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3331801
春秋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极为重要的社会转型期:霸业兴衰之中,各色人物纷纷登场,异彩纷呈;思想文化上,既有乱世中必然出现的种种乱象,即所谓的“礼崩乐坏”,亦有思想多元所孕育出的文化新生机、新气象;人物方面,春秋时期既有雄才大略的霸主,亦有腐化堕落的“顽主”;有品德败坏、祸国殃民的乱臣贼子;亦有丰神可法、高山仰止的圣贤。
本书的特色不在于简单地讲故事,而是通过小视角切入,通过一篇篇有趣的文史随笔,将春秋时期的各个历史侧面进行深入、有趣的解读,意在打通古今,以春秋时期的社会转型来为今天的社会转型提供某种借鉴。它不是单纯地说史,也不是单纯的学术研究,而是以现实的视角去回望春秋史,通过对其时其间历史片段、政治学术人物等的描述与剖析,提炼出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精神内核,使读者能够深入地感受来自历史的传承与魅力。
一个人的春秋(代序言)
早,一年只分两季,春去了就是秋,秋去了春就来。后来才增加了夏和冬,四季交替,历史也有了更多分明的层次,但春秋无可取代。
因为春秋本身就是历史,是时间,亦是人生。
历史有循环,时间有交集,人生有悲欢。然而,不管历史如何反复,时间如何飞逝,人生如何起伏,春还是春,秋依然是秋。春天的花开得多鲜艳,秋天的叶便落得多凄凉。无限衍伸的春秋,被一代代人见证。
所以,在中国历史上,竟有一个时期被称为春秋,实在是太贴切又太富有诗情。
这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历史时期,那时的人们单纯、质朴、执著、勇敢。那时圣人比庸人自扰,王侯比书生谦恭。那时战争不断,但还不怎么去耍诈,两国交锋参照RPG游戏的回合制,你给我一拳,我踢你一脚,打仗都讲究礼尚往来。那时霸主纷争,可势力再大,也不敢把天子取而代之,连想都不敢想,逢年过节还得过去*进贡,夹着尾巴回来,再昂首挺胸。
那时天下兴亡,用不到匹夫去负责,有贵族们扛着,天塌了贵族个儿高,必须先顶。率土之滨,王臣们也不都是奴才,脊梁骨挺得像根葱,剁碎了拌豆腐也一清二白。
读这么一段历史,不感触也难。只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表达,不管是角度还是内容,无法也不用统一。全民写史的年代,从夏商周到明清甚至民国几乎都有一套“那些事儿”,历史成了事儿妈,但是,真正能把历史写精彩的不多,有见识和见地的更是稀有,我深信连根兄是稀有中的一个,因为他本身就是一名稀有之人。
要说和连根兄的交情,还要从十年前说起,当时我刚到一家报社工作,在那个单位,他是有名的文人。当时那里聚集了不少这座城市的文人,后来,很多人相继离开,连根兄是其中的一位,我也勉强算一位,因此,回忆起和连根兄的相识,总会产生一些物是人非的喟叹。
次和连根兄打交道,是他刚出了一本关于济南本土历史文化的书,我厚着脸皮给他打电话讨要,他很爽快,让我上楼,到他办公室来拿,还在扉页上欣然题词。当时他其实并没有多少样书,也和我毫无交情,如此的欣然应允,令我事后颇为感动。
再后来,由于种种机缘,我们在一起吃过几次饭。没记错的话,不会超过三次。据说连根曾经很能喝酒,但我们吃饭的时候,他似乎已经戒酒了,能喝酒的人一旦戒酒,在酒桌上总显得有点别扭,大家喝完酒之后的酒话,都跟梦话一样,清醒的人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所以后来,连根兄很少参加这样的场合,大家在这样的场合,也很难想起连根兄。
但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一旦有人提到连根兄的时候,大家所做的,就是集体点赞。这些赞里,有一部分来自连根的才华;还有一部分,来自连根兄的性情。
