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9114795
本书是学者、资深媒体人龙建刚在报纸发表和电视播出的评论精选结集,主要关注转型中国背景下的“佛山现象”。作者是根植佛山多年的观察者,多年的记者生涯和学者训练,让他的佛山观察具有独到的视角和个性的呈现。
佛山是享誉中外的制造业城市,是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城市,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由商品经济和市场催生的城市。当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之后,很多中外学者密集关注佛山、研究佛山,视之为中国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先锋城市。
“佛山现象”如何形成?对转型中国有何启示?这就是本书所要解答和揭示的核心内容。全书分为城市内幕、观点佛山、龙说五虎、龙言龙语、龙行天下等五辑,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佛山新世纪以来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本书是推介佛山城市形象的典型读本,同时可为国内外研究佛山的学者提供一个独到的视角。
序一 用思想的闪电照亮更多的人(刘悦伦)
序二 党报评论写作的开先河之举(杨兴锋)
第一辑 城市内幕
佛山整合内幕
佛山整合成功是对中国的贡献
气度决定高度
权力格局生变佛山面临考验
陈云贤亮剑,佛山限摩胜算几何?
佛山有为 干部有位
去承受风雨去创造光荣
佛山城市革命龙年爆发
期待悦伦让佛山更悦城
区邦敏、梁维东是破解疑难杂症的高手吗
用全球视野 为佛山问道
中国看到佛山的力量和信心
刘悦伦为佛山留下怎样的 “伦理”
有一种力量在塑造历史的走向
城市升值的核心是提升我们的文化
文化部长为何盛赞佛山
用工匠精神武装出一个强大的佛山
棋手鲁毅,要在佛山下一盘大棋
第二辑 观点佛山
让南海顺德的竞争来得更猛烈一些
从林毅夫、张维迎之争看佛山竞争力
佛山的改革在于释放市场的正能量
佛山大型机场梦要靠广州给力
一环收费:让我们心平气和地接受它
佛山PK无锡谁比谁更牛?
草根有欲望 中国有希望
今天多点宽容 明天还你精彩
佛山需要一所好大学
能解决佛山问题的大学肯定是一流的
China功夫:向世界表达中国
佛山:从文化到文明
佛山打响“石湾保卫战”
第三辑 龙说五虎
我们何时到佛山名镇喝咖啡
政府公信力不可因佛山名镇烂尾而烂尾
佛山走在季华路上
禅城可以成为佛山开放开明的榜样
祖庙突围是老城区发展的典范
佛山陶博会离“国际”还有多远
南海给力 佛山心定
为南海政务微博加油鼓劲
掌握中国基层才能掌握中国社会
南海这道头啖汤为何总是飘香
为“南海现象”找魂
打好“南海模式”转型的第三次冲锋
南海从来没有让中国失望
端南海的碗 吃世界的饭
改革的“化学反应”何时到来
明天的何享健们在哪里
佛山新城是顺德发展的重大机遇
开放的“战车”再出发
把“靓女”嫁给世界
佛山新城就交给顺德去搞定吧
历史的机遇又一次等待顺德把握
醒来吧,顺德
顺德也许有错过,但从未错过风口
顺德的光荣不是脱离而是引领佛山
三水千亿梦想今年有戏吗
中国政府服务模式变革在三水加速
期待三水做出一篇精彩的文章
告诉你一个不同凡响的高明
高明人要走高明路
高明之路从高明自信开始
第四辑龙言龙语
业余的猫抓不住专业的老鼠
“诚信政府”首先要说话算数
车检新政:从权力自肥到权力自洁
指尖上的“政能量”
佛山的问题不在小气而在空气
争议为什么发生
企业家既要讲和气更要有骨气
可以为官不易 不可为官不为
佛山已经率先啃下一块硬骨头
小村官 大腐败
政协必须镇邪
从吃货到玩家:顺德行吗
期待佛山城市更美好
城市升级:干得好,也要说得好
这不是一个人的纪念
“下坡”的刘海遇见了谁
佛山制造的十个第一
第五辑 龙行天下
走进以色列
南商的牛津时间开始了
南商在牛津释放另一种力量
你们要有随时应对危机的准备
南海的富二代是可以信任的
