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811138405
本书提出了《史记》130个问题,并做出了答案。这些问题,大多是历代读者和学者未想到的,更不用说做出答案了。如班固说“十篇缺,有录无书”,张晏等说亡十篇,而作者证明《史记》是一部未完成的书,十篇,司马迁因故未写。并非张晏所说“迁没之后亡景纪”等十篇。古今史家相信秦征南越之战始于秦始皇三十四年,而作者用坚实的事实,证明秦征南越之战始于秦王政十九年或二十年,秦征南越之战旷日持久。古今读者相信秦始皇“发童男女数千人,遣徐市入海”,是为“求仙人”或“求仙人不死之药”,而作者有充分证据,证明秦始皇“遣徐市发童男女数千人,人海”是根据邹衍的大九洲学说到海外寻找新大陆,进行海外殖民。如此等等。故凡《史记》读者,必读此书。
史记疑案1
1 “十篇缺,有录无书”,“《史记》为太史公未成之书”
2 吕不韦是志士仁人,是英雄,是改革家,非“奇货可居”的商人
3 秦始皇是谁的儿子
4 韩非入秦时间问题
5 樊于期就是桓龄
6 秦与东方六国之间谍战
7 缪毒是郎官,不是宦官
8 白起和范雎之死
9 发现秦征南越历史
10 李斯浮沉谜案
史记疑案2
1 秦时反秦地下组织概况
2 秦时反秦地下组织与张良的关系
3 刘邦是魏国人,非楚国人
4 高祖何时“数从张耳游”?去做什么
5 “酒雠数倍”解及高祖生日并食物爱好
6 老父相刘季“贵不可言”,是刘季为帝后献谀者编造的故事
7 刘季“为亭长,为县送徒郦山”,不止一次
8 刘季最后一次“以亭长为县送徒郦山”,在何年何月
9 何谓“隐于芒砀山泽岩石之间”
10 “芒砀山泽岩石之间”适合于安营立寨啸聚群雄吗
史记疑案3
1 韩、赵、魏、楚、燕亡,其宗族或士大夫曾建立流亡政府,继续抗秦;三晋和楚遗民曾希望在齐国建立反攻复国基地,重建东方六国
2 秦始皇遣徐市人海,是根据邹衍的海陆分布学说,至海外寻找新大陆
3 琅邪城在哪里
4 “卢生求羡门高誓”,及“韩终、侯公、石生求仙人不死之药”疑案
5 秦末社会思想出现根本性变化
6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之“前元年”、“前二年”、“前三年”,是何年
7 陈王十面出击及其他失误
8 项羽杀宋义,是为公不是为私
9 话说英布
10 《史记》老子传原貌
史记疑案4
1 何谓“事”?何谓“避吏”?何谓“吏事”
2 “徒中壮士愿从者十馀人”之下落
3 秦时博浪沙的自然环境及张良如何椎击秦始皇
4 秦楚之际,淮泗地区为何成为人才洼地
5 何谓“河北之军”
6 章邯为何匆忙渡河北击赵
7 王离为何被俘
8 章邯为何降楚?三秦王何时封
9 韩信何时亡楚归汉
10 献计出“陈仓故道”的人赵衍
史记疑案5
1 汉王及其部属抢掠妇女和财物
2 汉军贪污、受贿成风
3 陈平初见汉王,说“臣为事来,所言不可以过今日”,所言何事
4 陈平的军事间谍活动及其贪污
5 陈平“盗嫂”、“受诸将金”是真
6 “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楚,“士之顽钝嗜利无耻者亦多归”汉,是什么问题
7 范增之死疑案
8 陈平为什么献计擒韩信
9 吕后对陈平说:“顾君与我何如耳?无畏吕委之谗也!”何谓
10 陈平“凡六出奇计”,是哪六计
史记疑案6
1 垓下在哪里
2 虞姬魂归何处
3 “汉王之困固陵,用张良计,召齐王信”,张良谬计,害了韩信
4 垓下决胜,韩信对项王“十面埋伏”,是否实有其事
5 垓下决胜,项王“四面楚歌”是真是假
6 垓下决胜,楚汉双方各投入了多少兵力
7 高祖为何赦季布而杀丁公
8 钟离昧为何逃亡到韩信那里
9 “韩信申军法”,“张良、韩信序次兵法”,是两回事,不能混为——谈
10 韩信谋反冤案
史记疑案7
史记疑案8
史记疑案9
史记疑案10
史记疑案11
史记疑案12
史记疑案13
参考文献
自叙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