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1871244丛书名: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文库
一、问题的由来
二、研究的背景
三、研究的意义
四、研究的现状
五、主要创新之处
六、主要研究方法
章 西双版纳傣族与南传上座部佛教
节 西双版纳与西双版纳傣族
一、走近西双版纳
二、初识西双版纳傣族
三、西双版纳傣族的教育
第二节 南传上座部佛教
一、南传上座部佛教
二、南传上座部佛教在西双版纳的传播:佛教的傣族化与傣族的佛教化
三、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基本教理
第三节 西双版纳傣族的佛寺教育
一、佛寺教育的内容
二、傣族男童的佛寺教育历程
三、岩旺的一天:傣族男童接受双重教育实录
第四节 西双版纳佛寺教育与国民教育的关系史
一、古代佛寺教育同官学的关系
二、近代及民国时期佛寺教育同国民教育的关系
三、新中国成立后佛寺教育同义务教育的关系
第二章 西双版纳地区佛寺教育和义务教育现状的调研及实证分析
节 对调研相关事项的前提性说明
一、调研时间的选取
二、调研地点的选定
三、调研对象的选择
四、调研方法的选用
五、三点补充说明
第二节 佛寺教育的现状
一、佛寺教育的“入学”:出家情况
二、佛寺教育的“治学”:教学情况
三、佛寺教育的“办学”:佛寺的日常管理及运转情况
第三节 义务教育的现状
一、办学及入学情况
二、教学情况
三、日常管理与运作
第四节 当前对义务教育和佛寺教育关系的协调
一、时间的协调
二、管理的协调
三、教学内容的协调
第五节 西双版纳傣族义务教育和佛寺教育关系问题的新发展
一、义务教育的发展面临着从量到质、从粗放向集约的转变
二、傣族教育工作正逐渐从义务教育中心主义过渡到两者并重
三、傣族语言文字和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逐渐成为问题的焦点
四、对傣族女性受教育的新特点给予足够重视
五、法律规范的滞后性与不断涌现的新问题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第三章 佛寺教育与义务教育关系中的基本权利
节 受教育权
一、受教育权的属性
二、受教育权的内涵
三、受教育权的性质
四、受教育权与学习权
第二节 宗教信仰自由
一、宗教信仰自由权的宪法演进
二、宗教信仰自由的内涵
三、我国宪法和法律中的宗教信仰自由
四、当前我国宗教信仰自由立法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其他相关基本权利
一、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权
二、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权利
三、少数民族文化权利
第四章 佛寺教育与义务教育关系中的基本权利冲突
节 基本权利冲突的一般理论
一、什么是基本权利冲突
二、私人间的基本权利冲突何以可能
第二节 调谐基本权利冲突的一般理论
一、权利位阶理论
二、比例原则
三、具体衡量原则
四、简要评述
第三节 同一主体的基本权利冲突
一、传统视角下基本权利冲突的不周延性
二、何为同一主体的基本权利冲突?
三、可能面临的质疑及回应
第四节 佛寺教育与义务教育关系中的基本权利冲突
一、受教育权与宗教信仰自由权的冲突
二、其他基本权利冲突
第五章 佛寺教育与义务教育关系中的其他法律冲突
节 权力与权力的冲突
一、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概说
二、社会权力与国家权力的关系
三、佛寺教育与义务教育关系中蕴涵的权力冲突
第二节 权利与权力的冲突
一、公民基本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关系:以冲突为核心视角
二、公民基本权利与社会权力的关系
三、佛寺教育与义务教育关系中的基本权利与权力的冲突
第三节 习惯法与国家法的冲突
一、习惯法刍议
二、习惯法与国家法的冲突
三、佛寺教育与义务教育关系中国家法与习惯法的冲突
第六章 对佛寺教育和义务教育关系问题的比较研究
节 信仰佛教的其他民族的传统宗教教育
一、布朗族的佛寺教育与义务教育关系
二、藏族的寺院教育与义务教育关系
第二节 伊斯兰教的经堂教育
一、伊斯兰教经堂教育概述
二、伊斯兰教的经堂教育同傣族佛寺教育的相似性
三、伊斯兰教的经堂教育同傣族佛寺教育的差异性
四、三点评论
第三节 其他国家与地区的比较
一、美洲国家的比较:以美国、加拿大为例
二、欧洲国家的比较:以德国、俄罗斯为例
三、亚洲国家的比较:以日本、泰国为例
四、我国台湾地区的借鉴
第四节 域外典型案例之比较:“威斯康星州诉约德等”案
一、“阿米绪问题”的由来
二、“中国问题”与“美国现象”的异同
三、“威斯康星州诉约德等”案的裁判逻辑
四、三点评论
第七章 调谐佛寺教育与义务教育关系的指导思想
节 本土资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
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概说
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与傣族佛寺教育问题的契合与启发
第二节 域外之鉴:多元文化主义思潮
一、多元文化主义思潮概说
二、多元文化主义思潮与傣族佛寺教育问题的关联与借鉴
第三节 核心路径:同一主体的基本权利冲突的解决
一、权利之榖:解决单一主体的基本权利冲突的指导思想
二、同一主体的基本权利冲突的解决原则