连根兄是一个特别纯粹的人,不掺杂质,不趋炎附势,不同流,更不会合污。这么多年,他一直坚持着自己的想法,做自己真正愿意做的事。媒体原本像个大染缸,在染缸之中浸泡了多年,连根毫不变色,直到连根拔出之后,依然有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精神头,即使众人只是装醉,连根依然懒得去装成一副要死的样子。
所以我挺敬重他,将他视为兄弟。在这个年代,不喝酒就能让我说这样的胡话实在具备相当的难度。的确,他不是一个像我这样的俗人,对人间烟火也没有过多迷恋,就是读书、写作,偶尔给神学院上课,是的,神学院,他曾说为神学院上课怎么还能计较酬劳,说这句话的时候,他眼里闪着神性的光芒,让我感到深入骨髓的惭愧。
因此,我觉得连根兄写春秋这段历史,就算不占天时地利,也是彻底的人和。更何况,天时地利都比不了人和。是的,连根兄这个人,一直生活在春秋中。
春秋大业,在连根兄的笔下变成了具体的生动。春秋大义,在连根兄的身上闪烁着点点光芒。连根兄写的,是一个人的春秋,也是所有人的春秋。
春秋或不在,春秋亦永存。谨以此文与连根兄共勉。
2014年8月9日
(作者系著名学者、作家,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
一春天来了,花开枝头,秋天到了,果实累累,这是自然界的春秋。
春天辛勤播种,秋天喜悦收获,这是农民的春秋。
青年时代博学笃行,晚年岁月安详从容,这是人生的春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光像流水,在经过一段又一段不同宽窄、不同质地的河床时,会呈现出不同的风貌。那些风平浪静,那些惊涛骇浪,那些转折迂回,以及那些温柔的浪花与声响,在经过时间发酵之后,都会成为滋养我们的精神养料。因此,中国人向来就是一个极其重视历史的民族。中国人缺乏宗教信仰和宗教情怀(就普遍情况而言,非指全部),不怎么相信来世福报,也不怎么在意末日审判,可是,中国人很在意历史评价。典型的例子就是文天祥说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对中国的仁人志士而言,只要能把自己的“丹心”留在史册,生死完全可以置之度外。从这个意义上讲,历史在中国实有“代宗教”的功能——历史的褒贬在中国具有惩恶劝善的教化作用。二是什么人通过何种方式将历史提升到如此重要的高度?
这就不能不提孔子和他的《 春秋 》。“孔子著《 春秋 》而乱臣贼子惧”,要知道,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末世,能让飞扬跋扈的“乱臣贼子”有所畏惧,这可是周天子和诸侯国国君都做不到的事。当自己的仁政理想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无法实现之际,孔子以儒家宗师特有的情怀,言简意赅地写下了一部历史著作《 春秋 》。孔子通过写史,借“春秋笔法”,寓褒贬于叙述之中,而这种褒贬居然能让“乱臣贼子”有所忌惮,这真是了不起!司马迁说:“夫《 春秋 》,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弊起废,王道之大者也。”意思是说,《 春秋 》通过褒贬历史人物,确立了人世间是非善恶的准则——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春秋大义”。因此,“有国者不可以不知《 春秋 》”“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 春秋 》”。当国君的不知《 春秋 》,则“前有谗而弗见,后有贼而不知”;当臣子的不知《 春秋 》,则“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进而,“为人君父而不通《 春秋 》之义者,必蒙首恶之名。为人臣子而不通于《 春秋 》之义者,必陷篡弒之诛,死罪之名”。孔子亦说:“知我者,其惟《 春秋 》乎!罪我者,其惟《 春秋 》乎!”足见孔子著《 春秋 》之用心良苦。
