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32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20100376
杨 牧:参与历史的长河……001
余光中:有赖非凡的艺术真诚……003
痖 弦:写尽了情爱世界的一切……009
马悦然:感觉到重逢故旧的快乐……012
陈义芝诗观……013
卷一 新婚别
出川前纪……003
新婚别……016
野 餐……020
在大风雪之夜……021
南京档案1937……022
川行即事……024
卷二 雨水台湾
雨水台湾……037
蛇的诞生……039
居住在花莲……044
重庆街六号……048
溪底村,1959……050
保安林……052
氓……054
八卦山……057
铸币术……059
瓮之梦……060
重 探……062
海滨荒地……065
操 场……067
做梦的房屋……069
迟 学……071
旧 照……073
岩生植物……075
有一座海……076
一所房屋的广告词……078
四月二十一日,大埤湖……081
卷三 海边的信
旅 程……085
斜 坡……087
海边的信……091
风吹土耳其玉蓝……093
归 来……095
我们去找我们的海……097
遥远之歌……099
外星人日志……101
女 儿……104
观 音……106
园中之女……108
神秘的花莲……110
宵禁九行……112
喘 息……113
秦 俑……114
阿尔兹海默爱情式……117
卷四 孢子之歌
给我的搪瓷娃娃……121
孢子之歌……123
上 邪……124
我年轻的恋人……125
七夕调色……126
忧郁的北海道……127
有 赠……128
一句话……129
一起画画……130
一 刻……131
故事一辑……132
某一角落……135
唤心肝……137
大 别……138
挚 爱……139
卷五 灯下削笔
鲸……143
我思索我焦虑之一……145
我思索我焦虑之二……147
我思索我焦虑之三……148
签诗4首……149
挽歌之什……151
灯下削笔……153
我是谁?……155
孤独者……159
遥 望……161
竹 梦……162
一筏过渡……164
哀 歌……165
焚毁的家书……166
这一生的发生……164
卷六 住在衣服里的女人
住在衣服里的女人……173
春之祭……175
雅座七○年代……177
冬 夜……179
裸 夜……180
瓶 花……182
我是你病人……183
政治事件……184
陆上交通……185
女性主义怎么说……186
卷七 我要一个旅程
山水写意……189
我要一个旅程……191
阿尔巴特街之夜……193
海岸入夜……194
热树林旅店……195
在露天剧场……197
冬天的海滩……199
梦的谷粒……201
小岛速写……205
生活的岸边……206
访托尔斯泰的家……208
澳门初旅……211
国际机场……213
陈义芝著作简目……214
余光中:
有赖非凡的艺术真诚
陈义芝诗艺的两大支柱,是乡土与古典。论者一提到乡土诗,自然而然就想起吴晟、向阳等人的作品。但是中国地域之广,民俗之异,何往而莫非乡土。祖籍在大陆,成长在台湾,陈义芝跟许多第二代的外省作家一样,具有双重的乡土意识——一种大陆与海岛的交缠情结。一方面,他认同成长于海岛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对于大陆的父母之乡,先人之土,他又有一种地理的、历史的、文化的乡愁。这种乡愁,跟我这一代的作家所怀抱的当然不同,因为它没有切身的记忆,只有史地的知识,父母的熏陶,所以浪漫而带想象。
