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7514089
编辑推荐
本书是高等院校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基础课教材。相较于其他同类教材,本书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在保证全面呈现西方经济学整体知识框架的前提下,对各章节的结构体例尽量以清晰简明的方式叙述;二是在突出核心知识概念的前提下,对外延性较强的知识点尽量简化;三是在叙述某些与现实关联性较强的章节时,加入较为精当的例子或材料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一言概之,本书整体凸显了“简明”特色
内容简介
本教材分为两个部分:微观部分和宏观部分。微观部分的主要内容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理论、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生产要素理论、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宏观部分的主要内容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宏观经济政策、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学。
目 录
微观部分
第一章 导言
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本章导学
第一节 需求原理
第二节 供给原理
第三节 需求和供给的弹性理论
第四节 均衡价格及其应用
本章要点回顾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本章导学
第一节 基数效用分析
第二节 序数效用分析
第三节 消费者行为理论
本章要点回顾
第四章 生产理论
本章导学
第一节 厂商与生产函数
第二节 短期生产函数
第三节 长期生产函数
本章要点回顾
第五章 成本论
本章导学
第一节 成本和利润
第二节 短期成本
第三节 长期成本
本章要点回顾
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
本章导学
第一节 市场的概念和类型
第二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第三节 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第四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短期供给曲线
第五节 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
第六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第七节 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与效率分析
本章要点回顾
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的市场
本章导学
第一节 垄断市场
第二节 垄断竞争市场
第三节 寡头市场
第四节 不同市场的经济效益比较
本章要点回顾
第八章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本章导学
第一节 博弈论基础
第二节 博弈论经典案例
第三节 博弈论应用:寡头厂商的共谋及其特征
第四节 信息经济学初步
本章要点回顾
第九章 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和收入分配理论
本章导学
第一节 生产要素的需求
第二节 生产要素的供给与要素价格的决定
第三节 工资、地租、利息和利润理论
第四节 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本章要点回顾
第十章 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本章导学
第一节 一般均衡
第二节 经济效率与帕累托最优
第三节 福利经济学基本框架
本章要点回顾
第十一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本章导学
第一节 垄 断
第二节 外部影响
第三节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本章要点回顾
宏观部分
第十二章 宏观经济学概论及国民收入核算
本章导学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
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
第三节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式
本章要点回顾
第十三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本章导学
第一节 均衡产出
第二节 消费函数理论
第三节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四节 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五节 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六节 乘数理论
本章要点回顾
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本章导学
第一节 产品市场的均衡
第二节 货币的基本知识与货币供给
第三节 货币市场的均衡
第四节 IS—LM模型分析
本章要点回顾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
本章导学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概述
第二节 财政政策及其效果分析
第三节 货币政策及其效果分析
第四节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
第五节 供给管理政策
本章要点回顾
第十六章 国民收入决定: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本章导学
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
第二节 总供给曲线
