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3487866
内容简介
萍乡之教育,始于唐朝。宋庆历年间,程朱理学的发端者周敦颐,在萍乡治税建濂溪书院,开启了萍乡除官学、私学之外,又一全新的学校制度。在之后的几百年历史中,萍乡书院林立,而在其中*为有名的就是“独占鳌头”的鳌洲书院。张学龙*的《星出金鳌洲(萍乡鳌洲书院史话)》以鳌洲书院为主线,以荡气回肠的散文笔法,全景式展示出自三国以降直至当下,1000多年萍乡乃至中国的历史文脉。
目 录
一、谁知此地登高处 二、出淤泥而不染 三、何其不知尊礼也 四、知屋漏者在宇下 五、占鳌洲上烈焰腾 六、五贤被祀金鳌洲 七、二十三岁新县令 八、完全是和尚打伞 九、蕉红荔绿数前程 十、风回海上波争立 十一、春色文章增瑞气 十二、东境死者甚众 十三、树德之先沃其根 十四、名碑列郡士之首 十五、众人拾柴火焰高 十六、文罗裤上桃花血 十七、数声长笛一庭霜 十八、新式学堂新气象 十九、中华优秀的子孙 二十、 “文臣武将”出鳌山 二十一、理当效马牛 二十二、江东子弟多才俊 后记
在线试读
一、谁知此地登高处
这条河发源于杨岐山。
杨岐山是座神奇的山,为佛教史上颇具盛名的杨岐禅宗发源地。
杨岐宗创立于宋朝,追根溯源却远在唐朝。山上的杨岐寺初叫广利寺,唐开元年间由广利禅师在寺边建宝塔。萍乡人文的开山祖、上栗长平人唐廪,唐乾宁元年(894年)考取进士,出任翰林院掌管国史和著作两局的官员,在编纂《贞观新书》三十卷中,他忙里偷闲,以杨岐山为名,写过一首留传千年的诗作《杨歧山》,诗日:
逗竹穿花越几村,还从旧路入云门。
翠微不闭楼台出,清吹频回水石喧。
天外鹤归松自老,岩间僧逝塔空存。
重来白首良堪喜,朝露浮生不足言。
到宋庆历初年,山上寺庙由普惠师改称今天的普通寺。古寺在唐代就十分壮观。《甄叔大师塔铭》里说:“独步杨岐山顶上,建出花宫胜仙阙。楼台庄严射虚空,魔界轮幢尽摧折。”到宋代,仍是“傍石千间屋,腾空百丈楼”。杨岐山上有“四唐”,即寺内存有两块罕见的唐碑,一块是公元八。七年刘禹锡为乘广禅师撰写的碑文,一块是公元八三二年王观为甄叔撰的塔铭。一座唐塔,也即乘广禅师塔。一株甄叔柏,当地民众称之为“倒栽柏”,据《萍乡县志》考证:“甄叔柏在县北普通寺,唐元和时甄叔师手植。
偈云:‘柏枝垂地,我当重来。’”当地人传说,这是和尚使法力倒栽成活的。历代文人墨客对此山十分景慕,尤其是对两块石碑钟爱有加。为此,唐刘廓在他的《杨岐山》诗里写道:“欲续遗碑语,含毫恨不才。”清南昌翰林胡椿,为江西有这么一座神秘奇妙的杨岐大山自诩说:有山日杨岐,乃江西名胜,壁立万仞,风水清淑,绵延数十里,为湖南长沙发脉之所。
于是,山下民谣四起:
长沙牵出一根藤,走到杨岐结个瓜。
瓜叫张口狮子岭,站在瓜上望长沙。
那藤是什么?就是今天的萍水河。
杨岐山之水,向南流经六十里,将方圆数百里大小溪流不遗点滴地吸纳,以初时的逼仄、湍急,后来的宽阔和平缓,来到萍乡城区的北面。清澈见底的河流,像怕惊扰江西西边的这座秀美县城似的,悄无声息地向左绕道,以弯月形态淌过县城东南,“一道江流曲抱城”地进入小西门外。
可能是河流过于妩媚动人吧,在告别县城的这一刻,河面突然隆起一块长宽如巨型鱼背状的大沙洲。
沙洲由坚固的岩石垫底,为千百年冲刷下来的沙砾沉积堆集,形成这块东高西低、长二里、宽数丈的滩地。滩地雄居中流,昂首向东,仿佛要将河水挽留在城里,供小城人欣赏那样坚定。
河水是温柔的,但温柔不等于随意,它谢绝沙洲的一再劝阻和挽留,伸出修长的双臂,张开深情的怀抱,将执拗如英俊后生的沙洲拥在怀里,给沙洲一个热烈的亲吻,之后,继续前行。
这不能怪河水绝情和狠心,因为它的去处不在眼前,而在远方,哪怕九曲十八弯,哪怕九九八十一个险滩,它也要百折不挠,穿山越岭,注入湘江,奔向长江,去完成那“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吞天大梦。
