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030451040丛书名: 城市地理与规划系列
编辑推荐
《中国城市转型·发展·重构与规划教育》反映了目前城市研究的前沿和**动态,为来自不同学科的城市学者提供成果展示平台;并使广大关注中国城市发展问题的学者接触到中国**的研究成果以及重塑全球经济和政治的深刻变化。通过阅读《中国城市转型·发展·重构与规划教育》能感受到中国空间转型的实质,进一步理解中国城市转型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目 录
序再寄中青年城市学者吴良镛(i)
前言许学强叶嘉安周春山何深静(v)
总论
20世纪以来城市转型重构对城市空间结构的三次冲击邹德慈(1)
转型与城市发展、规划与教育——回顾与展望许学强叶嘉安周春山何深静(8)
近期国际人文地理研究进展评述何深静魏红妮黄寿如(21)
城市转型与城市发展
中国特大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与城市联系研究:以珠江三角洲为例叶嘉安杨帆王洁晶(42)
转型发展与未来城市的思考顾朝林(61)
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与发展战略思考宁越敏杨传开(83)
从国际比较角度看中国城市化近来的趋势Elfie SwertsDenise Pumain(94)
中国城市化的福利转向:迈向生产与福利的平衡李郇(105)
城市管治的概念源起与理论结构——基于西方管治与领域研究进展的中国思考刘云刚叶清露(128)
西方社会空间视角下的郊区化研究冯健叶宝源(144)
海岸带快速城市化:景观过程、环境效应与生态管治李杨帆(156)
从操作层面协调粤港合作许志桦(163)
城市转型与空间结构
广州南沙区域规划林树森(168)
中国城市边缘区的非正规性与城中村的形成与拆迁吴缚龙张芳珠Chris Webster(193)
地铁客流与站点零售商圈商业结构的相关关系研究——以广州地铁站点商圈为例陈忠暖王宇渠黄晓冰覃水娇(206)
转型期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的演变特征及机制周春山朱孟珏(217)
我国大都市区就业次中心的形成机制——上海研究及与北京的比较魏旭红孙斌栋(226)
地方国际化与城市空间之转换机制林耿谢晓茹李思颖(238)
北京和上海大企业总部空间分布和集聚模式的对比研究潘峰华郭洁王俊松(250)
城市创意产业园区空间演化与集聚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深圳为例段杰朱丽萍(265)
广州市工业行业用地空间结构研究叶昌东李一璇(278)
城市转型与城市重构
市场转型期中国大城市低收入社区住房分异研究柳林杨刚斌何深静(290)
单位视角下中国城市空间模式的演进及其未来导向刘天宝柴彦威(303)
东北地区城市群组空间重构初步研究王士君关皓明王雪微王永超(314)
大转型:当代中国城市空间重构李志刚(332)
广州户籍人口与流动人口市内迁移模式时序分析(1990~2010)朱宇姝李思名(340)
文化城市塑造中的国家尺度重构——以深圳为例王珺陈立(349)
转型期上海社会空间重构(2000~2010)廖邦固宣国富王丹朱春洁(356)
广州市中产阶层聚居区空间分布及其形成原因边艳(369)
城市转型与社会文化
“朋友在哪里?”社区空间与外来儿童的交友圈方伟晶郭桦(384)
广州日本移民族裔经济的形成及其社会空间特征刘云刚陈跃(395)
基于T—GIS的广州市居民日常活动时空关系周素红邓丽芳(412)
基于居民需求的保障房住区公共空间设计优化——以广州市为例刘玉亭路昀曹冬(424)
ICT影响下的城市居民迁居特征及时空路径研究——以南京城区为例秦萧甄峰朱寿佳(436)
文化创意产业园分类研究——基于地产开发和产业集群的理论思考Jung Won Sonn刘筱(457)
城市性少数群体社会空间的生产——以广州市X公园“同志渔场”为例钱俊希朱竑(468)
边缘群体的城市融入与他者认识——基于武汉市天兴洲新村移民的调查韩忠陈泉雨(480)
城市转型与规划教育
城乡规划学正式提升为一级学科之后的思考陈秉钊(487)
城市可持续发展议题下开展“地方本位”教学的实践:以城市地理学者的角度思考陈振光孙羿陈慧玮(489)
英国城市规划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及对中国的启示——以6所大学为例袁媛邓宇于立张晓丽(501)
控制性详细规划教学中规划师价值观的培养——以中山大学城市规划专业为例袁媛(512)