第三节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本章要点回顾
第十七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本章导学
第一节 失业理论
第二节 通货膨胀理论
第三节 菲利普斯曲线
附: 中国19792008年的6次抑制通货膨胀
本章要点回顾
第十八章 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
本章导学
第一节 经济周期理论概述
第二节 经济增长
本章要点回顾
第十九章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学
本章导学
第一节 国际贸易理论概述
第二节 汇率与国际收支
第三节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国民收入均衡
第四节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内外平衡与政策调节
本章要点回顾
第一章 导言
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本章导学
第一节 需求原理
第二节 供给原理
第三节 需求和供给的弹性理论
第四节 均衡价格及其应用
本章要点回顾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本章导学
第一节 基数效用分析
第二节 序数效用分析
第三节 消费者行为理论
本章要点回顾
第四章 生产理论
本章导学
第一节 厂商与生产函数
第二节 短期生产函数
第三节 长期生产函数
本章要点回顾
第五章 成本论
本章导学
第一节 成本和利润
第二节 短期成本
第三节 长期成本
本章要点回顾
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
本章导学
第一节 市场的概念和类型
第二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第三节 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第四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短期供给曲线
第五节 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
第六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第七节 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与效率分析
本章要点回顾
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的市场
本章导学
第一节 垄断市场
第二节 垄断竞争市场
第三节 寡头市场
第四节 不同市场的经济效益比较
本章要点回顾
第八章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本章导学
第一节 博弈论基础
第二节 博弈论经典案例
第三节 博弈论应用:寡头厂商的共谋及其特征
第四节 信息经济学初步
本章要点回顾
第九章 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和收入分配理论
本章导学
第一节 生产要素的需求
第二节 生产要素的供给与要素价格的决定
第三节 工资、地租、利息和利润理论
第四节 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本章要点回顾
第十章 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本章导学
第一节 一般均衡
第二节 经济效率与帕累托最优
第三节 福利经济学基本框架
本章要点回顾
第十一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本章导学
第一节 垄 断
第二节 外部影响
第三节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本章要点回顾
宏观部分
第十二章 宏观经济学概论及国民收入核算
本章导学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
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
第三节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式
本章要点回顾
第十三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本章导学
第一节 均衡产出
第二节 消费函数理论
第三节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四节 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五节 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六节 乘数理论
本章要点回顾
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本章导学
第一节 产品市场的均衡
第二节 货币的基本知识与货币供给
第三节 货币市场的均衡
第四节 IS—LM模型分析
本章要点回顾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
本章导学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概述
第二节 财政政策及其效果分析
第三节 货币政策及其效果分析
第四节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
第五节 供给管理政策
本章要点回顾
第十六章 国民收入决定: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本章导学
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
第二节 总供给曲线
第三节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本章要点回顾
第十七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本章导学
第一节 失业理论
第二节 通货膨胀理论
第三节 菲利普斯曲线
附: 中国19792008年的6次抑制通货膨胀
本章要点回顾
第十八章 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
