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3237567
内容简介
天佑中华,赐我中医。三皇肇始,五帝开基。千年传承,护佑苍生;世代坚守,保民健康。大医国风,乾坤浩荡!医魂仁心,山高水长!
中医药学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也是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先行者!
当今时代,中医遇到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好时机,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生死存亡的危机。如果我们还不能把握机遇,还不能赢得挑战、战胜危机,那么中医很可能将不复存在!我们这一代人将愧对历史,愧对未来!
如何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中医药?如何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如何在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新的篇章?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也是未来对我们的期盼,需要中医药行业内外各界人士一起努力、联合攻关、协同创新。
当然,首先要解决的是中医药学思想文化基础问题,要理清本源,搞清楚中医的世界观、生命观、价值观,搞清楚中医的思维方式,搞清楚中医和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人文与科技)的关系。因为就中医的命运而言,从根本上说中医的兴衰是中华传统文化兴衰的缩影,中医的危机是中国传统文化危机的缩影,是否废止中医是“中西文化之争”社会思潮的重要环节……如何发展中医已经不仅仅是中医界本身的事,而是整个思想界、文化界的事,是炎黄子孙及有识之士的使命和担当。
本丛书立足于整个思想文化大背景,对中医生命哲学、中医象数思维、中医精神文化、中医阴阳五行等内涵问题,中医与易学、中医与儒释道、中医与古代科技、中医医事文化等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有的是历时二十余年的论文汇编,有的是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的结题成果,希望能为厘清中医思想文化源流、揭开中医文化神秘面纱、展现中医文化神奇魅力贡献一份力量!
中医药学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也是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先行者!
当今时代,中医遇到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好时机,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生死存亡的危机。如果我们还不能把握机遇,还不能赢得挑战、战胜危机,那么中医很可能将不复存在!我们这一代人将愧对历史,愧对未来!
如何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中医药?如何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如何在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新的篇章?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也是未来对我们的期盼,需要中医药行业内外各界人士一起努力、联合攻关、协同创新。
当然,首先要解决的是中医药学思想文化基础问题,要理清本源,搞清楚中医的世界观、生命观、价值观,搞清楚中医的思维方式,搞清楚中医和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人文与科技)的关系。因为就中医的命运而言,从根本上说中医的兴衰是中华传统文化兴衰的缩影,中医的危机是中国传统文化危机的缩影,是否废止中医是“中西文化之争”社会思潮的重要环节……如何发展中医已经不仅仅是中医界本身的事,而是整个思想界、文化界的事,是炎黄子孙及有识之士的使命和担当。
本丛书立足于整个思想文化大背景,对中医生命哲学、中医象数思维、中医精神文化、中医阴阳五行等内涵问题,中医与易学、中医与儒释道、中医与古代科技、中医医事文化等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有的是历时二十余年的论文汇编,有的是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的结题成果,希望能为厘清中医思想文化源流、揭开中医文化神秘面纱、展现中医文化神奇魅力贡献一份力量!
目 录
章 五行的起源与流变
节 殷商时代
一、殷商甲骨文“四方”说
二、殷商甲骨文“四时”说
三、殷人甲骨文“五”数观
四、殷商大墓明堂的“亚”形构造
第二节 西周时代
一、《尚书》“五行”说
二、《逸周书》五行说
第三节 春秋时代
一、《左传》《国语》五行说
二、《孙子》《墨子》五行观念
第四节 战国时代
一、《管子》五行说
二、《礼记·月令》和《吕氏春秋·十二纪》五行说
三、思孟学派五行说
四、邹衍五行学说
五、帛书《易传》五行说
第五节 秦汉时代
一、伦理五行说
二、象数五行说
第六节 隋唐时代
第七节 两宋时代
第八节 明清时代
小结
节 殷商时代
一、殷商甲骨文“四方”说
二、殷商甲骨文“四时”说
三、殷人甲骨文“五”数观
四、殷商大墓明堂的“亚”形构造
第二节 西周时代
一、《尚书》“五行”说
二、《逸周书》五行说
第三节 春秋时代
一、《左传》《国语》五行说
二、《孙子》《墨子》五行观念
第四节 战国时代
一、《管子》五行说
二、《礼记·月令》和《吕氏春秋·十二纪》五行说
三、思孟学派五行说
四、邹衍五行学说
五、帛书《易传》五行说
第五节 秦汉时代
一、伦理五行说
二、象数五行说
第六节 隋唐时代
第七节 两宋时代
第八节 明清时代
小结
第二章 五行的内涵与特征
节 五行的内涵
一、五行指“五材”
二、五行指“五性”
三、五行指“五常”
四、五行指“五德”
五、五行指“五类”
六、五行指次序
