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9813664
同一部书稿在不同编辑眼里有着不同的色彩,广师版的“季羡林留给孩子的人生启蒙书”,由一群深深爱着自己孩子的编辑秉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之原则,历时一年多遴选与改编,将季老这位世人眼中的智者、仁者、长者,也是曾经的红衣少年“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求真务实、淡泊质朴”的精神风范在字里行间铺陈开来。打开这套书,听听季老“对少年同学们说的几句话”,助力孩子打下关乎命运的人生底色。
一个时代固然有一个时代的榜样,但无论我们培养和树立了多少精神榜样,一代大师季羡林先生始终不应该被忘记,不应随时光的流逝而褪色。对于当下的孩子而言,一代大师季羡林先生是谁?有着怎样令人钦佩、值得学习的事迹?本书深度聚焦季羡林先生对人生、家国、社会等方面的独特思考和大智大慧,辅以精选的央视专访、季羡林读书会各地活动等近十段、数百分钟视频资源,配套AR技术立体呈现,全景展示了季羡林先生刻苦律己、发奋求成的可敬精神和心念祖国、即使在*困难的时候也不曾丢掉自己的良知的高尚品德。通过这套书青少年将见证一代大师的成长历程,并从中汲取养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目录
灰黄童年
季羡林先生的童年是可爱的,又不怎么可爱。是灰黄的,又有些光亮。有苦难岁月的贫困和背井离乡,也有时代变迁的光怪陆离;有“挑灯夜看闲书日,凉夜寒雨有谁知”的入迷,也有闲逛庙会的目不暇接和流连忘返;有目睹蚂蚱进城的惊奇和快乐,也有对慈母的深切思念。
没有红、没有绿,灰黄的童年3
从私塾转入学堂8
闭眼就在眼前的小学13
校舍13
种菜、打算盘15
不喜欢念正课18
我的性格20
回家路上23
九月九庙会24
看戏26
学英文27
国文竞赛28
一次失败的“造反“30
偷看小说31
蚂蚱进城33
想念母亲35
恰同学少年
季羡林先生常说“我不是天才”,学经学、学英文、学德文、学逻辑学……他的青少年时光,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风华正茂,更是“书山寻路,学海觅舟”的勤学苦读;是文艺青年的追忆似水年华,更是“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的知识进阶之路。
不敢报考重点中学39
学国文42
学英文43
学古文45
学做人46
入英文学社47
人生美好的年龄50
学伦理学51
学历史、地理52
学国文54
学逻辑学57
学数学57
学英文58
学经学59
学德文60
学诸子62
高中校舍62
学校管理和学生生活63
次用省下来的钱买书65
偶然得到全校状元后一百八十度的改变69
有意识地认真用功75
通向大学的桥梁77
校舍77
教员和职员79
荣誉感继续作美82
要革命83
上国文课84
毕业旅行筹款晚会87
结语88
同时被北大与清华录取92
学术研究的发轫
和大多数大学生一样,季羡林先生毕业时,也面临人生道路的抉择。当高中教员的一年,有益友,有能打成一片的学生,也有对渺茫的留学之路追寻而不得的苦闷。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十年留德的布衣寒窗苦读,奠定了他百年学问的基础。
学术研究的发轫阶段99
高中国文教员一年105
校长107
教员107
上课111
我同学生的关系113
我同校长的关系114
我的苦闷115
我亲眼看到的一幕滑稽剧117
天赐良机118
留德寒窗十年119
负笈德意志119
进入哥廷根大学120
梵文和巴利文的学习123
学习吐火罗文126
其他语言的学习133
博士论文135
十年回顾139
择一事,终一生,六十年学术生涯回顾
季羡林先生的学术生涯是“择一事,终一生”的初心依旧,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拨云见日;是六十年如一日的皓首穷经,是“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耐心和严谨。正是这样的执着,铸就了“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的学术高地。
回到祖国151
思想斗争154
终于找到了出路157
我的一些学术自述161
笑话、寓言的传播路161
大人相163
纸和造纸法传入印度166
蚕丝传入印度167
翻译《罗摩衍那》169
《西游记》里面的印度成分173
玄奘与《大唐西域记》174
糖的由来179
解读吐火罗语180
《罗摩衍那》在中国182
商人与佛教184
白糖的回传186
佛教梵语研究189
《糖史》191
我的学术研究的特点195
我的研究范围197
抓住一个问题终生不放198
后记希望在你们身上200
出版后记203
总序
对少年同学们说的几句话
给我机会让我对少年同学们说几句话,我简直觉得是莫大的幸福。我也是有过少年时代的;但是,到了今天,再回忆起那个时代来,云烟渺茫,真是恍如隔世了。
