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4498922
节 家教与家族门风
家风的基本含义
如何延续我们的“家风文化”
第二节 古代家风文化与家风教育
《颜氏家训》的家风智慧
古人怎样教育孩子
古代家风与礼乐文化
第二章 古代家风教育的内涵
节 古代家风智的教育
“智”同“道”合,不相忘
安乐必戒,无行所悔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人无志,非人也
人不学,不知道
读书以明理为要
第二节 古代家风仁的教育
“仁”心所向,大爱无疆
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
欲择慈孝,长大能善
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
独以俭素为美
日日知非,日日改过
第三节 古代家风礼的教育.
说“礼”
德行广大而守以恭
敬顺之道,妇人之大礼
礼义勿疏狂,逊让敦睦邻
恕己之心恕人
退一步者,常进百步
第四节 古代家风信的教育
信——立人之本
谦约节俭,廉公有威
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
廉洁奉公,养浩然气
训之以宽厚恭谨
言忠信,行笃敬
第五节 古代家风孝的教育
百善孝为先
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
扬名显亲,孝之至也
欲求子孝,必先慈
敬于父母则孝顺
第三章 古代家风教育的基本内容
节 伦理道德的教诲
义方廉洁
志存高远
砥砺磨炼
家睦孝道
忠君信实
第二节 谋生技能的传授
自理自律
独立勤俭
资身之术
第三节 文化知识的获取
小学于家
重学明理
六艺并重
第四节 处世哲学的告诫
慎重交游
谨言慎行
晓知权变
第四章 古代家法族规与家风教化
节 家法族规是家族成员的行为准则
家族兴盛的护身符
家法族规中的日常生活
家法族规中的婚姻与立继
家法族规中的惩戒措施
第二节 宗族家风教化与族人生活
孝悌精神与宗法伦理
族产与睦族
族学与宗族教育
戒规与家法种种
第五章 古代优秀家风故事与家风家训
节 世代传承的家风故事
晏婴清廉拒赏赐
闵子骞孝敬继母
苏武坚贞爱国情
包青天铁面无私
黄庭坚孝涤溺器
海瑞无私除恶少
康熙以孝治天下
第二节 古代家风家训精选
孙叔敖家训
公孙侨家训
孟轲母训儿
韩非家训
刘邦手敕太子
李世民求贤篇
韩愈训子书
白居易狂言示诸侄
赵匡胤诫弟书
司马光家训之和睦相处
纪晓岚训大儿
纪晓岚训次儿
林则徐与长子汝舟书
林则徐教子书
曾国藩与子纪鸿书
参考书目
我们知道,西汉初追随刘邦打天下的开国勋臣们,封侯拜爵权势显赫的家族数以百计,不过只经历过百余年的时间就大多数败落了,但一个出身于文墨小吏的杜陵人张汤的家族却是数世兴旺。张家自张汤起发达,后历汤子安世,安世子延寿,延寿子勃,勃子临,临子放,放子纯七代人,家族的显贵一直延续到了东汉时期。《汉书》的作者班固就曾感叹说:“汉兴以来,侯者百数,保国持宠,未有若富平者也!”“富平”是指张汤的儿子——富平侯张安世。为什么汉初那么多的封侯之家还不如源自一个文墨小吏的家族兴旺持久7.这与自张汤的父亲以来就重视家教及其“满而不溢”的家风是分不开的。张家的这种家风,一表现为对权势欲望的克制,二表现为对待财利的节俭与淡漠。张汤做官高至御史大夫,然身死之后,其家产不足五百金,这在三公的高官中是很少见的,而且又多为皇帝所赐赏。张安世也位列三公,还被封为列侯,食邑万户,但他在生活上与父亲一样注重节俭,平时身着粗绨做的衣服,由夫人亲自纺绩。张安世的曾孙张临娶皇帝公主为妻,他常以桑弘羊、霍禹家族因骄奢以致败亡为例,不时告诫子孙要以此为覆车之鉴,处处警惕。张临死前将大部分财产分给了宗族故旧,又遗嘱身后要薄葬,反对当时盛行的厚葬之风。张家代代少有败子,正是由于这种“满而不溢”的家风一直保持着持久的教育效果(《汉书·张汤传》)。
东汉中兴名臣邓禹重视家教,“闺门严谨”,他的子孙多能以此自律和教子,循而不改,形成了“严谨”的家风。邓禹的儿子邓训“于闺门甚严,兄弟莫不敬惮,诸子进见,未尝赐席接以温色”。邓训的女儿邓绥自幼与兄长们一起读书,有很好的文化修养。她在成为皇太后之后,非常重视娘家家族子弟的文化教育,认为这是避免“面墙之讥”与祸败之患的根本,为此她常亲临邓氏子弟就读的学馆严格督促检查。邓绥的长兄邓骘,遵行家门法度,以汉章帝外戚窦氏子弟居贵放纵终致败亡的教训为戒,“检敕宗族,阖门静居”,不许子弟依仗皇后亲族的身份去为非作歹(《后汉书·邓禹附邓训邓骘传》)。在东汉时期权势炙手可热的外戚之中,邓家能够做到自我约束,而且名声还很不错,可算是很难得的了。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长久不衰的士族家族,他们拥有为官仕宦的特权,保持尊贵的社会地位,是其他的普通家族所远不能及的,一些望族高门香火旺盛,子孙发达,竟有延及数百年之久的。士族的出现及其家道久远的原因,除去社会重视门第的因素外,就士族自身来说,也是其重视家学、家教,并形成了各自世代相传的门风家法的结果。士族多有家族文化背景,他们以自己儒雅的门风和个人的文化修养区别于其他家族的人们。史学家陈寅恪曾经指出:“夫士族之特点,即在其门风之优美,不同于凡庶,而优美之门风,实基于学业之因袭,故士族家世相传之学业乃与当时之政治社会有极重要之影响”(《唐代政治史论稿》中篇)。这种不同凡庶的门风,来自于家学与家教的影响,并造成了社会上家族门第间的差别。人们注重门风家声,标榜家教的优良,也成为一种社会风气,高门士族的风范常常会成为人们仿效的榜样。南朝琅邪土族王弘,爵位尊至太保。他行事多遵礼法,其行为举止,甚至是衣着、书法,都为人们所效仿,称他家的家风为“王太保家法”(《宋书·王弘传》)。北齐太山(泰山)钜平人羊烈,是晋朝太仆卿羊琇的后人。其家族为汉魏以来著名的士族,史书称羊烈“家传素业,闺门修饰,为世所称”。他与同僚毕义云竞争兖州大中正之职时,不无自得地夸耀自家的门风说:“岂若我汉之河南尹、晋之太傅,名德学行,百代传美。且男清女贞,足以相冠,自外多可称也。”他又讥笑毕氏帷薄不修,家风秽乱腐化(《北齐书·羊烈传》)。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