七、五行指五类事物或五种属性之间的复杂关系
八、五行指五类事物在四时十二个月中的生长过程和不同状态
九、五行是一种多级多路的反馈联系,是一种内稳定器模型
十、五行是一个描述自然循环运动或周期运动、维持动态平衡的多体稳定系统
十一、五行是一种严密的高级逻辑联系
十二、五行是认识宇宙生命非线性现象的简单而有效的思维模型
第二节 五行的特征
一、五行模型是思维模型,而不是物质模型
二、五行表示的是关系实在、功能实在,而不是物质实体、形态
第三节 五行与气、阴阳、八卦的关系
……
第三章 五行与五脏的配属
第四章 五行一五脏模型的建构
第五章 五行一五脏模型的应用
第六章 对五行一五脏模型的思考
结语
附:本书所引甲骨数目简称表
在线试读
《中医思想文化丛书:中医五行新探》:
就“五行”与“气”的关系而言,“五行”是“气”的五种表现形式,“气”是“五行”的本质和基础。就“五行”与“阴阳”关系而言,并不是人们所认为的阴阳和五行不是一个体系,五行是“三”、阴阳是“二”。虽然“五行”与“阴阳”的来源不同,但作为一种思维方式,两者却是相通的。“三”是一种中间状态、中间关系。五行是两对阴阳加上中土,而中央土的功能就是协调两对阴阳的关系。加上中土使得“阴阳”模型一下子成为一个动态的“生命”的模型。这两对阴阳就是:水(阴)与火(阳)、木(阳)与金(阴)。而“阴阳”并不是简单的“二”,因为“阴阳”学说的核心是“阴”与“阳”的关系(互根、互换、互动、互变……),这种关系实际上就是“三”,因此我们可以说五行和阴阳都是在展现阴阳“二”的动态关系“三”,“阴阳”和“五行”并不是毫不相干的两个体系。
“五行”是“二”与“三”的巧妙相合。《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第42章)“一”为太极,“二”为阴阳,“三”就是“冲气”,就是“和”,也就是阴阳的关系、五行的中“土”。“阴阳”只有发生关系、只有相“和”才能“生万物”。“三”对中国文化、中国科技的影响是至为深远的,中医的三阴三阳、六气、六腑、十二经络,天文历法中的三垣、十二次、十二辰、十二建除、二十四节气(每季三个月共六节气),音律学中的五声、十二律、三分损益法……可以说都是对“三”的运用,是“三”观念的体现。五行的基数正是“三”,五行除了分类的功用外,更重要的就是阐释“三”,就是建构宇宙万物的关系网。“五行”(“三”)是“阴阳”(“二”)的合理发展。
《黄帝内经》把“阴阳”视为天地万物的本原和主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素问·天元纪大论》:“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无论是“四时阴阳”(或“阴阳四时”)还是“五运阴阳”,都归结为“阴阳”,“阴阳”才是天地万物的根本。《黄帝内经》正是将“阴阳”视为解释人体生命的范畴,人体生理、病理等一切器官、功能、活动、病变都可用“阴阳”加以描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使也。”认为天地、上下、男女、左右、水火都不过是“阴阳”的代称。《黄帝内经》还从人体生命现象出发,认为“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不仅将脏腑、气形、气味、上窍下窍、腠理五脏、四肢六腑等作了“阴阳”分类,而且说明了阴阳之间可以互相转换。《黄帝内经》的治疗观可以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素问·至真要大论》)。“平”就是人体阴阳的和谐平衡。
……
就“五行”与“气”的关系而言,“五行”是“气”的五种表现形式,“气”是“五行”的本质和基础。就“五行”与“阴阳”关系而言,并不是人们所认为的阴阳和五行不是一个体系,五行是“三”、阴阳是“二”。虽然“五行”与“阴阳”的来源不同,但作为一种思维方式,两者却是相通的。“三”是一种中间状态、中间关系。五行是两对阴阳加上中土,而中央土的功能就是协调两对阴阳的关系。加上中土使得“阴阳”模型一下子成为一个动态的“生命”的模型。这两对阴阳就是:水(阴)与火(阳)、木(阳)与金(阴)。而“阴阳”并不是简单的“二”,因为“阴阳”学说的核心是“阴”与“阳”的关系(互根、互换、互动、互变……),这种关系实际上就是“三”,因此我们可以说五行和阴阳都是在展现阴阳“二”的动态关系“三”,“阴阳”和“五行”并不是毫不相干的两个体系。
“五行”是“二”与“三”的巧妙相合。《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第42章)“一”为太极,“二”为阴阳,“三”就是“冲气”,就是“和”,也就是阴阳的关系、五行的中“土”。“阴阳”只有发生关系、只有相“和”才能“生万物”。“三”对中国文化、中国科技的影响是至为深远的,中医的三阴三阳、六气、六腑、十二经络,天文历法中的三垣、十二次、十二辰、十二建除、二十四节气(每季三个月共六节气),音律学中的五声、十二律、三分损益法……可以说都是对“三”的运用,是“三”观念的体现。五行的基数正是“三”,五行除了分类的功用外,更重要的就是阐释“三”,就是建构宇宙万物的关系网。“五行”(“三”)是“阴阳”(“二”)的合理发展。
《黄帝内经》把“阴阳”视为天地万物的本原和主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素问·天元纪大论》:“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无论是“四时阴阳”(或“阴阳四时”)还是“五运阴阳”,都归结为“阴阳”,“阴阳”才是天地万物的根本。《黄帝内经》正是将“阴阳”视为解释人体生命的范畴,人体生理、病理等一切器官、功能、活动、病变都可用“阴阳”加以描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使也。”认为天地、上下、男女、左右、水火都不过是“阴阳”的代称。《黄帝内经》还从人体生命现象出发,认为“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不仅将脏腑、气形、气味、上窍下窍、腠理五脏、四肢六腑等作了“阴阳”分类,而且说明了阴阳之间可以互相转换。《黄帝内经》的治疗观可以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素问·至真要大论》)。“平”就是人体阴阳的和谐平衡。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