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25239156
2.国家文津奖得主、知名投资人吴军博士的两部代表性作品:一部是作者认知升级类作品,都具有重要的时代特征;一部是智能时代的*科普作品。
3. 见识,是智能时代的核心素质,提供你时代领航者的洞察世事和人生的独特方法,这是套装图书合二为一的宗旨。《见识》提供一套洞察世事和人生的独特方法,助你与时代的领航者同行;《智能时代》告诉你,2%的人将控制未来,成为他们或被淘汰,是一个重要的抉择。
《智能时代》和《见识》是吴军博士近两年来*出版的畅销书,本次套装出版,是将这两本书的精华结集奉献给广大读者,本套装将人工智能方面的前沿科技和人生智慧方面的认知升级互相结合,让吴军博士带领我们在智能时代开始的时候,也能洞察人生的真谛。
《见识》是根据吴军老师在“得到”App专栏的订阅用户*为关心的内容,将之重新补充、调整后的作品,作品增补、调整篇幅超过60%。吴军老师将自己的经历,以及身边那些时代先行者的经验,以鲜明睿智的方式阐述出来,为你提供一个与众不同的、值得深度思考的看待世界、看待问题的视角。
《智能时代》是一部大数据、智能革命、人工智能、机械智能领域的*科普作品,带领人们在社会变革的拐点能够未雨绸缪,尽可能避免智能时代对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
《见识》序言
“命”和“运”决定人的一生
看到这个标题,你可能会想,这不是宣扬宿命论或者出身论吗?其实恰恰相反,我是要破除那些所谓出身决定命运的旧观念,希望每个人通过认清我们生活的环境来认清自己,尽可能地有一个“好命”。
讲到命运,很多到了中年的人会有这样的体会:自己无论多么努力,似乎都得不到社会的进一步认可;相反,如果按部就班地做事情,好像也坏不到哪里去。冥冥之中似乎被这两条线给框死,其实这就是命。
一个人小富小贵,可以靠一时的好运气。比如我曾经有一个邻家师姐,高考时超水平发挥,本来可能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或者北京科技大学也考不上的她,居然考上了清华大学。这件事情让我的母校在随后的十几年里一直作为高考超水平发挥的典型来讲,直到教过她、记得这件事的那批老师退休为止。说到这里,读者们一定关心她后来的人生轨迹。有一次我在校友会上见到了她,提起那次好运,她却说,其实在清华就是受了5年罪,后来的生活轨迹该是什么样还是什么样,不会因为一次好运气而改变。
世界上永远不缺运气好的人,彩票中大奖的人也是如此,在美国,几乎所有中大奖的人在10年内都会把几千万美元到上亿美元的财产败光。吴晓波在《大败局》一书中总结的中国早期股市冒险家们也都是如此。当然,社会学家还可以给出更详细的统计数字,说明仅仅靠一时运气好是不可能大富大贵的。
对大部分人来讲,其实很难一辈子都交好运,当然也不会一辈子总是走霉运,关于后面一点,我会在书中进一步论述。运气是一时的,具有很强的随机性;但命却影响人的一生,起着决定作用。
一个人要想得到命运之神的呵护并不容易。要想命好,首先要认识命的重要性,即信命和认命。信命是知道自己有所不能,认命则是不超越命运给自己画的线,对于得不到的坦然接受。孔子曰:“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不逾矩”三个字就是认命的意思。古希腊没有孔子,但是他们对命运的认知和孔子差不多。在他们的众神之神宙斯后面,冥冥之中还有掌控神的命运女神摩伊拉。
当然,我知道我的这种说法和今天很多人从小接受的教育是不一样的。我们被教育的是人定胜天,创造人间奇迹,挑战人类极限,当然包括通过努力改变命运,而不是像我所说的认命。但是,稍微有点儿逻辑的人就不难想清楚,社会上(包括一些老师)给年轻人灌的心灵鸡汤不能当真。如果那些心灵鸡汤真的管用,在那些灌鸡汤的人自己身上就应该应验,但事实上却没有。
有人将出身好等同于命好,这其实是两回事,否则崇祯皇帝也不会讲,希望子子孙孙不再生于帝王家。同样,对于曹雪芹来讲,我们也不知道他从小锦衣玉食算是命好还是命差。出身好不过是人生交了一次好运而已,并不代表一辈子的命都能好;反之亦然,生于贫穷之家的人,未必没有好命。
