章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