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12024733丛书名: 安徽省高等学校“十一五”省级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本书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秉承了经典、成熟的理论体系,在系统阐述水文科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强调分析与应用,保证了知识的完备性,充分反映了当代水科学研究的新观点和新技术。全书分为三大部分。部分为环境水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研究方法;第二部分阐述水文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的交互关系;第三部分阐述水灾害的成因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
本书结构合理,内容新颖,资料丰富,图文并茂,针对性强,突出了理论基础知识与实践应用,强调环境意识,贯穿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可作为水文水资源、环境科学、地理科学等专业人员和高校师生的参考用书。
本书结构合理,内容新颖,资料丰富,图文并茂,针对性强,突出了理论基础知识与实践应用,强调环境意识,贯穿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可作为水文水资源、环境科学、地理科学等专业人员和高校师生的参考用书。
目 录
前言
绪论
第1章 地球系统的水文循环与水量平衡
1.1 水文循环现象
1.2 地球系统中的水量平衡
1.3 蒸发与散发
1.4 水汽的扩散与输送
1.5 降水
1.6 下渗
1.7 径流
第2章 流域的产流理论与汇流分析
2.1 流域产流理论
2.2 流域汇流分析
第3章 水文统计
3.1 频率计算
3.2 相关分析
第4章 河流水文系统
4.1 河流、水系和流域
4.2 河流的水情要素
4.3 河流的补给
4.4 河川径流的变化
4.5 河水的运动及其对泥沙的影响
4.6 河流系统与环境系统的相互关系
第5章 城市湿地水文系统——以合肥市景观水域为研究实例
5.1 合肥市主要水景观模式及功能
5.2 城市景观水体小气候效应
5.3 合肥市水景观规划及策略
5.4 对市内主要水景区的评价
第6章 地下水水文系统
6.1 地下水的蓄水构造与岩石的水理性
6.2 地下水的类型
6.3 地下水的运动
6.4 地下水的补给、排泄及动态平衡
第7章 水灾害成因及对策
7.1 洪涝灾害
7.2 泥石流和山体滑坡
7.3 热带气旋、风暴潮和海啸
7.4 控制水灾害的对策
第8章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实例
8.1 水资源涵义及特点
8.2 水资源量及其分布
8.3 我国水资源问题及其对策
8.4 城市雨水资源及其利用
8.5 雨水资源利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8.6 北京雨水利用与绿色奥运
附录
参考文献
绪论
第1章 地球系统的水文循环与水量平衡
1.1 水文循环现象
1.2 地球系统中的水量平衡
1.3 蒸发与散发
1.4 水汽的扩散与输送
1.5 降水
1.6 下渗
1.7 径流
第2章 流域的产流理论与汇流分析
2.1 流域产流理论
2.2 流域汇流分析
第3章 水文统计
3.1 频率计算
3.2 相关分析
第4章 河流水文系统
4.1 河流、水系和流域
4.2 河流的水情要素
4.3 河流的补给
4.4 河川径流的变化
4.5 河水的运动及其对泥沙的影响
4.6 河流系统与环境系统的相互关系
第5章 城市湿地水文系统——以合肥市景观水域为研究实例
5.1 合肥市主要水景观模式及功能
5.2 城市景观水体小气候效应
5.3 合肥市水景观规划及策略
5.4 对市内主要水景区的评价
第6章 地下水水文系统
6.1 地下水的蓄水构造与岩石的水理性
6.2 地下水的类型
6.3 地下水的运动
6.4 地下水的补给、排泄及动态平衡
第7章 水灾害成因及对策
7.1 洪涝灾害
7.2 泥石流和山体滑坡
7.3 热带气旋、风暴潮和海啸
7.4 控制水灾害的对策
第8章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实例
8.1 水资源涵义及特点
8.2 水资源量及其分布
8.3 我国水资源问题及其对策
8.4 城市雨水资源及其利用
8.5 雨水资源利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8.6 北京雨水利用与绿色奥运
附录
参考文献
在线试读
第1章 地球系统的水文循环与水量平衡
本章系统地介绍了作为地球活跃的自然现象之一的水文循环及水文系统的水量平衡。整个水文循环过程包括了水分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径流5个环节。通过这5个环节,地球系统内各圈层的水分得以相互交换,使地球上的水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水量平衡是分析研究地球系统内水量的变化及水分循环过程中各要素的内在规律,是计算区域水资源总量及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基础。
1.1 水文循环现象
地球是一个由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构成的巨大系统,水在这个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了水,地球各圈层之间的相互关系就变得十分密切,水文循环则是这种密切关系的纽带。地球上的水在太阳能和大气运动的驱动下,不断地从水面(江、河、湖、海等)、陆面(土壤、岩石等)和植物的茎叶面,通过蒸发和散发,以水汽的形式进入大气圈。在适当的条件下,大气圈中的水汽凝结成水滴,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以降水的形式降落到地球的表面。一部分降水通过地面渗入地下;另一部分降水则在重力作用下流入江、河、湖泊,再汇人海洋;还有一部分降水通过蒸发和植物的散发重新逸散到大气圈中。渗入地下的那部分水,或成为土壤水,再经蒸发和散发逸散到大气圈,或以地下水形式排入江、河、湖泊,再汇人海洋。水的这种既无明确开端,也无明确终了的永无休止的循环运动过程称为水文循环,又称水分循环(如图1-1所示)。
……
本章系统地介绍了作为地球活跃的自然现象之一的水文循环及水文系统的水量平衡。整个水文循环过程包括了水分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径流5个环节。通过这5个环节,地球系统内各圈层的水分得以相互交换,使地球上的水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水量平衡是分析研究地球系统内水量的变化及水分循环过程中各要素的内在规律,是计算区域水资源总量及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基础。
1.1 水文循环现象
地球是一个由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构成的巨大系统,水在这个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了水,地球各圈层之间的相互关系就变得十分密切,水文循环则是这种密切关系的纽带。地球上的水在太阳能和大气运动的驱动下,不断地从水面(江、河、湖、海等)、陆面(土壤、岩石等)和植物的茎叶面,通过蒸发和散发,以水汽的形式进入大气圈。在适当的条件下,大气圈中的水汽凝结成水滴,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以降水的形式降落到地球的表面。一部分降水通过地面渗入地下;另一部分降水则在重力作用下流入江、河、湖泊,再汇人海洋;还有一部分降水通过蒸发和植物的散发重新逸散到大气圈中。渗入地下的那部分水,或成为土壤水,再经蒸发和散发逸散到大气圈,或以地下水形式排入江、河、湖泊,再汇人海洋。水的这种既无明确开端,也无明确终了的永无休止的循环运动过程称为水文循环,又称水分循环(如图1-1所示)。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