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4874529
目 录
一 石库门:近代上海都市民俗渊薮
1上海租界与石库门的诞生 5
2石库门建筑特色 21
3上海近代都市民俗之源 26
二 海纳百川:衣食住行习俗
1寻常百姓讲究衣 33
2弄堂人家精致肴 39
3上海居,大不易 53
4巷弄深处有人家 61
三 熙熙攘攘:独特的里弄商贸活动
1房东与掮客 71
2外铺内里,商居交融 90
3流动摊贩,叫卖声声 100
四 乐也融融:居民日常游艺
1雅俗之间的娱乐 122
2弄堂中的儿童游戏 156
五 余论:城市化背景下石库门的保护与更新
参考文献
1 寻常百姓讲究衣
栀子花,朵朵开,大场朝南到上海,上海朝南到外滩。
缫丝阿姐好打扮,刘海发,短袖衫,粉红裤子肉色袜,蝴蝶
鞋子一双蓝,左手带着金戒指,右手提着小饭篮。船上人问
大姐“啥点菜”。“无啥菜,油煎豆腐汤淘饭”。
这首民歌反映了民国时期上海人的物质生活,其中为传神的
便是对其中“缫丝阿姐”的服饰打扮描写。众所周知,上海近代以降
以“时尚”闻名于全国,这与上海近代以来的纺织中心地位有关,自
然也是由开埠以来此地的历史社会背景决定的。开埠以前,此地民风
淳朴,虽为东南商业巨镇,然传统文化习俗仍存余韵,士农工商身份
井然,条条有序。开埠后,随着大量外国资本和人士的涌入,此地渐
染西风,且产生了我国近代时期比较典型的市民阶层,生活习俗方面
也完成着由传统古老乡村习俗到现代化都市民俗的转变。在此转变过
程中,变化快、影响的当属服饰。有人嘲笑上海人“不怕家里
起火,只怕身上跌跤”,这说明近代沪人注重服饰打扮之盛。总体来
二
海纳百川:衣食住行习俗 | 33
说,当时上海的衣饰风俗有变迁快(时尚)、消费高、制作精等特
点。
首先,自开埠以来,上海人对传统服饰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不仅
利用外来的各种服装面料,而且勇敢地采用西洋的缝纫方法、服装款
式,以至产生了一次强烈的服饰革命。上海人在改变服饰的装饰上下
功夫,有很多服饰成为近代中西合璧之典范。此外,由于处于近代中
国商业资本中心的大环境之中,使得当地的服饰习俗也不免带有商业
社会“夸耀性消费”之特征。19世纪末的《申报》已经开始对此进行
披露和关注:“今观于沪上之人……无论其为官为商为士为民,但得
稍有盈余,即莫不竞以衣服炫耀为务,即下至倡优隶卒。就其外貌观
之,俨然旺族之家。”
再者,由于其地所处东南吴越地区之文脉基底,使得上海近代
服饰在大胆改革、消费夸耀之下,呈现出制作精巧的服饰风格,有时
竟不惜工本与工夫,这体现了上海人对于服饰的独特观念。这一点从
清末妇女服饰装饰可见一斑:“妇女之衣裙先时以绸绉为之已觉甚华
矣,今时则皆用密细贡缎而加以缘节,往往有所缘之物反贵于本身
者。缘必三四寸,四寸阔边,其衣服仅露中心一块,缘上更加以挖花
衬里,使成片绸缎剪碎雕镂而不知惜。”
民国时人曾经评价道:“上海人衣食住三者中,确是将衣放在
位的,再怎样睡阁楼的朋友,冬天外出总有一件大衣披着
的 ……”[1] 说明即使生活在石库门弄堂的朋友们,由于其身处的职
场社会环境浸染,不免也成为上海衣饰“夸耀性消费”的一部分重
要群体。
[1] 大风 .
显微镜下之上海 [N]. 社会日报 ,1934-11-6.