前言许学强叶嘉安周春山何深静(v)
总论
20世纪以来城市转型重构对城市空间结构的三次冲击邹德慈(1)
转型与城市发展、规划与教育——回顾与展望许学强叶嘉安周春山何深静(8)
近期国际人文地理研究进展评述何深静魏红妮黄寿如(21)
城市转型与城市发展
中国特大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与城市联系研究:以珠江三角洲为例叶嘉安杨帆王洁晶(42)
转型发展与未来城市的思考顾朝林(61)
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与发展战略思考宁越敏杨传开(83)
从国际比较角度看中国城市化近来的趋势Elfie SwertsDenise Pumain(94)
中国城市化的福利转向:迈向生产与福利的平衡李郇(105)
城市管治的概念源起与理论结构——基于西方管治与领域研究进展的中国思考刘云刚叶清露(128)
西方社会空间视角下的郊区化研究冯健叶宝源(144)
海岸带快速城市化:景观过程、环境效应与生态管治李杨帆(156)
从操作层面协调粤港合作许志桦(163)
城市转型与空间结构
广州南沙区域规划林树森(168)
中国城市边缘区的非正规性与城中村的形成与拆迁吴缚龙张芳珠Chris Webster(193)
地铁客流与站点零售商圈商业结构的相关关系研究——以广州地铁站点商圈为例陈忠暖王宇渠黄晓冰覃水娇(206)
转型期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的演变特征及机制周春山朱孟珏(217)
我国大都市区就业次中心的形成机制——上海研究及与北京的比较魏旭红孙斌栋(226)
地方国际化与城市空间之转换机制林耿谢晓茹李思颖(238)
北京和上海大企业总部空间分布和集聚模式的对比研究潘峰华郭洁王俊松(250)
城市创意产业园区空间演化与集聚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深圳为例段杰朱丽萍(265)
广州市工业行业用地空间结构研究叶昌东李一璇(278)
城市转型与城市重构
市场转型期中国大城市低收入社区住房分异研究柳林杨刚斌何深静(290)
单位视角下中国城市空间模式的演进及其未来导向刘天宝柴彦威(303)
东北地区城市群组空间重构初步研究王士君关皓明王雪微王永超(314)
大转型:当代中国城市空间重构李志刚(332)
广州户籍人口与流动人口市内迁移模式时序分析(1990~2010)朱宇姝李思名(340)
文化城市塑造中的国家尺度重构——以深圳为例王珺陈立(349)
转型期上海社会空间重构(2000~2010)廖邦固宣国富王丹朱春洁(356)
广州市中产阶层聚居区空间分布及其形成原因边艳(369)
城市转型与社会文化
“朋友在哪里?”社区空间与外来儿童的交友圈方伟晶郭桦(384)
广州日本移民族裔经济的形成及其社会空间特征刘云刚陈跃(395)
基于T—GIS的广州市居民日常活动时空关系周素红邓丽芳(412)
基于居民需求的保障房住区公共空间设计优化——以广州市为例刘玉亭路昀曹冬(424)
ICT影响下的城市居民迁居特征及时空路径研究——以南京城区为例秦萧甄峰朱寿佳(436)
文化创意产业园分类研究——基于地产开发和产业集群的理论思考Jung Won Sonn刘筱(457)
城市性少数群体社会空间的生产——以广州市X公园“同志渔场”为例钱俊希朱竑(468)
边缘群体的城市融入与他者认识——基于武汉市天兴洲新村移民的调查韩忠陈泉雨(480)
城市转型与规划教育
城乡规划学正式提升为一级学科之后的思考陈秉钊(487)
城市可持续发展议题下开展“地方本位”教学的实践:以城市地理学者的角度思考陈振光孙羿陈慧玮(489)
英国城市规划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及对中国的启示——以6所大学为例袁媛邓宇于立张晓丽(501)
控制性详细规划教学中规划师价值观的培养——以中山大学城市规划专业为例袁媛(512)
在线试读
总论
20世纪以来城市转型重构对城市空间结构的三次冲击
邹德慈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学术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
摘要: 回顾人类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和城镇化发展,科学技术对城市空间结构转型重构的影响,可概括为三次冲击:次冲击是汽车作为交通工具的广泛使用;第二次冲击是现代服务业的迅猛发展;第三次冲击是信息化、智能化新技术的应用。在科学的促进下,城市社会将会进一步转型。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智能化必然会给城市空间带来更深刻、更具革命性的第三次冲击。