本章导学
第一节 经济周期理论概述
第二节 经济增长
本章要点回顾
第十九章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学
本章导学
第一节 国际贸易理论概述
第二节 汇率与国际收支
第三节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国民收入均衡
第四节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内外平衡与政策调节
本章要点回顾
在线试读
三、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广泛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了机会主义者大量存在。机会主义(或者说投机)假设是指人具有随机应变、投机取巧为自己谋取最大利益的行为倾向,包括事前机会主义行为(逆向选择)与事后机会主义行为(道德风险)。按不对称信息发生的时间,在事前发生的信息不对称会引起逆向选择问题,而事后发生的信息不对称会引起道德风险问题。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是信息经济学两大基本研究课题。
1.逆向选择:
(1)含义:
逆向选择是指由于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information asymmetry)和市场价格下降产生的劣质品驱逐优质品,进而出现市场交易产品平均质量下降的现象。逆向选择现象是一个存在于交易合同签订前信息问题。
(2)举例:
例1:旧车市场模型(Market for used cars)
美国经济学家阿克洛夫(G.Akerlof)在1970年的论文《柠檬市场:质量的不确定与市场机制》中提出了著名的旧车市场模型。Akerlof假设市场中存在“好车”与“坏车”,坏车指有先天质量问题的车(这类车被称为”lemon”柠檬)。作为购买者和经销商,在没有试驾前谁也无法区分好车或“柠檬”,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买到“柠檬”。当买家入手新车并且使用一段时间后,他可能会发现自己的车隐含的一些问题,这时候他将这辆车放入二手车市场,信息不对称就产生了——卖方(车主)手中掌握的信息(这两车存在质量问题,是颗“柠檬”)多于买方。如前文所述,买方无法识别“柠檬”,因此在这个市场里好车和“柠檬”都不得不以相同的市场价格(均价)出售。这个价格对于“柠檬”卖家很有吸引力,而持有好车的卖方因为售价过低逐渐退出市场。结果是,在旧车市场买到“柠檬”的几率大大高于新车市场,旧车市场上汽车的平均质量降低,买家愿意支付的价格进一步下降,更多的较高质量的汽车退出市场 ……。在均衡的情况下,只有低质量的汽车成交,极端情况下甚至没有交易,市场消失。
在旧车市场上,高质量汽车被低质量汽车排挤到市场之外,留下的只有低质量汽车。也就是说,高质量的汽车在竞争中失败,市场选择了低质量的汽车。这违背了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的选择法则。平常人们说选择,都是选择好的,而这里选择的却是差的,所以把这种现象叫做逆向选择。
例2:保险市场:
以医疗保险市场为例,由于投保人比保险商更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而且投保人尤其是风险较高的群体不仅不愿意诚实地披露与自己的真实风险条件有关的信息,甚至有时还会制造虚假的或模糊的信息。这样,在订立契约时,如果保险公司由于无法鉴别隐瞒信息的投保人而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即将风险程度设定为某一平均程度,那么,那些存在患病高风险的人就会倾向于投保,而那些身体状况较好的人则不会购买医疗保险。结果,保险公司就会面临着较大的赔付概率,甚至可能亏损。这是一种典型的事前机会主义行为,即逆向选择。
此外,在金融市场上,逆向选择是指市场上那些最有可能造成不利(逆向)结果(即造成违约风险)的融资者,往往就是那些寻求资金最积极而且最有可能得到资金的人。
2.道德风险:
(1)含义:
道德风险,即“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 或者说是:当签约一方不完全承担风险后果时所采取的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自私行为。
道德风险是8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一个经济哲学范畴的概念,道德风险亦称道德危机。道德风险并不等同于道德败坏。事实上,道德风险,属于契约的执行问题,即已经取得保险的投保人不以完全负责的态度行事。
(2)举例:
在经济活动中,道德风险问题相当普遍。
例1:一个经典的例子
200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里茨在研究保险市场时发现的。美国一所大学学生自行车被盗比率约为10%,有几个有经营头脑的学生发起了一个对自行车的保险,保费为保险标的15%。按常理,这几个有经营头脑的学生应获得5%左右的利润。但该保险运作一段时间后,这几个学生发现自行车被盗比率迅速提高到15%以上。何以如此?这是因为自行车投保后学生们对自行车安全防范措施明显减少。在这个例子中,投保的学生由于不完全承担自行车被盗的风险后果,因而采取了对自行车安全防范的不作为行为。而这种不作为的行为,就是道德风险。可以说,只要市场经济存在,道德风险就不可避免。
例2:医疗保险市场
医疗保险市场上的风险还有事后的机会主义行为。如,当投保人投保之后,由于自己患病的损失将由保险公司承担,那么有些投保人就可能会不太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特别是当投保人的行为无法受到监控时,他就可能会更加忽视自己的健康保护。结果也会使保险公司的赔付概率增大,甚至亏损。因而,为了保证医疗保险市场能够有效运转,保险公司相应地设计了一些保险制度,如,投保人需要提供健康证明,强制所有的人投保以避免逆向选择问题,赔付的比率为损失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赔偿以减少道德风险问题等。
保险中道德风险:投保者购买保险后可能降低自我防范意识,因为一旦发生事故,将由保险公司承担损失。这时,投保者就具有降低责任感的诱惑。
例3:股份公司中道德风险
亦称“委托代理问题”。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可能使经理人员无视股东利益,按照自己的利益,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掩饰公司经营的真实状况。
