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自然科学地球科学地壳构造运动·地震·地震预报的新探索

地壳构造运动·地震·地震预报的新探索

作者:周友华 等编著 出版社:地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年05月 

ISBN: 9787502835019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31.99

类别: 地球科学 SKU:5d86d9b65f98494bcc14791b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2835019

内容简介
作者对地壳构造运动、地震、地震预报进行了长期艰难的探索与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观点、新认识、新结论,得出地壳运动动力的根本来源是在重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多个层次的差应力;地壳的构造运动,本质上就是在重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多层次的均衡差运动,因此解释了一系列地壳构造运动及构造体的形成机制。地震的孕育与发生只与地壳的差异构造运动直接相关。
地震是因为地壳的差异构造运动遇到了整体性较好的“僵硬块体”受到牵制、发生矛盾形成了“三向应变结构”而孕育的;地震的发生是“三向应变结构”孕震体的破裂解体,使地壳的差异构造运动得以正常进行。进而,发现了“三向应变结构”孕育发生地震一系列的机制与功能,因此“三向应变结构”很可能是地震孕育发生的基本规律,并得到了地震实践多方面的证实。根据“三向应变结构”孕育发生地震的物理机制与物理过程,布网监测,很可能大大促进实现中强以上地震发生地区、震级、时间、灾情物理预报的早日突破。
作者简介
周友华,男,1939年农历9月15日出生,湖南省醴陵市人,中共党员,湖南省地震局高级工程师。1963年毕业于长沙师专数理科,从事小学、中学教育。1968~1970年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北京航空学院借调从事重力场变化及地震成因机制的专题研究。1974年由醴陵一中调入湖南省地
目  录
章 地壳的构造运动
节 地壳是运动的
第二节 地壳运动的力源
第三节 布格重力异常与地壳整体性的均衡差运动
一、布格重力异常存在的客观性
二、布格重力异常能对地壳产生强大的垂向不均衡作用力
三、布格重力异常产生的不均衡作用力足以推动地壳的垂向构造运动
第四节 重力作用产生的强大水平差应力及地壳的水平构造运动
一、水平差应力的方向在地壳的表层多变,随着深度的增加,应力方向会逐渐趋向于地形高低变化的大梯度方向
二、地壳的水平构造运动上层速度大,中层速度小,直至均衡补偿面附近趋近于零
三、地壳水平构造运动的速度大小与方向随深浅和地势陡峻与平缓发生变化
四、地壳水平构造运动的多种规律性,不仅被普遍存在的构造运动所证实,而且还可解释多种重要的地质构造现象
第五节 地壳在重力作用下所产生的沉浮差应力及地壳的均衡补偿运动
第六节 风化搬运沉积作用所产生的地壳均衡差运动
第七节 地壳构造运动的基本形式及其运动的规律性
一、四种地壳构造运动的基本要点与特征
二、四种地壳构造运动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与效果
三、地壳构造运动的共同特性
第八节 地壳构造运动的回旋性及其转移性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地震
节 地震成因的讨论
第二节 地震形成的动力学成因
第三节 地震形成的构造学成因
第四节 “三向应变结构”是地震孕育发生的应变结构成因
第五节 “三向应变结构”形成的物理机制
一、垂直差异构造运动与“三向应变结构”形成的物理机制
二、水平差异构造运动与“三向应变结构”形成的物理机制
三、“三向应变结构”孕育发生地震的基本规律性
四、“三向应变结构”孕育发生地震的规律性具有突破性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地震实践的证实
节 “三向应变结构”得到了地壳形变直接观测的证实
第二节 “三向应变结构”得到了地震断层断裂与错动规律的普遍证实
第三节 “三向应变结构”得到了震时震后冒水、冒砂、冒气现象及地下水位、水量变化规律形成机制的证实
一、震时震后冒水、冒砂、冒气形成机制的证实
二、地下水位、水量变化形成机制的证实
第四节 “三向应变结构”得到了地震断层张剪断裂的证实
第五节 “三向应变结构”得到了地震断层走向垂直地壳差异运动梯度方向的证实
第六节 “三向应变结构”得到了地震破裂理论研究的证实
第七节 “三向应变结构”得到了汶川80级大地震地壳形变的证实
一、地震前的地壳形变证实了汶川大地震是“三向应变结构”的物理机制而孕育的
二、从震时震后的同震形变,同样证实了汶川大地震是“三向应变结构”的物理机制而发生的
三、从动力学环境与地质构造背景讨论汶川大地震“三向应变结构”形成的物理机制
第八节 “三向应变结构”的地震模拟实验研究初探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三向应变结构”孕震体机制与功能的研究
节 “三向应变结构”孕震体构成了不稳平衡及其失稳的机制与功能
第二节 “三向应变结构”孕震体构成了地震应力产生、传递、集中的机制与功能
第三节 “三向应变结构”孕震体构成了地震供能、储能机制与功能
一、地震孕育时的能量主要不是从远处传递来的
二、地震能量主要是就地应变及其转换积累与储存的
三、地震能量的组成是复杂的
四、弹性势能与重力势能是适合地震孕育、发生的机械能
五、重力势能是地震能量中的主要能量
第四节 “三向应变结构”孕震体构成了地震放能及提供位错空间的机制与功能
第五节 地震发生时“应变逆转破裂效应”的可能发现