关键词: 转型重构;城市空间结构;三次冲击
在城市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社会经济体制的变革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城市的空间结构具有深刻的影响。前者具有一定的人为因素,而后者则往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人类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和城镇化发展,始于19世纪产业革命向全球范围内的迅猛扩展,并在20世纪达到高潮。回顾百余年来全球城镇化历程,科学技术发展对城市空间结构转型重构的影响,可以概括为三次冲击。
1次冲击:汽车作为交通工具的广泛使用
19世纪后半叶是人类历史上充满伟大科技发明的时代。虽然1827年开始使用火车是在前半叶,但是从1870年代起,一系列对城市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发明或发现相继出现了,如钢结构应用于房屋建筑(1870年),电话的问世(1877年),电灯的发明(1879年),电车的出现(1880年),伦敦建成世界条地下铁道(1886年),纽约安装部电梯(1889年,意味着高层建筑的出现),汽车正式使用(1907年)等等,这些科技成就既为城市建筑、交通、通信等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也使城市的空间结构开始发生历史性的变化,100多年后的今天仍可明显看到。其中对城市空间结构冲击、影响深的,莫过于汽车和高层建筑。
就汽车而言,用作城市交通工具始于1907年。众多的汽车,对城市空间结构造成各方面的影响:
表现在为汽车交通服务的设施上,其中停车场问题尤为突出。一辆小汽车的停放面积(包括必要的通道)约为20~25m2,而一辆自行车仅为0.9m2,相差20多倍。可见,一辆汽车放在车库所需的停放面积,是我们现在每个城镇人口平均住宅使用面积(10m2)的3倍左右。如果露天停放,一辆汽车所占的用地,也差不多相当于我们现在大城市每人平均占有城市总用地(72m2)的l/3。美国大城市在“人均一车”的情况下,停车场用地几乎占到城市用地的30%。
表现在道路系统上,马车时代留下的路网很多方面不能适应汽车交通的需要,但是一个城市的路网一经形成,就很难“彻底改造”。因此,马车时代的“常规路网”常常照常使用,与此同时,则大多建设了快速道路系统。本人1986年赴美考察时,就快速道路长度占城市道路总长度的比例而论,纽约为12.5%,芝加哥为5.7%,华盛顿为14%,旧金山为14.3%。从空间结构看,如果说“常规路网”是基础层次的话,快速路网则是套在“常规路网”上的第二个层次。第三个层次的路网还有城市与城市之间的高速公路。
表现在土地利用上,突出的特点是城市用地结构中道路和停车场占的比重很大。纽约曼哈顿岛道路面积占城市用地面积的35%。有些地貌环境复杂的城市,道路加停车场用地几乎占了城市用地的50%。
表现在空间形态上,为显著的影响是城市向郊区的扩展,城市地理学家称之谓城市蔓延或城郊化运动(urdan sprawl,suburbanism)。马车时代的大城市,不论人口如何增长,其用地范围大多没有超过3英里(4.8km)的半径。蒸汽火车和有轨电车的使用,至少可以在15英里(24km)距离内提供快速交通条件。使用汽车作为交通工具,日常通勤距离可以拓展得更多,且更加方便灵活。
正如我们从伦敦不同时期的地图上所看到的那样(图1.1),伦敦在1801年有100万人口,是一个相当紧凑的城市,主要部分是在一个距离中心大约2英里(3.2km)半径的范围内;到了1851年,人口增加1倍,半径还没有增加到超过3英里(4.8km),因而内城是高密度的。1850~1914年期间的蒸汽火车、1914~1939年期间的有轨电车、地铁和公共汽车带动了郊区扩展。
美国的汽车交通发展得早、广泛,被称为“汽车轮子上的国家”。20世纪上半叶开始大量使用汽车,在二战后政府机构向城郊迁移的政策、郊区住房建设政策、交通支持政策等的共同作用下,城市空间向外围地区扩展速度非常惊人,而郊区化的大发展则带来了土地资源巨大浪费、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中心城区衰落、郊区建设非人性化等诸多问题。参见图1.2。