应该说,孔子通过著《 春秋 》提升了“历史”的含金量,这不仅奠定了国人重视历史的文化传统,也清晰地告诉人们:在富贵荣华之外,在个人的生死之上,还有“大义”存在。在世事无常的红尘之中,在时光无情飞逝的沧桑变迁之中,“大义”比一时一地的荣辱得失更永恒也更重要。三孔子之后,《 春秋 》有了“三传”,即《 公羊传 》、《 穀梁传 》、《 左传 》,三家分别以不同的方式注释《 春秋 》。其中,又以《 左传 》有名,左丘明以编年体的方式,逐年记述了自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至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的历史事件,“论本事而作传,明夫子不以空言说经也”,意思是,有了确凿的历史事件做注解,大家就能更好地理解孔子的“春秋大义”了。
左丘明之后,司马迁又横空出世。秦始皇“焚书坑儒”使中国古代文化再次遭受重创,鉴于此,司马迁效法孔子、左丘明,“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写出了《 史记 》。这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学巨著。自此,史书有了范例,“二十四史”有了开篇。后世代代修史,中国人的史学文化由此薪火相传,蔚为大观。借着这些史学著作,我们可以知道神州大地在过去的岁月里发生过哪些事情;阅读这些史书,我们可以穿越时间的隧道,神交古人,发怀古之幽思;阅读这些史书,我们可以在时间坐标的烛照下看清脚下的道路和前方的目标。这一点,恰如法国历史学家吕西安·费弗尔所说:“我们的任务是要创造历史,因为在动荡不安的世界里,唯有历史能使我们面对生活而不感到胆战心惊。”四历史是前人下完的棋局,今人已无法改变棋局本身,但如何解读“古谱”则事关当下的生活与未来的抉择。重视“古谱”、用心研究“古谱”的人就有可能成为弈林高手,对“古谱”茫然无知或一知半解之人,则容易成为糊涂虫。
今天的中国恰逢社会转型期。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正在经历巨大的调整与转变,比如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比如从一元文化向多元文化过渡,比如从“大政府,小社会”向“小政府,大社会”过渡,等等。在转型的过程中,人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也在经受痛苦嬗变。在急速变化的时代面前,很多人在富裕之后不是变得更淡定从容,反而是变得更加浮躁、焦虑。
其实,中国人不是次经历社会转型期。在五千年的历史上,中国人经历过三次大的社会转型期,次是春秋战国,第二次是魏晋南北朝,第三次是自鸦片战争直到今天,而且至今尚未完成。这次转型的核心是实现现代化。现代化转型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仅就文化而言,中国文化的整合与新生需要完成两个转变,即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变和西方文化的本土化转变,前者是“古为今用”,后者是“洋为中用”。这两种转变用官方的话语说就是——“全面学习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要完成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化,我们理应对中国历史上的前两次社会转型给予足够的研究与重视。前几年,我对近代中国的历史关注较多,也写过几本关于晚清、民国的书。后来发现,从历史的角度探讨中国当下的社会转型,光研究晚清和民国还远远不够,春秋战国和魏晋南北朝两段看似离今天很远的历史依然值得细细研读。于是,我又把目光投向了春秋时代。
我的视线在现实社会和历史典籍之间反复穿梭。春秋时代离今天固然遥远,可是,那个转型时期的种种又分明与当下社会有着高度的相似性。我有时甚至悲观地想,时光虽然过去了两千六七百年,可人们的很多想法依然停留在遥远的历史之中。人性的弱点似乎亘古不变,贪财好色、嫉贤妒能、争强好胜、寡廉鲜耻……春秋时代的人们就为这些弱点付出过血淋淋的代价,今天的人们依然在犯同样的错误。时间变了,舞台布景变了,演员使用的道具也变了,可是,演出的故事大同小异,剧中人物的命运也差不多还是那几种类型。
