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1873903
内容简介
法律文化是在长期的法律实践活动中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和智慧,是人们从事各种法律实践活动的行为模式、传统和习惯。《法律文化》深化对法律文化的学习、研究与传播,刊登有关法律文化方面的研究文章,推广法律文化方面的活动和经验,对于推动法律文化的研究与传播,充分发挥法律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目 录
法官的职业精神如何形成
◆法官心境之思 刘建国
◆法律职业王国的围墙 蒋惠岭
◆美国:年度报告剑指司法伦理 何帆
◆美国:如何防止法庭上的性别歧视 蒋惠岭 丁文严 编译
◆美国法院辅助人员“可为”与“不可为”的界限 蒋丽萍 编译
◆美国联邦新任法官工作指南 爱德华·杰·德维特著 胡雪梅 韩春海 译
◆浅谈法官职业素养的培养黄祥青
◆十年前台湾法官素养实录蒋惠岭
司法是一门技艺
◆贝克汉姆案:两种理念两重天 胡岩
◆裁判的逻辑:从证据到事实 仇慎齐
◆从文艺作品看法官的裁量权 方达 魏建明
◆德国法官考评的“学问” 冯文生
◆法官素养浇灌不能缺乏美学养分 艾庆平
◆美国对法官素养的具体要求 黄斌 编译
◆请敬畏那一条更高的法律 眭欧丽
◆社会学想象力:法官需要兼修的人文气质杜豫苏
◆提高判决书写作水平的五个“锦囊”[澳]詹姆斯·雷蒙德博士 著 蒋惠岭 译
◆乡村治理中的司法经验 唐闻声 薛忠勋
◆刑法规范解释不只是技术问题游 伟法
法院文化的角度与维度
◆法院的“文化苦旅” 刘连泰
◆法院文化的结构要素 梁欣
◆感悟英国法官的文化 王旭军
◆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谈司法文化 何帆 编译
◆社会视角下的法院文化探讨 钟小凯
◆域外司法核心价值观概览 蒋惠岭
作为社会科学的法律
◆从梁启超被误诊说起 胡夏冰
◆法谚:浓缩的意蕴 邱本
◆家务劳动的法律属性 董青梅
◆美国刑事司法如何对待民意 张倩
◆唯一正确答案与基本法律神话 王聪 何富贵
◆一种可融通中西的自然法理论
——评《自然法:理论与实践的反思》 郭忠
◆隐婚与婚姻公示制度 郭敬波
◆愚昧之错:西方司法史上的猎巫行动 张建伟
经典与仪式中的法意
◆孔子如何断案 杨敬栓
◆法袍演进中的文化内涵 吴志伟
◆法律文化视野里的法庭衣着 张建伟
◆法庭布局:诉讼文化的外在体现 张建伟
◆从法律文化到法治文化 徐爱国
◆《淮南子》中的司法思想 崔永东
◆略论中国传统司法文化中的文明精神 郭成伟
当文艺遇上法律
◆“救”还是“不救”
——电影《冰峰168小时》观后感 胡科刚 王学文
◆《求求你,表扬我》的法律之旅 任苗苗
◆包公文化漫谈 王韶华
◆从《游龙戏凤》解读婚姻的“合同利益” 郭敬波
◆读《威尼斯商人》 品法官智慧 杨美珍
◆法戏与戏法:晒几部法律电影书籍 张建伟
◆美国电影中的法官 葛峰译
◆女卫兵的“谋杀罪” 伊卫风
◆古希腊悲剧与审判的起源
——《报仇神》的法律解读 孟庆涛
那些推动法治进步的判决
◆当传统美食遇上动物福利
——以色列鹅肝案的启示 俞飞
◆当学术遇上法律
——台湾“诽谤韩愈”奇案 俞飞
◆改写美国历史的“最美”判决
——爱情伉俪诉弗吉尼亚州案45周年记 俞飞
◆荷兰刑事司法中的错案纠正机制 刘言浩
◆看不见的“搜查”为何违宪 何帆
◆泰坦尼克号百年祭,官司知多少? 俞飞
◆英国法官如何处理媒体关注案件 葛峰
◆曾格案:美国新闻自由的开端田琳
◆这起“奇特案件”说明什么 颜明
院长心语
◆法官的“三读” 王信芳
◆相信法官·信任法院·信仰法律 廖伟忠
◆厘清目标·坚定信念·砥砺前行 陈陟云
◆让青春与司法事业同行
——谈谈青年法官的成长路径 茅仲华
◆让司法公开且行且远 王中伟
◆文化育警满园春 吕华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以法律文化之花助推司法改革之硕果 王晨
◆以身作则树威信凝心聚力促发展
——浅谈法院“一把手”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曾艳
◆法官心境之思 刘建国
◆法律职业王国的围墙 蒋惠岭
◆美国:年度报告剑指司法伦理 何帆
◆美国:如何防止法庭上的性别歧视 蒋惠岭 丁文严 编译
◆美国法院辅助人员“可为”与“不可为”的界限 蒋丽萍 编译
◆美国联邦新任法官工作指南 爱德华·杰·德维特著 胡雪梅 韩春海 译
◆浅谈法官职业素养的培养黄祥青
◆十年前台湾法官素养实录蒋惠岭
司法是一门技艺
◆贝克汉姆案:两种理念两重天 胡岩
◆裁判的逻辑:从证据到事实 仇慎齐
◆从文艺作品看法官的裁量权 方达 魏建明
◆德国法官考评的“学问” 冯文生
◆法官素养浇灌不能缺乏美学养分 艾庆平
◆美国对法官素养的具体要求 黄斌 编译
◆请敬畏那一条更高的法律 眭欧丽
◆社会学想象力:法官需要兼修的人文气质杜豫苏
◆提高判决书写作水平的五个“锦囊”[澳]詹姆斯·雷蒙德博士 著 蒋惠岭 译
◆乡村治理中的司法经验 唐闻声 薛忠勋
◆刑法规范解释不只是技术问题游 伟法
法院文化的角度与维度
◆法院的“文化苦旅” 刘连泰
◆法院文化的结构要素 梁欣
◆感悟英国法官的文化 王旭军
◆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谈司法文化 何帆 编译
◆社会视角下的法院文化探讨 钟小凯
◆域外司法核心价值观概览 蒋惠岭
作为社会科学的法律
◆从梁启超被误诊说起 胡夏冰
◆法谚:浓缩的意蕴 邱本
◆家务劳动的法律属性 董青梅
◆美国刑事司法如何对待民意 张倩
◆唯一正确答案与基本法律神话 王聪 何富贵
◆一种可融通中西的自然法理论
——评《自然法:理论与实践的反思》 郭忠
◆隐婚与婚姻公示制度 郭敬波
◆愚昧之错:西方司法史上的猎巫行动 张建伟
经典与仪式中的法意
◆孔子如何断案 杨敬栓
◆法袍演进中的文化内涵 吴志伟
◆法律文化视野里的法庭衣着 张建伟
◆法庭布局:诉讼文化的外在体现 张建伟
◆从法律文化到法治文化 徐爱国
◆《淮南子》中的司法思想 崔永东
◆略论中国传统司法文化中的文明精神 郭成伟
当文艺遇上法律
◆“救”还是“不救”
——电影《冰峰168小时》观后感 胡科刚 王学文
◆《求求你,表扬我》的法律之旅 任苗苗
◆包公文化漫谈 王韶华
◆从《游龙戏凤》解读婚姻的“合同利益” 郭敬波
◆读《威尼斯商人》 品法官智慧 杨美珍
◆法戏与戏法:晒几部法律电影书籍 张建伟
◆美国电影中的法官 葛峰译
◆女卫兵的“谋杀罪” 伊卫风
◆古希腊悲剧与审判的起源
——《报仇神》的法律解读 孟庆涛
那些推动法治进步的判决
◆当传统美食遇上动物福利
——以色列鹅肝案的启示 俞飞
◆当学术遇上法律
——台湾“诽谤韩愈”奇案 俞飞
◆改写美国历史的“最美”判决
——爱情伉俪诉弗吉尼亚州案45周年记 俞飞
◆荷兰刑事司法中的错案纠正机制 刘言浩
◆看不见的“搜查”为何违宪 何帆
◆泰坦尼克号百年祭,官司知多少? 俞飞
◆英国法官如何处理媒体关注案件 葛峰
◆曾格案:美国新闻自由的开端田琳
◆这起“奇特案件”说明什么 颜明
院长心语
◆法官的“三读” 王信芳
◆相信法官·信任法院·信仰法律 廖伟忠
◆厘清目标·坚定信念·砥砺前行 陈陟云
◆让青春与司法事业同行
——谈谈青年法官的成长路径 茅仲华
◆让司法公开且行且远 王中伟
◆文化育警满园春 吕华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以法律文化之花助推司法改革之硕果 王晨
◆以身作则树威信凝心聚力促发展
——浅谈法院“一把手”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曾艳
前 言