中国自1990年代中期以来汽车也得到飞速发展。全国私人小汽车保有量从1995年的250万辆增加到2011年的6155万辆,增长约24倍。2011年我国已有23个城市的机动车保有量超过100万辆,其中北京、重庆、成都、上海、广州、杭州、天津等7个城市超过200万辆。长期以来,由于对汽车时代缺乏感性认识,更缺乏战略性应对,国内不少城市已经尝到停车难、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苦果。参见图1.3。
图1.1伦敦城市空间拓展图1.2美国城市汽车增长统计(1963~2010年)
图1.3北京机动车增长速度
2第二次冲击:现代服务业的迅猛发展
20世纪下半叶,世界各国的大城市,在产业经济和结构上重要,引人注目,也深刻地影响城市经济、社会、空间特征和环境因素变化的,应首推服务业的发展和变革。
服务业,是一种古老的行业。自从出现商品和交换,城市中就有了商业和贸易。今天城市中的服务业,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社会分工的专业化、新的需求和消费的不断产生和提高,已经成为城市中一种重要的,甚至主导的产业和经济形态。现代服务业特指那些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的服务业。
20世纪中叶以来,全球经济日益呈现一体化的态势,生产、金融、贸易等活动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扩散,管理、资金控制和金融服务等活动则逐渐高度集中于少数的国际经济中心城市,一些国际大城市逐渐发展成所谓的全球性城市,并出现中心商务区(CBD)的城市空间形态。CBD一般位于城市的中心区,集中了城市的商务、金融、贸易等职能,是中心区的“核”(core)。
西方大城市早期的CBD,多为市中心密集发展型,职能以高端商务为主,空间形态为高层高密度。经过若干年的发展,一些大城市的商务活动,特别是一部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原有的CBD用地有限,支撑条件不足,因而离开老的中心区,另选新址建立新的CBD,形成双中心,甚至多中心的CBD发展模式。这种现象特别出现在二次世界大战后。
20世纪初中期以后,西方大城市原有的一些制造业经济衰退,其厂址退让给新兴的各种产业。
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现代服务业得以迅猛发展。世界各发达国家,其服务业产出比重近年来已上升到70%左右,大城市的比重更高;发展中国家也达到50%左右,我国还比较低。但是少数特大城市的服务业发展也很快。北京2007年全市服务业占GDP的71.4% 。可以说,服务业已成为北京的支柱产业。参见图1.4。
图1.4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市三次产业结构变化情况
现代服务业通常分为4类:基础服务;生产和市场服务;个人消费服务;公共服务。世贸组织的服务业分类标准界定现代服务业9大分类,即商业、电信、建筑及工程、教育、环境、金融、健康与社会服务、旅游、文化娱乐与体育。其实,近年来新的“业种”层出不穷,如属于文化方面的动漫业、创意产业、影视基地等等。
以零售商业为例,我国商务部2004年修订的《零售业态分类》国家标准(GB/T18106)分为10类,从食杂店到大型超市,从规模、选址到服务功能等都有规定。
现代服务业的业态多种多样,千姿百态。它们对城市区位、空间、场所都有各自不同的要求。城市的空间规划应该和业态进行互动,相互适应。概括起来,服务业的布置方式:一类宜集聚,其中一部分可采取办公楼的形式;另一类宜散点分布在城市中适宜的地点。“SOHO”(小型办公楼、家庭办公)早已出现,电子商务、电子会议正在逐渐普及。早期那种“摩天楼”、“巨型综合体式”(mega-structure)的CBD正在悄然变化。
3第三次冲击:信息化、智能化新技术的应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卫星通信等信息化、智能化新技术广泛应用,已经渗透到当今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管理等活动的方方面面,对城市的空间发展和变化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例如:
在经济活动方面,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大降低了企业内部管理和信息传递成本,使原来局限于某一固定地区进行的一体化生产过程可以分布在不同的地域,进一步增加了布局的灵活性,在生产效率提高的同时,促使生产组织形式向分散化和广域化转变。