34 | 上海石库门生活习俗
对于在弄堂里生活的男士们来说,因为他们中很大一部分在公司
从事业务,即使再穷,一套西装也是的。因此在20世纪30年代的
上海,“到处可以看见穿着顶括括的西装……也许他们的漂亮时装,
笔挺西装,或是公司里租来,或是朋友处借来……” [1]这自然一方面
体现了近代上海人对于时尚的追求,另一方面也是上海市民势利人格
的外在表现。
关于弄堂女性的衣着,作家王安忆在其著作《长恨歌》里有一个
片段描写,能说明问题:
王琦瑶是典型的待字闺中的女儿,那些洋行里的练习生,
眼睛觑来觑去的,都是王琦瑶。在伏天晒霉的日子里,王琦
瑶望着母亲的垫箱,就要憧憬自己的嫁妆的。照相馆橱窗里
婚纱曳地的是出嫁的后的王琦瑶。王琦瑶总是闭月羞花的,
着阴丹士林蓝的旗袍,身影袅袅,漆黑的额发掩一双会说话
的眼睛。王琦瑶是追随潮流的,不落伍也不超前,是成群结
队的摩登。她们追随潮流是照本宣科,不发表个人见解,也
不追究所以然,全盘信托的。上海的时装潮,是靠了王琦瑶
她们才得以体现的。但她们无法给予推动,推动不是她们的
任务。她们没有创造发明的才能,也没有独立自由的个性,
但她们是勤恳老实,忠心耿耿,亦步亦趋的。她们无怨无艾
地把时代精神披挂在身上,可说是这城市的宣言一样的。
这段话提到了民国时期上海为知名的一类时尚服饰——旗袍,
[1] 孙西庚
. 瘪三何多 [N]. 上海报 ,1933-11-5.
二
海纳百川:衣食住行习俗 | 35
正是在吸收中国传统民族服装
精华与结合西洋服装特点基础
上,共同创造出来的女子时尚
产物。当时的《上海市场大
观》中写道:“盘桓起伏于女
子膝部与足部之间的那根旗袍
高度线,不但配成音乐上一条
美的旋律,并且说明了二十
余年来中国女子服装显著的变
迁,跟了旗袍高度的起伏,袖
高、边饰、领头、开叉都发生
显著的变化,而头发的式样,
身着旗袍的宋氏三姐妹
面部的化妆,也随了时代的巨
轮变幻不息。”
诚然,中国女子除了讲究衣饰以外,头发式样也是极受重视的。
“沪江女子百无忧,午后妆成始下楼。罗鞋修袜皆可买,还教仆妇代
梳头。”上海商业繁荣,四方商贾云集,人口杂处,因而除了传统产
业及行业以外,服务业也大大兴盛起来。乡间贫穷女子时有为他人做
仆妇者,分工越来越明确后,甚至出现了专门替人梳头的梳头佣,
《竹枝词》中说她们“梳头佣,手段工,替人梳头真玲珑。又快又光
又时路,梳好西家又梳东,中国妇女真懒惰,说起梳头暗叹苦,自家
的头梳不光,枉生一双好手儿”。《上海风土杂记》中称这些梳头女
子大都来自于苏州,“姑苏妇女善梳髻。有盘龙、香蕉、胡蝶、苹
果、玉桃诸名称。发光可鉴,手工绝佳,真是古人说的蜻蜓飞上玉搔
头。今则风行剪发。而保留青丝者犹有其人。恒有一部分姑苏妇人专
36 | 上海石库门生活习俗
代人梳髻为生”。其实梳头业的兴盛也正反映了上海女子对于发型的
重视,不论是上流社会的有钱阔太,还是一般阶级的弄堂人家,皆不
例外。
这种风俗存续久远,在当代弄堂生活中仍有孑遗。从小在弄堂里
生活过的叶穗女士曾撰文《石库门弄堂里的老太太们》回忆自己童年
在石库门弄堂生活时的场景,其中描写了一位住在弄堂里的宁波老太
太的梳头场景:
她总是把头发梳得精光,在脑后挽成个横 S 发髻,这好
像是当时时髦的发髻。梳头是她生活中的一大盛事。每次
梳头,都有一个梳头娘姨上她家门,手中拿着一个包袱,那
是她的工具箱。天冷,她们在二楼的窗口边,我就隔着两个
天井的距离在我家的窗口前看;天热,她们在后门口摆开阵
势,我就站在一边看。梳头的过程好像很长,也很复杂:先
是打开她的发髻,虽说在当时人的眼里,她已是老太太了,
但她的头发又黑又亮,还很长。梳头娘一边耐心地用篦子一
下一下地把头发梳通,一边陪着她说话。梳得差不多了,就
用一把牙刷蘸着一种香喷喷的刨花水涂抹头发,把头顶部分
的发型搞定。这种刨花水据说是用上好的木材刨出来的,无
色透明,有点黏稠,像胶水似的,很好闻,作用相当于今天
的摩丝,五十年代弄堂里常有人上门推销给那些家庭妇女。
然后就开始挽发髻,这显然是梳头中关键的步骤,有技
术含量的部分。老太太要求很高,我常见那梳头娘姨拆了重
新来过。等那个横放的 S 型的发髻服服帖帖地挽在脑后之后,
她用一只黑色的线编织的发网把发髻罩住,再用很多发夹把
二
海纳百川:衣食住行习俗 | 37
发网别住。后,梳头娘姨拿出镜子对老太太左照右照,还
不时小心翼翼地在她头上东抹点刨花水,西捋捋鬓发,直到
头发铮亮,一丝不苟为止。[1]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