注:凡是存在雇佣关系,都会产生道德风险。
此外,金融中道德风险:资金短缺者获得资金盈余者提供的资金后,违反合约从事高风险投资活动。
广泛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了机会主义者大量存在。机会主义(或者说投机)假设是指人具有随机应变、投机取巧为自己谋取最大利益的行为倾向,包括事前机会主义行为(逆向选择)与事后机会主义行为(道德风险)。按不对称信息发生的时间,在事前发生的信息不对称会引起逆向选择问题,而事后发生的信息不对称会引起道德风险问题。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是信息经济学两大基本研究课题。
1.逆向选择:
(1)含义:
逆向选择是指由于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information asymmetry)和市场价格下降产生的劣质品驱逐优质品,进而出现市场交易产品平均质量下降的现象。逆向选择现象是一个存在于交易合同签订前信息问题。
(2)举例:
例1:旧车市场模型(Market for used cars)
美国经济学家阿克洛夫(G.Akerlof)在1970年的论文《柠檬市场:质量的不确定与市场机制》中提出了著名的旧车市场模型。Akerlof假设市场中存在“好车”与“坏车”,坏车指有先天质量问题的车(这类车被称为”lemon”柠檬)。作为购买者和经销商,在没有试驾前谁也无法区分好车或“柠檬”,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买到“柠檬”。当买家入手新车并且使用一段时间后,他可能会发现自己的车隐含的一些问题,这时候他将这辆车放入二手车市场,信息不对称就产生了——卖方(车主)手中掌握的信息(这两车存在质量问题,是颗“柠檬”)多于买方。如前文所述,买方无法识别“柠檬”,因此在这个市场里好车和“柠檬”都不得不以相同的市场价格(均价)出售。这个价格对于“柠檬”卖家很有吸引力,而持有好车的卖方因为售价过低逐渐退出市场。结果是,在旧车市场买到“柠檬”的几率大大高于新车市场,旧车市场上汽车的平均质量降低,买家愿意支付的价格进一步下降,更多的较高质量的汽车退出市场 ……。在均衡的情况下,只有低质量的汽车成交,极端情况下甚至没有交易,市场消失。
在旧车市场上,高质量汽车被低质量汽车排挤到市场之外,留下的只有低质量汽车。也就是说,高质量的汽车在竞争中失败,市场选择了低质量的汽车。这违背了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的选择法则。平常人们说选择,都是选择好的,而这里选择的却是差的,所以把这种现象叫做逆向选择。
例2:保险市场:
以医疗保险市场为例,由于投保人比保险商更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而且投保人尤其是风险较高的群体不仅不愿意诚实地披露与自己的真实风险条件有关的信息,甚至有时还会制造虚假的或模糊的信息。这样,在订立契约时,如果保险公司由于无法鉴别隐瞒信息的投保人而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即将风险程度设定为某一平均程度,那么,那些存在患病高风险的人就会倾向于投保,而那些身体状况较好的人则不会购买医疗保险。结果,保险公司就会面临着较大的赔付概率,甚至可能亏损。这是一种典型的事前机会主义行为,即逆向选择。
此外,在金融市场上,逆向选择是指市场上那些最有可能造成不利(逆向)结果(即造成违约风险)的融资者,往往就是那些寻求资金最积极而且最有可能得到资金的人。
2.道德风险:
(1)含义:
道德风险,即“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 或者说是:当签约一方不完全承担风险后果时所采取的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自私行为。
道德风险是8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一个经济哲学范畴的概念,道德风险亦称道德危机。道德风险并不等同于道德败坏。事实上,道德风险,属于契约的执行问题,即已经取得保险的投保人不以完全负责的态度行事。
(2)举例:
在经济活动中,道德风险问题相当普遍。
例1:一个经典的例子
200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里茨在研究保险市场时发现的。美国一所大学学生自行车被盗比率约为10%,有几个有经营头脑的学生发起了一个对自行车的保险,保费为保险标的15%。按常理,这几个有经营头脑的学生应获得5%左右的利润。但该保险运作一段时间后,这几个学生发现自行车被盗比率迅速提高到15%以上。何以如此?这是因为自行车投保后学生们对自行车安全防范措施明显减少。在这个例子中,投保的学生由于不完全承担自行车被盗的风险后果,因而采取了对自行车安全防范的不作为行为。而这种不作为的行为,就是道德风险。可以说,只要市场经济存在,道德风险就不可避免。
例2:医疗保险市场
医疗保险市场上的风险还有事后的机会主义行为。如,当投保人投保之后,由于自己患病的损失将由保险公司承担,那么有些投保人就可能会不太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特别是当投保人的行为无法受到监控时,他就可能会更加忽视自己的健康保护。结果也会使保险公司的赔付概率增大,甚至亏损。因而,为了保证医疗保险市场能够有效运转,保险公司相应地设计了一些保险制度,如,投保人需要提供健康证明,强制所有的人投保以避免逆向选择问题,赔付的比率为损失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赔偿以减少道德风险问题等。
保险中道德风险:投保者购买保险后可能降低自我防范意识,因为一旦发生事故,将由保险公司承担损失。这时,投保者就具有降低责任感的诱惑。
例3:股份公司中道德风险
亦称“委托代理问题”。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可能使经理人员无视股东利益,按照自己的利益,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掩饰公司经营的真实状况。
注:凡是存在雇佣关系,都会产生道德风险。
此外,金融中道德风险:资金短缺者获得资金盈余者提供的资金后,违反合约从事高风险投资活动。
在非对称信息情况下,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是随时可能发生的,信息经济学认为,减免的办法就是建立起激励机制和信号传递机制。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