繁荣法律文化弘扬法治精神(代序)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
法律文化是在长期的法律实践活动中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和智慧,是人们从事各种法律实践活动的行为模式、传统和习惯。随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全面部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法律文化也被赋予新的内涵,成为弘扬法治精神、坚定法治信仰、引领全社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重要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基础。优秀法律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撑,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历史上形成的“德刑相辅、儒法并用”,“法不阿贵、绳不挠曲”,“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等法律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法治建设仍然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在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方面不断取得新成就、形成新经验,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法律文化的内涵。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重要部署的新形势下,准确把握优秀法律文化的时代价值和精髓,从中汲取推进依法治国的智慧和力量,是我们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这就需要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对法律文化进行细致梳理和深入挖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时俱进,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发展完善。
优秀的法律文化是公正司法的价值引领和行为导向。文化的力量就是思想的力量,就是精神与信仰、理想与信念的力量,文化的核心就是改变人、武装人、造就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增强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方式,就是要使法治成为一种文化导向,成为人们的自觉和习惯。一方面,要教育和引导社会公众养成自觉遵守法律的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尊法、守法、护法,遇到问题表达诉求时按章办事、依法维权;另一方面,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运用法治方式开展工作,依法解决问题、促进工作、推动发展。具体到司法工作,法官以什么样的行为规则、行为规范,以什么样的司法理念、司法原则处理诉讼事务,推进公正司法,也离不开内在的法律文化修养。法官的一言一行,都能体现出他的法律修养,体现出他所遵循的司法原则与司法规范。实践证明,法律文化具有鲜明的导向、约束、凝聚和激励功能,通过文化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更具有渗透力和感召力。文化的这种独特功能和巨大效用,要求我们必须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积极推进法律文化建设。
在推进法律文化建设中,要注意把握好三个方面。一是要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引导。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多样化的价值判断、多样化的利益诉求,迫切需要精神旗帜、思想引领和文化导向。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和多民族国家,确立全国各族人民一致认同的价值观,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中华民族推进法治文明进步的精神追求,体现着评判是非善恶的价值标准,代表了法律文化的发展方向,是我们应当始终坚持的价值取向。要通过学习研究、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措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法律文化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二是要在立足中国法律文化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国外的有益成分。要进一步明确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独特创造,在认真学习、继承优良传统基础上,将传统文化精华转化为时代价值,增强中国法治走向世界的文化自信。同时,还应当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法律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法律文化的内涵。三是要通过行之有效的方式培育和发展法律文化。一种法律文化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法治理念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通过公开审判、以案讲法、法制宣传等各种途径,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作用,形成有利于培育法律文化的浓厚氛围,使法律文化的影响更加深入人心,努力在全社会弘扬法治精神。
人民法院报社和法律出版社合作,深化对法律文化的学习、研究与传播,站在新的起点上,继续出版有关法律文化方面的研究文章,推广法律文化方面的活动和经验,对于推动法律文化的研究与传播,充分发挥法律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希望有更多的法学专家、法律界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到法律文化的研究和传播中来。我们相信,根植于中华文化的深厚沃土,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借鉴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我们一定能够为繁荣中国法律文化作出新的成绩,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新的贡献。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