第六节 地震发生时震源体破裂的复杂性及其初步解释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地震的预测预报
节 地震孕育发生规律的初步认识
一、进展一,找到了地震与地壳构造运动的关系
二、进展二,找到了地震孕育、发生的动力学原因与构造学原因
三、进展三,认识到地震的孕育与发生,孕震体必定要形成特定的应变结构
四、进展四,找到了能够孕育、发生地震的特定的应变结构及其形成的机制与过程
五、进展五,进一步认识了“三向应变结构”孕震体孕育、发生地震的一系列机制与功能
六、进展六,“三向应变结构”孕育、发生地震的物理机制得到了地震实践及理论研究的普遍证实
第二节 地震孕育发生规律的讨论
一、约束一:合理的震源模式应能引发出地震发生时人们所观测到的基本事实
二、约束二:合理的震源模式应能解释自然界中自动形成地震的环境与条件,而不能是不考虑地震成因的孤立假设
三、约束三:合理的震源模式应能体现相应的震前、震后物理过程的连贯性和合理性
四、约束四:合理的震源模式对介质物性的考虑要与其行为相一致
五、关于地震成因模式应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地震发生地区的预测预报
第四节 地震发生震级大小的预测预报
第五节 地震发生时间的预测预报
一、孕震体初始形成阶段的特征
二、孕震体发展成熟阶段的特征
三、孕震体失稳破裂临震阶段的特征
第六节 实施防震减灾对策与灾情的预测预报
参考文献
第六章 认识与总结
节 在地壳构造运动方面的创新认识
一、提出了地壳构造运动动力的根本来源是重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多个层次的差应力
二、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重力作用下产生的差应力推动地壳构造运动的四种形式
三、提出了地壳构造运动回旋的规律性
第二节 在地震成因方面的创新认识
一、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地震形成的三大要素
二、揭示了构造地震的孕育、发生与地壳差异构造运动的具体关系
三、提出了区域构造应力和地震应力的联系与区别
第三节 在地震孕育机制方面的创新认识
一、提出了“三向应变结构”孕震体是地震孕育与发生的普遍物理机制
二、在地壳的差异构造运动中发现了“三向应变结构”孕震体形成的具体物理机制与物理过程
三、进一步认识与发现了“三向应变结构”孕震体之所以能够孕育、发生地震所具有的一系列的机制与功能
四、初步认识了“三向应变结构”孕育、发生地震的基本规律
第四节 在探索地震前兆机理方面的创新认识
一、“三向应变结构”的特定应变为多种地震前兆的变化机制提供了物理基础
二、“三向应变结构”的应变揭示了地震前地下水位、水量及地震波速变化机制及地震发生时冒水、冒砂、冒气现象的物理机制
三、揭示了临震前夕孕震体局部应变逆转的破裂机制与临震前兆的关系
四、揭示了地震在孕育的过程中必有地壳隆起前兆的发生
第五节 在探索地震破裂机理方面的创新认识
一 一、地震发生的过程是孕震体应变逆转的破裂过程
二、地震不会发生破裂过头的现象
三、“地震应变逆转破裂效应”的可能发现
四、揭示了震源体破裂运动的复杂性
第六节 在探索预报地震发生地点、震级、时间、灾情四要素方面的认识与总结
一、找到了大地震震中区位置的规律性
二、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预测预报地震四要素的主要依据及先后顺序
第七节 在探索地震孕育发生规律方面的认识与总结
一、“三向应变结构”孕震体的形成是地震形成的三个要素相互作用发展演化的结果
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三、“三向应变结构”孕育发生地震一系列机制与功能的发现,是认识地震规律的重要标志
四、“三向应变结构”孕育发生地震的物理机制,揭示了构造地震与地壳差异构造运动对立统一的自然关系
五、“三向应变结构”孕育发生地震的物理机制与物理过程,破解了地震研究中一系列的难题
六、“三向应变结构”孕育发生地震的物理机制与过程,自然地回答了有关地震科学家对地震规律认识的四大要求及应当研究的六个方面的内容
七、“三向应变结构”孕育发生地震的物理机制,是对前人相关地震理论的包容、继承与发展
在线试读
第二章 地震
  第三节 地震形成的构造学成因
很显然,地震的孕育与发生不仅与动力的作用直接相关,而且与地壳岩层及上地幔的岩性结构直接相关。因为所有的地震都是发生在地壳与上地幔中,它们是地震孕育发生的场所(发生在上地幔中的地震只是很少数)。
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得出,地震在地质构造学上的成因就是地壳岩层的整体性(包括岩层性质、结构及断层性质、分布与大小等因素)比较好,力学性能比较强。因为地壳的结构不管是简单还是复杂,对于能否孕育发生地震来说,归根结底就是力学性能的强与弱了。当地壳岩层的整体性比较好、强度比较大时,在地震应力的作用下,其应变就能积累更多的弹性势能与重力势能,因此也就能孕育发生多而强烈的地震。反之,当地壳岩层的整体性较弱、较破碎时,在地震应力的作用下,其应变就可能会以蠕滑、蠕变为主。这样就很难积累更多的弹性势能与重力势能而孕育发生中强以上的地震。因此地壳岩层的整体性比较好、力学强度比较大,就是地震形成的构造学成因了。
  ……

抢先评论了 “地壳构造运动·地震·地震预报的新探索”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小冰河时代:气候如何改变历史(1300—1850)(全球刚刚经历了长达500年的小冰河期!剑桥大学考古学及人类学博士布赖恩?费根全新力作,讲述欧洲近代史上的寒冬如何影响了历史的走向!)

EUR €31.99
加入购物车

中国历史自然地理

EUR €123.99
阅读更多
缺货

人文地理学(第三版)

EUR €28.99
加入购物车

大学堂 地理学与生活(插图第11版)

EUR €64.99
评分 3.00 / 5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