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16开纸 张: 铜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030228482丛书名: 中国石油化股价有限公司科技开发部丛书
内容简介
本书是在项目研究成果基础上提炼、集成、深化而成,是近百位研究人员近十年研究成果的结晶。内容包括:地层划分及对比;沉积体系;层序地层特征及控制因素;构造一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沉积盆地演化与层序充填;层序格架与生储盖组合;沉积盆地的叠合、改造及其成藏意义。
本书可供有关研究人员和高等院校的师生阅读使用。
本书可供有关研究人员和高等院校的师生阅读使用。
目 录
序
前言
第一章 地层划分及对比
第一节 震旦系及下古生界
一、震旦纪地层划分和对比
二、寒武纪地层划分和对比
三、奥陶纪地层划分和对比
四、志留纪地层划分和对比
第二节 上古生界
一、泥盆纪地层划分和对比
二、石炭纪地层划分和对比
三、二叠纪地层划分和对比
第三节 中、新生界
一、三叠纪地层划分和对比
二、侏罗纪地层划分和对比
三、白垩纪地层划分和对比
四、古近纪地层划分和对比
五、新近纪地层划分和对比
第二章 沉积体系
第一节 沉积体系划分及其特征
一、大陆体系组
二、海陆过渡体系组
三、海洋体系组
第二节 沉积模式及演化
一、沉积模式
二、沉积模式演化
第三章 层序地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第一节 层序界面特征和成因类型
一、层序界面特征
二、层序界面的时空分布特征
三、层序界面的成因类型
第二节 层序划分
一、层序划分标志
二、层序划分
第三节 层序特征
一、海相层序特征
二、陆相层序特征
第四节 层序对比
一、海相层序对比
二、陆相层序对比
第五节 层序发育的控制因素
一、海相层序发育的控制因素
二、陆相层序发育的控制因素
第四章 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
第一节 编图思路及成图单元选择
一、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含义
二、海相盆地构造沉积域单元划分
三、晚三叠世-新近纪构造沉积单元划分
四、编图单元和表示方法
第二节 早古生代海相盆地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
一、SSl超层序(早震旦世陡山沱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二、SS2超层序(晚震旦世灯影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三、SS3超层序(早寒武世)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四、Ss4超层序(中晚寒武世)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五、SS5超层序(早奥陶世)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六、SS6超层序(中晚奥陶世)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七、SS7超层序(晚奥陶世五峰期-志留纪)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第三节 晚古生代海相盆地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
一、SS8超层序(早泥盆世-中泥盆世早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二、SS9超层序(中泥盆世晚期-晚泥盆世)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三、SSlO超层序(早石炭世)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四、SSl 1超层序(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早期)构造一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五、SSl2超层序(早二叠世晚期-中二叠世)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六、SSl3超层序(晚二叠世-中三叠世)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第四节 陆相盆地构造一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
一、晚三叠世(TSl~TS3)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二、侏罗纪(TS4~Ts6)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三、白垩纪(TS7~TS8)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四、新生代(TS9~TSll)构造一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与演化
第五章 沉积盆地演化与层序充填
第一节 中国南方的构造轮廓
一、晋宁阶段:古扬子、华夏板块的形成
二、加里东阶段:古扬子板块转化为华南板块
三、海西一印支阶段:华南板块向陆内构造阶段转化
四、燕山一喜马拉雅阶段:陆内汇聚作用为主的构造阶段
第二节 沉积盆地类型及特征
一、沉积盆地类型划分
二、震旦纪早、中三叠世沉积盆地特征
二三、晚三叠世新近纪沉积盆地特征
第三节 中国南方沉积盆地演化特点和有关问题讨论
第四节 不同类型盆地的层序地层模型
一、克拉通盆地的层序地层模型
二、与离散型边界相关的被动边缘盆地层序地层模型
三、与拉张走滑边界有关的(陆内裂陷)盆地层序地层模型
四、与汇聚边缘相关的弧后盆地层序地层模型
五、与造山碰撞有关的前陆盆地层序地层模型
六、中新生代拗陷盆地的层序地层模型