那什么是命呢?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对我来讲,它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环境的因素和我们自己对未来走向划定的方向。人生轨迹走不出这两条线,个人的努力、运气等不过是让我们在这两条线之间做微调而已。
环境的因素不能忽视。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lm Gladwell)在《异类》一书中强调,人出生的时间和地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命运。书中还介绍了这样一个事实:在人类历富有(按照财富的可比性)的75人中,有1/5出生在1830—1840年的美国,因为他们赶上了美国的工业革命。生逢中国改革开放的人,就比生活在100年前的人幸福;生在宋朝的人,就比生在明朝的人过得好。人出生的时间当然无法选择,不过“到哪座山唱哪座山的歌”的智慧是应该有的,时代需要我们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这就是信命。不信命是什么结果?生逢乱世不懂得保全自己,结果就不用说了;生逢人类历史上少有的治世,依然怀疑它的现实性,就会丢掉一切机会。在中国过去3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总有不断唱衰中国的声音,一些朋友总担心中国经济要崩溃,一直想买房子又不敢买。20年过去了,这些人发现自己仍然两手空空,完全错失了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红利。在《硅谷来信》专栏中,我从经济学、科技发展以及历史的角度分析了为什么中国处在的历史发展时期,为什么中国有希望,如果错过了中国的发展机会,一切努力都变得事倍功半了。
决定个人命运的第二个因素掌握在每个人自己手里。所谓命就是一个人看问题和做事情的方法,如此而已,但它们却决定了人的一生。我在《硅谷来信》专栏中讲述了一个朋友的故事,他出身贫寒,却总能得到命运之神的眷顾。他顺利地考入北京大学,之后又进入康奈尔大学学习。他在美国工作的家公司就在其任职期间成功上市,之后他又赶上了两次大的IPO(首次公开募股)——一次是高盛,另一次是谷歌。在离开高盛、加入谷歌期间,他还进入了另一家明星公司亚马逊。因此,他在年纪轻轻的时候,不仅实现了财富自由,而且做出了很多重大的发明创造。此外,他的投资也非常成功,子女们也培养得非常好。你可能会说为什么他的运气这么好,想去哪里就能去哪里,而且总是在合适的时候到了合适的地方。其实,这不是运气好,而是“命好”,是他独特的看问题的方法和行事方式。
我这位朋友看问题的角度很值得每个人学习。我在2010年离开谷歌到腾讯时,他对我讲:“你这个选择不错。”我问他为什么,他说:“这家公司有独一无二的价值。”寻找独一无二的价值,这就是他投资(开始的时候他其实是用自己的时间投资,后来当然是用他的金钱投资)恪守的原则。
对于任何一个炒概念的公司,无论当时在媒体上多么光鲜,无论一年后股价是否会涨,我的这位朋友都不会理睬,他只看那些公司有没有“钱”途,即赚利润。即使同样赢利的公司,他也只看它们是否在行业里有说一不二的定价权,他加盟的高盛、亚马逊、谷歌和腾讯都符合这个原则。
对于某些被国内外投资人热捧的公司,比如乐视等,他明确地讲,它们从短期看带不来现金,从长期看世界上有它无它是一样的,所以他肯定不会投资这样的公司。甚至对于一些看似还不错的公司,比如小米,他也认为不过是N家公司中的一家而已,没有定价权,不会带来巨大的现金,他也不会感兴趣。
当然,他的判断可能会是错的,也许小米会成为一家好公司。不过他认为没有关系,本来他也没有打算在股市上挣所有的钱。这位朋友从不眼红别人挣多少钱,比如我们周围一些人当年从百度上市挣到一笔钱,他对这种一次性的收入根本不在意,不论多少。虽然这让他失去了无数次挣快钱的机会,但是他从不后悔。很多人能够靠运气挣快钱,做到小富,但是不可能一辈子运气好。对他来讲,如果把注意力放到挣百度这种一次性的钱上,他就失去了看问题的固有方法,后不仅挣不到谷歌或者腾讯这种钱,在投资上也做不到长期复合增长。这位朋友非常认命,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从来不去想。他的资源并不比任何人多,但是他只关注自己命中能够得到的,也就得到了所应得的。
