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1882455丛书名: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文丛
内容简介
本书以美国国会历年汇率法案作为切入点,依据法案内容的变化,较为系统地分析了中美人民币汇率争端的法律问题,得出“目前人民币汇率机制符合国际法,美方并无把握在法律上取胜”的结论。
目 录
导言
章美国国会汇率法案简介
节美国国会对人民币汇率机制指控的历史
一、2002年至2007年美国国会法律指控逐步升级
二、2008年至2009年上半年美国国会法律指控有所缓和
三、2009年下半年至2011年美国国会法律指控重新变强
四、2012年至今美国国会法律指控再度降温
第二节美国国会对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法律指控
和采取的行动
一、美国国会汇率法案对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法律指
控
二、美国国会汇率法案对人民币汇率机制(拟)采取的行动
三、美国国会在人民币汇率争端中体现出的单边倾向
第三节美国国会汇率法案内容折射出的国际法问题
一、国家汇率主权及其限制问题
二、IMF与WTO在处理人民币汇率争端上的管辖归属
三、WTO处理人民币汇率争端的裁判依据
四、汇率问题作为法律制裁手段的合法性分析
第四节本章小结
第二章美国在IMF规则下指控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法律分析
节国际法框架下的国家汇率主权历史及演变
一、国际金本位制度——自由的汇率主权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强约束下的汇率主权
三、旧牙买加体系——再度自由的汇率主权
四、新牙买加体系——软约束下的汇率主权
第二节中国在现行国际法下的汇率主权及其边界
一、中国作为IMF会员国享有的权利——有约束地选择汇率制度
二、中国作为IMF会员国承担的义务——软约束下的义务
三、IMF《2007年新决定》对中国汇率主权的影响
第三节均衡汇率对中国汇率主权的影响
一、IMF进行均衡汇率测算的历史和方法简介
二、IMF目前还无法提出一个统一的均衡汇率测算方法
第四节本章小结
一、美国国会无权绕过IMF指控人民币汇率机制
二、美国国会汇率法案引发的IMF执行力问题
第三章美国在WTO规则下指控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法律分析
节WTO管辖中美人民币汇率争端的可能性
一、美国国会议员将人民币汇率争端提交WTO处理的原因
二、WTO受理汇率争端的基础——与贸易有关的争端
第二节人民币汇率机制没有违反GATT1994第15.4条义务
一、人民币汇率机制属于外汇措施
二、关于“阻碍GATT条款意图”并无统一解释
三、人民币汇率机制符合WTO宗旨
第三节人民币汇率机制没有导致出口产品的倾销
一、倾销与反倾销法律制度简介
二、“公平比较要求”不能为“人民币汇率倾销”提供依据
三、美国无法对来自另一成员方的所有产品征收反倾销税
第四节人民币汇率机制与出口补贴的界限问题
一、补贴与反补贴法律制度简介
二、美国对华采取反补贴措施的法律依据——表面合法
三、人民币汇率机制可能被认定是WTO规则禁止的财政资助
四、人民币汇率不是对中国出口企业“授予的一项利益”
五、人民币汇率不具备专向性
第五节人民币汇率机制和“非违法之诉”的界限问题
一、WTO关于“非违法之诉”的规定和DSB的相关裁决报告
二、人民币汇率机制不构成“非违法之诉”
第六节本章小结
第四章美国国会将人民币汇率问题复杂化的法律预测
节美国国会汇率法案其他制裁手段对中国的影响
一、将汇率问题作为禁止授予市场经济地位的制裁手段
二、将汇率问题作为禁止加入GPA的制裁手段
