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9802699
讲 孔子其人及其历史命运
孔子生平
孔子的主要业绩
尊孔和反孔
附录:“打倒孔家店”答客问
第二讲 《论语》其书
《论语》释名
《论语》成书的时代
今文《论语》、古文《论语》和《论语》注释
“半部《论语》治天下”
第三讲 《论语》中的孔子形象
“少也贱”与“好学”
富贵和贫贱
用世和出世
周游列国纪事
仪容举止与衣食起居
经济状况
第四讲 《论语》论学习
学而时习之
学而不厌
三人行必有我师
不耻下问
思和行
乐在其中
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学而优则仕
损和益
第五讲 《论语》论教育
有教无类,诲人不倦
德育,先学做人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六言六蔽
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启发教学,触类旁通
师生平等,教学相长
《论语》教育思想中的两大缺位
第六讲 《论语》论仁
仁者爱人
推己及人
孝悌为仁之本
何为孝道
克己复礼为仁
孔子论历史上的仁人
爱和恶、生和死的辩证法
修身达仁
第七讲 《论语》论礼
《论语》论礼
不学礼无以立
礼治
仁礼制约
正名
礼之用,和为贵
第八讲 《论语》论品德修养
智仁勇:三达德
忠恕
孝悌信义,义利之辨
温良恭俭让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三乐三愆三戒三畏
知耻和自省
正气
君子修身
第九讲 《论语》论中庸之道
允执其中
和而不同
不可则止,适可而止
无可无不可
第十讲 《论语》论政治
尊王忠君
德治
富民节用
薄税赋
不患贫而患不均
重德省刑
军备和战争
贤人政治
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
欲速则不达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第十一讲 《论语》论天命鬼神
自然的天和宇宙的主宰
言天命
敬鬼神而远之
重祭祀
第十二讲 《论语》论文艺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兴、观、群、怨
尽善尽美
不学诗,无以言
断章取义
放郑声
第十三讲 孔子弟子和他们的言论
颜回
曾参
有若
子贡
子夏
子路
子游、子张
闵子骞、冉伯牛、冉雍
冉求
公冶长、南宫适
第六讲 《论语》论仁
孔子集三代文化之大成,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社会伦理学说的思想体系。 “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
《论语》20篇,谈论“仁”的有58章,用“仁”字109次。 “仁”字从象形字演化而来, 《说文》释为“从人,从二”。 古人造这个字,半边是“人”字,半边是“二”,指复数、多数。 《礼记》郑玄注认为“仁”是“相人偶”之意,即用以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从这个角度来看,孔子的“仁”学,也可以说是一种人际关系学。
“仁”又是孔子的理想人格,人的道德情操修养的境界。 从这个角度来看,孔子的仁学又是道德论。
在天下推行“仁”,是孔子的理想。 一个人的品德修养达到“仁”的境界,在社会实践上被称为“仁人”,是世界上尚的人;“天下归仁”,人人都具有“仁”的道德情操,那便是天下为公,世界大同。
仁者爱人
什么是“仁”?
孔子谈论“仁”的地方很多,虽然没有给“仁”的丰富内涵一个完备的定义,却有一个简单而明确的概括: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第二十二章)
(学生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
这个答案确实简单明确,人人能够理解。 那么,这句“爱人”,指的是爱什么人呢?
子曰:“??泛爱众,而亲仁。”(《学而》第六章)
(孔子说:广泛地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 尧舜其犹病诸?”(《雍也》第三十章)
(子贡问道:“如果普遍地为人民谋利益而帮助大众过上好日子,怎么样? 这算不算仁呢?”孔子说:“这岂止是仁呢,这一定是达到圣了!这连尧舜大概都感到为难呢!”)