前一阵和影视圈的朋友谈到一个大家熟悉的演员,大家说她是苦命人,嫁人不顺,投资也不顺,一辈子辛辛苦苦演戏,后白忙活一场。我讲,这是她命不好,怨不得别人。一来读书少,二来圈子太狭窄,以至见识和判断力高不到哪里去。历史上这样的人很多,比如19世纪挣了无数稿费又在投资上糟践光了的马克•吐温。但凡人的知识面稍微宽一点,交际的圈子稍微广一点,了解事情稍微全面一点,命就会好很多。
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今天,很多人仕途不顺,通常是命运使然,并非缺乏运气。汉朝名将“飞将军”李广一辈子没有得到封侯的奖赏,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下了“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名句,为他可惜,后人也多因读了这一千古名篇而为李广鸣不平。
不过,客观地评估,李广虽然名气大,但凭借战功却难以封侯。李广的运气并不算差——被匈奴人抓住能脱险,同时机会也不少,但是都失之交臂。因此,只能讲李广的命实在不好,为什么?因为他看问题和做事的方法有很大的问题,比如,他贻误了战机,作为上级的卫青派人去问话,他一气之下自杀了,这种处理问题的方式显然有问题。再比如,他善于骑射杀敌,但是按照韩信的观点,这只是匹夫之勇,不足以封侯。《史记》里没有记载过李广有效地组织大军杀敌,虽然他有过这种机会。
李广一生经历了70余战,但是没有练就将才的基本素质(比如《孙子兵法》里讲的审时度势等),说明他的思维方式有问题,也就是说看问题的方法、处理问题的方式没有达到侯的级别。(关于这段历史更详细的介绍,可以看《史记•李将军列传》。)
和李广相似的是三国时期(其实是东汉末年)的孙策,热衷于逞个人之勇,结果被坏人所杀。这就是他的命,郭嘉早就算出来,孙策终会死于宵小之手。孙策曾经有很多好运气,但是再多的好运气也改变不了他的命。
前段时间有则报道,说一群人大早上在机动车道上“健走”,被一辆出租车铲翻,造成一死两重伤。网友们评论说是“不作不死”。其实这也是那些人的命,他们看问题的角度不是这样做是否合适、是否安全,而是在马路上别人不敢撞他们。如果大家看看周围,这种不把自己的命当回事的人有的是,而这些人几乎没有一个混得像样的。
既然命运不是天生的,那么一个人的命运又是怎样决定的呢?让我们来想象这样一个场景:如果有人在大街上扇了我们一个耳光,我们会做何反应呢?
所有的反应概括起来无外乎三种:种,一巴掌扇回去;第二种,认,捂着脸走开;第三种,先冷静分析,也许是我们真该被扇,那就接受教训,也许对方真的就是个浑蛋,我们或许该叫警察来管他,当然也可能有人日后找机会整治他,让他记住教训。
我们在一辈子的经历中总会遇到各种麻烦和难题,它们就如同别人或者现实生活不断地在扇我们巴掌。对待这些巴掌的态度和处理方法就决定了我们的命运。比如我们上小学时,次考试没有考好,怎么办?种方法是把卷子撕了,甚至把同学的卷子也撕了,这就相当于一个巴掌扇回去的做法,甚至有的家长还帮助扇。第二种方法是从此不学了。很多人告诉我,这辈子没有学好,就是因为小时候老师打击了他的学习兴趣,这相当于捂着脸认。当然我们都知道这是在找理由为自己不成器开脱。第三种方法是分析一下原因,或许该努力,或许老师改错了我们的考卷(这种情况是有的),或许老师根本不是好老师,或许家长考试头一天就不该带孩子去迪士尼玩儿……接下来根据不同的情况找出改进的方法,并且落到实处。
人一辈子被扇巴掌的情况和原因很多,各不相同,但是一个人对待它们的方法却有高度的一致性。习惯于扇回去的人一辈子都在扇别人巴掌,认的人一辈子都在认。英国著名的女首相撒切尔夫人喜欢讲这样一段话:
注意你的想法,因为它能决定你的言辞和行动。
注意你的言辞和行动,因为它能主导你的行为。
注意你的行为,因为它能变成你的习惯。
注意你的习惯,因为它能塑造你的性格。
注意你的性格,因为它能决定你的命运。