在居住生活方面,信息和通信技术为人们提供了全方位的信息交换功能,移动办公使更多的人摆脱了有形空间和距离的束缚;人们为物质生产而付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来越少,闲暇时间将大大增加,人们可以花更多的时间进行休闲、旅游、文化娱乐等活动。参见图1.5。
图1.5居住生活的变化
对于公共服务而言,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条件下,社会公共服务的方式也发生着深刻的变革。智能交通的建设使道路、使用者和交通系统之间紧密、活跃和稳定的相互信息传递与处理成为可能,使市民能够获得安全、便捷的出行。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网上娱乐、购物、文化交流等的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平台的实现,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合理配置资源,为城市居民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如今,网络已经成为生活的重要部分,也是参与政治的重要途径。
对于市政管理而言,通过网上办公、协同办公、政务公开平台的建设和多部门集成,包括城管执法、城市供水供电供气、公共安全、交通管理、道路畅通、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等,已逐步实现“零距离”办事和“零跑路”服务,等等。
总之,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对人类的影响是全方位和深层次的,它们不仅为城市居民
20世纪以来城市转型重构对城市空间结构的三次冲击
邹德慈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学术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
摘要: 回顾人类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和城镇化发展,科学技术对城市空间结构转型重构的影响,可概括为三次冲击:次冲击是汽车作为交通工具的广泛使用;第二次冲击是现代服务业的迅猛发展;第三次冲击是信息化、智能化新技术的应用。在科学的促进下,城市社会将会进一步转型。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智能化必然会给城市空间带来更深刻、更具革命性的第三次冲击。
关键词: 转型重构;城市空间结构;三次冲击
在城市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社会经济体制的变革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城市的空间结构具有深刻的影响。前者具有一定的人为因素,而后者则往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人类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和城镇化发展,始于19世纪产业革命向全球范围内的迅猛扩展,并在20世纪达到高潮。回顾百余年来全球城镇化历程,科学技术发展对城市空间结构转型重构的影响,可以概括为三次冲击。
1次冲击:汽车作为交通工具的广泛使用
19世纪后半叶是人类历史上充满伟大科技发明的时代。虽然1827年开始使用火车是在前半叶,但是从1870年代起,一系列对城市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发明或发现相继出现了,如钢结构应用于房屋建筑(1870年),电话的问世(1877年),电灯的发明(1879年),电车的出现(1880年),伦敦建成世界条地下铁道(1886年),纽约安装部电梯(1889年,意味着高层建筑的出现),汽车正式使用(1907年)等等,这些科技成就既为城市建筑、交通、通信等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也使城市的空间结构开始发生历史性的变化,100多年后的今天仍可明显看到。其中对城市空间结构冲击、影响深的,莫过于汽车和高层建筑。
就汽车而言,用作城市交通工具始于1907年。众多的汽车,对城市空间结构造成各方面的影响:
表现在为汽车交通服务的设施上,其中停车场问题尤为突出。一辆小汽车的停放面积(包括必要的通道)约为20~25m2,而一辆自行车仅为0.9m2,相差20多倍。可见,一辆汽车放在车库所需的停放面积,是我们现在每个城镇人口平均住宅使用面积(10m2)的3倍左右。如果露天停放,一辆汽车所占的用地,也差不多相当于我们现在大城市每人平均占有城市总用地(72m2)的l/3。美国大城市在“人均一车”的情况下,停车场用地几乎占到城市用地的30%。
表现在道路系统上,马车时代留下的路网很多方面不能适应汽车交通的需要,但是一个城市的路网一经形成,就很难“彻底改造”。因此,马车时代的“常规路网”常常照常使用,与此同时,则大多建设了快速道路系统。本人1986年赴美考察时,就快速道路长度占城市道路总长度的比例而论,纽约为12.5%,芝加哥为5.7%,华盛顿为14%,旧金山为14.3%。从空间结构看,如果说“常规路网”是基础层次的话,快速路网则是套在“常规路网”上的第二个层次。第三个层次的路网还有城市与城市之间的高速公路。
表现在土地利用上,突出的特点是城市用地结构中道路和停车场占的比重很大。纽约曼哈顿岛道路面积占城市用地面积的35%。有些地貌环境复杂的城市,道路加停车场用地几乎占了城市用地的50%。
表现在空间形态上,为显著的影响是城市向郊区的扩展,城市地理学家称之谓城市蔓延或城郊化运动(urdan sprawl,suburbanism)。马车时代的大城市,不论人口如何增长,其用地范围大多没有超过3英里(4.8km)的半径。蒸汽火车和有轨电车的使用,至少可以在15英里(24km)距离内提供快速交通条件。使用汽车作为交通工具,日常通勤距离可以拓展得更多,且更加方便灵活。
正如我们从伦敦不同时期的地图上所看到的那样(图1.1),伦敦在1801年有100万人口,是一个相当紧凑的城市,主要部分是在一个距离中心大约2英里(3.2km)半径的范围内;到了1851年,人口增加1倍,半径还没有增加到超过3英里(4.8km),因而内城是高密度的。1850~1914年期间的蒸汽火车、1914~1939年期间的有轨电车、地铁和公共汽车带动了郊区扩展。
美国的汽车交通发展得早、广泛,被称为“汽车轮子上的国家”。20世纪上半叶开始大量使用汽车,在二战后政府机构向城郊迁移的政策、郊区住房建设政策、交通支持政策等的共同作用下,城市空间向外围地区扩展速度非常惊人,而郊区化的大发展则带来了土地资源巨大浪费、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中心城区衰落、郊区建设非人性化等诸多问题。参见图1.2。
中国自1990年代中期以来汽车也得到飞速发展。全国私人小汽车保有量从1995年的250万辆增加到2011年的6155万辆,增长约24倍。2011年我国已有23个城市的机动车保有量超过100万辆,其中北京、重庆、成都、上海、广州、杭州、天津等7个城市超过200万辆。长期以来,由于对汽车时代缺乏感性认识,更缺乏战略性应对,国内不少城市已经尝到停车难、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苦果。参见图1.3。
图1.1伦敦城市空间拓展图1.2美国城市汽车增长统计(1963~2010年)
图1.3北京机动车增长速度
2第二次冲击:现代服务业的迅猛发展
20世纪下半叶,世界各国的大城市,在产业经济和结构上重要,引人注目,也深刻地影响城市经济、社会、空间特征和环境因素变化的,应首推服务业的发展和变革。
服务业,是一种古老的行业。自从出现商品和交换,城市中就有了商业和贸易。今天城市中的服务业,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社会分工的专业化、新的需求和消费的不断产生和提高,已经成为城市中一种重要的,甚至主导的产业和经济形态。现代服务业特指那些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的服务业。
20世纪中叶以来,全球经济日益呈现一体化的态势,生产、金融、贸易等活动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扩散,管理、资金控制和金融服务等活动则逐渐高度集中于少数的国际经济中心城市,一些国际大城市逐渐发展成所谓的全球性城市,并出现中心商务区(CBD)的城市空间形态。CBD一般位于城市的中心区,集中了城市的商务、金融、贸易等职能,是中心区的“核”(core)。