明朝万历甲午年仲春的这天上午,有三名白衣少年,乘一叶乌篷小舟,来到河中的沙洲上。这三位公子衣着讲究,气宇轩昂,他们分别来自萍乡县城的富有之家,一个是花庙前的文家,一个是小西门的颜家,还有一个是北门的刘家。
这是个被霜雪冷冻、压抑得太久后的春天,草木像一只养精蓄锐的精灵,在春风吹拂中,一跃而起,没几天工夫,便将那生机勃发的一身嫩绿,像收复失地似的,把枯枝败叶扫进了旧年的皇历,于是,世界瞬间变得焕然一新起来。
潺潺的流水声里,点缀着百灵、黄莺、布谷、画眉、白头翁等鸟儿的动听啼鸣。
带着芬芳气息的春风,温柔地抚着青草、红花和绿叶。P3-5
这条河发源于杨岐山。
杨岐山是座神奇的山,为佛教史上颇具盛名的杨岐禅宗发源地。
杨岐宗创立于宋朝,追根溯源却远在唐朝。山上的杨岐寺初叫广利寺,唐开元年间由广利禅师在寺边建宝塔。萍乡人文的开山祖、上栗长平人唐廪,唐乾宁元年(894年)考取进士,出任翰林院掌管国史和著作两局的官员,在编纂《贞观新书》三十卷中,他忙里偷闲,以杨岐山为名,写过一首留传千年的诗作《杨歧山》,诗日:
逗竹穿花越几村,还从旧路入云门。
翠微不闭楼台出,清吹频回水石喧。
天外鹤归松自老,岩间僧逝塔空存。
重来白首良堪喜,朝露浮生不足言。
到宋庆历初年,山上寺庙由普惠师改称今天的普通寺。古寺在唐代就十分壮观。《甄叔大师塔铭》里说:“独步杨岐山顶上,建出花宫胜仙阙。楼台庄严射虚空,魔界轮幢尽摧折。”到宋代,仍是“傍石千间屋,腾空百丈楼”。杨岐山上有“四唐”,即寺内存有两块罕见的唐碑,一块是公元八。七年刘禹锡为乘广禅师撰写的碑文,一块是公元八三二年王观为甄叔撰的塔铭。一座唐塔,也即乘广禅师塔。一株甄叔柏,当地民众称之为“倒栽柏”,据《萍乡县志》考证:“甄叔柏在县北普通寺,唐元和时甄叔师手植。
偈云:‘柏枝垂地,我当重来。’”当地人传说,这是和尚使法力倒栽成活的。历代文人墨客对此山十分景慕,尤其是对两块石碑钟爱有加。为此,唐刘廓在他的《杨岐山》诗里写道:“欲续遗碑语,含毫恨不才。”清南昌翰林胡椿,为江西有这么一座神秘奇妙的杨岐大山自诩说:有山日杨岐,乃江西名胜,壁立万仞,风水清淑,绵延数十里,为湖南长沙发脉之所。
于是,山下民谣四起:
长沙牵出一根藤,走到杨岐结个瓜。
瓜叫张口狮子岭,站在瓜上望长沙。
那藤是什么?就是今天的萍水河。
杨岐山之水,向南流经六十里,将方圆数百里大小溪流不遗点滴地吸纳,以初时的逼仄、湍急,后来的宽阔和平缓,来到萍乡城区的北面。清澈见底的河流,像怕惊扰江西西边的这座秀美县城似的,悄无声息地向左绕道,以弯月形态淌过县城东南,“一道江流曲抱城”地进入小西门外。
可能是河流过于妩媚动人吧,在告别县城的这一刻,河面突然隆起一块长宽如巨型鱼背状的大沙洲。
沙洲由坚固的岩石垫底,为千百年冲刷下来的沙砾沉积堆集,形成这块东高西低、长二里、宽数丈的滩地。滩地雄居中流,昂首向东,仿佛要将河水挽留在城里,供小城人欣赏那样坚定。
河水是温柔的,但温柔不等于随意,它谢绝沙洲的一再劝阻和挽留,伸出修长的双臂,张开深情的怀抱,将执拗如英俊后生的沙洲拥在怀里,给沙洲一个热烈的亲吻,之后,继续前行。
这不能怪河水绝情和狠心,因为它的去处不在眼前,而在远方,哪怕九曲十八弯,哪怕九九八十一个险滩,它也要百折不挠,穿山越岭,注入湘江,奔向长江,去完成那“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吞天大梦。
明朝万历甲午年仲春的这天上午,有三名白衣少年,乘一叶乌篷小舟,来到河中的沙洲上。这三位公子衣着讲究,气宇轩昂,他们分别来自萍乡县城的富有之家,一个是花庙前的文家,一个是小西门的颜家,还有一个是北门的刘家。
这是个被霜雪冷冻、压抑得太久后的春天,草木像一只养精蓄锐的精灵,在春风吹拂中,一跃而起,没几天工夫,便将那生机勃发的一身嫩绿,像收复失地似的,把枯枝败叶扫进了旧年的皇历,于是,世界瞬间变得焕然一新起来。
潺潺的流水声里,点缀着百灵、黄莺、布谷、画眉、白头翁等鸟儿的动听啼鸣。
带着芬芳气息的春风,温柔地抚着青草、红花和绿叶。P3-5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