这可能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性格决定命运”的由来。其实决定命运的还包括我们的习惯、行为及其背后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出问题的人,命运之神是永远不会眷顾的。前面提到的那些在机动车道上健走的人,就属于思维方式出了问题,用句北京的老话讲,就是凡事浑不凛。
东亚人爱走的另一个是凡事认,当然大部分人会安慰自己说,“忍字心头一把刀”,表示自己“内心强大”。比如在单位里,某个领导就是偏心眼,欺负他,工作都让他做,提拔时就是不提拔他,很多人就在想自己应该更努力一点、勤恳一点,争取打动领导的心,但是领导下次还会欺负他。这就相当于捂着脸认。
很多逼孩子读书的亚裔家长也是如此。我听到一些国内的家长教育孩子,“爸爸妈妈没本事,你好好读书,将来就有出息了”。事实上等到他们成了学霸、上了好大学,才发现自己依然没有机会。家长没本事,就像挨了社会或者周围人几巴掌,梦想着孩子将来成绩好就能翻身,其实就是认的表现。以认的态度对待人生一道又一道的坎,就会不断地被这个世界扇巴掌。他们的命运其实在从小对待挨巴掌的态度时就已经决定了。
在美国,很多亚裔的情况也是类似。美国的大学不能公平地对待亚裔子女,分数的要求比其他族裔高很多,大部分家长就是认心态,让孩子多考几分。其实,考再多分也没用,只能让亚裔之间的竞争更激烈而已。解决问题的根本方式是要努力废除歧视亚裔的“平权法案”,但是绝大部分亚裔家长一谈到这件事就认了。
2016年,作家刘震云在北京大学的毕业典礼上讲,阿Q和祥林嫂是中国人的父母,其实他们二位都属于被扇了巴掌认的人。人对一个巴掌的反应,其实决定了其一生的命运。
当我们认清了决定命运的这些因素之后,当我们了解了古今中外各种智者、各种被命运垂青的人的思维方式后,当我们能够用它们来替代我们自身那种要么认、要么鲁莽地扇人巴掌的思维和行动后,我们就会有好命。在中国今天这样一个大环境下,成功是一件大概率事件。在这样的大前提下,我们有一种好的思维方式,懂得如何有效地做事情,想不成功都难。
本书重点讲述了我对人生的看法,以及古今中外智者对个人自我提升的一些智慧,思考如何成功地过一个精彩的人生。同时,我也就商业本质和未来世界,分享了我在职场晋升和投资等方面的经验。当然,全书都是围绕个人的精进这个主题。
《智能时代》自序
2016年是机器智能历史上一个具有纪念意义的年份,它是一个时代的结束,也是新时代的开端。这一年距离1956年麦卡锡、明斯基、罗切斯特和香农等人提出人工智能的概念正好过去了六十年,按照中国的习惯正好过去了一个甲子。而当年在达特茅斯学院提出这个概念的10位科学家中后一位科学家明斯基也在这一年的年初离开了人世,这或许标志着人类在机器智能领域阶段的努力落下来帷幕。就在明斯基去世后的两个月,Google的围棋计算机AlphaGo在同世界著名选手李世石的对局中,以4:1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成为个战胜围棋世界冠军的机器人,它的意义要远远超过1997年IBM深蓝战胜卡斯帕罗夫,因为从难度上讲,围棋比国家象棋要难6-9个数量级。这件事不仅是人类在机器智能领域取得的又一个里程碑式胜利,而且标准这一个新的时代—-智能时代的开始。
从计算机发展的角度看,智能机器在所有棋类战胜人类其实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因为机器运算能力的提升是指数增长的,而人类智力能够做到线性增长就不错了。因此一定存在一个时间点——在所有的棋类比赛中都会超过人。在1997年IBM的深蓝战胜卡斯帕罗夫之后,围棋不仅是后一个计算机尚未超越人类的主要棋类,而且还担负了上千年东方文化的蕴含,即棋道。虽然大部分人相信计算机终可以在围棋上超越人类,但是总是觉得那还是几年后的事情。就在AlphaGo和李世石比赛之前,李世石本人认为前者的水平和他差出一到两个子,也就是说,即使他让先也能5:0获胜。中国围棋界的泰斗聂卫平也认为今天的计算机是不可能战胜人类的冠军的。就连曾经在Google工作过的IT行业老兵李开复博士也不相信AlphaGo能赢。这并非李开复等人对今天机器智能的发展状况不够了解,而是因为下围棋是一件太难的事情。2015年年底,AlphaGo仅仅赢了樊麾二段而已,离九段还差得远呢。但是大家忘记的一件事情,那就是AlphaGo水平的提高并不需要人那么长的时间,事实上在Google内部,大家在开赛前已经知道AlphaGo的水平并在九段之下。
