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9798348丛书名: 云南财经大学前沿研究丛书
编辑推荐
本书选取了西双版纳哈尼族僾尼人作为研究对象,将社会性别理论与人类学的视角有机结合起来,以文献资料分析和田野调查研究为主要方法,探讨了僾尼人的社会性别关系、角色构成模式及其文化运作机制。本书稿通过鲜活的田野个案,即僾尼人的“磨盘双合”社会性别关系,来诠释社会性别关系在不同文化背景和文化群体中的多样性演绎,并解构长期以来禁锢在人们意识和制度层面的“男权与女权”、“主流与边缘”、“强势与弱势”等“二元对立”的社会性别模式化观点。
内容简介
本书选取了西双版纳哈尼族僾尼人作为研究对象,将社会性别理论与人类学的视角有机结合起来,以文献资料分析和田野调查为主要研究方法,探讨了僾尼人以“磨盘双合”为典型意象的社会性别关系、角色构成模式及其文化运作机制,诠释了社会性别关系在不同文化背景和文化群体中的多样性演绎。本书所呈现的不仅是学术,更是人生,它充满了对纯真质朴世态的体验、对文化真谛的感知,以及对“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生动演绎。
目 录
绪 论/1
磨盘双合的文化阐释/39
研究对象与田野点/51
章 生命周期中的磨盘双合/66
节 成人仪式的“半”与恋爱阶段的“双”/66
第二节 夫妻只有一颗心,筷子要两只才成对/85
第三节 夫妻携手,共育儿女/101
第四节 完成今生夙愿,走进来世乐园/110
第二章 磨盘双合的文化补偿机制/127
节 舅权——代言女性的声音/128
第二节 尼帕——女性性别角色的凸显/148
第三章 传统农耕文化中的磨盘双合/163
节 稻作农耕祭祀礼仪中的“相辅相成”/164
第二节 稻作生计活动中的“环环相扣”/189
第四章 磨盘双合的变迁与文化调适/210
节 剩余劳动力脱离土地生产/211
第二节 男女老少投入茶叶生产/221
结 语/240
参考文献/243
致 谢/254
磨盘双合的文化阐释/39
研究对象与田野点/51
章 生命周期中的磨盘双合/66
节 成人仪式的“半”与恋爱阶段的“双”/66
第二节 夫妻只有一颗心,筷子要两只才成对/85
第三节 夫妻携手,共育儿女/101
第四节 完成今生夙愿,走进来世乐园/110
第二章 磨盘双合的文化补偿机制/127
节 舅权——代言女性的声音/128
第二节 尼帕——女性性别角色的凸显/148
第三章 传统农耕文化中的磨盘双合/163
节 稻作农耕祭祀礼仪中的“相辅相成”/164
第二节 稻作生计活动中的“环环相扣”/189
第四章 磨盘双合的变迁与文化调适/210
节 剩余劳动力脱离土地生产/211
第二节 男女老少投入茶叶生产/221
结 语/240
参考文献/243
致 谢/254
前 言
序
颜宁教授所著《磨盘双合的日子——西双版纳僾尼人的社会性别研究》出版在即,嘱我写序,于是我再次阅读了这本几经修改的博士论文。
颜宁与僾尼人结缘,缘于参加我主持的联合国环境署“东南亚山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云南项目。2005年9月,该项目中外专家为选择项目点到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南糯山考察,经过现场评估,确定南糯山哈尼族僾尼人村寨大巴拉为项目点之一。颜宁具备项目研究所需的专业素养,亲和力强,且精通英文,所以被选定负责该项目点的研究工作。当时她已是副教授,同时在攻读我设置的“西南民族文化”方向博士学位,我意如能把项目研究与博士论文的写作结合起来,那就可以一举两得,事半功倍。颜宁欣然同意,不过较之土地利用,她对性别研究更感兴趣,所以在完成项目之后,她继续在该村进行调查,直到完成博士论文的写作。