三、将汇率问题作为禁止国际投资的制裁手段
四、将汇率问题作为压制中国参与全球金融治理的制裁手段
第二节美国国会汇率法案通过的可能性预测
一、法案提出人的影响力与汇率法案的通过有一定关系
二、美国国内利益集团的不同态度将决定法案的终命运
三、奥巴马连任为法案的通过增添变数
四、“占领华尔街”及后续运动可能推动汇率法案的通过
五、美国主流媒体的态度对于汇率法案的通过可能是一个助力
第三节本章小结
第五章中美人民币汇率争端的应对之策
节中美汇率争端所处的金融环境
一、金融全球化的法律特征
二、全球金融治理的法律特征——软法特征
三、人民币汇率处于全球金融治理的法律框架之中
四、中美汇率争端的实质——全球金融治理影响力的博弈
第二节美国对人民币汇率机制的压力分析
一、美国近年来对中国施压的法律措施分析——以WTO作为重要平台
二、美国压迫日元升值对中美汇率争端的启示
第三节维护汇率主权并妥善应对美国的法律指控
一、国际法框架下缓解美国压力的路径选择
二、加强与美国国内沟通避免汇率法案出台
三、逐步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四、加强中国软实力的建设
五、通过自贸区建设推进包括人民币汇率在内的金融改革
第四节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章美国国会汇率法案简介
节美国国会对人民币汇率机制指控的历史
一、2002年至2007年美国国会法律指控逐步升级
二、2008年至2009年上半年美国国会法律指控有所缓和
三、2009年下半年至2011年美国国会法律指控重新变强
四、2012年至今美国国会法律指控再度降温
第二节美国国会对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法律指控
和采取的行动
一、美国国会汇率法案对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法律指
控
二、美国国会汇率法案对人民币汇率机制(拟)采取的行动
三、美国国会在人民币汇率争端中体现出的单边倾向
第三节美国国会汇率法案内容折射出的国际法问题
一、国家汇率主权及其限制问题
二、IMF与WTO在处理人民币汇率争端上的管辖归属
三、WTO处理人民币汇率争端的裁判依据
四、汇率问题作为法律制裁手段的合法性分析
第四节本章小结
第二章美国在IMF规则下指控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法律分析
节国际法框架下的国家汇率主权历史及演变
一、国际金本位制度——自由的汇率主权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强约束下的汇率主权
三、旧牙买加体系——再度自由的汇率主权
四、新牙买加体系——软约束下的汇率主权
第二节中国在现行国际法下的汇率主权及其边界
一、中国作为IMF会员国享有的权利——有约束地选择汇率制度
二、中国作为IMF会员国承担的义务——软约束下的义务
三、IMF《2007年新决定》对中国汇率主权的影响
第三节均衡汇率对中国汇率主权的影响
一、IMF进行均衡汇率测算的历史和方法简介
二、IMF目前还无法提出一个统一的均衡汇率测算方法
第四节本章小结
一、美国国会无权绕过IMF指控人民币汇率机制
二、美国国会汇率法案引发的IMF执行力问题
第三章美国在WTO规则下指控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法律分析
节WTO管辖中美人民币汇率争端的可能性
一、美国国会议员将人民币汇率争端提交WTO处理的原因
二、WTO受理汇率争端的基础——与贸易有关的争端
第二节人民币汇率机制没有违反GATT1994第15.4条义务
一、人民币汇率机制属于外汇措施
二、关于“阻碍GATT条款意图”并无统一解释
三、人民币汇率机制符合WTO宗旨