2016年3月9日,AlphaGo和李世石之间的世纪大战开始了。AlphaGo在盘出人意料地轻松获胜。当然,大部分人在赞誉AlphaGo水平的同时,依然认为这可能是李世石在试探计算机而已,毕竟那是五盘的比赛,用一盘棋试探毫不了解的对手未尝不是明智之举。但是当AlphaGo在第二盘获得连胜并且下出了很多人类想不到的好棋后,对机器智能持怀疑态度的聂卫平等人,都对它产生了致敬。在AlphaGo获得第三盘胜利之后,很多超一流的棋手都渴望和它一比,希望以此检验自己的水平,并且能够提高技艺。虽然李世石在第四盘抓住AlphaGo的一个失误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但是AlphaGo在后一盘稳稳地控制着局面,直到胜利。可以讲在那一次人机大战之后,围棋界对机器智能从怀疑变成了顶礼膜拜,大家都意识到,按照AlphaGo在过去几个月里的进步速度,只要Google愿意继续投入科研,很快人类所有的围棋高手都无法和它过招了。
计算机之所以能战胜人类的,是因为机器获得智能的方式和人类不同,它不是靠逻辑推理,而是靠大数据和智能算法。在数据方面,AlphaGo在训练时使用了几十万盘围棋高手之间对弈的数据,这是它获得所谓的“智能”的原因。在计算方面,AlphaGo采用了上万台服务器训练它下棋的模型,并且让不同版本的AlphaGo相互对弈了上千万盘,这才保证了它能做到“算无遗策”。具体到下棋的策略,AlphaGo里面有两个关键的技术:把棋盘上当前的状态变成一个获胜概率的数学模型,这个模型里面没有任何人工的规则,而是完全靠前面所说的数据训练出来的。第二个关键技术是启发式搜索算法—-蒙特卡洛数搜索算法(Monte Carlo Tree Search),它能将搜索的空间限制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保证计算机能够快速找到好的下法。虽然AlphaGo的训练使用了上万台服务器,但是它在和李世石对弈时仅仅用了几十台服务器(1000多个内核以及一百多个GPU)。相比国际象棋,围棋的搜索空间要大〖10〗^6~〖10〗^9倍,AlphaGo的计算能力相比深蓝,其实并没有这么多倍的提高,它靠得是好的搜索算法,能够准确地聚焦搜索空间,因此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里算出行棋步骤的。由此可见,下围棋这个看似智能型的问题,从本质上讲,是一个大数据和算法的问题。
当然,Google开发AlphaGo的终目的,并非要证明计算机下棋比人强,而是要开发一种机器学习的工具,让计算机能够解决智能型的问题。AlphaGo和李世石对弈,实际上是对当今机器智能水平的一个测试。从樊麾到李世石,实际上是用他们的专才在帮助Google测试当今机器智能的发展水平。在人机对弈的第四盘李世石反败为胜的过程中,他无意中发现了AlphaGo的一个缺陷。因此,Google的成功里面也有李世石等棋手的功劳。从这个角度讲AlphaGo的胜利标志着人类在机器智能方面达到了一个崭新的水平,因此它是人类的胜利。
AlphaGo无论是在训练模型时,还是在下棋是所采用的算法都是几十年前大家就已经知道的机器学习和博弈树搜索算法,Google所做的工作是让这些算法能够在上万台甚至上百万台服务器上并行运行,这就使得计算机解决智能问题的能力有了本质的提高。这些算法并非是专门针对下棋而设计的,很多已经在其它智能应用的领域(比如语音识别、机器翻译、图像识别和大数据医疗)获得了成功。AlphaGo成功的意义不仅在于它标志着机器智能的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台阶,还在于计算机可以解决更多的智能问题。今天,计算机已经开始完成很多过去必须用人的智力才能够完成的任务,比如医疗诊断,阅读和处理文件,自动回答问题,书写新闻稿和驾驶汽车等等。可以讲,AlphaGo的获胜,宣告了机器智能时代的到来。
