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0093609
编辑推荐
昔日的语言研究多重视对语言形式、结构、内部关系的描写,或强调语言与客观世界的对应,而没有从认知角度将主观与客观结合起来深入解释语言,这是认知语言学不同于许多其他学派的根本区别之一。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从认知语言学、认知机制、隐喻和转喻等角度系统讲述了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并通过具体的语言现象来定性描述意义的构建过程。在大量理论支持的基础上,本书引用实验语用学的研究方法对汉语隐义的认知模式分类进行了定量的实验研究。
目 录
篇 认知语言学
第二篇 认知语言学与生成语言学
第三篇 认知语言学与生成语言学差别对比研究
第四篇 语义中心观--语言教学
第五篇 认知语法的特色
第六篇 认知观-语言观-主义观-语法观
第七篇 Langacker认知语法与Goldberg构式语法
第八篇 认知语法基于使用模式
第九篇 视觉词Eye、See、Look与认知
第十篇 Way构式研究
…… ……
前 言
认知和语言都是基于对现实的体验之上的,认知先于语言、决定语言,是语言的基础;语言又可反作用于认知,可促进认知的发展和完善。语言与认知相互作用、相系影响、紧密联系。
认知是人类的基本功能之一,认知的核心问题是思维,认知的表达形式是概念,认知的中心过程是推理;语言是承载思维、表达概念、运行推理的重要工具。因此认知和语言的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且有意义的研究课题。
按照认知语言学经验主义的哲学观和语言观,语言既是一种认知活动,又是以认知为基础的;而认知和语言不能脱离人的身体构造,不能脱离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世界,也不能脱离人的认知能力和认知的组织作用。语言是人类认知活动的产物和工具,因此其结构和功能也应被看成是人类一般认知活动的结果和反映。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