第三节人民币汇率机制没有导致出口产品的倾销
一、倾销与反倾销法律制度简介
二、“公平比较要求”不能为“人民币汇率倾销”提供依据
三、美国无法对来自另一成员方的所有产品征收反倾销税
第四节人民币汇率机制与出口补贴的界限问题
一、补贴与反补贴法律制度简介
二、美国对华采取反补贴措施的法律依据——表面合法
三、人民币汇率机制可能被认定是WTO规则禁止的财政资助
四、人民币汇率不是对中国出口企业“授予的一项利益”
五、人民币汇率不具备专向性
第五节人民币汇率机制和“非违法之诉”的界限问题
一、WTO关于“非违法之诉”的规定和DSB的相关裁决报告
二、人民币汇率机制不构成“非违法之诉”
第六节本章小结
第四章美国国会将人民币汇率问题复杂化的法律预测
节美国国会汇率法案其他制裁手段对中国的影响
一、将汇率问题作为禁止授予市场经济地位的制裁手段
二、将汇率问题作为禁止加入GPA的制裁手段
三、将汇率问题作为禁止国际投资的制裁手段
四、将汇率问题作为压制中国参与全球金融治理的制裁手段
第二节美国国会汇率法案通过的可能性预测
一、法案提出人的影响力与汇率法案的通过有一定关系
二、美国国内利益集团的不同态度将决定法案的终命运
三、奥巴马连任为法案的通过增添变数
四、“占领华尔街”及后续运动可能推动汇率法案的通过
五、美国主流媒体的态度对于汇率法案的通过可能是一个助力
第三节本章小结
第五章中美人民币汇率争端的应对之策
节中美汇率争端所处的金融环境
一、金融全球化的法律特征
二、全球金融治理的法律特征——软法特征
三、人民币汇率处于全球金融治理的法律框架之中
四、中美汇率争端的实质——全球金融治理影响力的博弈
第二节美国对人民币汇率机制的压力分析
一、美国近年来对中国施压的法律措施分析——以WTO作为重要平台
二、美国压迫日元升值对中美汇率争端的启示
第三节维护汇率主权并妥善应对美国的法律指控
一、国际法框架下缓解美国压力的路径选择
二、加强与美国国内沟通避免汇率法案出台
三、逐步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四、加强中国软实力的建设
五、通过自贸区建设推进包括人民币汇率在内的金融改革
第四节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在线试读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文丛》总序
溯及我中华古国之传统,于今人常用之语“经济”、“法律”,皆为先辈所融入的“经世济国”统合之术,遂成我古国之“伦理”治世的格局。及至清末修律,西学东渐,又开始导入以欧洲文明为基础之近代文明,由是我国成为以“法经融合”为表征的近现代文明之一员。
遥想公元9世纪到11世纪的地中海沿岸,商业复兴给人类的近现代文明带来了缕曙光,在这一缕曙光中亮丽的当属公元11世纪波伦亚大学之成立。波伦亚大学是以诠释罗马法而闻名于世的,当时该大学的学者们结合地中海沿岸的商业复兴,对罗马法进行了重新诠释,进而铸就了商业和法学的联姻,从而推动人类进入近代文明。法经融合的教育传统历经千年风雨而不坠,今日以财经见长的英国伦敦经济学院与日本一桥大学,其法学教育亦盛名于世。
清末修律,我国践行西制。在民国时期,法经融合体现明。大学建制伊始,各校所设法学院,其下皆置经济科,法科与商科之毕业生皆授为法学学士。因此,我校前身东南大学商科大学及国立上海商学院即在此大格局中开始了法经融合的教育传统,曾获法国巴黎大学法学博士学位的国立上海商学院院长裴复恒教授即执教于此。
共和国初年,上海财经学院虽受苏俄办学传统之影响,仍传承国立上海商学院之余脉,虽无专门法科教育,仍在财经教育中保存了法科教育之传统。东京审判时出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中国检察官的向哲浚亦蛰居于此,虽以教授英文为业,但以其传奇经历昭示后人:法经融合的教育传统一旦形成,即使世事难料,仍能别样寄居!