法律文化是在长期的法律实践活动中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和智慧,是人们从事各种法律实践活动的行为模式、传统和习惯。随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全面部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法律文化也被赋予新的内涵,成为弘扬法治精神、坚定法治信仰、引领全社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重要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基础。优秀法律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撑,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历史上形成的“德刑相辅、儒法并用”,“法不阿贵、绳不挠曲”,“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等法律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法治建设仍然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在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方面不断取得新成就、形成新经验,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法律文化的内涵。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重要部署的新形势下,准确把握优秀法律文化的时代价值和精髓,从中汲取推进依法治国的智慧和力量,是我们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这就需要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对法律文化进行细致梳理和深入挖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时俱进,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发展完善。
优秀的法律文化是公正司法的价值引领和行为导向。文化的力量就是思想的力量,就是精神与信仰、理想与信念的力量,文化的核心就是改变人、武装人、造就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增强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方式,就是要使法治成为一种文化导向,成为人们的自觉和习惯。一方面,要教育和引导社会公众养成自觉遵守法律的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尊法、守法、护法,遇到问题表达诉求时按章办事、依法维权;另一方面,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运用法治方式开展工作,依法解决问题、促进工作、推动发展。具体到司法工作,法官以什么样的行为规则、行为规范,以什么样的司法理念、司法原则处理诉讼事务,推进公正司法,也离不开内在的法律文化修养。法官的一言一行,都能体现出他的法律修养,体现出他所遵循的司法原则与司法规范。实践证明,法律文化具有鲜明的导向、约束、凝聚和激励功能,通过文化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更具有渗透力和感召力。文化的这种独特功能和巨大效用,要求我们必须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积极推进法律文化建设。
在推进法律文化建设中,要注意把握好三个方面。一是要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引导。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多样化的价值判断、多样化的利益诉求,迫切需要精神旗帜、思想引领和文化导向。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和多民族国家,确立全国各族人民一致认同的价值观,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中华民族推进法治文明进步的精神追求,体现着评判是非善恶的价值标准,代表了法律文化的发展方向,是我们应当始终坚持的价值取向。要通过学习研究、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措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法律文化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二是要在立足中国法律文化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国外的有益成分。要进一步明确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独特创造,在认真学习、继承优良传统基础上,将传统文化精华转化为时代价值,增强中国法治走向世界的文化自信。同时,还应当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法律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法律文化的内涵。三是要通过行之有效的方式培育和发展法律文化。一种法律文化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法治理念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通过公开审判、以案讲法、法制宣传等各种途径,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作用,形成有利于培育法律文化的浓厚氛围,使法律文化的影响更加深入人心,努力在全社会弘扬法治精神。
人民法院报社和法律出版社合作,深化对法律文化的学习、研究与传播,站在新的起点上,继续出版有关法律文化方面的研究文章,推广法律文化方面的活动和经验,对于推动法律文化的研究与传播,充分发挥法律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希望有更多的法学专家、法律界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到法律文化的研究和传播中来。我们相信,根植于中华文化的深厚沃土,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借鉴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我们一定能够为繁荣中国法律文化作出新的成绩,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新的贡献。
书摘插画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