阅读人类学、民族学著作,通常看重两点:一是有无新意,即理论观点是否有独到之处;二是看其如何写文化,即资料是否翔实丰富,表达是否质朴流畅。颜著在这两方面均可圈可点。女性社会性别研究,是一个跨学科的热门研究领域,对此怀有兴趣的中外学者尤其是女性学者不少,研究成果非常之多,理论流派也是百家争鸣、异彩纷呈。白志红教授所著的《女性主义与人类学》曾对迄今为止有影响的13种女性主义理论流派做过全面的梳理和评论,颜著中“绪论”部分也对前人的相关理论做了较为全面的回顾。颜宁对社会性别研究情有独钟,是有准备和见地的,而其理论的灵感,却来自僾尼人“婚礼祝福歌”的一句歌词:“今天是两块磨盘双合的日子,今天是两片芋叶遮羞的日子;新娘离开了娘家,你要听公婆的话;新郎你娶了老婆,就不要再胡闹;你们的誓言是金竹,你们的誓言是篱笆。”多么形象质朴的唱词!颜著将其突出地放在扉页之后,画龙点睛,寓意深刻。“磨盘双合”,是僾尼人性别观念和文化的形象表达,作者在田野调查中敏锐地感悟到了“磨盘双合”的象征意义,继而通过对成人仪式、恋爱理想、定亲结婚、怀胎生儿、抚养教育、亲属关系、性别分工、生产过程、丧葬礼仪等的深度参与观察,获得了阐释和验证“磨盘双合”高度浓缩的文化象征意义的丰富资料,从而实现了从理论预设到理论建构的跨越。“磨盘双合”理论模式,与长期占据社会性别研究领域主流地位的“二元对立论”大相径庭,其挑战性显而易见。当然,在学界,颜著并非是批判“二元对立论”的先驱,类似的学说其实已多有提出,如美国学者杜杉杉的《社会性别的平等模式——“筷子成双”与拉祜族的两性合一》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此外,国内一些学者的研究也有类似的理论观点。颜著没有否认前人给予她的启发,从大的方面说,其著作彰显的“磨盘双合”与杜杉杉的“筷子成双”基本相似,同属性别和谐论。不过,颜著并非杜著等的翻版,而是有其新意,即认为现实生活中完全的、纯粹的两性和谐、两性平等、合二为一只是一种美好的想象,甚至是“乌托邦”式的理想;双合中存在独立,平等中存在差异,合而不同,同而有异,才是两性的真谛。社会性别“二元结构”中的“磨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对立统一、相辅相成。正是这种阴阳一体、差异互补的社会性别关系,才使得僾尼人社会洋溢着和谐、安详的气氛。“僾尼人的社会性别关系和角色构成模式及其文化的特有运作方式”,说明“社会性别的观念和实践作为文化和社会存在及运作的核心要件之一,没有单一不变的模式可循,而是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文化多样性特征”。(颜著语)
理论立足于实证,实证来自于田野。颜宁初入田野,说实话我是心存疑虑的。一个一直生活在城市优越环境里的女性,一个教书多年的大学老师,能够转变角色、深入村寨、入乡随俗,不怕艰苦、较长期地和村民一起生活吗?后来的情况消除了我的担心,完全改变了我对她的看法。在大巴拉寨,村民们一点也感受不到这位城市成功女性的自豪优越感,反倒对她的平易、朴素、大方、亲切、真诚交口称赞,同龄人把她看作姐妹,寄宿家把她当作亲人,老人们则亲切地称她为“阿布”(姑娘、女儿)。作为被认同的“大巴拉寨人”,她参与种田、采茶、采集等农活,经历了婚嫁丧葬红白喜事,参与了一年中的各种节日,见识了诸多宗教祭祀仪式,与大巴拉寨的村民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每当寒暑假期,在昆明上小学的儿子也随她一起去大巴拉寨,儿子像母亲一样,毫不嫌弃农村贫困,和村中的孩子们朝夕相处,嬉笑打闹,成了大巴拉寨小朋友们亲密的小伙伴。读颜宁的著作,不像有的作品东拼西凑、肤浅苍白,也不像有的著作堆砌资料、毫无生活气息,更不像有的论著刻意不说人话,云遮雾罩,故弄玄虚。颜著读来朴素自然,有血有肉,而且能感受到一种诗意的“乡愁”。原因何在?不言而喻,她真正融入了僾尼人的社会,被村民认作“阿布”和亲人,体验了纯真质朴的世态,感知了文化的真谛,其著作自然会呈现真知、流露真情。