西方大城市早期的CBD,多为市中心密集发展型,职能以高端商务为主,空间形态为高层高密度。经过若干年的发展,一些大城市的商务活动,特别是一部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原有的CBD用地有限,支撑条件不足,因而离开老的中心区,另选新址建立新的CBD,形成双中心,甚至多中心的CBD发展模式。这种现象特别出现在二次世界大战后。
20世纪初中期以后,西方大城市原有的一些制造业经济衰退,其厂址退让给新兴的各种产业。
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现代服务业得以迅猛发展。世界各发达国家,其服务业产出比重近年来已上升到70%左右,大城市的比重更高;发展中国家也达到50%左右,我国还比较低。但是少数特大城市的服务业发展也很快。北京2007年全市服务业占GDP的71.4% 。可以说,服务业已成为北京的支柱产业。参见图1.4。
图1.4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市三次产业结构变化情况
现代服务业通常分为4类:基础服务;生产和市场服务;个人消费服务;公共服务。世贸组织的服务业分类标准界定现代服务业9大分类,即商业、电信、建筑及工程、教育、环境、金融、健康与社会服务、旅游、文化娱乐与体育。其实,近年来新的“业种”层出不穷,如属于文化方面的动漫业、创意产业、影视基地等等。
以零售商业为例,我国商务部2004年修订的《零售业态分类》国家标准(GB/T18106)分为10类,从食杂店到大型超市,从规模、选址到服务功能等都有规定。
现代服务业的业态多种多样,千姿百态。它们对城市区位、空间、场所都有各自不同的要求。城市的空间规划应该和业态进行互动,相互适应。概括起来,服务业的布置方式:一类宜集聚,其中一部分可采取办公楼的形式;另一类宜散点分布在城市中适宜的地点。“SOHO”(小型办公楼、家庭办公)早已出现,电子商务、电子会议正在逐渐普及。早期那种“摩天楼”、“巨型综合体式”(mega-structure)的CBD正在悄然变化。
3第三次冲击:信息化、智能化新技术的应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卫星通信等信息化、智能化新技术广泛应用,已经渗透到当今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管理等活动的方方面面,对城市的空间发展和变化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例如:
在经济活动方面,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大降低了企业内部管理和信息传递成本,使原来局限于某一固定地区进行的一体化生产过程可以分布在不同的地域,进一步增加了布局的灵活性,在生产效率提高的同时,促使生产组织形式向分散化和广域化转变。
在居住生活方面,信息和通信技术为人们提供了全方位的信息交换功能,移动办公使更多的人摆脱了有形空间和距离的束缚;人们为物质生产而付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来越少,闲暇时间将大大增加,人们可以花更多的时间进行休闲、旅游、文化娱乐等活动。参见图1.5。
图1.5居住生活的变化
对于公共服务而言,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条件下,社会公共服务的方式也发生着深刻的变革。智能交通的建设使道路、使用者和交通系统之间紧密、活跃和稳定的相互信息传递与处理成为可能,使市民能够获得安全、便捷的出行。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网上娱乐、购物、文化交流等的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平台的实现,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合理配置资源,为城市居民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如今,网络已经成为生活的重要部分,也是参与政治的重要途径。
对于市政管理而言,通过网上办公、协同办公、政务公开平台的建设和多部门集成,包括城管执法、城市供水供电供气、公共安全、交通管理、道路畅通、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等,已逐步实现“零距离”办事和“零跑路”服务,等等。
总之,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对人类的影响是全方位和深层次的,它们不仅为城市居民
……
评论
还没有评论。