孔子说的“爱人”,就是“泛爱众”,也就是近代所说的博爱。
孙中山很赞成“博爱”这两个字,他为中外友人题词,常常写这两个字,把它作为中国古代宝贵的思想遗产。
现代反孔派曾经曲解说,孔子说的“人”只指贵族,不包括奴隶和社会下层的老百姓。
这完全是恶意的曲解。 这除了上文“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为证,还有两件事可证。 《论语》记录:有一次马厩失火,孔子上朝回来,赶忙问:“伤人乎?”不问马。 (《乡党》第十七章)在孔子时代,奴隶制社会虽然瓦解,奴隶制残余还存在,奴隶可以买卖(这种制度的残余到明清依然存在,如«红楼梦»中的贾家被抄家,家养奴隶被公开拍卖)。 那时一匹马比一个奴隶要贵,但孔子首先关心的是人。 春秋末年以人殉葬的事已经很少了,普遍出现制作木俑、陶俑来殉葬,孔子对这种做法也坚决反对。 《孟子·梁惠王上》记孔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为其像人而用之也。”以木俑、陶俑代表人去做死者的奴隶,孔子仍是不能容忍的,骂人“无后”,在古代这是很重的诅咒。
据现有文献,这大概是老夫子次恶狠地咒骂人。
孔子的“爱人”,即“泛爱众”的博爱思想,“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用现代语言来表述,就是为广大民众谋福利。
孔子的这种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原始氏族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延续。
在原始社会,人们必须协作才能从事狩猎和较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必须亲密团结、互助才能抗御猛兽和异族的侵害,这种人与人的关系产生原始的人道主义。在阶级分化之后,奴隶们被剥夺了人的权利,大批奴隶反抗和逃亡,后导致奴隶制社会崩溃,在奴隶解放的潮流中,人的价值重新受到尊重。 孔子的“泛爱众”思想正是这种思潮的反映,也是原始人道主义的延续。
当然孔子的这一思想,只能说是具有近代人道主义和人权思想的成分,因为他还没有在理论上构建成人道主义和人权主义的完备的理论体系,它与近代西方启蒙主义思想家所提出的“博爱、平等、自由”的民主革命纲领和“天赋人权”学说,还存在两千年的时间距离。 孔子不可能完成类似欧洲民主革命的理论,如同他写不出«资本论»一样。 不过,欧洲思想家对孔子个提出“博爱”和人本学说,是予以推崇的,在他们的学说中吸取了包括孔子学说在内的古代人类思想的这些优良成分。
仁就是爱人,就是博爱,就是承认人的人格,承认人是社会群体的成员,应该获得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资料,应该传宗接代而使人类延续,应该具有道德文化而异于禽兽。 郭沫若说:孔子的仁学是“人的发现”(郭沫若《十批判书》),说:“仁像现在说的‘亲爱团结’。”(《书信选集》)
推己及人
如何实行“仁”呢? 在“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这一章,后面还有孔子的一段话: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第三十章)
(仁是这样的,自己想立身,就帮助别人也立身,自己想通达,就帮助别人也通达。 以自己作比方而推己及人,这就可以说是实行仁的方法。)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句话,个“立”字含有站住、成立、创建的意思,个“达”字含有通达、顺利、完成的意思;第二个“立”字和第二个“达”字,都用作动词。 “立”和“达”可以包含许多内容,例如:自己想丰衣足食,也帮助别人丰衣足食;自己想得到快乐,也帮助别人得到快乐;自己不想得病,也帮助别人预防疾病;等等。 简单地讲,“已欲立而立人”,就是推己及人,这是从积极方面讲的。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第二章)
(学生仲弓问仁。孔子说:“出门工作像会见重要的外宾一样,治理百姓像承担重大的祭典一 样。自己不愿意得到的不要给予别人。为国家工作不要有怨气,在家族之间也不产生怨气。”仲弓说:“我虽然不聪明,请让我照你说的去做。”)
仲弓即冉雍,是孔子的学生。 他问如何实行仁,孔子的回答有三个意思:个意思是出门工作像会见外宾,治理人民像承担重大祭典,二者意思是工作要严肃认真,办事谨慎。 这句话比孔子早一百多年的晋国的臼季曾经说过:“臣闻之,出门如宾,承事如祭,仁之则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孔子袭用这话来教育学生树立严肃谨慎的工作态度。
第二个意思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另一种说法,自己不想得到诸如疾病、灾难、饥饿等不幸和困厄,也不要给予别人,这仍然是推己及人。 西方天主教的«圣经»中也有意思相同的话:“己所欲,施于人。”中外古今都承认这是的一条重要的道德原则。 第三点意思是“无怨”,在孔子时代的宗法制社会结构中,邦就是国,家是家族,国是扩大的家,在为国家工作的岗位上,不论职位的高低、升降,或是工作中发生种种不顺心的事,不要有不满的情绪,更不心存怨恨,口出怨言。 为什么呢? 我们既然“泛爱众”,要“博施于民”,立志为人民服务,可以为之献出自己的一切,又何必计较个人的得失呢? 这就是仁者的胸怀。
我们常说为人民服务,如果缺乏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不能随时随地推己及人地为人民的利益着想,遇事不能把个人得失放到一边,那就不能成为仁人——高尚的人。
孝悌为仁之本
仁,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情感、理念和实践,以亲爱自己的父母为首要。
《论语》明确提出孝悌为仁之本。
“孝”是子女对父母的正确情感和态度;“悌”有时写作“弟”,是兄弟之间的正确情感和态度,多指弟弟对兄长的敬爱,相对而言,也包括兄长对弟弟的友爱。 孔子教导学生说: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学而》第六章)
(孔子说:作弟子的人,在家孝敬父母,出门敬爱兄长,言语谨慎而诚信。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 的人。这样努力去做还有余力,就去学习文献。)
孔子把孝悌作为做人的首要一条。“孝”字在«论语»中用了19次,论孝悌16章,多于论述的其他内容。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