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22129543
本实验教程由三章组成,章是解剖形态学基础实验,第二章是生理学基础实验,第三章是疾病学基础实验。在编写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基础—综合—创新实验教学体系,强调综合运用,拓展学生创新能力。
本书适用医药学专业学生使用。
绪言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二、实验结果的整理和实验报告的写作
三、实验室守则
章 解剖形态学基础实验
实验一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
一、目的要求
二、实验内容
三、实验报告
实验二 血液、肌组织、神经组织
一、目的要求
二、实验内容
三、实验报告
实验三 循环系统、消化系统
一、目的要求
二、实验内容
三、实验报告
实验四 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免疫系统
一、目的要求
二、实验内容
三、实验报告
实验五 骨学总论、躯干骨、颅骨
一、目的要求
二、标本
三、标本观察
实验六 四肢骨
一、目的要求
二、标本
三、标本观察
实验七 关节学
一、目的要求
二、标本
三、标本观察
实验八 肌学
一、目的要求
二、标本
三、标本观察
实验九 消化系统、呼吸系统
一、目的要求
二、模型
三、标本
四、标本观察
实验十 泌尿系统、生殖系统
一、目的要求
二、模型和标本
三、标本观察
实验十一 脉管学
一、目的要求
二、模型和标本
三、标本观察
实验十二 感觉器官
一、目的要求
二、模型和标本
三、标本观察
实验十三 神经系统
一、目的要求
二、标本
三、标本观察
第二章 生理学基础实验
实验十四 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
一、常用实验动物的种类及其特点
二、常用实验动物的品系
三、实验动物的选择
四、生理学实验动物的捕捉与固定方法
五、实验动物去毛方法
六、实验动物的给药途径和方法
七、实验动物的麻醉
八、实验动物的取血方法
九、急性动物实验常用手术方法
十、实验动物的处死方法
实验十五 坐骨神经 腓肠肌标本制备
一、目的和原理
二、实验器材及药品
三、实验对象
四、实验步骤
五、注意事项
六、思考题
实验十六 刺激强度和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
一、目的和原理
二、实验对象
三、实验器材和药品
四、实验步骤
五、注意事项
六、思考题
实验十七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一、目的和原理
二、实验对象
三、实验器材
四、实验步骤
五、观察项目
六、思考题
实验十八 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
一、目的和原理
二、实验对象
三、实验器材和药品
四、实验步骤
五、观察项目
六、思考题
实验十九 血型鉴定
一、目的和原理
二、实验材料
三、实验方法
四、观察项目
实验二十 蛙心灌流
一、目的和原理
二、实验动物
三、实验器材和药品
四、实验步骤
五、观察项目
六、思考题
实验二十一 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一、目的和原理
二、实验对象
三、器材与药品
四、方法与步骤
五、实验项目
六、注意事项
七、思考题
实验二十二 心血管活动的
神经体液调节
一、目的和原理
二、实验动物
三、实验器材
四、实验步骤
五、观察项目
六、注意事项
七、思考题
实验二十三 呼吸运动的调节
一、目的和原理
二、实验动物
三、实验器材和药品
四、实验步骤
五、观察项目
六、思考题
实验二十四 影响尿液生成的因素
一、目的和原理
二、实验对象
三、实验器材
四、实验药品
五、实验步骤
六、观察项目
七、注意事项
八、思考题
实验二十五 肠管平滑肌生理特性
一、目的和原理
二、实验对象
三、实验器材
四、实验药品
五、实验步骤
六、观察项目
七、思考题
实验二十六 人体动脉血压的测量
一、目的和原理
二、实验对象
三、实验器材
四、实验步骤和观察项目
五、注意事项
六、思考题
第三章 疾病学基础实验
实验二十七 实验性缺氧
一、目的要求
二、实验动物
三、仪器与试剂
四、观察指标
五、原理与方法
六、注意事项
七、预习要求
八、思考题
实验二十八 实验性失血性休克
一、目的和任务
二、实验动物
三、仪器与试剂
四、观察指标
五、手术操作
六、实验方法
七、注意事项
八、预习要求
九、思考题
实验二十九 急性右心衰竭
一、目的和原理
二、实验对象
三、器材与试剂
四、步骤与观察
五、注意事项
六、思考题
实验三十 肝性脑病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对象
四、器械与药品
五、步骤与方法
六、注意事项
七、思考题
参考文献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药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实验教学的方案、体系也在拓宽。实验教学不仅仅是为了验证理论课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满足通识性人才、专业化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同时,由于实验设备的更新,也要求我们进一步调整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以适应社会对医药学专业人才的要求。为此,本实验教程正是为了适应变化和要求而编写。
本书是立足于我国医药学专业的现状,并结合实验室多年的实验教学经验和现有的仪器设备而编写的。
本实验教程由三章组成,章是解剖形态学基础实验,第二章是生理学基础实验,第三章是疾病学基础实验。在编写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基础—综合—创新实验教学体系,强调综合运用,拓展学生创新能力。
由于编写时间仓促,并限于我们的水平和经验,我们将在今后的实验教学中继续努力探索,不断积累经验。同时,也恳请各位同仁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切盼赐教和指正。
邱丽颖杜斌
2011年9月于江南大学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