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4496652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哲学/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汲取了历史、考古、文字、神话等文化领域的研究成果,选择一些趣味性、彰显智慧力量的话题作为阐述的切入点,一些在社会生活中处处可见、人们十分熟悉的事物成为了解事物本质、追问哲学概念、命题的阶梯,尽量淡化理论色彩,不对学术争论加以论述,尽可能地调动阅读者的感性活动,以便有效轻松地进入到理解的理性层面。
目 录
章 中国古代哲学概述
节 认识中国古代哲学
哲学与中国哲学
创世神话与天人关系
宗教信仰与人神关系
中国古代哲学的特点
中国古代哲学的精神
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怎样学习中国古代哲学
为什么要学习中国哲学史
怎样学习中国哲学史
学习中国古代哲学的目的和方法
第三节 中国古代哲学大观
中国古代宇宙生成论
中国古代本体论
中国古代变常观
中国古代矛盾观
中国古代知行观
中国古代人性观
节 认识中国古代哲学
哲学与中国哲学
创世神话与天人关系
宗教信仰与人神关系
中国古代哲学的特点
中国古代哲学的精神
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怎样学习中国古代哲学
为什么要学习中国哲学史
怎样学习中国哲学史
学习中国古代哲学的目的和方法
第三节 中国古代哲学大观
中国古代宇宙生成论
中国古代本体论
中国古代变常观
中国古代矛盾观
中国古代知行观
中国古代人性观
第二章 先秦时期哲学的诞生
节 先秦时期哲学的萌芽
早期的“阴阳”“五行”说
商周时期哲学论证的中心
春秋时期天人观和人神观的转变
先秦哲学的总结
第二节 先秦时期的著名哲学家
老子
孟子
荀子
庄子
孙子
邹衍
第三节 先秦时期的著名哲学作品
《易经》的阴阳与卦象
《易传》的哲学思想
《尚书》的五行与天德
《中庸》论“中”与“诚”
《大学》的“三纲八目”
《吕氏春秋》的哲学思想
第三章 秦汉时期的哲学思想
节 独尊儒术和黄老思想
独尊儒术和两汉哲学论争中心的转变
汉初的黄老思想
第二节 秦汉哲学的代表人物
董仲舒
王充
第三节 秦汉著名的哲学著作
《淮南子》的哲学
《论六家之要指》的学术观
谶纬思潮与《白虎通义》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哲学思想
节 魏晋南北朝哲学入门
魏晋南北朝玄学的兴起
道教的产生与经典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的著名哲学家
寇谦之
嵇康
裴颁
欧阳建
郭象
葛洪
僧肇
范缜
第五章 隋唐时期的哲学思想
节 隋唐时期的哲学概述
隋唐时期哲学论争中心
隋唐道教哲学概述
隋唐经学与儒家哲学
第二节 隋唐时期的著名哲学家
韩愈
李翱
王玄览
第三节 隋唐时期的“五宗”哲学观
吉藏与三论宗
智顗与天台宗
玄奘与唯识宗
法藏与华严宗
慧能与禅宗
第六章 宋明时期的哲学思想
节 宋明时期的哲学浪潮
宋明理学概述
宋初儒学复兴与“庆历新政”
宋明理学的问题与发展
第二节 宋明时期的著名哲学家
周敦颐
程颢、程颐
朱熹
陆九渊
陈亮
陈献章
湛若水
王阳明
参考书目
在线试读
《中国古代哲学/中国传统民俗文化》:
中国哲学作为哲学无疑有其普遍性的内容。以认识世界而言,虽然中国哲学没有运用“主体”、“客体”这一类概念,但关于能、所关系的讨论,同样亦具有认识论的意义。在中国哲学中,作为“能”(能知)作用的对象,“所”不同于本然之物,而是被理解为“境之俟用者”,亦即进入人的作用之域的存在;“能”则被视为“用之加乎境而有功者”,亦即在把握对象的过程中具有实际作用者。能与所的关系在总体上被规定为“因所以发能”“能必副其所”。能、所关系与“主体”“客体”尽管不能简单对应,但前者所包含的认识论意义,与后者并非毫不相关。这一事实从一个方面表明,中国哲学之中包含着具有普遍意义的哲学观念,从而既无必要也不应该将其完全隔绝于“哲学”的形态之外。进而言之,如果我们要使古典形态的中国哲学取得现代的形态,使之成为在世界范围内、在现代学术视域中可以讨论的对象,那么,其普遍性的哲学内容无疑需要予以高度重视。当然,对中国哲学之为中国哲学的品格、特点,我们同样要给予充分关注。可以看到,哲学的历史和哲学的理论之间很难截然分界,我们在讨论哲学历史的过程中,也无法回避如何理解哲学本身的问题。
关于哲学究竟是什么的问题,古今中外都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就其本源而言,哲学的内涵与智慧的追求相联系。从西方哲学史上看,早在古希腊,哲学的原始含义就被理解为爱智慧,中国古代哲学固然没有在现代意义上运用“智慧”一词,但它对性与天道的思考和探讨都与智慧有实质的关系。事实上,到了近代,中国哲学与智慧的这种关系就表现得更为明显。当代中国哲学家冯契提出“智慧说”,将哲学的沉思、讨论落实于智慧的层面,便表现了这一点。与以上事实相联系,我们在回顾、反思中国哲学的时候,也应从智慧的追求和沉思这样的维度去加以理解,并由此进一步揭示其内涵。