说春秋时代离今天十分遥远,当然不错,可是,若说它离我们的生活很近,那也说得通。透过时光尘埃所塑造的背景与底色,我们确实可以在“古”与“今”之间架一座桥,让历史告诉今天,昭示未来。五现在可以简单地谈一谈我对春秋时代的印象了。
春秋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极为重要的社会转型期。政治上,自周幽王乱用特权,烽火戏诸侯之后,权力下移的历程便一发而不可收:先是诸侯争夺霸主,周天子的权力被架空;随后,各国诸侯的权力又纷纷转移到卿大夫手中;后,卿大夫的权力又被家臣窃取,演化成了“陪臣执国命”的“名不正,言不顺”的权力格局。军事、外交上,诸侯争霸,烽火连绵,征伐和会盟此起彼伏,霸业兴衰之中,各色人物纷纷登场,异彩纷呈;思想文化上,既有乱世中必然出现的种种乱象,即所谓的“礼崩乐坏”,亦有思想多元所孕育出的文化新生机、新气象;人物方面,春秋时期既有雄才大略的霸主,亦有腐化堕落的“顽主”;有品德败坏、祸国殃民的乱臣贼子,亦有丰神可法、高山仰止的圣贤。
如此复杂的转型时代,不可能用一本书的篇幅就完全说清楚。我采用的方法是,对其他著作已经讲得很到位的内容就略写,对人们熟知的故事也是点到即止,而对人们所不太在意或常常忽略之处,就详细阐发一下。
基于上述考量,本书在结构上既没按时间顺序写,也没按国别史的方式写,而是用了一种非常特殊的安排。部分《 细节与大局 》,我力图采用“以点带面”的方式,从细节切入,尽可能生动地讲清春秋时代的某种现象或某种氛围,以增加读者对那个时代的感性认识;第二部分《 贤者故事 》,是我向众多春秋贤者的一种致敬,他们生逢“礼崩乐坏”的乱世,但他们不随波逐流,不同流合污,他们的德操和智慧足以值得后人学习;第三部分《 走近孔子 》,算是我对孔子的特别礼敬。整个春秋时代的历史读下来,孔子的身影是那个乱世里让我感动的亮色。“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确实,若春秋时代缺少了孔子和他的教学团队,那么整个春秋史就会黯淡许多,中华民族后来的思想文化史也一定会减色不少。关于孔子,历代的解读已经很多很多,我对孔子致敬的方式就是尽可能地“还原”他所生活的历史现场,试图将他从思想符号变成血肉丰满、可亲可敬的人——一个超级音乐发烧友,一名循循善诱的夫子,一位胸怀理想、充满仁爱之心的智者,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第四部分《 霸业兴衰 》,诸侯争霸是春秋史中不可回避的政治、军事主线,霸业兴衰之中,除了生动的故事,还有需要今人认真思考的价值理念。
“这是好的时代,也是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也是愚蠢的时代;这是笃信的时代,也是疑虑的时代;这是光明的季节,也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的春天,也是绝望的冬天。”英国作家狄更斯的这段话,适用于法国大革命,亦适用于中国的春秋时期,乃至所有的社会转型期。
关键的是,古今中外的每一次社会转型,都应成为今人的精神营养,让他们在应对当下生活时多一份历史参照。
我所写的这本《 春秋范儿 》,目的就是要给今人提供一份转型时代的历史参照。多一份历史参照,今天的人们就可能多一分淡定;多一分淡定,就可能少一分焦躁与迷狂。历史不会给今天提供现成的包治百病的药方,但它起码可以充当镇定剂与清凉油,让人清醒一下头脑,定一定神儿。如果有人还能从此书中看出历史对现实的借鉴意义,那我就愈加欢喜,非要合掌念诵“阿弥陀佛”不可了。
后要说出的依然是感谢。感谢妻子对我的支持。她是这本书中绝大多数文章的读者,她对本书的完成功不可没。
感谢齐鲁书社的许允龙先生。此前,他约我写过一本书《 兼容并蓄长者风——蔡元培 》,成为他编辑的《 中国近代文化名人传记丛书 》中的一册。这本《 春秋范儿 》已是我们的再次合作。我连续写出的两本书都由许先生做编辑,这真是我的幸运!