当我还是少年的时候,我并不觉得少年特别幸福,特别可爱。有时候,反而有些愤愤不平之意,很想赶快长大成人,好同大人分庭抗礼。以后进入青年、中年。辛稼轩词说:“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他这里说的“少年”,据我理解,实际上是指青年,甚至是中年的一部分。我在青年时期,愁滋味识得颇为充分。但我不赋新词,因而也不爱上层楼,只是觉得人生艰难而已。我对别的青年或中年,除了至亲好友之外,几乎是漠不关心的。然而时间只是流逝,一转瞬间,自己已经进入老境,再引辛稼轩的词:“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我的心情完全不同,我没有什么愁可说,也用不着说“天凉好个秋”。只是对于少年儿童,感情却越来越深,深的程度可以说是同年龄成正比。这一点,在我青少年时代,是完全无法想象的。
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大概是,自己一进入老年,想的问题就多了起来。我从不叹老,也不嗟贫,认为“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换旧人”,这是自然规律,用不着嗟叹。不过自己毕竟有了一把子年纪,迟早会向地球告别的。但是地球决不停止转动,人类也不会停止进步,光明就在前面,希望在于将来。二三十年以后,担负起伟大建设任务的不就是今天的少年吗?因此,年龄增加一岁,对青少年的感情就增加一分。这种心情,我不说,青少年是未必知道的。而且我这种心情,我相信,也有一定的代表性,决不会为我一人所垄断。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我能有一个机会对少年同学们说几句话。我认为是一种幸福,不是很自然的吗?
人人都有一个少年时代。尽管年龄还有一定的差距,各个人的少年时代也不会完全相同。比如,我在旧社会生活过一段时间。旧社会的那种情况,旧社会的“愁滋味”,我都或多或少地尝过而且“识得”。这种滋味,今天的少年,做梦也不会梦到的。今天的少年有福了。你们是在蜜水中成长起来的。这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好的是,你们的身体和精神都发育正常而健康,没有受过挫折或打击。坏的是,你们社会经历太少,对好多事物,无从比较,难以鉴别。本书中所收的文章,有的记述了我童年时代的一些经历。我相信,你们从中可以了解一些过去时代的情景,也许能间接识得一些旧时代的“愁滋味”。你们可以拿这些文章当作镜子,从中照见你们和我们的不同,过去和现在的不同。这会有利于扩大你们现在的远远超过我们当时水平的知识面,对社会认识更深刻,对生活体会更全面。
你们听说过“代沟”这个名词吗?看样子,这是从外国翻译过来的一个名词。意思是两代人之间的鸿沟。我同你们从年龄上比起来,已经不是两代人,而可能是三代或者更多的代。我们之间有一条“沟”,这是很自然的,用不着大惊小怪。我们只有承认这个事实。
但是我们之间难道就没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感情了吗?我认为,还是有的。我一生在教育界工作,天天同学生接触。我一向自认为是了解同学的。可是近几年以来,我却越来越感觉到我们彼此互不了解,特别是我不了解学生。我常常以此为苦。但是我在这里想着重说一句:也并不是在所有的问题上都互不了解。在一些问题上,我们是心心相通的,比如爱国主义,就是其中之一。
我同别的人一样,也是既有优点,又有缺点的。我常常剖析自己,剖析自己的优缺点何在。我认为有一点是值得提出来的,就是热爱我们社会主义的祖国。我头脑里有时候也有一些畅想曲。我曾幻想,有朝一日,如果在祖国与个人生命之间非有所抉择不行的话,我究竟选择什么?我的回答简单而又坚决:祖国。即使把我烧成了灰,我的每一个灰分子也是热爱祖国,决不变节的。这当然都是瞎想,不过也略能表达我的心情。在这方面,我同许多大学生是有共同感情的。一提到振兴中华,他们就立刻来了劲。这不是一个有力的证明吗?
你们少年同学怎样呢?我没有同你们谈这个问题的机会,我不敢说。但是我坚决相信,你们也会同你们大学生哥哥姐姐是一样的。你们也热爱我们的祖国。这一点是环境决定的。中国过去是一个受剥削受压迫的国家,我们的知识分子大多数之所以有强烈的爱国心,其根源就在这里。你们当然没有识得旧社会那种愁,但是你们从家长、老师那里,从父辈、祖父辈那里,也会了解到,感觉到这一点的,所谓潜移默化、耳濡目染者就是。你们从这一集子中的某一些文章中也能领会到这一点的。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就会感到无限的欣慰。我在本文开始时,写出的那一句话,“给我机会让我对少年同学们说几句话,我简直觉得是莫大的幸福”,就不至于落空。
选自《〈启明星〉序》,略有删改
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德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2006年感动中国颁奖词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