人类学的田野调查,被认为是验证理论预设的实验室,其实它的意义远远不止于此。对人类学者而言,长期的田野生活,不仅仅是学术,更是人生。离开田野几年了,颜宁和她的孩子一直难忘、牵挂着大巴拉寨,有时间便重返大巴拉寨看望村民,大巴拉寨的生活经历已然在他们的生命中烙下了深刻的印记,并将让他们回味、眷念终生。一本著作,文字的描写需要冷静和理性,而当画上句号,掩卷之余,难免五味杂陈,思绪难平。颜著的“致谢”,让我感受到了这种心情,引起了我的共鸣。看到她对村民及家人等表示感激的话语,不禁想到当初一起从事联合国环境署“东南亚山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研究项目的那些学者们,他们中有兼任项目发起人和协调人的联合国大学的梁罗辉教授,有来自泰国、老挝、缅甸、印度、日本、美国等国的诸多学者,其中值得尊敬的是泰国清迈大学的卡诺克(Kanok
Rerkasem)教授。他学识渊博,田野经验丰富,却平实得像一个农民老头,十分和蔼可亲。他的外婆是中国人,他对中国和中国学者很有感情。我与颜宁等几个学生曾多次前往泰国、老挝等地参加项目研讨会,每次卡诺克都是主要的报告者和评议人。为了充分分享他的经验,我曾邀请他参加云南项目的选点和指导工作,为此他几次抽时间到云南和我们一起调查研究,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工作热情,使学生们深受教益。本想在颜宁完成博士论文的时候请他审阅,不料他于2006年突然逝世,让人深感遗憾。借此写序的机会,回忆卡诺克教授,以表达对这位良师益友的深切怀念。
尹绍亭
2016年7月写于昆明厚德苑
颜宁教授所著《磨盘双合的日子——西双版纳僾尼人的社会性别研究》出版在即,嘱我写序,于是我再次阅读了这本几经修改的博士论文。
颜宁与僾尼人结缘,缘于参加我主持的联合国环境署“东南亚山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云南项目。2005年9月,该项目中外专家为选择项目点到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南糯山考察,经过现场评估,确定南糯山哈尼族僾尼人村寨大巴拉为项目点之一。颜宁具备项目研究所需的专业素养,亲和力强,且精通英文,所以被选定负责该项目点的研究工作。当时她已是副教授,同时在攻读我设置的“西南民族文化”方向博士学位,我意如能把项目研究与博士论文的写作结合起来,那就可以一举两得,事半功倍。颜宁欣然同意,不过较之土地利用,她对性别研究更感兴趣,所以在完成项目之后,她继续在该村进行调查,直到完成博士论文的写作。
阅读人类学、民族学著作,通常看重两点:一是有无新意,即理论观点是否有独到之处;二是看其如何写文化,即资料是否翔实丰富,表达是否质朴流畅。颜著在这两方面均可圈可点。女性社会性别研究,是一个跨学科的热门研究领域,对此怀有兴趣的中外学者尤其是女性学者不少,研究成果非常之多,理论流派也是百家争鸣、异彩纷呈。白志红教授所著的《女性主义与人类学》曾对迄今为止有影响的13种女性主义理论流派做过全面的梳理和评论,颜著中“绪论”部分也对前人的相关理论做了较为全面的回顾。颜宁对社会性别研究情有独钟,是有准备和见地的,而其理论的灵感,却来自僾尼人“婚礼祝福歌”的一句歌词:“今天是两块磨盘双合的日子,今天是两片芋叶遮羞的日子;新娘离开了娘家,你要听公婆的话;新郎你娶了老婆,就不要再胡闹;你们的誓言是金竹,你们的誓言是篱笆。”多么形象质朴的唱词!颜著将其突出地放在扉页之后,画龙点睛,寓意深刻。“磨盘双合”,是僾尼人性别观念和文化的形象表达,作者在田野调查中敏锐地感悟到了“磨盘双合”的象征意义,继而通过对成人仪式、恋爱理想、定亲结婚、怀胎生儿、抚养教育、亲属关系、性别分工、生产过程、丧葬礼仪等的深度参与观察,获得了阐释和验证“磨盘双合”高度浓缩的文化象征意义的丰富资料,从而实现了从理论预设到理论建构的跨越。“磨盘双合”理论模式,与长期占据社会性别研究领域主流地位的“二元对立论”大相径庭,其挑战性显而易见。当然,在学界,颜著并非是批判“二元对立论”的先驱,类似的学说其实已多有提出,如美国学者杜杉杉的《社会性别的平等模式——“筷子成双”与拉祜族的两性合一》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此外,国内一些学者的研究也有类似的理论观点。