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6615188
本书是一部历史散文。齐桓公春秋称霸的历史无疑是一场生动的教学——这是一个大国争霸的时代,其政治格局一如当今世界,各国都在为霸权而不懈努力,经济、军事、文化、道德、制度,哪个才是大国崛起的关键?齐桓公作为春秋争霸的开启者,将用自己的一生诠释“霸主”的含义,并将为我们上趣味横生的一课。齐桓公称霸,不以战争主导,而以文化来提升国家影响力,推出“礼义廉耻”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即便放在当下,也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目 录
序章 刀尖儿上的中国
章 兄弟阋于墙
哥哥和妹妹的故事
被冷落的三个人
不计前嫌的君主
第二章 贵族的蜕变
权力不应至高无上
灭国是个试探
曹刿曹刿,让你吃大亏
第三章 霸主的资本
我是国君,不是酋长
军政改革
经济大师的无兵之战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
人民——国家根基
人才——强国利器
第四章 尊王攘夷
拉虎皮做大旗
犯我中华,虽远必诛
是兄弟还是死敌
霸主
后的霸业
第五章 霸业唏嘘
重臣的离去
对你很好的小人
齐国大乱
春秋未完
序章 刀尖儿上的中国
让我们把目光放在公元前716年。
历史前进到这一年,人类文明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古老的文明如古巴比伦王国已经灭亡了十三年,新兴的文明如罗马帝国此时正在台伯河畔的小城邦里蓄势待发。
中国,这个相对于巴比伦很年轻、相对于罗马又稍显年长的国度,正处于一个充满危机的时代。
三百三十年前,周部族首领姬发率领族人并联合其他部族和方国,经牧野之战击败商朝军队,攻入朝歌,殷商君主帝辛自焚,商朝随之灭亡,西周建立。
五十五年前,西北方的游牧民族攻破周王朝的都城镐京,在城内大肆烧杀,以至于镐京再无法履行国都的职责,周王室无奈,遂迁都洛邑,建立东周。
东周的建立标志着一个时代的开始:春秋。
春秋,这也就是我所说的“充满危机的时代”。
那么,危机又从何而来呢?
初,“危机”只是对于周王室而言。由周部族建立的周王朝并非大一统的王朝,这是个主要以文化为纽带而聚集起来的松散联邦,其统治者为周王,又称“周天子”,居于“天下之中”,拥有“上天(他名义上的爸爸)”所赋予的统御天下的权力,各诸侯国要履行诸如屏藩、纳贡、勤王等一系列义务。周朝建立之初,周天子所控制的领土极为广袤,没有任何一个诸侯国可与之相比,而且周王室掌握着当为先进的周文化,同时还拥有战斗力强劲的青铜战车部队,是个威严的存在。于是,那些慑于周天子权威的诸侯,不得不尽职尽责地履行义务。这种井然有序的状态一直持续到周幽王时期。
想必中国人都听过发生在这位祖宗身上的故事:烽火戏诸侯。
这是个简单却又耐人寻味的故事:周幽王心爱的女人——绝世美女褒姒,整天闷闷不乐,为博芳心一笑,这位痴情的天子尝试了各种方法,后来终于发现点燃烽火将诸侯们耍得团团转的效果,诸侯们一次次被耍弄,每次烽火点燃,他们都风尘仆仆地赶来勤王,结果陈兵镐京城下,却只看到他们美丽的王后褒姒因他们的窘状而哈哈大笑……
终结果是,“狼来了”的故事在周王朝上演。不久后,野蛮好战的犬戎族进攻镐京,周幽王匆忙中下令点燃烽火,可这次,再没有诸侯前来勤王,镐京随之被攻破,西周宣告灭亡。
这一事件让周王室陷入了个危机:诸侯们忽然发现,所谓承天应命的天子,其实跟你我一样,在道德上也有缺陷——天子竟然也“缺德”。这是道德危机。
然后,周幽王的继任者周平王迁都洛邑,建立了东周。这位天子看似是绵延国祚的中兴之主,却理所当然地被天下人视为弑君杀父的凶手。周平王名宜臼,是周幽王的长子,也是周王朝的太子储君,但是,周幽王因宠爱褒姒而废宜臼并改立褒姒之子伯服,父子关系因此变得十分微妙。
众所周知,犬戎之所以能长驱直入攻破镐京,是得到了申侯的帮助。
而申侯的身份是个关键:他是申国国君,是周王朝的诸侯,同时也是周幽王的岳父,周平王的外公。正是这样一个身份的人,带着犬戎族攻破了镐京,并且杀死了周幽王、褒姒及太子伯服。
于是,他的外孙——前太子宜臼——的独活就十分耐人寻味了。
因此,周平王宜臼的即位完全不同于之前的历代周天子,他背负着弑君杀父、夺位称王的重大嫌疑。
而且,周平王之所以能东迁洛邑,是仰仗了秦人的帮助。秦人是生活在中国西北方的一支半耕半牧的偏远部族,虽一心向中原靠拢,却被中原人斥为蛮夷。宜臼从破败不堪的镐京赶往东都洛邑时,秦人酋长率领部民亲自为其开道,因护送有功,周平王竟不顾天下诸侯的感受,册封秦人为诸侯,秦由此立国。
周王室如此轻率就册封一支夷狄,让中原诸侯有种“掉身价”的挫败感——是不是随便哪个猫三狗四都可以做诸侯?是不是随便哪个蛮夷都可以和我们这些王孙贵胄、功勋世族平起平坐?——秦国得到周王朝的承认,意味着“贵族”的身份不再神秘而尊贵。身为贵族,天下诸侯当然不同意。于是,他们对周王室的不满愈加强烈。
更何况,在讲究名分的春秋时代,被夷狄拥立的周平王很有些名不正言不顺,对诸侯们而言,缺乏说服力,诸侯们因此而对周天子的正统性满腹狐疑。
这是第二个危机:名分危机。
诸侯们虽然开始对周天子不甚恭敬,但尚且不敢公开叫板。然而,是动物就有好奇心,诸侯们或许会被好奇心驱使而动起这样的念头:老虎的屁股固然摸不得——可如果周天子不过是个纸老虎呢?
诸侯中个吃螃蟹的人是郑庄公。西周宣王封其弟王子友于郑地(今陕西华县东),郑国由此立,王子友即郑国开国君主——郑桓公。
郑桓公时,郑国曾与周王室有过一段蜜月期。郑桓公长期担任周王室的司徒,当犬戎攻破镐京时,郑桓公护送周幽王逃窜,被犬戎追上后,和周幽王一同遇害。
郑庄公是郑桓公的孙子,身为周王室的宗亲,却不念情面,他向周天子挑衅的方式简单而粗暴:抢粮食。《史记》称为“侵天子之田”。郑庄公不止一次派军队去周王畿(周王室直辖领地)境内强行收割粮食,夏天抢麦子,秋天抢稻子,不可不谓欺人太甚。
当时周平王已死,继任者是他的孙子周桓王,周桓王大怒,遂亲率王师,联合陈、蔡等国,一同去攻打郑国,结果竟然惨败,他本人还被射中肩膀,天子颜面尽失。
于是,周王室陷入第三个危机:实力危机。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