寻访英国最美乡村
一位牛津博士的南海观
沟通从心开始
走自己的路
南海也要抓住“英国机会”
南海从伦敦向世界发出召唤
你好!洛杉矶
开学第一天
罗宾逊的震撼
美国教授的“免费午餐”
搞营销的教授和开公司的博士
诚信:美国制度的前提
学美国人开会
带着力量回家
永远的顺德情
巴黎见闻:顺德美食是人类的口福
顺德美食巴黎立起“凯旋门”
台北手记:最美的时光
后记 邂逅佛山,我认为是最好的安排
序一
用思想的闪电照亮更多的人
刘悦伦
打开一本书,读懂一座城。
翻开龙建刚的这本新作,我不禁思绪万千,仿佛又回到在佛山度过的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2011年8月3日,我从广州到佛山报到,先担任市长,后接任市委书记,到佛山讲的第一句话就是:“佛山是一个好地方。”在佛山工作的1600多个日子里,我一直被这座城市积极向上的精神所感染、被这里可爱的人们所感动。2016年2月,我离开佛山前往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时,再次重复当初说的那句话:“佛山是一个好地方。”
佛山之好,不仅在于经济体量大、发展势头好、文化底蕴深、文明程度高,更在于这里有一种海纳百川的感召力和蓬勃向上的生命力,这种力量会让人生发出“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感叹。我有个习惯,观察一座城市,第一眼看景,第二眼便是看人。佛山的市民热情淳朴、崇文务实、通济和谐;佛山的企业家脚踏实地、敢为人先、不屈不挠;佛山的干部风清气正、视野开阔、执行力强。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人们,我在佛山学到了很多好东西,也能顺利地推进各项工作。
在佛山工作期间,龙建刚所发表的每一篇文章我几乎都读过,即使离开了佛山,我仍然保持这份关注。这些年,研究佛山的中外学者很多,有关佛山的评论文章也很多。他们用脚步丈量佛山、用文字记录佛山、用思想启迪佛山,为这个好地方持续发出好声音。在这些人中,龙建刚是当之无愧的佼佼者。他的文章更接地气,对佛山的理解更深、把握更准,也更能获得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和广泛共鸣。龙建刚的成功,我认为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突出特点——
第一是有学者的学养。龙建刚在大学当过教授,受过良好的学术训练。这样的背景,让他有能力用学者的眼光来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提出问题。从哈佛大学回国执教的新锐学者刘瑜有一个说法叫“观念的水位”,实际上也就是思想的水位。一个研究者,如果没有“观念的水位”,是写不出好东西的。思维的发散能力和聚焦能力非常重要,如果没有发散能力,就不能想到事物的很多方面,以及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如果没有聚焦能力,就不会有穿透力。龙建刚和许多大学教授又不太一样,不是躲在“象牙塔”里做学问,不是用那些少数几个人的自言自语、让人看不懂的文字表达思想,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阐述一些很高深的社会问题,让大家一看就明白,能够产生较强的社会影响力。这一点是非常难得的。
第二是记者的敏锐。普利策曾经说过一句话:“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龙建刚做过多年的媒体记者,这样的背景让他比很多学者对社会现实问题更敏感,也更接地气,对政府决策者和社会大众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始终保持关注和发现,并及时发出自己的声音和判断。
第三是作家的文笔。从事时政评论写作的人很多,有的人有观点,但可读性不强;有的人文笔好,但缺乏思想。龙建刚的文笔大气磅礴,有一种大江奔流的酣畅。看起来很舒服,读起来朗朗上口,和其他人写的不太一样。我每天要读好几份报纸,但像龙建刚写的这么耐读的文章还真的不多,他的文章在整个广东都是第一流的。