AlphaGo的获胜让一些不了解机器智能的人开始杞人忧天,担心机器在未来能够控制人类。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因为AlphaGo的灵魂是计算机科学家为它编写的程序。机器不会控制人类,但是制造智能机器的人可以。而科技在人类进步中总是扮演着活跃革命的角色,它的发展是无法阻止的,我们能做的是面对现实,抓住智能革命的机遇,而不是回避它、否定它和阻止它。未来的社会,属于那些具有创意的人,包括计算机科学家,而不属于掌握某种技能做重复性工作的人。
在AlphaGo取得人机大战胜利之际,我们出版这本书,希望能让大家更多地了解大数据的本质、它的作用、它和机器智能的关系、机器智能的原理和发展过程,以及它们二者对未来产业和社会的影响。本书一共分为七章,分别介绍了数据的作用,大数据的本身,机器智能的原理及其发展过程,大数据思维的核心及其重要性,大数据和机器智能与商业的关系,它们对社会正反两个方面的巨大影响。书中的核心内容来自我在研习社和一些大学商学院讲课的讲义,但是考虑到大家读书和听课毕竟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在将讲义改写成书的时候,我在书中增加了大量的案例和历史背景介绍,以方便大家能够系统地了解大数据和机器智能的来龙去脉,以及我们对未来进行分析的依据。
《见识》
比贫穷更可怕的事情 缺乏见识、缺乏爱、缺乏规矩,是比缺钱更可怕的事情。没有钱,有一辈子的机会能够获得,而缺乏这三样东西,后天再获得的难度就非常大了,而它们的缺乏其实和贫穷没有必然联系。
商业的本质 商业的本质是让人多花钱,而不是省钱。至于如何让人们愿意花钱,这是艺术。我们可能更需要独立思考,从事物的本质出发,找到那些随大溜的人忽视掉的机会。
关于金钱 钱是上帝存在你那里的,不是给你的,回头你要还给他。钱只有花出去才是你的!钱和任何东西,都是为了让你生活得更好,而不是给你带来麻烦。钱是靠挣出来的,不是靠省出来的,而挣钱的效率取决于一个人的气度。钱是花不光的,但是可以迅速投(投资、投机)光。
阅读的意义 阅读不仅让我们在冷酷无情的科技时代获得喘息,而且重启了大脑深入思考的功能,还是抵抗狭隘、思想控制和舆论支配的方式。一本好书,本身可以帮助我们重新认识自己、认清世界,弄清心头百思不得其解的疑惑,并*终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关于选择 很多时候,我们把太多的精力花在了选择上,而不是经营上,导致难以精进。或许少些选择,会更加聚焦,也会让我们更幸福、更成功。
《智能时代》
从信息时代到智能时代,吴军博士的书描绘了人类这关键一跃将是如何壮阔瑰丽。过去科技带来的人类能力的延展基本是物理性的,远的有纺织机代替手工作坊、汽车代替马车,近的有GPS实现全球定位,通信+智能终端实现实时资讯传输、交互等。但大数据技术和智能革命带领的人类社会跃迁,将是*次进入了真正思维领域,人类的分析、判断、决策思维的效率将实现爆炸式提升。我们的商业行为理论、产业架构、商业模式和组织管理模型都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吴军博士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视角,揭示了人类历史拐点的伟大时机之下,我们所面临的历史机遇与危机挑战,对每个企业家而言都是宝贵的启发。——雷军 小米创办人,董事长兼CEO;金山软件董事长;天使投资人
曾经,我们要学习如何操纵机器,掌握机器的语言,向机器靠拢;今天,机器在向人靠拢,试图理解人类、用我们的语言与我们对话。这就是“智能时代”,这个时代的基础是数据,可谓“无数据、不智能”。吴军先生这本书将智能时代的诸多要素娓娓道来,读下来如林中散步,在不知不觉中带领我们去到远方、登上高处,饱览领会了这个新时代的版图和全线的风景。——涂子沛
著名大数据专家,著有《大数据》《数据之巅》
综观全书,这是一部近代科技的历史书,也是一部科普书,也可以说是一部指导创新的教科书。由于大数据的应用必然会渗透到所有的领域,因此本书不仅值得IT行业科技人员一读,对关注信息化应用的其他行业的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来说也必定开卷有益。——邬贺铨 中国工程院院士
