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9794531丛书名: 社会政策丛书
第1章 导论
第1节 为何关注农民福利?
第2节 相关研究述评
第3节 研究框架与结构
第2章 土地与生存福利:集体化时期
第1节 从土改到人民公社:强制性制度变迁
第2节 集体化时期的农民福利
第3节 集体化时期土地制度与农民福利的同一性
第4节 本章小结
第3章 土地与生活福利:家庭承包制时期
第1节 家庭承包制:诱致性制度变迁
第2节 土地制度变迁对农民福利的影响:从生存到生活
第3节 家庭承包制时期农民福利与土地制度的关系
第4节 本章小结
第4章 土地与权利福利:承包经营权流转时期
第1节 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确立:路径依赖
第2节 21世纪农民的福利要求:权利福利
第3节 21世纪农民福利特点、问题及与土地制度的关系
第4节 本章小结
第5章 何以增进农民福利:发达国家/地区的经验借鉴
第1节 政府主导模式:德国的农村福利保障政策
第2节 特别保护模式:日本的农村福利保障政策
第3节 多元保障模式:美国的农村福利保障政策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第1节 结论
第2节 讨论
参考文献
附 录
后 记
图表目录
图1-1 研究框架
图3-1 农业税收的制度变迁
图3-2 20世纪80~90年代农村卫生经费总支出中政府、社会、居民个人所占比重变化
图4-1 农村养老保险的参保群体分类
图4-2 2002~2008年政府对“三农”的投入
图5-1 德国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构成
图5-2 日本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图5-3 日本农村医疗保障制度
表2-1 从土改到人民公社时期的土地制度变迁历程
表2-2 粮食、棉花和油料的播种面积和单产对总产量贡献率
表2-3 农村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收益分配比例(总收入为100%)
表3-1 1978~1984年全国农村粮食产量、粮食价格以及农民人均收入情况
表3-2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区别
表3-3 1980~200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医疗保障支出比较
表3-4 1990~2000年城乡居民收入和储蓄状况
表3-5 家庭承包制时期农民人均纯收入及各项福利支出比例
表4-1 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关“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主要内容
表4-2 2001~2008年农村居民的纯收入与工资性收入
表4-3 2000~2005年全国农村社会养老金支出情况
表4-4 “新农合”与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差异
表4-5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情况
表5-1 四大医疗保障制度模式绩效比较
表5-2 部分国家和地区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时间及经济发展水平
表6-1 三种福利类型特征
时间的车轮滚滚,来到2016年。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仍然以“三农”为主题。据媒体的统计报道,这是第18份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也是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第13次聚焦“三农”。一号文件年年关注“三农”,可见“三农”问题的重要性,亦可见破解“三农”问题的难度。当然,也正是因为有难度,“三农”问题才有了研究的必要。
生于农、长于农,注定了我与“三农”的不解之缘。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个写作方向,正如我在书中提到的,既有专业方向上的原因,也有个人感情因素。在我看来,“三农”的核心离不开农民,农民的根本又离不开土地。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农民福利发生的巨大变化,无不与土地制度密切相关。本书正是以制度变迁为理论视角,根据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发展变迁,分析在不同的土地制度时期,农民福利制度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以及土地制度的变迁对农民福利的影响,试图总结农民福利制度的发展变迁规律,探讨农民福利制度的发展方向,为进一步完善农民福利制度提供研究基础。
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将土地制度与农民福利结合在一起,以土地制度的变迁为视角,历时性地分析土地与农民福利之间的关系变迁。本书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土地制度变迁分为三个阶段:集体化时期、家庭承包制时期、21世纪以来的承包经营权流转时期。根据各个时期农民福利的特点,本书分别将各时期的农民福利界定为“生存福利”、“生活福利”与“权利福利”。本书既概括了各时期土地与农民福利之间的关系,也揭示了农民福利的发展变迁,体现了一定的规律性。
本书是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之上修改完成的,时效性上略显滞后。幸而“三农”问题博大艰深,为我等的研究提供了广阔天地,“三农”研究成果难以计数,本书只是其中之一,其中的疏漏与错误在所难免,只希望本书能给读者带来一点儿思考、些许参考,也就足够。
我对“三农”的未来充满希望,谨以此书,为实现农民更美好的生活,略尽绵薄之力。
乜 琪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