更要感谢魏新先生在百忙之中为本书作序。魏新先生是著名作家、学者、诗人,央视《 百家讲坛 》主讲,他要写书、要写剧本、要录制《 历史有魏道 》(搜狐视频),要做若干电视台的节目嘉宾和主持人,还要应邀做讲座、演讲,其时间之紧张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他竟能为我的一本小书写序,而且还写得那么好,着实让我感激不已、钦佩不已。
一个人的春秋(代序言)/1
前言/1
辑 细节与大局/1
“春秋范儿”/1
春秋时期的民间正能量/4
春秋战争中的“致师”插曲/9
“蝴蝶效应”在齐鲁/12
鲁隐公的象征意义/15
“一鼓作气”说曹刿/17
与霸主擦肩而过的齐襄公/20
齐国国君的两场酒席/24
齐景公之叹/26
齐景公的病/29
两个女人带血色的笑/31
鲁桓公炫“鼎”/35
神奇的金仆姑/38
鲁庄公:好色男的家事引发了国难/41
臧文仲何以能“告籴”成功/43
鲁惠公“扒灰”考/46
鲁文公的外事活动/49
鲁文公“赋诗”失礼/52
晋景公“病入膏肓”/54
鲁昭公知“仪”不知“礼”/57
鲁昭公遭驱逐/59
“官二代”斗气引发的叛乱/62
叔孙豹的风流债/64
汶阳之田与大国威信/67
齐国的“股权转让”/70
三桓专权:鲁国的“管理层收购”/73
乱世中的周礼/75
“诗言志”:听不懂怪自己没文化/78
春秋时期的两性关系/81
春秋时期的外交辞令/89
每况愈下的“自污”/94
第二辑 春秋贤者/98
介之推的“四项基本原则”/98
不替混账领导背黑锅/101
晏子为什么要“辞邑”/104
宁武子的智与愚/106
“圣之和者”柳下惠/110
师旷直谏与奴才化官员/113
公共治理中的臧武仲逻辑/117
樊姬:楚庄王的军功章里有你的一半/119
里革定律:国王被杀是他自己的错/122
敬姜:“劳动者是美的人”/125
董狐不是一个人在战斗/128
叔孙豹为何反对季武子扩军/131
孟献子的廉政宣言/133
叔向为什么“贺贫”/136
季札的耳朵/139
颜回的境界/144
子贡怎样救鲁国/146
子路的“弹剑而歌”/149
子羔出逃/152
是是非非说冉有/154
第三辑 走近孔子/157
孔子姓什么/157
孔子的财富观/160
孔子办私学/163
孔子为什么替鲁昭公“隐恶”/171
孔子如何跟阳货玩“太极”/174
孔子为什么对卫灵公既褒又贬/177
孔子为什么要去见南子/180
齐景公与孔子:纠结与错位/184
孔子与鲁定公/189
孔子与鲁哀公/192
孔子与季氏三代/197
孔子蒙难记/200
孔子为什么反对厚葬颜回/202
孔子晚年的幸福生活/204
第四辑 霸业兴衰/207
郑庄公的家事/207
许国的“战后重建”/212
周天子中箭了/214
齐桓公的“普世价值”/218
齐桓公“攘夷”/221
齐桓公晚年的悲剧/224
为宋襄公正名/227
晋文公的称霸之路/232
秦穆公的功与过/238
楚庄王“问鼎”:霸主的嚣张与敬畏/245
楚庄王论“战争七德”/248
弭兵会盟:春秋时期的和平运动/251
参考文献/257
辑 细节与大局
“春秋范儿”