七、中新生代裂陷盆地的层序地层模型
八、盆-盆、盆-山转换的层序模型
第六章 层序格架与生储盖组合
第一节 生储盖组合的基本类型及主要特征
一、生储盖组合的分类
二、各类型生储盖组合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层序地层格架中的生储盖组合发育分布规律
一、层序地层格架中的烃源岩发育和分布规律
二、层序格架中的储集层
三、层序地层格架中的区域性盖层
第三节 不同成因类型盆地的生储盖组合特征及展布规律
第七章 沉积盆地的叠合、改造及其成藏意义
第一节 多旋回构造运动与多期油气成藏
第二节 中、古生界盆地的叠合、改造类型
一、叠合盆地及其类型
二、含油气保存单元的分类和评价
三、古生界海相改造型盆地及其分类
第三节 覆盖类型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一、中生代与古生代盆地间不同的覆盖类型及其分布
二、不同覆盖类型的成藏效应
三、古生代及中、新生代内部的盆地叠合及其成藏效应
第四节 改造作用及其对成藏的影响
一、不同方式改造作用的影响效果
二、不同构造阶段的活动特点及其成藏效应
第五节 回顾与前瞻
主要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章 地层划分及对比
第一节 震旦系及下古生界
一、震旦纪地层划分和对比
二、寒武纪地层划分和对比
三、奥陶纪地层划分和对比
四、志留纪地层划分和对比
第二节 上古生界
一、泥盆纪地层划分和对比
二、石炭纪地层划分和对比
三、二叠纪地层划分和对比
第三节 中、新生界
一、三叠纪地层划分和对比
二、侏罗纪地层划分和对比
三、白垩纪地层划分和对比
四、古近纪地层划分和对比
五、新近纪地层划分和对比
第二章 沉积体系
第一节 沉积体系划分及其特征
一、大陆体系组
二、海陆过渡体系组
三、海洋体系组
第二节 沉积模式及演化
一、沉积模式
二、沉积模式演化
第三章 层序地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第一节 层序界面特征和成因类型
一、层序界面特征
二、层序界面的时空分布特征
三、层序界面的成因类型
第二节 层序划分
一、层序划分标志
二、层序划分
第三节 层序特征
一、海相层序特征
二、陆相层序特征
第四节 层序对比
一、海相层序对比
二、陆相层序对比
第五节 层序发育的控制因素
一、海相层序发育的控制因素
二、陆相层序发育的控制因素
第四章 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
第一节 编图思路及成图单元选择
一、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含义
二、海相盆地构造沉积域单元划分
三、晚三叠世-新近纪构造沉积单元划分
四、编图单元和表示方法
第二节 早古生代海相盆地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
一、SSl超层序(早震旦世陡山沱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二、SS2超层序(晚震旦世灯影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三、SS3超层序(早寒武世)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四、Ss4超层序(中晚寒武世)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五、SS5超层序(早奥陶世)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六、SS6超层序(中晚奥陶世)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七、SS7超层序(晚奥陶世五峰期-志留纪)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第三节 晚古生代海相盆地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
一、SS8超层序(早泥盆世-中泥盆世早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二、SS9超层序(中泥盆世晚期-晚泥盆世)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三、SSlO超层序(早石炭世)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四、SSl 1超层序(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早期)构造一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五、SSl2超层序(早二叠世晚期-中二叠世)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六、SSl3超层序(晚二叠世-中三叠世)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第四节 陆相盆地构造一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
一、晚三叠世(TSl~TS3)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二、侏罗纪(TS4~Ts6)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三、白垩纪(TS7~TS8)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四、新生代(TS9~TSll)构造一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与演化
第五章 沉积盆地演化与层序充填
第一节 中国南方的构造轮廓
一、晋宁阶段:古扬子、华夏板块的形成
二、加里东阶段:古扬子板块转化为华南板块
三、海西一印支阶段:华南板块向陆内构造阶段转化
四、燕山一喜马拉雅阶段:陆内汇聚作用为主的构造阶段
第二节 沉积盆地类型及特征
一、沉积盆地类型划分
