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0100908
编辑推荐
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梁园吟》中有“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一句,表达了通晓人生,不为世务所累,寻找自己快乐的情境!而清代艺术大家吴昌硕有一方流传日本的白文图章“且饮墨汁一升”,刻的是宋代人的句子,与李白的诗句有同工之妙。所以拈出“且饮”两个字,作为本书的名字。
文质相生,宁谧之境。
——著名学者、香港中文大学教授 饶宗颐
朱天曙君的书法和篆刻都很擅长,气息特别好。书法中,我喜欢他带有隶意的行书,流美而有古意,比纯粹的隶书写得好;篆刻中白文有汉人的风格,平正而生动,很有特点。这些说很容易,做到很难,而年轻人更难。
——著名学者、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冯其庸
天曙书画,有孟浩然所说“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之境。
——著名作家 贾平凹
文质相生,宁谧之境。
——著名学者、香港中文大学教授 饶宗颐
朱天曙君的书法和篆刻都很擅长,气息特别好。书法中,我喜欢他带有隶意的行书,流美而有古意,比纯粹的隶书写得好;篆刻中白文有汉人的风格,平正而生动,很有特点。这些说很容易,做到很难,而年轻人更难。
——著名学者、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冯其庸
天曙书画,有孟浩然所说“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之境。
——著名作家 贾平凹
内容简介
本书所收录的二十九篇随笔,是作者二十年来零散地发在各种报刊上的,长短不拘,散谈文人艺事。这些文章,大体分成三组,有的是作者专题讨论会上的发言,有的是课堂上的讲稿,有的是师友新著的读后感想,还有作者个人学习书画篆刻的心得和海外见闻。书里所讨论的内容,从不同角度记录了作者各阶段的学习心得,是作者对艺术认识历程的记录。
目 录
自 序
辑 书印杂俎
王羲之何以尊为“书圣”?
怀素《自叙帖》的真面目
东坡论书:妙在笔画之外
元代以来的杂书卷册与傅山杂书书写
扬州八怪的师碑破帖风气
陈垣先生的书学思想及其遗墨
——在纪念陈垣先生诞辰13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黄牧甫:求印于“金”
——在中央美术学院书法系印论课上的讲稿
“印从书出”及其在当代的实践
——在中国美术馆当代篆刻研讨会上的演讲
“通会之际”——在北京大学2015年中国画研修班上的谈话
近现代书家藻鉴
第二辑 书里书外
禅思与艺事——读《苏轼书画艺术与佛教》
元明书法的时代再现与阐释——《中国书法史元明卷》札记
手札的意义——读《明代徽州方氏亲友手札七百通考释》
平生板桥深情——《郑板桥丛考》的学术价值
生于何年?卒于何年?——读《艺苑疑年丛谈》
包世臣与清代碑学的反思——评《包世臣书学批评》
白石老人的艺术灵光——《齐白石论艺》前言
沈尹默与现代帖学的振兴——《沈尹默论艺》前言
《万物》:模件与创造
越南汉籍中的书法文献
二十世纪印章研究的集大成史料图谱——评《中国历代印风》
中国印论研究的分类总录——
读《中国印论类编》
读《寸耕堂陶印辑》
《祝竹篆刻选》编后记
第三辑 学艺自述
书法:循典稽古发己意
“印内”为体
“印外”为用
金石笔法入画图
“文献”与“德性”之间
早樱时节访东京
前 言
自 序
这本集子,收录的二十九篇随笔,是我二十年来零散地发在各种报刊上的,长短不拘,散谈文人艺事。
这些文章,大体分成三组,有的是专题讨论会上的发言,有的是课堂上的讲稿,有的是师友新著的读后感想,还有我个人学习书画篆刻的心得和海外见闻。文言文写的和考证类的文章都不收录。
书里所讨论的内容,从不同角度记录我各阶段的学习心得,每篇注明原文发表或写作时间。有些看法今天看来,并不成熟和完善,但这次仍保持原样,不再修改,也算记录我对艺术认识的历程,留下小小的印记。
唐代李白《梁园吟》中有“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这句话,我很喜欢。通晓人生,不为世务所累,寻找自己的快乐,是多么有趣的事啊!清代艺术大家吴昌硕有一方流传日本的白文图章“且饮墨瀋一升”,刻的是宋代人的句子,与李白有同工之妙。我拈出“且饮”两个字,作为这本小书的名字。
愿读者诸君,且饮,且读。
二〇一六年十月,北京小汤山,七叶堂
这本集子,收录的二十九篇随笔,是我二十年来零散地发在各种报刊上的,长短不拘,散谈文人艺事。
这些文章,大体分成三组,有的是专题讨论会上的发言,有的是课堂上的讲稿,有的是师友新著的读后感想,还有我个人学习书画篆刻的心得和海外见闻。文言文写的和考证类的文章都不收录。
书里所讨论的内容,从不同角度记录我各阶段的学习心得,每篇注明原文发表或写作时间。有些看法今天看来,并不成熟和完善,但这次仍保持原样,不再修改,也算记录我对艺术认识的历程,留下小小的印记。
唐代李白《梁园吟》中有“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这句话,我很喜欢。通晓人生,不为世务所累,寻找自己的快乐,是多么有趣的事啊!清代艺术大家吴昌硕有一方流传日本的白文图章“且饮墨瀋一升”,刻的是宋代人的句子,与李白有同工之妙。我拈出“且饮”两个字,作为这本小书的名字。
愿读者诸君,且饮,且读。
二〇一六年十月,北京小汤山,七叶堂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