春秋时代是一个“礼崩乐坏”的转型社会。当时,周天子失去了政治上的权威,许多诸侯开始“不按规则出牌”,逐渐走上了凭实力说话的“争霸之路”。可是,另一方面,我们亦可以看出,春秋时代也是古代贵族文化高度发达的时期。对于春秋时代的贵族文化,历史学家钱穆说:“当时的贵族,对古代相传的宗教均抱有一种开明而合理的见解。因此他们对于人生,亦有一个清晰而稳健的看法。……外交上的文雅风流,更足表现出当时一般贵族文化上之修养与了解。即在战争中,犹能不失他们重人道、讲礼貌、守信谦让之素养,而有时则成为一种当时独有的幽默。”“即在战争中,犹能不失他们重人道、讲礼貌、守信谦让之素养”,这种素养我们不妨将其称之为“春秋范儿”。
拿“春秋五霸”来说,他们尽管是“霸主”而非圣贤,但他们在争霸的过程中,也还是要讲道义的。齐桓公首霸打出的旗号是“尊王攘夷”,这个口号并不全是虚的,他之称霸,在实力之外亦有道义和文化担当的成分存在。这种担当就是要保护中原文化(所以孔子才对帮助齐桓公成就霸业的管仲给予高度评价,他说:“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就是实力不足、备受嘲笑的宋襄公亦有值得称赞之处。他在战争中严格遵守“国际战争法”——“不重伤”(对已经受伤的人就不再攻击)、“不擒二毛”(不抓对方头发花白的老人做俘虏)、“不鼓不成列”(打仗前要击鼓列阵,不搞偷袭),这种把讲诚信、尊重老人等原则置于具体战争胜负之上的做法,就很有“春秋范儿”。法国大文豪雨果在其名著《九三年》中曾说:“在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正确的人道主义。”宋襄公的做法符合这种人道主义的原则。
“春秋范儿”更多地体现在具体的历史细节之中。在著名的“鞍之战”中,齐国被晋国打败。败逃之际,逢丑父和齐顷公交换了座位。晋国大将韩厥追上齐顷公的战车后,把身穿锦袍绣甲的逢丑父认作了齐顷公。逢丑父诈称口渴,对身边的齐顷公说:“丑父可去为我取水。”齐顷公借机逃遁。逢丑父被韩厥当做齐顷公带至晋军大营,晋军主帅郤克曾出使齐国,认识齐顷公,见了逢丑父,知道上当了,就要杀逢丑父。逢丑父说:“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戮乎!(臣子能代替君主赴难,现在已经快没有这样的人了,现在有一个这样的人,你们还要将其杀掉!以后谁还敢像我这样忠于君主呢?)”郤克感叹道:“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劝事君者(一个人不怕以死来免除君王的灾难,确实值得敬佩。杀了这样的人不吉利,我赦免他,以此来激励那些忠心侍奉君主的人)。”于是就放掉了逢丑父。
在“鞍之战”中,逢丑父“代其君任患”,固然是君子,而晋国主帅郤克不愿意杀害忠于君王的人,“赦之以劝事君者”,亦很有君子风范。这说明双方主要将领均看重忠义,认为忠义比一时的胜负更重要。
人们常说“春秋无义战”,从宏观上来说确实如此,春秋时期的战争多是诸侯之间的争利之战、争霸之战。但就战争的小细节而言,春秋大义依然存在。这种大义就是一些诸侯及其将领身上所体现的君子风范和人性魅力。他们知道战争的限度,知道在重要的战争之上还有一个正确的道义力量。