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211工程”和“985工程”的中央民族大学,自1979年即开始招收法学本科,是当时全国仅有的10多所招收法学本科的院校之一。经过三十多年的风雨历程,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已经成为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法学院。目前,学院既有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的中青年学者,也有一大批崭露头角的青年才俊。学院现有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一名,并被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名;二级教授3名;*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3名;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法学学科组会评专家1名;*法学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名;1人获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提名奖。学院是国内首家开设民族法学博士学位点的学院。近年来,学院的科研呈现强劲发展的势头,学院教师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法学类权威和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300多篇,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和省部级等项目70多项。2012年,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成功入选*、中央政法委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成为全国58所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教育培养基地之一。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文库”是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985工程”、“211工程”和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建设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国内外法学界了解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法学科研事业发展成就的重要平台与核心窗口之一。回顾三十余年的学院发展史(尤其是科研建设工作的风雨历程),如今的学院科研发展工作格外注重以下三对重要关系的均衡处理。
,基础理论研究与实践需求的时代回应。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不仅是法学研究需要处理的重要问题,更是整个社会科学研究均须妥善应对的关键性认知。尤其是在我国各方面事业取得辉煌成就、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今天,如何在不断变化的实践需求中充分彰显基础理论研究的核心指导价值和时代生命力,更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研究事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的科研工作,既重视传统法学理论的精细化探索,也重视时代改革与发展的实践需求;既强调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也强调其与教学环节的良性互动;既关注教师个人学术旨趣和学术自由,也关注学术梯队的集群化建设与规模研究效应。总之,在理论和实践的天平上,我们试图用一片敬畏科学、崇拜真理的求索之心维系着“知”与“行”的微妙平衡。
第二,法学基础学科与民族法制的特色研究。秉承中央民族大学长期以来在民族问题研究领域的鲜明特色与传统优势,法学院的学术科研亦一直以对民族法制问题的特色性研究独步全国,不仅在国内率先建立了民族法学博士点,更是作为中国民族法学研究会的秘书单位而执全国之牛耳。但是,对于特色学科的不懈发展与大力支持并未削弱学院对于传统法学学科的重视——恰恰相反,我们充分地认识到,在传统学科研究领域取得重大成就才是构筑一所法学院真正“江湖地位”的不二法门;也只有在传统学科的研究中夯实基础、不懈创新,才能为特色的民族法制问题研究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与活力。因此,两者在资源需求层面的关系绝不是非此即彼的“零和博弈”,而是互相促进、共同繁荣的“伙伴模式”。这种认知,不仅被贯彻于学院日常的科研管理过程,在本丛书的规划选题上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第三,科研质量管控与成果发表的制度支撑。与其他社会科学一样,法学的科研工作永远将学术成果的优良品质奉为至高圭臬。对此,学院通过积极制定并切实贯彻相关科研奖励制度,鼓励我院教师充分发挥自身学术潜力,在不断提升教学水平的同时,积极投身到学术科研的工作当中。同时,我们也深刻地意识到,在当今中国法学事业研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一片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中,拥有并坚守一块独具特色的科研成果展示阵地是何其重要!这不仅是我们日常科研建设的重要导向,更是本丛书得以问世的重要渊源。
感谢法律出版社对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科研事业的大力支持,这套丛书的顺利付梓,与该社领导的重视和编辑团队的勤恳密不可分。但显而易见的是,相对于我院数十年的学术积淀和近年来不断涌现的丰硕研究成果而言,这套丛书的容量是远远不足的。我们希望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而未来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和更为丰富渠道将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的精品研究成果推介给学界。我们也由衷地恳请法学界各位同人一如既往地对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的建设与发展给予大力支持,让我们共同携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伟大事业略尽绵薄之力。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