《话龙点睛:转型中国的佛山观察》这本书,令我感动的不止是字里行间蕴藏的思想张力,更是一名学者和媒体人持续言说背后对这座城市的情感、热爱和感同身受。带着这种情怀,龙建刚十多年来不断为佛山鼓与呼,每每在佛山发展的重要节点上及时发出好声音、传递正能量、剖析真问题,而且立场客观公正。
大凡署名“龙建刚”的文章我基本上是一定要看的,因为他在文章中提出的很多观点值得决策圈内的人去思考,在决策时可做参考和借鉴。在一定程度上,龙建刚扮演了智库的角色,或者说他人在决策层外,脑在决策层内。我们现在就需要有这么一批诤友,所谓“诤”,就是敢于评论和批评;所有“友”就是建设性而不是破坏性的,不是一味迎合你、苟同你,而是从另外的角度提出建设性意见来帮你的。诤友之所以可贵,就在于他们能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坦诚相见,对政府的缺点、不足绝不粉饰,敢于力陈其弊,促其改之。如果人们能结识几个诤友,那么前进的道路上,就会少走弯路,多出成果,事业发达。当政者需要这样的诤友,国家治理、社会治理现代化,也需要有这样的诤友。
接到为本书作序的邀请,我丝毫没有犹豫就答应了,这不仅因为龙建刚是我的老朋友,更因为佛山的发展需要更多像龙建刚这样的人,站立在时代的船头瞭望,为这座城市记录下前行的道路,用思想的闪电去照亮更多的人。所以,我也借着写序的机会,呼唤更多如“话龙点睛”般的好声音在佛山形成大合唱。
好地方发出好声音,好声音成就好地方。这篇序言,既是我对龙建刚新书出版的祝贺,也是对佛山这座城市的美好祝福。无论何时何地,我都在倾听佛山发出的好声音。
(作者系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序二
党报评论写作的开先河之举
杨兴锋
尽管汗牛充栋的新闻作品集已让读者出现审美疲劳,但龙建刚的评论集仍令人眼前一亮。
我是在《南方日报》新世纪全新改版时认识龙建刚的。2002年8月6日,当时担任南方日报总编辑的我,与同事们一起发动了《南方日报》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全新改版,提出了“高度决定影响力”的办报理念,此后坚持一年一改。全新改版先后推出了不少开创性的举措,这里仅提及与本书相关的两点:一是成立评论委员会和理论评论部,每天开辟一个评论版,高扬评论这面旗帜,发挥评论在舆论引导方面的重要作用;二是实施“梯次发展战略”,先后在深圳、佛山、东莞、广州等地开办地方观察,让党报在珠三角这片改革开放的热土深深扎根,为各级主政者提供大大小小的“隆中对”。当时筹办《佛山观察》的负责人,把他的骨干团队带到广州与我见面,其中就有被聘为佛山观察首席顾问的龙建刚。“观察佛山是《佛山观察》的主业,为佛山发展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是《佛山观察》的使命”。他们有这样的共识,让我对即将开办的佛山观察心中更加有底。此后一年一度的珠三角新闻中心年会,龙建刚都以佛山观察主要骨干的身份参加,彼此间也逐渐熟悉起来。而他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却是他以特约评论员和特约记者身份在《佛山观察》上发表的那些观察佛山的文章。
那么,体现龙建刚观察佛山成果的《话龙点睛:转型中国的佛山观察》一书,价值何在呢?我们无妨从如下三个维度去观察。
从佛山人的角度看,它可以帮你读懂佛山。多观察、多经历、多研究,是人们学习中的三大要诀,也是龙建刚佛山生涯的真实写照。龙建刚大学毕业后当了12年记者,1997年从贵州南下广东,在佛山大学任教。10多年来,他以学者、记者、公民的三重身份观察佛山、经历佛山、研究佛山。学者的素养、记者的敏感、公民的情怀,构成了他观察佛山独特的优势,使得他对佛山的发展之路把握更准,理解更深,那就是:所有的改革指向都是为了催生和壮大市场的力量。在我的记忆中,新闻界写评论的高手不少,但像龙建刚这样10多年持之以恒观察一地发展、评点成败利弊的,并不多见。佛山这些年来走过的路子,从城市定位、资源整合、环境优化,到经营城市、城市升级、创新驱动,在龙建刚的评论作品中都有深刻的剖析、精到的点评,这其中有评价,有诤言,有质疑,有建议,更有深切的期盼。这些评论既高屋建瓴,又对接地气,把庙堂与江湖巧妙地结合起来,具有很强的引导力、影响力、穿透力,不仅有效地引导了舆论,而且为佛山的主政者提供了一个又一个推动佛山发展的“隆中对”。对佛山人来说,这本书就是读懂佛山的最佳读物。