《智能时代》这本书展现了吴军博士的真知灼见和前瞻思维,这些都来自于他在大数据和机器智能领域的多年*线实践经验。全书对大数据与智能革命带来的思维革命、技术上的挑战,以及机器智能如何改变人类社会,都做了全面的讲解。与其他一些写机器智能的书不同,这本书与作者之前的几本书一样,维持了作者对科学生动而易于理解的、有温度感的一贯的表述方式。——李善有
混沌大学创始人
《见识》文摘
金钱观
鲁迅先生讲,人“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然后他又具体解释道:“我之所谓生存,并不是苟活;所谓温饱,并不是奢侈;所谓发展,也不是放纵。”鲁迅是一个很实在的人,他绝不假装清高,该享受的物质生活还是享受的。鲁迅的收入按照当时的物价水平而言是相当高的。他当时在*任职,每月的薪水是300块大洋,那时北京市民的生活费是每月两三块大洋。曾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当过管理员,每月薪水8块大洋。在民国初年,贝聿铭的叔祖贝润生先生买下了苏州狮子林,那么大一个园林,价格才9000两银子,大约12000块大洋,相当于鲁迅三年多的工资。当然,贝润生先生后来又投资对狮子林进行改建,才形成今天大家看到的狮子林。不过这至少说明鲁迅先生当时的薪水极高。除了“干薪”之外,鲁迅的稿费和讲课费也不少。顺带说一句,鲁迅在北京大学兼职讲课,并不算正式的教职人员,这种外聘人员当时的头衔是讲师,并非鲁迅达不到教授的要求而给了讲师头衔。
鲁迅还有一个特点,他一方面拿国民政府的钱,一方面还骂国民政府。鲁迅自己讲,饭碗可以跟理想分开。我们今天很多年轻人动不动就说为了理想,把工作辞了,然后在外面混一圈什么都没有做出来,再跑回去啃老。我甚至见过一个男生去“啃”收入低微的女朋友,真不知道该怎么评论他。2016年,我把很多想创业的人都劝回去上班了,因为我觉得他们还没有准备好,不仅在精神上,而且在物质上。
挪威著名剧作家易卜生写过一部名剧《玩偶之家》,里面的女主人公娜拉一直活在传统的婚姻制度下,跟丈夫的关系非常不平等,终她觉醒了,终于离家出走开始了新的人生。几乎所有人在读完这部戏剧后都会赞扬娜拉追求自由平等的反叛精神,女权运动者对她更是赞叹不已。可是鲁迅的看法却不同,他写下了《娜拉走后怎样》一文。鲁迅写道:
可是走了以后,有时却也免不掉堕落或回来。否则,就得问:她除了觉醒的心以外,还带了什么去?倘只有一条像诸君一样的紫红的绒绳的围巾,那可是无论宽到二尺或三尺,也完全是不中用。
她还须更富有,提包里有准备,直白地说,就是要有钱。
梦是好的;否则,钱是要紧的。
钱这个字很难听,或者要被高尚的君子们所非笑,但我总觉得人们的议论是不但昨天和今天,即使饭前和饭后,也往往有些差别。凡承认饭需钱买,而以说钱为卑鄙者,倘能按一按他的胃,那里面怕总还有鱼肉没有消化完,须得饿他一天之后,再来听他发议论。
所以为娜拉计,钱——高雅地说罢,就是经济,是要紧的了。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
鲁迅是我非常钦佩的人,对于物质生活的态度,我颇为赞成他的一些看法。也就是说,我赞同“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那些为了理想而奋斗的年轻人,不要因为看到很多人辞职或者退学后发了财,就天真地认为只要将自己置之死地就能后生。现实情况往往是,置之死地后大部分情况是死掉了。很多人尤其是媒体为了哗众取宠,过分渲染退学创业的故事,但是他们常常故意颠倒因果关系。盖茨、佩奇、布林和扎克伯格退学创业能够成功,是因为他们找到了挣钱的方法,然后才退学,而不是反过来,因为退学,所以创业成功。
不过,今天我更想说的是对钱的态度,而不是钱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如果用几句简单的话概括我的金钱观,可以概括成这样5句话:
1. 钱是上帝存在你那里的,不是给你的,回头你要还给他。
2. 钱只有花出去才是你的!