20世纪80年代,我校在经济系中设置经济法教研室,并开始招收法科学生,据一些经济系校友云:30年过去了,虽从事的是非法律职业,但当时所受之经济法和国际法教育对日后思维大有益处,至今仍能娓娓道来法学教师作案例分析时通晓中西文之风采。其时的经济法教学点已为全国经济法教育和研究的重镇之一。
20世纪90年代,我校开设经济法系,而后建立了法学院,开始了经济法专业的硕士招生,专门的法科教育遂初具规模。
21世纪以来,我院先后获得宪法和行政法学、国际法学、民商法学、法理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法律经济学和法律金融学博士学位授予权,专门的法科教育基本成型,并且进一步凸显“法经融合”之传统优势。
近几年来,我院迅速聚集了一批法科知名学者与青年才俊,他们居于东西方文明交汇的东海之滨,见证着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之崛起,仿若感受着公元9世纪到11世纪地中海沿岸的商业复兴;亲历着共和国一个甲子后的盛世发展,仿若感受着美国立国以后“黄金时代”的脉动。他们承继“法经融合”的传统,致力于法学教育,不懈推进法经融合的研究,形成了具有鲜明财经特色的法学作品,遂决定结集出版,以弘扬传统、面向未来,为推进人类文明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是为序。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
郑少华
2009年12月1日
溯及我中华古国之传统,于今人常用之语“经济”、“法律”,皆为先辈所融入的“经世济国”统合之术,遂成我古国之“伦理”治世的格局。及至清末修律,西学东渐,又开始导入以欧洲文明为基础之近代文明,由是我国成为以“法经融合”为表征的近现代文明之一员。
遥想公元9世纪到11世纪的地中海沿岸,商业复兴给人类的近现代文明带来了缕曙光,在这一缕曙光中亮丽的当属公元11世纪波伦亚大学之成立。波伦亚大学是以诠释罗马法而闻名于世的,当时该大学的学者们结合地中海沿岸的商业复兴,对罗马法进行了重新诠释,进而铸就了商业和法学的联姻,从而推动人类进入近代文明。法经融合的教育传统历经千年风雨而不坠,今日以财经见长的英国伦敦经济学院与日本一桥大学,其法学教育亦盛名于世。
清末修律,我国践行西制。在民国时期,法经融合体现明。大学建制伊始,各校所设法学院,其下皆置经济科,法科与商科之毕业生皆授为法学学士。因此,我校前身东南大学商科大学及国立上海商学院即在此大格局中开始了法经融合的教育传统,曾获法国巴黎大学法学博士学位的国立上海商学院院长裴复恒教授即执教于此。
共和国初年,上海财经学院虽受苏俄办学传统之影响,仍传承国立上海商学院之余脉,虽无专门法科教育,仍在财经教育中保存了法科教育之传统。东京审判时出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中国检察官的向哲浚亦蛰居于此,虽以教授英文为业,但以其传奇经历昭示后人:法经融合的教育传统一旦形成,即使世事难料,仍能别样寄居!
20世纪80年代,我校在经济系中设置经济法教研室,并开始招收法科学生,据一些经济系校友云:30年过去了,虽从事的是非法律职业,但当时所受之经济法和国际法教育对日后思维大有益处,至今仍能娓娓道来法学教师作案例分析时通晓中西文之风采。其时的经济法教学点已为全国经济法教育和研究的重镇之一。
20世纪90年代,我校开设经济法系,而后建立了法学院,开始了经济法专业的硕士招生,专门的法科教育遂初具规模。
21世纪以来,我院先后获得宪法和行政法学、国际法学、民商法学、法理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法律经济学和法律金融学博士学位授予权,专门的法科教育基本成型,并且进一步凸显“法经融合”之传统优势。
近几年来,我院迅速聚集了一批法科知名学者与青年才俊,他们居于东西方文明交汇的东海之滨,见证着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之崛起,仿若感受着公元9世纪到11世纪地中海沿岸的商业复兴;亲历着共和国一个甲子后的盛世发展,仿若感受着美国立国以后“黄金时代”的脉动。他们承继“法经融合”的传统,致力于法学教育,不懈推进法经融合的研究,形成了具有鲜明财经特色的法学作品,遂决定结集出版,以弘扬传统、面向未来,为推进人类文明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是为序。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
郑少华
2009年12月1日
书摘插画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