从外地人的角度看,它可以帮你透过佛山读懂中国。佛山虽然级别不高、地方不大,既不是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也不是经济特区,但它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是转型发展的先行者,是市场化、城市化发展探索过程中的排头兵。佛山是以实体经济、制造业、民营经济为主的城市,在一定程度上被视为中国实体经济、制造业、民营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和晴雨表。中国学界一直有“佛山模式”的讨论,有人说佛山有“中国最为完整的民营经济发展史”,有人说佛山是中国市场经济的最佳“道场”。佛山在转型发展中所碰到的问题,也是各地已经或正在碰到的问题。因此,观察佛山的意义不仅限于佛山,它对于观察转型中国、探讨转型发展之路不无裨益。实际上,龙建刚这些年来几乎是一半时间在佛山,一半时间在外地,他多次以南方日报特约记者的身份随同企业家、政府考察团到国内外考察交流、求经问道,做到跳出佛山看佛山,用中国乃至世界的视野来观察佛山。正如他的一篇评论的标题所说:“用全球视野,为佛山问道。”在龙建刚的评论作品中,对佛山转型发展之路的观察,既有纵向的挖掘,又有横向的比较,既有历史的观照,又有现实的指向,为读者读懂转型中国提供了一个丰富生动的佛山样本。
从媒体人的角度看,它可以为你带来应对媒体转型难题的启迪。龙建刚的评选作品,在选题上直面热点,问题导向;在评论上有理有据,观点犀利;在文笔上气势磅礴,文采飞扬;在风格上直言不讳,生动活泼。难能可贵的是,他敢于指名道姓地评点主政者的功过得失,这在党报评论写作上应该是开先河之举。试想,如果没有成熟的智慧、过人的胆魄、无私的胸襟,是不敢如此秉笔直书的。当然,佛山这座城市的宽容也为这些评论得以发表提供了条件。这些年来,龙建刚和《佛山观察》可谓是相得益彰,他借助《佛山观察》这个平台发表了数十万字的评论,赢得了口碑、聚够了“粉丝”,而《佛山观察》依靠龙建刚的高品质评论也扩大了影响、提升了高度。除了撰写评论之外,龙建刚还与佛山观察骨干团队共同策划了“佛山大同”“风·雅·颂”等一系列大型深度报道,生动而深刻地展现了该市改革发展的成果,一时风靡佛山,洛阳纸贵。为此,六任市委书记都重视、关心和支持《佛山观察》,《佛山观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一直在南方日报地方观察名列前茅。龙建刚和《佛山观察》的实践告诉媒体人:不论媒体形态如何演变、传播手段如何更新,新闻的本质意义并没有改变,精致的新闻产品永远不会过时,高品质评论仍然是主流媒体应对媒体转型和市场竞争的有力武器。
有人说,转型时代易出思想,这话不假。正在经历经济转型、社会转型、媒体转型三重激荡的中国,如今是思潮汹涌,众声喧哗。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多一个观察问题的角度,就多一份理性思考的价值。《话龙点睛:转型中国的佛山观察》为我们提供了解读佛山转型发展之路的独特视角,因此它是很有价值的。
这本书出版之时,龙建刚已经辞去大学工作,成为自由职业者了。好在他人还在佛山,并将继续观察佛山。可以预期,龙建刚今后经历佛山的方式会更加多样,观察佛山的视野会更加开阔,研究佛山的视角会更加多元,他一定会给读者带来更多观察佛山、研究佛山的成果。
(作者曾任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南方日报社社长)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