作为哲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内在规定,智慧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宽泛而言,这里既涉及对世界的看法,也关乎对人自身的认识。从对世界的理解看,智慧的特点在于超越知识的界限,把握作为整体的世界。这也是哲学不同于知识或其他学科之处。知识或其他学科所指向的是特定的事物或世界的某一方面,它们各有自身的领域,所研究对象也彼此区分,由此往往形成各种界限。哲学的特点在于跨越这些界限,达到对世界整体性的理解。同样,对每一个体而言,对世界的认识既以千差万别的事物为对象,也关乎从总体上对世界的理解,后者同样涉及哲学的视域。在这方面,智慧对知识界限的超越,便具体表现为对世界的统一性与发展过程的把握,后者在中国哲学中同样得到了体现。
从人自身来说,智慧主要表现为一种整体性的精神形态,它既包括精神境界或广义的精神世界,也包括人的综合能力或人性能力。整体性的精神形态不同于单向度的规定,而是包含理性与情意诸多方面。价值目标上真善美的统一,与精神世界中知情意的交融,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另一方面,以成己与成物为指向,精神世界又可以从人性境界与人性能力的关系加以理解,它既包含德性的内涵,也涉及人性能力,从而在某种意义上具体表现为人性境界(德性)与人性能力的统一。
简而言之,哲学总是既指向世界之在,也要求理解人自身。从认识世界看,哲学不同于其他知识学科的特点在于,它不断超越知识的界限而达到对世界的整体性把握。从对人自身的理解来说,哲学则在于不断地趋向对人的整个精神形态的反思与提升,并以成就真善美统一的精神形态为指向。中国哲学作为哲学,同样体现了以上品格。
……
中国哲学作为哲学无疑有其普遍性的内容。以认识世界而言,虽然中国哲学没有运用“主体”、“客体”这一类概念,但关于能、所关系的讨论,同样亦具有认识论的意义。在中国哲学中,作为“能”(能知)作用的对象,“所”不同于本然之物,而是被理解为“境之俟用者”,亦即进入人的作用之域的存在;“能”则被视为“用之加乎境而有功者”,亦即在把握对象的过程中具有实际作用者。能与所的关系在总体上被规定为“因所以发能”“能必副其所”。能、所关系与“主体”“客体”尽管不能简单对应,但前者所包含的认识论意义,与后者并非毫不相关。这一事实从一个方面表明,中国哲学之中包含着具有普遍意义的哲学观念,从而既无必要也不应该将其完全隔绝于“哲学”的形态之外。进而言之,如果我们要使古典形态的中国哲学取得现代的形态,使之成为在世界范围内、在现代学术视域中可以讨论的对象,那么,其普遍性的哲学内容无疑需要予以高度重视。当然,对中国哲学之为中国哲学的品格、特点,我们同样要给予充分关注。可以看到,哲学的历史和哲学的理论之间很难截然分界,我们在讨论哲学历史的过程中,也无法回避如何理解哲学本身的问题。
关于哲学究竟是什么的问题,古今中外都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就其本源而言,哲学的内涵与智慧的追求相联系。从西方哲学史上看,早在古希腊,哲学的原始含义就被理解为爱智慧,中国古代哲学固然没有在现代意义上运用“智慧”一词,但它对性与天道的思考和探讨都与智慧有实质的关系。事实上,到了近代,中国哲学与智慧的这种关系就表现得更为明显。当代中国哲学家冯契提出“智慧说”,将哲学的沉思、讨论落实于智慧的层面,便表现了这一点。与以上事实相联系,我们在回顾、反思中国哲学的时候,也应从智慧的追求和沉思这样的维度去加以理解,并由此进一步揭示其内涵。
作为哲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内在规定,智慧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宽泛而言,这里既涉及对世界的看法,也关乎对人自身的认识。从对世界的理解看,智慧的特点在于超越知识的界限,把握作为整体的世界。这也是哲学不同于知识或其他学科之处。知识或其他学科所指向的是特定的事物或世界的某一方面,它们各有自身的领域,所研究对象也彼此区分,由此往往形成各种界限。哲学的特点在于跨越这些界限,达到对世界整体性的理解。同样,对每一个体而言,对世界的认识既以千差万别的事物为对象,也关乎从总体上对世界的理解,后者同样涉及哲学的视域。在这方面,智慧对知识界限的超越,便具体表现为对世界的统一性与发展过程的把握,后者在中国哲学中同样得到了体现。
从人自身来说,智慧主要表现为一种整体性的精神形态,它既包括精神境界或广义的精神世界,也包括人的综合能力或人性能力。整体性的精神形态不同于单向度的规定,而是包含理性与情意诸多方面。价值目标上真善美的统一,与精神世界中知情意的交融,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另一方面,以成己与成物为指向,精神世界又可以从人性境界与人性能力的关系加以理解,它既包含德性的内涵,也涉及人性能力,从而在某种意义上具体表现为人性境界(德性)与人性能力的统一。
简而言之,哲学总是既指向世界之在,也要求理解人自身。从认识世界看,哲学不同于其他知识学科的特点在于,它不断超越知识的界限而达到对世界的整体性把握。从对人自身的理解来说,哲学则在于不断地趋向对人的整个精神形态的反思与提升,并以成就真善美统一的精神形态为指向。中国哲学作为哲学,同样体现了以上品格。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