颜著没有否认前人给予她的启发,从大的方面说,其著作彰显的“磨盘双合”与杜杉杉的“筷子成双”基本相似,同属性别和谐论。不过,颜著并非杜著等的翻版,而是有其新意,即认为现实生活中完全的、纯粹的两性和谐、两性平等、合二为一只是一种美好的想象,甚至是“乌托邦”式的理想;双合中存在独立,平等中存在差异,合而不同,同而有异,才是两性的真谛。社会性别“二元结构”中的“磨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对立统一、相辅相成。正是这种阴阳一体、差异互补的社会性别关系,才使得僾尼人社会洋溢着和谐、安详的气氛。“僾尼人的社会性别关系和角色构成模式及其文化的特有运作方式”,说明“社会性别的观念和实践作为文化和社会存在及运作的核心要件之一,没有单一不变的模式可循,而是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文化多样性特征”。(颜著语)
理论立足于实证,实证来自于田野。颜宁初入田野,说实话我是心存疑虑的。一个一直生活在城市优越环境里的女性,一个教书多年的大学老师,能够转变角色、深入村寨、入乡随俗,不怕艰苦、较长期地和村民一起生活吗?后来的情况消除了我的担心,完全改变了我对她的看法。在大巴拉寨,村民们一点也感受不到这位城市成功女性的自豪优越感,反倒对她的平易、朴素、大方、亲切、真诚交口称赞,同龄人把她看作姐妹,寄宿家把她当作亲人,老人们则亲切地称她为“阿布”(姑娘、女儿)。作为被认同的“大巴拉寨人”,她参与种田、采茶、采集等农活,经历了婚嫁丧葬红白喜事,参与了一年中的各种节日,见识了诸多宗教祭祀仪式,与大巴拉寨的村民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每当寒暑假期,在昆明上小学的儿子也随她一起去大巴拉寨,儿子像母亲一样,毫不嫌弃农村贫困,和村中的孩子们朝夕相处,嬉笑打闹,成了大巴拉寨小朋友们亲密的小伙伴。读颜宁的著作,不像有的作品东拼西凑、肤浅苍白,也不像有的著作堆砌资料、毫无生活气息,更不像有的论著刻意不说人话,云遮雾罩,故弄玄虚。颜著读来朴素自然,有血有肉,而且能感受到一种诗意的“乡愁”。原因何在?不言而喻,她真正融入了僾尼人的社会,被村民认作“阿布”和亲人,体验了纯真质朴的世态,感知了文化的真谛,其著作自然会呈现真知、流露真情。
人类学的田野调查,被认为是验证理论预设的实验室,其实它的意义远远不止于此。对人类学者而言,长期的田野生活,不仅仅是学术,更是人生。离开田野几年了,颜宁和她的孩子一直难忘、牵挂着大巴拉寨,有时间便重返大巴拉寨看望村民,大巴拉寨的生活经历已然在他们的生命中烙下了深刻的印记,并将让他们回味、眷念终生。一本著作,文字的描写需要冷静和理性,而当画上句号,掩卷之余,难免五味杂陈,思绪难平。颜著的“致谢”,让我感受到了这种心情,引起了我的共鸣。看到她对村民及家人等表示感激的话语,不禁想到当初一起从事联合国环境署“东南亚山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研究项目的那些学者们,他们中有兼任项目发起人和协调人的联合国大学的梁罗辉教授,有来自泰国、老挝、缅甸、印度、日本、美国等国的诸多学者,其中值得尊敬的是泰国清迈大学的卡诺克(Kanok
Rerkasem)教授。他学识渊博,田野经验丰富,却平实得像一个农民老头,十分和蔼可亲。他的外婆是中国人,他对中国和中国学者很有感情。我与颜宁等几个学生曾多次前往泰国、老挝等地参加项目研讨会,每次卡诺克都是主要的报告者和评议人。为了充分分享他的经验,我曾邀请他参加云南项目的选点和指导工作,为此他几次抽时间到云南和我们一起调查研究,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工作热情,使学生们深受教益。本想在颜宁完成博士论文的时候请他审阅,不料他于2006年突然逝世,让人深感遗憾。借此写序的机会,回忆卡诺克教授,以表达对这位良师益友的深切怀念。
尹绍亭
2016年7月写于昆明厚德苑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