自从开放大陆探亲以来,传说中的、新闻中的大陆变成了伸手可触、举步可踏的现实。对于陈义芝,根深柢固的另一端乡土既亲切又陌生,既吸引又排拒,既令人兴奋又令人失望,令他的情怀矛盾而难遣。对于陈义芝,台湾的乡土就是他的童年、少年,因为他就是那么活过来的,自然认同,容易接受。而大陆的乡土呢,是突然的现实闯进了悠久的传说,一时令人难以消化。
在陈义芝的诗里,《出川前纪》和《川行即事》是两辑力作,十分重要。他是四川忠州(今属重庆)人,明末巾帼英雄秦良玉的同乡。两辑诗中的世界,正是巴山蜀水和川人的生活。两辑都是人称自传体的叙事组诗,篇幅均在两百行以上。抗战的岁月我全在嘉陵江边度过,所以对四川的风物恒感亲切,甚至以“川娃儿”自命。陈义芝这两辑组诗可谓川味十足,尤其当他举川芎、防风、赤芍、车前、辣蓼、野南瓜根之类的药名,我几乎已经置身中药铺里,触鼻尽是土香绕根的药味,真的是动人乡愁。不过两诗却有显著的不同,因为《出川前纪》所写的风土人情是1949年以前的“旧大陆”,其事乃间接的揣摩,而《川行即事》的所见所闻却是20世纪80年代的“新大陆”,其事乃直接的经验。《出川前纪》写一位四川的青年,从家世和父丧一直写到从军和出川,故事并不连贯,但是气氛弥漫,感性饱满,语言上有一种淳朴的土气。且看其中《家门》的一段:
松木打桩
柏树插柱
家门,据说青瓦为寻常百姓
红瓦一一浸染过前朝功名
凡厅堂都安置天地君亲
厢屋接待诗书易礼
至于路边,喏,闲闲地
开着茶馆和烟馆
《出川前纪》的副题是“秋天听一位四川老人谈蜀中旧事”。这老人就是诗中的“我”,也许就是作者的父执乡长,甚至可能就是作者的父亲,因为据作者在散文里自述,他父亲就是来台的军人。
《出川前纪》洋溢着离愁与乡情,带有追忆的温馨。对比之下,《川行即事》写作者回蜀探亲之行,由寻根的情切到近乡的情怯,由回乡的百感交集到辞乡的矛盾心情,在感性之中寓有知性,感动之中带着批评,是一首硬朗可贵的写实力作。十段之中,以《麻辣小面》《长江之痛》《待决的课题》等几段为突出,在浪漫的乡愁之上更提出现实的国恨,甘中有苦,甜里带酸,耐人嚼味。《麻辣小面》的后两段是:
天刚亮就在炉子上烫面
土陶碗实实的土
而花椒确是正宗的麻
胡椒,正宗的辣
卖五角钱一碗
我稀里呼噜趁热吞下
像长江一样久长的麻辣面哟
吞下历史的龙蛇,文化的水怪
将我心扯紧
不教痛,但教堵住胸口
说不出一句话
麻辣面在生理上激起的反应转化为游子在心理上的波动,由实入虚,在主观感觉上却又不悖于实,正是诗艺所在。《川行即事》的心情就是这样,既非英雄式的悲壮,也非浪子式的低回,而是从历史堕入现状,从浪漫跌进现实的无助与无奈。陈义芝能把这种无奈的心情以欲语还休的苦笑托出,有赖非凡的艺术真诚,确为探亲文学跨出踏实的一步。在《长江之痛》里,诗人又说:
长江,是母亲剖腹生我的脐带
或是一条时常作痛的刀疤
褐黄重浊的水
挟无情岁月
与泥沙俱东下
猿声啼不住
舟,轻轻过了
老病的三峡
如一条哑嗓
一根发炎的肠子
三峡原是唐诗神秘而美丽的风景线,自从宋玉以来,无论是杜甫出峡或是陆游入川,都歌咏之不足,可是造化和神话毕竟抵抗不了无情的污染,真是可悲。这种无奈的失落与失望,到了末段《待决的课题》,表现得为透彻:
故乡的人事因注入了异乡的心情
乃像癣疥一样令人痛痒
不敢深抓
又不得不抓
半月来逆顺长江很难说依依
偏像咬牙吞下一个无汁的柑橘
那不易剥净的黄皮
教人鲠喉的筋络
带一点药味的苦
一点午夜磨牙的酸
填到嘴里
都咽进肚里
有趣的是:陈义芝在写其他作品时,常爱运用古典文学的词藻或句法,但是面对《川行即事》的直接经验,在处理富古典联想的巴蜀时,他却赤手空拳,只用朴素而苦涩的语言,甚至令人不悦的意象。也许正是因为言之有物,就不遑巧其唇齿吧。
先人的乡土纠根缠藤于意识深处,任取一截,都可以成为写作的丰富资源,由此可见。但是另一方面,作者生于花莲,长于彰化、台中、台东,更久寓台北迄今,所以台湾当然也就是他的乡土。对于第二代的外省作家来说,大陆虽是生父,孺慕之中却有点陌生,台湾才是朝夕相处的养父,恩情更深。相对于大陆的迷惘乡情,台湾的乡情有童年和少年的切身记忆来支撑,显得落实可靠。像《雨水台湾》这样泥味土气的诗,必须有陈义芝这样的成长背景才写得出来。第三段里的句子:
犁耙牵引
一亩亩一顷顷的田土踢腿翻身
睁开童蒙的睡眼了
真能道出泥土的感觉。辑中另一首好诗《瓮之梦》写的是二十多年前偏远如瓦瓮的村落,应该是彰化县泉州村或溪底村一类的僻壤。整首诗在静静的回忆中运行,落实而具体,犹如电影镜头之次第展开。
摘自1989年8月21日《联合报》副刊《从嫘祖到妈祖》
新婚别
去年回四川,一位七十岁老妇托我带信来台,寻当年形势仓皇中她一去无音讯的丈夫。信上说:“你是八月十五中秋节后走的,你走时与我说一月给我一次信。分别的一天,你与赵中华一道,还有你的背心和棉衣未带走……”句子像刻在三生石上。回想杜诗《新婚别》:“君今生死地,沉痛迫中肠”句,因重加构设,成此诗。
有鹰盘旋
风在山的棱在线鼓涌它的双翅
你走前几日
神情闪烁,怔营
像极了一只形销而欲飞的鹰
崖边靠落日那棵树名叫秋
多少春天发芽的念头
眼前都只能按下
鹰飞走,又出没
于是起雾了——
一个妇道人家不解的梦境
严丝合缝地
盖了山也盖了树
惊鹊声里,我
为你打背心毛袜
用雨洒庭阶的细密针脚
追赶你的行期
月子还未坐满就在
井边石板上搓你换下的衣裤
井中映月像闺中独守
月圆以后
我会守你出行的鹰嘴岩
月会一天天瘦下去……
为女儿取个名吧!中秋那晚我哭道
你看了看祠堂门槛耀眼的光说
不满月的丫头,叫她旬吧
日月是不变的耕者
加速犁耕着我的容颜
对于忠州对于我,你只是
偶然路经的樵夫吗
我追到洋度溪时
你已走远
探问一家家栈房茶馆和烟铺
穿越人口麇集的老街
你走了,如江水打个小漩而已
茫茫的天际啊茫茫的舟子
无一丝风帆鼓胀
无男人的家是不成的
在那样的时代
你一去转眼三年
青竹接上肃穆的柏树梢
飘引三丈长的白行幡
惊见虫蚁攀爬于上攒聚成行
等风止息心也静下
恍然才知,是淋漓的墨字
是引灵的符箓
是:母亲死了
母死。而你是她想疯的
病中九信也找不回的幺儿啊
瞪视着你未带走的棉衣
母亲在昏痛中咒我白虎
醒转时却又嘱咐为她
做三天道场
吹唢呐,送归山
我含着泪想,那鹰呢
在重山之外栖停的
还是原来的吗
时时有人刺问
在缓缓而起的流言风里
在子夜我情欲的监牢里
啊,那鹰呢
牵引家门纸灰香烛的风都转了方向
所谓的一生显然也已成为空想
那时我乃除孝
投谭家山
改嫁
但风筝依旧出现在梦里
忠州苦旱
许多年后我们的女儿旬饿死
我才终于了解
家变不是因为你变
是老天的脸变了
你一去十年,再加四十
我变卖银簪变白发
变卖掉春
转眼变成秋
眼前相望的只剩
新婚暂短的红妆
天涯,和余年
(1989)
住在衣服里的女人
我渴望你覆盖,风一般轻轻压着我
以你细致的皮肤如贴身的夜衣
或仿佛就是我自己的皮肤
牛仔裤是流行的白话,写着诗一般腾跃的短句
开叉裙有古典的文法,铭刻了长篇的祈祷词
春天一呼喊,你丝质的衬衫就秀出两朵
粉色的花苞给如梦的人生看
然而我知道,真实的秘密总隐藏在身体的橱窗里
“打开看看吧!”你含笑的眼神时常这样暗示我
为一颗鲜红的果子而羞涩
千百个橱窗中我看到你眩人心神的笑仿佛未笑
宽松衣摆下摇荡一奥秘的天体
蹙眉思考如圣经纸印的字典
多像一只远遁人烟之外却爱恋着人世的狐
你岂是我遗失的那根肋骨
或者我应是黏附你身的一块肉
降谪于床笫,化身成一条天谴的蛇
我渴望穿你,当披肩滑落势如闪电
围裙像黄金的谷仓微妙摆动
空气在摩擦,日光在接吻
我渴望套头的圆领衫埋入你胸脯,陷身桃花源
放弃棉纱纤维的研究自是日
我专攻身体的诱惑,例如纽扣松脱拉链滑雪
分分秒秒念着521521……的传讯密码
自是日你深潜我梦中撑开一把抵挡热雨的伞
沿足踝的曲线向北方,你是我望中帘幕半遮的门
我深信你打开的皮包永远藏有我
——一堆亲昵而俚俗的话
(1996)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