“春秋范儿”是春秋时期的一种精神氛围,这种氛围不止体现在重要的历史人物身上,民间亦有体现(所以后来孔子才说“礼失求诸野”)。还是在齐晋鞍之战之后,齐顷公战败回国,他的卫队要为他开道,一个女子故意挡着路,问:“在这场战争中,国君免于遇难了吗?”卫队中有人回答:“免了。”她又问:“锐司徒免于遇难了吗?”有人回答:“也免了。”这个女子说:“国君和我父亲都免于遇难了,那我也就不敢有更多的乞求了。”说完就跑开了。齐顷公觉得她很懂大义,就派人查问,原来她是辟司徒的妻子。为了表彰她对国君和父亲的关爱之情,齐顷公就把石窌这个地方封给了她。
辟司徒之妻的这个故事也很典型,这个女子的父亲锐司徒是个管兵器的中下级军官,丈夫辟司徒是个管营垒的小官,父亲和丈夫的位阶都不高,可是她很懂礼法。齐国和晋国发生战争,战争是要死人的,军人家属都很惦念自己亲人的安危,而这个女子却把这种感情表达得极其别致:先问国君安危,然后再问父亲的安危,这里面既有爱国之情,又有对父亲的一片孝心。她的丈夫也在军中,她不可能不关心,可是她没有明着问。因为她知道,忠孝是大义,是可以明着问的,而男女之爱为私情,不宜明着问。虽然没明着问,但她对前方将士的那种关切之情却不言而喻。这个小细节,极好地表现了那个时代女子含蓄而深邃的情感世界,可看作“春秋范儿”之女人版。
孔子曾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我想孔子之所以对周朝文化一往情深,不仅是因为周朝(春秋属于东周之一段)有发达的礼乐文化,更重要的还是周朝人很有君子风范。孔子生活在春秋晚期,他既能真切地感受得到“春秋范儿”的余绪,又能清楚地看到这种“范儿”必将衰落的趋势,所以他才念念不忘地恢复“周礼”。可以说,孔子对于周朝文化的一往情深,恰如我们今天深情地追慕民国风流。时间的光晕打在前贤的身上,愈发反衬出了现实的精神缺憾,于是,我们只能在对前人风范的一次次遥想和凝望中寄托情怀,积聚精神力量。这,也就是所谓的“与古维新”吧。
春秋时期的民间正能量
晋灵公是个很不靠谱的国君。他加重赋税用来彩饰宫里的墙壁,从台上用弹弓打人,观看人们躲避弹丸来取乐。有一次厨师炖熊掌没有炖熟,晋灵公就杀死他,把尸体装在筐里,让女人用车拉着尸体经过朝堂。晋国的正卿(执政官)赵盾屡次劝谏,晋灵公就想杀了他。晋灵公先派麑去暗杀赵盾。麑清早赶到赵盾家,看到赵盾卧室的门已打开了。赵盾穿戴整齐准备上朝,但由于时间还早,就端坐在那里“假寐”(闭目养神)。刺客麑很是感慨:“不忘记恭敬,真是百姓的好官啊。杀害百姓的好官,那是不忠;不履行国君的使命,就是不守信用。在这两者之间只要有一种,都不如死了。”于是麑便“触槐而死”,在一棵大槐树上撞死了。
派刺客刺杀不成,晋灵公就想在宴会上埋伏武士杀了赵盾。于是他请赵盾喝酒,预先埋伏好武士,准备在宴会上杀了赵盾。赵盾的车右提弥明发现了情况,就快步走上堂去,对赵盾说:“臣子侍奉国君饮酒,超过了三杯就不合乎礼仪了。”说完拉着赵盾就往外走。事出突然,晋灵公就先唤出猛犬,让它扑击赵盾,随后武士杀出。提弥明徒手搏击猛犬,把它打死了。赵盾一面搏斗一面退出宫门。此时,打死猛犬的提弥明也战死了。
