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9813640
学古文、学国文、学英文、学伦理学、学历史、学地理、学逻辑学、学数学、学经学、学德文、学诸子……这就是季羡林先生中小学期间所学的课程,他是如何学好这些为其一生打下基础的课程的?全书帮助孩子了解一代大师的传奇故事,引导孩子追随大师的步伐。
“
天下好事,还是读书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季羡林先生惜时如金,几乎每天都是北京大学个亮灯开始读书写作的人,以至有人将“闻鸡起舞”改为“鸡闻起舞”来形容他。对他而言,天下好事,还是读书。
开卷有益 3
坐拥书城意未足 6
我喜爱的书 8
对我影响的几本书 14
书的好与坏 18
藏书与读书 21
抓紧时间多看书 24
丢书 27
读点中外文学作品 30
读书妙趣 33
一、我和东坡词 33
二、我的美人观 37
三、漫谈刘姥姥 44
四、评《家》 46
论写作
“作文或写文章有什么诀窍吗?据说是有的……《作文秘诀》之类的书,就是瞄准了学生的钱包,立章立节,东拼西凑,洋洋洒洒,神乎其神,实际上是一派胡言乱语。谁要想从里面找捷径,寻秘诀,谁就是天真到糊涂的程度,花了钱,上了当,赔了夫人又折兵。……想要写好文章,只能从多读多念中来。”季羡林先生如此说,也是如此做的,炼字、炼句、炼篇、求真……“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
我的处女作 51
我的心是一面镜子 57
从拿来主义谈到借鉴 59
要反映社会中的新风气 63
语言与文字 67
语言混乱数例 70
作品的人性 72
散文的价值 75
作文的“诀窍” 81
一 81
二 83
三 85
中学生的作文 88
文章的打磨 91
文章的题目 93
我写散文 96
文采和风格 104
写作要实事求是 108
存真 113
文章的长短 115
努力提出一些新问题 120
获奖有感 122
封笔问题 128
附:《清华园日记》 130
做学问
什么是学问?学问源于布衣寒窗,是在学习和苦苦钻研的基础上,一朝顿悟,发前人所未发之秘,辟前人所未辟之境。季羡林先生所经历的曲折与辛酸,是难以想象的。但他始终云淡风轻从容面对,以“跌倒又爬起来”的弘毅精神,“虽九死而不悔”地研究,这种精神,永远是值得我们后辈所铭记和学习的。
我害怕“天才” 169
研究学问的三个境界 172
学术大师能不能够超越? 176
天下学问之事 181
学术研究是一场接力赛 191
放眼世界 195
我们应该多学习外国语言 201
我和外国语言 207
一、小学开始学英文 207
二、初中正式学英文 208
三、高中阶段加学德文 211
四、大学加学法文 215
五、留德十年学俄文、阿拉伯语、南斯拉夫语,研究梵文、巴利文 220
学外语 230
一 230
二 232
三 234
精华与糟粕 236
多研究点历史 238
我们面对的现实 240
一、生活的现实 240
二、学术研究的现实 242
老马识途 245
三思而行 248
真理愈辨愈明吗? 251
我的“半瓶醋” 254
人的一生是一个学习过程 259
后记.希望在你们身上263
出版后记266
“
书海浮槎
古今中外赞美读书的名人和文章,多得不可胜数。张元济先生有一句简单朴素的话:“天下好事,还是读书。”“天下”而又“”,可见他对读书重要性的认识。
为什么读书是一件“好事”呢?
也许有人认为,这问题提得幼稚而又突兀。这就等于问“为什么人要吃饭?”一样,因为没有人反对吃饭,也没有人说读书不是一件好事。
但是,我却认为,凡事都必须问一个“为什么”,事出都有因,不应当马马虎虎,等闲视之。现在就谈一谈我个人的认识,谈一谈读书为什么是一件好事。
凡是事情古老的,我们常常总说“自从盘古开天地”。我现在还要从盘古开天地以前谈起,从人类脱离了兽界进入人界开始谈。人变成了人以后,就开始积累人的智慧,这种智慧如滚雪球,越滚越大,也就是越积越多。禽兽似乎没有发现有这种本领。一只蠢猪一万年以前是这样蠢,到了今天仍然是这样蠢,没有增加什么智慧。人则不然,不但能随时增加智慧,而且根据我的观察,增加的速度越来越快,有如物体从高空下坠一般。到了今天,达到了知识爆炸的水平。近一段时间以来,克隆使全世界的人都大吃一惊。有的人竟忧心忡忡,不知这种技术发展伊于胡底。信耶稣教的人担心将来一旦克隆出来了人,他们的上帝将向何处躲藏。
人类千百年以来保存智慧的手段不出两端:一是实物,比如长城等等;二是书籍,以后者为主。在发明文字以前,保存智慧靠记忆;文字发明了以后,则使用书籍。把脑海里记忆的东西搬出来,搬到纸上,就形成了书籍,书籍是贮存人类代代相传的智慧的宝库。后一代的人必须读书,才能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智慧。人类之所以能够进步,永远不停地向前迈进,靠的就是能读书又能写书的本领。我常常想,人类向前发展,有如接力赛跑,代人跑棒;第二代人接过棒来,跑第二棒,以至第三棒、第四棒,永远跑下去,永无穷尽,这样智慧的传承也永无穷荆这样的传承靠的主要就是书,书是事关人类智慧传承的大事,这样一来,读书不是“天下好事”又是什么呢?
但是,话又说了回来,中国历代都有“读书无用论”的说法。读书的知识分子,古代通称之为“秀才”,常常成为取笑的对象,比如说什么“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是取笑秀才的无能。这话不无道理。在古代——请注意,我说的是“在古代”,今天已经完全不同了——造反而成功者几乎都是不识字的痞子流氓,中国历史上两个马上皇帝,开国“英主”,刘邦和朱元璋,都属此类。诗人只有慨叹“可惜刘项不读书”。“秀才”多也只有成为这一批地痞流氓的“帮忙”或者“帮闲”,帮不上的就只好慨叹“儒冠多误身”了。
但是,话还要再说回来,中国悠久的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是这一批地痞流氓,还是“秀才”?答案皎如天日。这一批“读书无用论”的现身“说法”者的“高祖”、“太祖”之类,除了镇压人民剥削人民之外,只给后代留下了什么陵之类,供今天搞旅游的人赚钱而已。他们对我们国家竟无贡献可言。
总而言之,“天下好事,还是读书”。
选自《〈书海浮槎〉序》,略有删改
“
——2006年感动中国颁奖词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