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1874825
★ 实用性:全部内容都是围绕着读者的困惑和问题展开。
★ 真实性:选编的案例都是真实发生的、法院判决的案例。
★ 资料性:汇编整理了该领域的统计数据和法律法规。
★ 工具性:是工作和生活的常备手册,可随需随查。
同系列好书推荐:
【赔偿计算】从计算公式、法律规定、相关证据、支付方式、计算举例等方面详加解释,让读者既能够轻松计算,还明白为什么这样算。
【计算标准】把计算中用到的职工年人均工资、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丧葬费标准等数据以表格的形式列出,便于参考。
【真实案例】通过真实案例演示的形式,采用文中附加注解的方法,引领读者一点一点地具体掌握索赔的技巧和计算的方法。
【法律依据】把相关的法律文件汇集整理,便于读者查阅、翻看。
第1章 你所应当了解的学生伤害
什么是学生伤害事故
学生伤害事故的特点
学生伤害事故的分类
学生伤害事故的原因
学生伤害事故的预防和对策
第2章 学生伤害索赔技巧
技巧一:判断是否构成学生伤害事故
技巧二:确定正确的赔偿权利人与赔偿义务人
确定正确的赔偿权利人
确定正确的赔偿义务人
技巧三:正确的索赔途径使索赔事半功倍
保险索赔程序
侵权类人身伤害索赔程序
一、双方当事人自行协商
二、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
三、民事诉讼的方式
四、如何书写各种诉讼文书
技巧四:巧用证据
一、证据的含义
二、准备哪些证据
三、谁承担举证责任
四、证据时限
技巧五:如何做好伤残鉴定
一、怎样选择鉴定机构
二、受害人进行伤残鉴定时需要提交的文件
技巧六:选择合理的赔偿金支付方式
一、我国目前有哪些赔偿金支付方式
二、两种支付方式的利弊分析
三、选择建议
技巧七:如何寻求律师帮助和免费的法律援助
一、在什么情况下找律师
二、找什么样的律师
三、利用免费的法律援助
第3章 人身损害赔偿的计算公式
一、人身损害赔偿的项目
二、医疗费的计算
三、护理费的计算
四、交通费的计算
五、住宿费的计算
六、伙食补助费的计算
七、营养费的计算
八、残疾赔偿金的计算
九、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计算
十、残疾辅助器具费的计算
十一、丧葬费的计算
十二、死亡赔偿金的计算
第4章 学生伤害赔偿的计算标准
一、全国部分省市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差旅费标准
二、全国部分省市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人均工资标准(2006~2012年)
三、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2004~2012年)
四、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4~2012年)
五、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2004~2012年)
六、2013年2季度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表(各省)
七、2013年2季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表(各省)
第5章 真实案例演示
案例一
案例二
案例三
案例四
第6章 学生损害索赔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节录)(2009.8.27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2009.12.26)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12.10.26修正)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节录)(2003.12.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节录)(2001.12.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2001.3.8)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节录)(2012.8.31修正)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2002.4.4)
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2002.7.19)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2010.12.13修改)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关于发布《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的公告(2013.8.30)
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2010.12.13修改)
此次再版,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修订:
1.更新相关规定
本书第1版出版后国家相继修正了《未成年人保护法》、《民事诉讼法》和《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同时出台了《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本次修订都逐一更新。
2.增补标准
书中损害赔偿计算用到的数据,如全国部分省市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差旅费标准、全国部分省市职工年人均工资标准、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各省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标准、各省农民工一次性享受伤残长期待遇支付标准,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及各地的差旅费管理办法逐一更新。
3.查漏补缺
本书上一版中,有读者发现的问题,有作者或编辑发现的问题,经过仔细核对和认真研究之后,逐一作了处理,并对全书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查漏补缺。
4.润色文字
本次修订对上一版的文字、表达进行了再次通盘审查,重写了部分段落,调整了部分用词,修正了文字表达上存在的不通俗、不通顺的地方,以期更好地传达相关法律知识和解决方案。
我们虽然做了尽可能的努力,但社会是发展的社会,司法是实践的司法,全书在总结梳理过程中难免挂一漏万,对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疏漏,还请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我们在下次修订时进一步完善。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