二、震旦纪早、中三叠世沉积盆地特征
二三、晚三叠世新近纪沉积盆地特征
第三节 中国南方沉积盆地演化特点和有关问题讨论
第四节 不同类型盆地的层序地层模型
一、克拉通盆地的层序地层模型
二、与离散型边界相关的被动边缘盆地层序地层模型
三、与拉张走滑边界有关的(陆内裂陷)盆地层序地层模型
四、与汇聚边缘相关的弧后盆地层序地层模型
五、与造山碰撞有关的前陆盆地层序地层模型
六、中新生代拗陷盆地的层序地层模型
七、中新生代裂陷盆地的层序地层模型
八、盆-盆、盆-山转换的层序模型
第六章 层序格架与生储盖组合
第一节 生储盖组合的基本类型及主要特征
一、生储盖组合的分类
二、各类型生储盖组合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层序地层格架中的生储盖组合发育分布规律
一、层序地层格架中的烃源岩发育和分布规律
二、层序格架中的储集层
三、层序地层格架中的区域性盖层
第三节 不同成因类型盆地的生储盖组合特征及展布规律
第七章 沉积盆地的叠合、改造及其成藏意义
第一节 多旋回构造运动与多期油气成藏
第二节 中、古生界盆地的叠合、改造类型
一、叠合盆地及其类型
二、含油气保存单元的分类和评价
三、古生界海相改造型盆地及其分类
第三节 覆盖类型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一、中生代与古生代盆地间不同的覆盖类型及其分布
二、不同覆盖类型的成藏效应
三、古生代及中、新生代内部的盆地叠合及其成藏效应
第四节 改造作用及其对成藏的影响
一、不同方式改造作用的影响效果
二、不同构造阶段的活动特点及其成藏效应
第五节 回顾与前瞻
主要参考文献
在线试读
第一章 地层划分及对比
地层学是地质科学中最基础的学科,也是近年来地质科学中最为活跃的分支学科之一,层序地层学即是一例。它的出现不仅对现代地质学的建立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对油气勘探工作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层序地层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和其他地层学一样,仍然是划分和对比地层,但其对层序地层单元年代的确定,仍需在年代地层学所建立的时间框架内进行。特别是对以层序地层为单元的区域性古地理研究和编图工作来说,更为重要。因为只有正确的年代地层学、岩石地层学和层序地层学的多重地层学研究,才能确保成图的科学性和等时性,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中国南方震旦纪以来的地层,和中国其他地区乃至世界范围内的显生宙一样庞杂,研究程度也不尽一致,特别是中、新生代陆相地层的研究,更为薄弱。解放以来经过广大地质工作者的艰辛工作,中国的地层研究已获得丰硕成果。其中,公开出版发行的成果主要有:《中国地层表》(全国第一届地层会议,1959);《中国地层》(1979年第二届地层会议,1980~1985年按断代出版一套);20世纪80年代后出版的各省、区《区域地质志》和地层专著;王鸿祯和李光岑编撰的《中国地层时代表》等。近年来,又组织了“全国地层多重划分对比研究(清理)”的系统工程,在现代地层学和沉积学理论指导下,追溯地层单位创名沿革,重新厘定单位含义、层型类型与特征、区域延伸与对比,在大范围内建立若干断代岩石地层单位的时空格架,编制符合现代地层学含义的新一代区域地层序列表,出版了分省(区)的《岩石地层》系列专著。这些著作都为本项目实施过程中地层的划分和对比厘定、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鉴于层序地层学的特点,本书的地层划分和对比研究工作重点放在岩石地层方面,即一方面引用前人研究成果,另一方面通过对在层序地层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清理,确定相应的岩石地层、年代地层划分与对比方案。
……
地层学是地质科学中最基础的学科,也是近年来地质科学中最为活跃的分支学科之一,层序地层学即是一例。它的出现不仅对现代地质学的建立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对油气勘探工作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层序地层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和其他地层学一样,仍然是划分和对比地层,但其对层序地层单元年代的确定,仍需在年代地层学所建立的时间框架内进行。特别是对以层序地层为单元的区域性古地理研究和编图工作来说,更为重要。因为只有正确的年代地层学、岩石地层学和层序地层学的多重地层学研究,才能确保成图的科学性和等时性,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中国南方震旦纪以来的地层,和中国其他地区乃至世界范围内的显生宙一样庞杂,研究程度也不尽一致,特别是中、新生代陆相地层的研究,更为薄弱。解放以来经过广大地质工作者的艰辛工作,中国的地层研究已获得丰硕成果。其中,公开出版发行的成果主要有:《中国地层表》(全国第一届地层会议,1959);《中国地层》(1979年第二届地层会议,1980~1985年按断代出版一套);20世纪80年代后出版的各省、区《区域地质志》和地层专著;王鸿祯和李光岑编撰的《中国地层时代表》等。近年来,又组织了“全国地层多重划分对比研究(清理)”的系统工程,在现代地层学和沉积学理论指导下,追溯地层单位创名沿革,重新厘定单位含义、层型类型与特征、区域延伸与对比,在大范围内建立若干断代岩石地层单位的时空格架,编制符合现代地层学含义的新一代区域地层序列表,出版了分省(区)的《岩石地层》系列专著。这些著作都为本项目实施过程中地层的划分和对比厘定、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鉴于层序地层学的特点,本书的地层划分和对比研究工作重点放在岩石地层方面,即一方面引用前人研究成果,另一方面通过对在层序地层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清理,确定相应的岩石地层、年代地层划分与对比方案。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