3. 钱和任何东西,都是为了让你生活得更好,而不是给你带来麻烦。
4. 钱是靠挣出来的,不是靠省出来的,而挣钱的效率取决于一个人的气度。
5. 钱是花不光的,但是可以迅速投(投资、投机)光。
《智能时代》文摘
智能时代,未来已来。
未来的农业、制造业、体育、医疗、律师,甚至编辑记者行业等将迎来怎样的崭新形态?你会被失业吗?
01 未来的体育
烂球队勇士崛起之谜
在2015-2016年的NBA(美国职业篮球联赛)赛季,位于硅谷地区的金州勇士队(Golden State Warriors)创造了NBA历史上常规赛获胜率的纪录,在全部82场比赛中获胜73场。而在一年前,该队获得了NBA总冠军。
但事实上,勇士队曾长期以来一直是NBA里的一支“鱼腩球队”。在2009年,金州勇士队还是NBA里烂的球队之一,那一年它的成绩排名倒数第二,当然勇士队也不可能有什么球星和大牌教练。因此该队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在是一个奇迹,而它创造奇迹的方式在体育史上恐怕是独一无二的。
金州勇士队的成功并非砸钱的结果,而是因为它处在一个特别的地区—硅谷。
硅谷地区有两种人不缺,即风险投资人和工程师,勇士队的奇迹从很大程度上讲是靠他们创造的,前者善于看到其他人还没有发现的投资潜力,然后把它经营成值钱的实业;后者善于利用技术创造奇迹。
勇士队的成功就是他们合作的结果。6年前勇士队的比赛成绩跌到了谷底,因此价值较低,一些风险投资人决定将这支不值钱的球队买下来好好经营,让它成为美国体育界耀眼的明星。
这个计划看上去有点疯狂,不过投资人有自己的考虑,他们有秘密武器,那就是能够应用大数据的工程师。终,投资人花了4.5亿美元这个相对较低的价格完成了对勇士队的收购。
在收购完成后,投资人为球队委派了新的管理层:没有任何执教NBA经验的史蒂夫•科尔,因突出的投篮优势被委任为教练。科尔在执掌勇士队之后,坚持用数据说话,而不是凭经验。
他根据背后团队对历年来NBA比赛的统计,发现有效的进攻是眼花缭乱的传球和准确的投篮,而不是彰显个人能力的突破和扣篮。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勇士队队员苦练神投技,全队在一个赛季中投进1 000个三分球,又创造了一项NBA纪录。
这其中,亮眼的新打法是尽可能地从24英尺(大约7.3米)外的三分线投篮,这样可以得3分。正是因为不再按照篮球传统的战术作战,勇士队卖掉了那些价钱高却效率低的明星,而着重培养自己看中的新人。
这位新人叫斯蒂芬•库里(Stephen Curry),三分球的神投手。在2014~2015年赛季中,库里的神投让勇士队夺得了40多年来的个总冠军,他自己也成为当年的有价值球员(MVP)。到了2015~2016赛季,库里投进了403个三分球,创造了NBA历史上的纪录,打破了由雷•阿伦所保持的个人单赛季269记三分命中数的纪录。
除了利用数据制定战略,勇士队还利用实时数据及时调整比赛中的战术。早在2012年,勇士队的总裁兼COO(首席运营官)里克•威尔茨(Rick Weltz)就在一次大数据会议(TUCON 2012)上介绍了该球队应用大数据的成果。根据威尔茨的介绍,大数据可以帮助球队改进精细到两个人配合的细节。正是靠高科技,勇士队才得以在短短6年里从倒数第二名登顶NBA的总冠军。
鉴于勇士队的战术和成绩给NBA带来的巨大冲击,奥巴马在白宫专门接见了勇士队,并且讲道:“(这)看起来正在打破这项运动的格局,这似乎是不公平的比赛。”篮球界的人士则认为,勇士队是NBA里的Google。
02 未来的农业
……
03 未来的制造业
……
04 未来的医疗
……
05 未来的律师业
……
06未来的记者和编辑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