危急时刻,晋灵公的武士队伍中有一人倒戈了。这个倒戈的人叫灵辄,他曾经受过赵盾的恩惠。当初,赵盾到首阳山打猎,住在翳桑。他看见有一个人晕倒了,便去询问他的病情。这个人说:“我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赵盾给他东西吃,他却只吃了一半。赵盾询问原因,灵辄说:“我给贵族做仆人已经三年了,不知道家中老母是否活着。现在离家很近了,请允许我把这一半留给老母亲。”赵盾让他把食物吃完,另外给他准备了一篮子饭菜,让他带给老母亲。后来,灵辄做了晋灵公的武士,在这次执行任务的时候,他发现要杀害的人竟然是自己的恩人,于是倒戈。在灵辄的帮助下,赵盾得以脱险。赵盾不明白这个人为什么帮助自己,就问灵辄。灵辄回答说:“我就是当初在翳桑快要饿死的那个人。”赵盾再问他的姓名和住处,他没有回答就逃跑了。
这段历史被后人命名为“晋灵公不君”,很有名。一般人对此的关注点是晋国君臣之间的矛盾,可我感兴趣的是故事中的两个小人物:麑和灵辄。麑是一名刺客,但他在武功之外,有思想,有见识,能一眼就看出赵盾气度不凡,是个好执政官,这就不是一般的本事。更难得的是,他还有思想,知道不该替昏聩的国君刺杀优秀大臣。可身为刺客,他也不能违背职业道德,两难之下,他竟然“触槐而死”,这份决绝很让人动容。灵辄孝敬老母,知恩报恩,而且报恩之后再也不求回报。这些优秀的品格,也让人印象深刻。
麑和灵辄都是历史中的小人物,他们在《左传》中仅登场一次,随后就“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但是,就这一次亮相,他们的风采也不容淹没。值得一说的是,春秋时代,与麑和灵辄类似的小人物还有不少。仔细咂摸这些小人物的故事,对我们理解春秋时代的某些人文风貌大有裨益。
公元前597年,晋楚之间爆发了一场大战:邲之战。在这场战役中,晋国大夫荀罃被楚军俘虏。他被关押在楚国期间,郑国有个商人打算把他放在行李袋中帮他逃走。这个计划还没执行,晋楚两国就开始和谈。和谈之后,两国交换战俘,荀罃名正言顺地回到了晋国。回到晋国之后,荀罃又做了大官。郑国的这个商人到晋国时,荀罃对他非常好,就好像他真的把自己救出来一样。但是,这个郑国商人说:“吾无其功,敢有其实乎?吾小人,不可以厚诬君子。”意思是说,我没有这份功劳,怎么敢享受您这么高规格的报答呢?我是一个小人,不能这么大摇大摆地冒充君子。这个“郑国贾人”亦不简单。放在一般商人身上,好不容易搭上了一个晋国高官,焉能不好好“开发利用”?可人家不这么干,不想欺世盗名。乱世之中,商人能有这份自觉,实属不易。
公元前506年,吴国军队在伍子胥的带领下伐楚,在柏举打败楚国,楚昭王出逃。当时,屠羊说(一个杀羊的屠夫)一直跟随着楚昭王,为其出谋划策,并担任保镖。后来申包胥到秦国请来了救兵,秦军帮助楚昭王恢复了楚国。复国之后,楚昭王封赏跟随他一起出逃的人,屠羊说亦在其中。但是屠羊说拒绝了楚昭王的封赏,又回到了自己的家乡继续摆摊杀羊去了。人们非常不解,说你杀羊只不过能糊口,若是做官的话,可以获得很多好处。屠羊说却说:“我当时之所以陪着楚昭王,是因为楚国灭亡了,亡国了,我就没有杀羊的地方,也就难以糊口。现在,楚国复国了,我重新有了维持生计的手段,我又何必去做大官呢?”楚昭王非得让他接受封赏,“强之”。结果他说:“大王失国,非臣之罪,故不敢伏其诛;大王反国,非臣之功,故不敢当其赏。”意思是说:“大王失去国家,不是我的罪过,所以我不会赴死;现在大王又得到了国家,也不是我的功劳,所以我不敢受赏。”楚昭王想召见他,结果他也不肯接受,说:“楚国之法,必有重赏大功而后得见,今臣之知不足以存国而勇不足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